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我的母亲》备课札记

《我的母亲》备课札记

 

《我的母亲》是邹韬奋写于1936年1月10日深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与朱自清的《背影》一起安排在“至爱亲情”单元。

一、在历史语境中解读文本。邹韬奋写作《我的母亲》时已经40岁了,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关于母亲的故事,几乎都是琐碎的,也几乎都是普通的。过去如此,现在也一样。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作者笔下的母亲,会不会也出现像解读《背影》时一样的尴尬呢?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已经成人的“邹韬奋”的心灵世界,是走进“我的母亲”世界的前提。否则,一切解读就可能是隔靴搔痒了。

二、捕获学生最原初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鼓励学生表达最原初的阅读体验,是实现真正自主阅读的基础。教师重要的是在“唤醒”,唤醒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找到“我与母亲”和“邹韬奋与母亲”情感的共通点,共鸣点。其实,人类的很多情感都是共通的都是恒久的。当下的中学生不是缺少真情,而是缺少真情的唤醒。

三、找到与原文比照的衔接点。纵观当下《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课例,无一例外地忽视了作者的原文。事实上,邹韬奋的原文大概有3400字,而课文只有1700多,几乎删减了一半。编者的删减自有其道理,但原文的很多文字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文本的。不恰当的取舍利用,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走出文本解读的程式化与肤浅化。用现代的眼光看文本,几乎是属于那种一眼望到底的文章了——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质朴……教学的重点设置也很显然,教学的难点呢?真的无可突破的难点吗?颇费思量!我反对教师臆断的拔高,也反对形式化的与写作的衔接。文本没有华丽的词语,读到的只有作者的叙说——场景的再现,真情的独白!这也许正是本文打动人心的所在吧。光有絮絮叨叨的故事,没有走进母亲心灵世界后的理解、体悟、猜想和反思,也许本文就没有那么大的撼人心魄的魅力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经历》一书的扉页上挥笔写下了—— “推母爱以爱我民族与人群”。 

五、整合,避免琐碎的设问。余映潮老师曾告诫说,师生一问一答从教学艺术上看难以形成课堂的美感,从学生的思维训练看,也是难以连贯的,看起来答问很热闹,实质是低效的。在教学设计中,用核心问题统领全课,用专题讨论的形式避免“碎问”,同时注意设问之间的层递性。

附:邹韬奋《我的母亲》

十四 我的母亲

邹韬奋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蒙眬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在谈笑之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爱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
教学反思:关注细节,收获惊喜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学生佳作 || 吕易航:谢谢你,母亲
关注细节,触摸真爱
【江西】郭石玉《你是我的阳光》指导老师:黄金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