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文明的实质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文明不是一种状态,也不是一个阶段,它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贯穿作为人类续存期间的全过程。人类在尚未开化之前应该归属于动物。在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曾经存在的百万年中,由于没有智慧的发生,他们象动物一样繁衍、死亡了一代又一代,没有任何记忆留给下一代。只所以能够成为人类是因为智慧的成长。人类智慧的成长无止境,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无止境,任何人、任何民族都不能把自己认定为“文明”,把别人视为“野蛮”。人类一旦开启了文明进程,所有的人都处于文明过程之中。

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区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以及近、现代西方人把自身视为文明把后发展国家和民族视为野蛮是对人类文明过程的误解和偏见。我们的许多专家和精英轻易地接受了西方的错误观念,把人类文明视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借用西方对文明的定义,以城池、文字和青铜器为标志物去寻找他们心目中最早的中国。他们忽略了中国远古历史进程与西方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刻舟求剑,自然徒劳无功。

人类文明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既与自然环境有关,又与其无关。说人类文明是人类本身进化的产物当今的许多人都不会反对,人们已经认识到千百年前的人类文明与今天文明程度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后人的文明程度要远远超过前人,而后人的文明显然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进展。人类文明就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日益长进的。人类文明虽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它有自己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仅从其自身发展规律角度看,与自然环境无关。也就是说,当人类文明发展到该有外界体现的时候,无论自然界发生什么变化,应该具有外在体现的人类文明就一定会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

即使是今天,可能仍有许多人认为,由于大约10000年前的地球气候变暖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或者说那次地球气候的变化才是人类有机会走到今天的决定因素。其实这一观点经不起推敲。人类在这个时点之前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百万年,这期间地球曾经历过若干次温暖气候时期,甚至比10000年前的气候还要舒适得多,也更适合人类生存,但没有任何一次会象这最后一次使人类开始真正摆脱“动物界”而成为人。所以,人类与人类智慧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但它自身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存在表现。

我们讲人类文明一般是讲人类整体的智慧。当我们加上限定词去讨论区域的或历史的文明时自然也是指那些特定人群的智慧。那么,这些人类群体的智慧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它们是否有规律性,其规律又是什么?

人类的整体或群体文明一定是产生于单个人或部分人的内生智慧。能够以石块或木棒为工具帮助人们生活的行为一定是由某一个人首先尝试,而旁观者观察并理解了这一行为的效用,进而整个日常共同活动的群体将是这一智慧的传播范围。这种智慧传播或发展的范围受日常共同活动人类群体的大小的制约。同时还取决于不同群体相互接触的可能性,如果还有其它哪怕是偶然接触的群体,使用工具的这一智慧就必然会扩大到不同群体,这就是文明在人类不同群体间的传播。由单个人的内生智慧完成到人类群体文明的转变,并进而扩散为不同群体的共同文明形式。

虽然对于人类大部分而言智慧的应用是习得的,历史还是向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表明尽管智慧总是首先在少数人的大脑中产生,居于大体相同智慧发展阶段的人们,即便他们没有机会相遇,仍有可能独立创造出同样的文明成果。分别独立存在的不同文明确实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入了属于自己的石器时代。人类早期不同聚落的人分别完成对陶器的发明也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这表明人类文明的另一个特点,任何可以代表文明进步的出现,只要人类的智慧发展达到了那个水平,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其发明者。

人类文明产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先发优势”。所谓“先发优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种智慧一旦被人们发现,它就不会在同一人群中被再发现,因为它会迅速地被人们接受、学习并掌握;另一个意指这种新发现的智慧一旦被人们普遍接受,由个人智慧变成群体文明,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双重作用,或者加速或者阻滞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文明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当然与外界环境有关。外界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人文环境。只不过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性质不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不同,因而人类文明在面临这不同的环境时有自身不同的发展规律,然而最终都体现为人类智慧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剧烈,而且往往是线性趋势,人类早期的智慧积累已经比较轻易地可以驾驭。人文环境的变化比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剧烈,变化的方向性受智慧程度的限制极不易判定,更重要的是它受参与人群的力量对比和目的性的影响非常大,对人类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解成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领域。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机器等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但这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发展规律本身,今后,不,现在已经出现了没有一种机器或工具可以代表今天,今后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化的时代。

不同文明的相遇是文明加快成长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明成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融合,再就是强力或暴力统合。不同文明的自然融合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两种文明在融合中及融合后双方均认为利益大于损害,双方在接触过程中逐步接受了对方的生活方式和主张,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放弃了部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主张。于是,不同于原有文明的一个全新的文明就诞生了。这个崭新的文明可能有某一种文明更多的“基因”,也可能两种“基因”的比重“旗鼓相当”。各自在“新基因”中所占的比重是自然形成的,各占多少这件事情本身并不重要,充其量只是说某一“文明”对新文明的贡献更大。重要的是新文明由于拥有了更多的构成要素,而且使新的文明因素得到确认和更广泛的传播而使得“新文明”具有了比原任何一个文明都更具生命力,都更强大。由此完成文明的生长。

不同文明的强力或暴力统合也是文明生长的重要形式,而且在一个历史时期或间歇性地频繁出现。不过,以这种剧烈的形式形成的新的文明的性质变化未必也象这种文明形成形式那么剧烈,也不是象战争那样在短时间内可以停止的,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文明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的变化过程。而在统合之后的新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这种社会变化中,变化幅度的大小并不取决于统合中的地位,而取决于其原文明的相对先进程度。

一般来说,在文明的融合尤其是暴力统合中,只要聚落人群或种族续存,其文明一般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即便是人类早期文明,只要不是种族灭绝,其文明只是发生变形不是彻底消失,所不见的是文明的主要特征,必然还会有些不太被人关注的文明特征得到了延续,除非被历史的发展证实这个种族的所有文明要素都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否则或多或少总会留下痕迹。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源自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每一个人群都有其独特的群体意识。这种复杂多样的群体意识的物质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为文明多样性的表现。直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仍趋于加强中。其原因仍然是不同人群之间的深度交流不足,不能达成相互理解。

所以,不同文明的包容、和谐共处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则,最终全部文明的相互认同和融合在同一时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终结果。即便到了这一天,人类文明仍将不会停止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步伐。所不同的是人们不再为不同文明形式而大动干戈,也不会强求他人接受特定文明,人们都会以好奇的眼光观察并偿试理解,被理解和接受的新文明将自然融合于现有文明之中。

声称发现“历史终结”是多么可笑。真正的历史才刚刚开始。今后的历史会更精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而解”是中国文化的智慧
老子的全息逻辑文化解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先人易经文化
3?、书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凿石
道德经大智慧 第四章:古今中外对《道德经》的评价
世界最终还是以中国为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