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赖传珠将军: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

赖传珠将军

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

赖传珠

(1960年5月19日)

每当我打开长征日记本,翻到黔滇道上那一段日子行军的记述,“模范红五团”这面光彩夺目的大旗,就在我的脑际飞扬;那些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韧不拔、英勇顽强、不避艰险的英雄形象,就历历展现在我的眼前。
一九三五年三月,我又回到红五团担任政治委员了。那时,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和封锁,北上抗日,部队差不多每天都边战斗边行军,行程一般都在一百里左右,有时达一百四十多里。这种频繁的战斗和高速度的强行军,红五团官兵已经把它当成家常便饭了。
正当我们进到贵州西南边境,向金沙江前进时,国民党反动派得意忘形地叫嚷,说我军“正在走石达开的老路,跑进了死胡同”。薛岳纵队、吴奇伟纵队、周浑元纵队……犹如漫天乌云,向旭日滚滚扑来。我们强行军,他们也轻装尾追。的确,我军的处境是艰难危急的。前有飞流湍急的金沙江天险横挡通路,后有庞大匪兵尾追侧击;敌人还不断以飞机和地方反动武装骚扰偷袭;加上贵州地区多山多雨,道路险阻泥泞,人烟稀少,经常吃不上住不上:真是困难重重,险关万千。然而,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指引着我们走向胜利。在毛主席的英明战略指导下,我们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着红军战士,人人斗志昂扬,双手誓排嵯峨群山,举足可跨万丈深渊,视艰险困难如草芥,在风雨飘摇的黑夜,仍然情绪饱满,对革命前途极为乐观。即使是赤脚行军,或者是负伤随队,也处处谈笑风生。行军途中,经常可以听到战士们愉快地唠嗑:“嘿,昨天这—仗没搞出名堂,我只缴了两杆枪。”
“刀口还少吗?”
“纸钱纸马有啥用,有一杆是鸦片枪。”
这话逗得大伙哈哈笑。
有的同志又顺口溜出了快板:“国民党双枪将,见了红军——我就头交枪!……”
一个多月来,休息、睡眠的时间是极少极少的。但是,环境越艰险,部队的意志越旺盛,坚忍不拔的毅力也越发增强。我们牢记毛主席教导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宿营后,不管多么疲劳,首先是了解人民疾苦,宣传红军政策;临走时就忙着捆铺草,送门板,埋厕所,保证缸满院光,向房东辞别……部队越艰苦,官兵关系也越融洽,干部查铺查哨更勤了,或者在惨淡的桐油灯下,帮助士兵打草鞋。……支委会、党小组会没时间开,就一边走一边开。总之,一分钟要当几分钟来用。休息号声一响,“行军练兵”就开始了。老战士主动抓紧点滴时间,教新战士学瞄准、击发、测量距离;或者讲讲简单的政治常识。有的以地为纸、以树枝当笔,在学习文化。凡红军走过的路上,经常可以见到用树枝或手指头写下的标语:
“打倒土豪劣绅!”
“打倒'刮民党'!”
“北上打东洋!”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这些字迹充分流露出战士的情感和理想,闪射着“星火燎原”的光芒!
这些远大的理想和沸腾的革命热情,汇成了一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在贵州西南边境兴义县猪场战斗,“模范红五团”又为革命史诗写下了新的一章。
四月二十一日,红五团一部袭击了驻安龙县的敌人后,拉到红板桥宿营。次日拂晓,部队又奉令出发了。我们一军团掩护中央纵队(党中央和军委纵队),浩浩荡荡,继续向西挺进。
一路上,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到处是迷人景象。不知是谁高兴地说道:“好啊!双脚量完贵州万重山,再踏四季如春的云南。”人人心旷神怡,赞叹春色不已。同志们从对江山的赞赏,转而引起了对反动派的仇恨。国民党反动派对于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节节退让,宁可拱手称臣;相反,却积极破坏抗日活动,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和一切革命力量。他们尾追在我们后面,从来也没有放慢一点步伐。有的战士气愤地说:
“反动透顶的'刮民党',再追到云南,老子就干他个四脚朝天,叫他自己到阎罗殿报到去!”
