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到底讲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这就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这么做,让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认同。认知,就是了解;认同,就是从感情上、理性上认可。可是我们现在做得并不好,这就是今天我们教育的现实。



   《论语》到底讲的是什么?


常有人问我,《论语》到底讲的是什么?我说,一部《论语》,只有500多则,不到16000字,却包含三个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

举《论语》第一篇为例。第一篇只有16则,多少字?去掉标点符号,500多个字。

500多个字,一个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孩子背下来要花多长时间?五节课。一节课40分钟,五节课200分钟,就能背下来,再回家复**一下,早上起来再读一读,就全背下来了。

只要这么一点时间。这不是我掐指一算得出来的,而是我亲自做过的我创办的公益国学教育机构浦江学堂,带二年级以上的孩子读《论语》,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趣。

那么,孩子们用五节课的时间来背这500多字,会得到什么?

先说知识体系。孩子们能从中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夏商周三朝文化史还有历史人物,曾子、子贡、子夏……这些人,中国古代读书人都对他们耳熟能详,像自己朋友一样熟悉。


孩子们还能了解很多历史名称的含义:什么叫邦,什么叫国,什么叫君。还有礼仪知识:古人名与字的区别在哪里,比如,长辈和老师称呼学生和晚辈才能直呼其名,而平辈之间,都称字。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能学到很多语言知识,比如成语,现在很多孩子只知道成语来自《成语词典》,而事实上,犯上作乱、巧言令色、言而有信、和为贵……这些成语的源头都来自这里。《论语》不仅词汇丰富,还有很多经典之句,比如“学而时**之,不亦乐乎”,这些话是一辈子都用得着的。

再说价值体系。这500多个字里,涉及到如何做一个好人,比如,应该有心胸、有气质、有道德、有修养、有价值判断力……还涉及到什么是好的政治、好的社会。另外,还包括很多做人和处事的原则。这样孩子们在学到很多知识之外,也涵养了价值观。

还有文化体系。通过《论语》获得价值观,孩子们会认同中国文化。一个人有没有文化认同,直接关系到他有没有精神的归属。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关系到它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识别性的文明符号。

人们常说,日本人谦恭;韩国人强悍;美国**度、开放、天真;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都是由各自的传统文化养成的。

那么,我们中国人的基本气质是什么?原来我们的特征很明显,文质彬彬谦恭有礼。今天中国人的气质呢?似乎有点模糊了。为什么?没文化怎么有气质呢?可以想一想,诸如“西瓜大,芝麻小”这样的教材,老师们很辛苦地教了,孩子们很辛苦地背了,可是最终留下了什么呢?

书是有等级的,也是有血统的。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语文教材?

以我一己之见来看,好的语文教材,首先应该体现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培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建立道德信仰。

好的语文教材,还必须是最经典的汉语文字,培养人们纯正、良好的语感培养语言艺术的鉴别力和创造力。


现在,很多人对文字和文学的美丑、好坏的鉴别力降低了,所以到处流行酸溜溜的小资文字,打开微博是,打开微信也是。

我们的汉语其实非常典雅,非常高贵,非常美,可是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是典雅、什么是高贵,也缺乏鉴赏汉语美的能力。因为当下的语文教材对文字美感的训练可能还是不足的。

另外,总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了。

其实,传统的“四书”正好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大学》1700多个字《中庸》3500多个字,《论语》16000多个字,《孟子》34000多个字,合计下来50000多个字。

我现在创办浦江学堂,用的是业余时间,每周的双休日开半天课,暑假上两周,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四年级,三年时间,就可以让孩子们背完“四书”我不做选读、选背,一个字都不少,要求他们全部背诵,并且必须是全本。你可以想象,当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能背诵全本“四书”,他的认知能力,他的心智发育,会达到一个什么水准。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包括老师、家长,动不动拿孩子的兴趣来拒绝改变。

我曾经去一所学校讲座,负责组织的一位老师说,鲍老师您讲经典挺好,可是孩子们不感兴趣。

我说,第一,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感兴趣?你真的尝试过吗?第二,孩子如果不感兴趣,老师是干什么的呢?老师的一个义务,就是培养孩子的正当