八点来钟,我团沿着曲折险峻的山道,走出了二十里地,前卫到达了兴义县境的猪场,正逢中央纵队通过。由于道路狭小,只能一路通行,我们当即命令部队原地停止,让路给中央纵队,同时向后侧派出了警戒。
这儿南面是一座悬崖峭壁的大山,山脚有一条小道,中央纵队就从这里通过。东北面也是一座大山,可以控制山脚的小道。我团扼守在紧挨南面大山的一个突出的小山包上,除了北角山冲有一溜较为平整的稻田外,四周都有大山屏障,山上茅草、小树也很茂密,便于隐蔽。
昨天部队又战斗又行军,还没有休息过来,停止前进后,不少战士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有精神的在学文化或者练射击。我对几位营长说:
“我们也到山上休息休息,聊一聊。”团长有病没有上来。我和几位营长爬上山头,盘膝坐在草地上,谈起昨天袭击安龙的情况。大家对战利品白金龙香烟很感兴趣。三营长吸燃了烟,诙谐地说:
“多供应几箱白金龙,我没有意见。大烟枪我们可扛不动。”
“别挑剔了。”一营长说,“'供应部长'脾气怪,你不踢他几脚,什么也不给你!”
突然,几架敌机出现在上空,低飞盘旋,显然又找到我们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抬头看了一眼“老相识”。这些家伙盯得很紧,几乎天天同我们打交道。不大一会,右后侧传来隐约疏落的枪声。我预感到新的恶战又要开始了。敌人的奔袭正遇上我们的中央纵队,这里有毛主席和党中央、军委的负责同志。联想到我们团的责任重大,于是决定赶快占领阵地,挡住敌人,保护中央纵队顺利通过。正在这时,一个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我料到紧急战斗命令来了。拆开三角信一看,果然是军团长林彪的手令。
这时,我才全部搞清楚了,原来,薛岳纵队采取长途轻装奔袭的战术,突然出现在我军前进侧翼。军团长命令我团抗击敌人,掩护中央纵队安全通过。
我读完命令,从内心感到高兴和光荣。我很清楚,这次任务是异常艰巨的:情况发生十分突然,而且敌人是一个纵队,兵力将近十倍于我。但是,我们的部队是在革命战争的洪炉里经过千锤百炼的。军团长把任务交给我们,这说明对我们的信赖。我确信我们团不会辜负上级的期望。我把任务告诉了大家,营长们争先恐后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正在休息的战士,一听有仗打,兴高采烈,跃身而起,忙着整理武器、弹药,准备战斗。这次,战士们更加勇气百倍,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因为他们是久经锻炼的,已经敏感到这是一场光荣的战斗,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和军委纵队的战斗。
抢占东北面制高点、挡住敌人的任务,交给了一营。一营长跑步下山执行任务去了,我们仍然坐下来,研究战斗可能的发展。
一营长带着队伍,像一群猛虎爬上了东北面的制高点。他们刚上去,战斗就打响了。
我对二营长和三营长说:“瞧,敌人又比我们晚了一步!”
枪声越来越激烈。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薛岳是我们的老对手,从中央苏区的“围剿”,一直尾追到云贵高原。这个老对手既狡猾又阴险,多次的失败,使得他老羞成怒了,向我攻击十分猛烈,一次冲锋失败后,马上组织连续冲锋,企图凭借优势兵力,以“人海战术”和“车轮战法”,不让我喘气,向我阵地逐步压缩。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回头望了一下中央纵队通过的山沟。由于山道狭小,行李笨重,队伍拉得很长,加上敌机骚扰,队伍还要隐蔽,时而停滞不前。很明显,必须顶住敌人,夺取时间,才能保障中央纵队安全通过。我一方面派人去一营勉励他们,发扬红五团英勇顽强、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多顶一些时候,一定要使敌人尸横遍野、寸步难行;另方面决定派马参谋去督促中央纵队的部队很快通过,并告诉他队伍过完以后,马上点烟火通知我们。
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持续着。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在拼命还没有完成掩护任务。
几次派人去一营了解情况,虽然一营干部没有说半句“困难”,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困难是在不断增加,只是因为他们有打硬仗、打恶仗的决心和经验,所以不把困难放在嘴上。敌人不惜以惨重伤亡的代价,拼命压缩。一营犹如大海中屹立不动的礁石,任凭汹涌的浪涛接二连三地撞击。这时,主阵地上二、三营的战士,也在进行战斗准备。连营政治干部在进行简短有力的政治动员,党团员十分活跃,支部会上、战斗小组会上,人人表决心,个个下保证,坚决要发扬“模范红五团”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恶战已临近晌午。我终于听到了注意讯号的通讯员的声音:
“冒烟啦!”
“冒烟啦!”大家不约而同地重复着。
“好!”我扭头看到了那袅袅腾空的青烟,心想,一营干得好,军团长给我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突然,又听到一声喊:
“敌人冲上一营阵地了!”
我向前看去,一营正同敌人短兵相接,打得难解难分。我又把注意力转到中央纵队通过的山沟,虽然袅娜的青烟越升越高,在中央纵队通过的山沟已找不到人影了,一营也已完成了坚守东北制高点的任务,正在节节抗击,向主阵地转移。我们肩头上的重担,好像轻松了一点。
战斗,似乎应当结束了。但是一个疑问泛上我的脑海:“我们完成任务了吗? ”我自己的回答是:“完成了。也还没有完成。”
很明显,中央纵队的队伍虽然过完了,但是刚刚才过去,而且道窄,兵马拥挤,队伍行进的速度快不了。如果不坚决打下去,敌人必定跟踪追上来,这样,我们不过是同敌人应付了几个钟头,中央纵队还会受到威胁。可是,我们的任务是要掩护党中央和军委纵队安全通过。只有打下去,才能让中央纵队摆脱敌人。
现在的处境比先前困难得多了,敌人已经占领了东北面制高点,可以俯冲射击我们的主阵地,而且正在向我主阵地攻击前进。继续战斗下去,是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的。但是,任务越艰巨,部队情绪越高昂。这种英雄气概保证了部队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几个营长的想法同我考虑的是相同的:“坚决打下去!”
“我们虽然只有一个团,但是,我们要抵住十倍以上的敌人,不让他前进半步!”我接着说:“困难是有的,但是,一定要把它压下去! 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
红五团,这支在毛主席亲自率领和教养下成长起来的队伍,历来战斗勇敢,完成任务坚决。它是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暴动的老部队。
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的三营,以及军直特务营、独立营,在江西大余战斗后,到寻乌的项山改编为二纵队。一九三O年夏季改为红四军十一师,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末期改为红一军团第五团。这个团的战斗作风、工作作风都很出色。在坚持井冈山地区斗争,以及五次反“围剿”中,都有着不少卓越的战迹(绩)。一九三三年一方面军荇田八一竞赛,荣获过全军“模范团”的称号。提到红五团,不仅军内闻名,敌人也闻之丧胆,面有惧色。长征中,历次战斗任务都完成得很漂亮。在湘黔公路上,为了掩护主力,曾与敌人在全州鏖战一个礼拜。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官兵们又回到毛主席的领导之下了,信心百倍,情绪饱满,士气旺盛。二次打遵义旗开得胜。贵阳东南的龙里一仗,敌人组织班长以上的军官,抽足了鸦片烟打冲锋,但在英勇顽强的红五团面前,被打得溃不成军,胆破心寒。现在,红五团在猪场又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战斗考验。
我扫视了战士们一眼,虽然情况紧急,然而,个个意气轩昂,临危不惧,有的在擦拭刺刀,有的在清理武器,决心一以当百,十以当千,决心用子弹穿透敌人胸膛、用刺刀杀出威风,不让敌人得逞。
“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和军委纵队,准备战斗!”用不着指挥员费什么唇舌,战士们已经互相鼓舞开了。
这种英勇顽强、渴望杀敌的作风,是可贵的。好多新战士,就是这样,跟老同志打上几次硬仗、恶仗,被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所感染,成为勇猛异常而灵活机动的战士。战斗要继续下去了。我调来四挺重机枪架在团指挥所的阵地上,亲自指挥,决心组织力量反击敌人的进攻。
我团主阵地暴露在东北面敌人的火力威胁之下。逼近山脚的敌人,紧接着向我主阵地发起了冲锋。射击命令一下达,四挺水压重机枪就像四条火龙,压得敌人直不起腰来。
紧接着冲锋号声响彻山谷,部队像猛虎下山一样向敌人扑去,就连伤员也不落下一步,把敌人从山南坡推到山北坡。
红五团不仅战斗勇敢,而且很讲究战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松“行军练兵”和“战场练兵”。补来了新兵,党员和老战士马上分工包教,穿上军装就会打仗。人人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善于发扬火力,这就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激烈的战斗虽然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但伤亡不多,部队仍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我们对继续打下去充满了信心。
敌人也打红了眼。一个纵队竟然吃不掉这么一个小阵地,可以想见“薛岳将军”该如何暴跳吼叫了。敌军官以机枪督战,赶着羊群般的士兵,踏着山坡上狼藉的尸体,在优势火力掩护下,竟然又冲上来了。密集的弹雨,洒落在我指挥所附近。拥上来的敌群越来越近,甚至连他们的面部都能看清了,同志们愤怒地咬紧牙关,握着刺刀,等待着冲锋的命令。就在这时,我大声说:
“敌人上门送死来了,三营上刺刀!”
随着命令,一片寒光耀眼,“咔嚓”、“咔嚓”的碰击声,瞬间响成一片。
“杀!”三营长梁兴初同志手臂一挥,带着队伍挺身冲下去了。冲杀声震撼山谷,铿锵声盖住了枪声,刺刀闪着红光,人人动作迅速,勇猛异常,奋力格斗,负了伤的也顾不得包扎,战士们用刺刀把敌人推下山去了。
就在这时,我猛一抬身,一颗子弹打进胸部,当即倒在地上。等我清醒过来,已被警卫员于占鳌同志背下阵地,用担架转移下去了。
战斗,并没有因为我负伤下阵地而受到影响。部队深深懂得这次战斗的意义。我很了解红五团的官兵,为了完成任务,即使只剩下一人一枪也要战斗到底的。事实正是这样。我下阵地后,战斗更加激烈。班长牺牲了,战士代理指挥;射手负了伤,干部亲自射击。敌人反复冲锋七八次,山坡上的野草和小树都踩平了,我军阵地仍然稳如泰山。最后,敌人从稻田迂回过来,企图从左后方夹击我军阵地,彼此相对不过四五百公尺,然而敌人再也不敢上山。红五团官兵,始终屹立山上,直到黄昏才主动转移阵地。这时,敌人已被打痛了,不敢贸然跟踪追击了。
这次战斗,不仅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安全通过的任务,而且赢得了时间,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因此,受到了军团部的表扬。
红五团始终坚定地贯彻执行着党和毛主席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在长期革命战争和艰苦岁月里,充分发扬了死打、硬拼、英勇顽强而又灵活机动地坚决完成任务的优良作风,锻炼成为一支打不烂、拖不垮、不怕苦、不畏难、战必胜、攻必克的钢铁部队,为革命、为人民屡建功勋,这次又获得了崇高的新荣誉。(选自《红旗飘飘》第13集,1959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侯为
新六军新二十二师:“虎师”的最后时刻
《烽火人生》三、抗日战争时期——襄樊战役
血战关家垴,牺牲一半战斗骨干,父亲仍不撤,向陈赓请战
9《燃烧的边陲--重拾20世纪80年代“两山”作战》第六章“两山”拔点之老山
热血铸军魂一一缅怀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五位营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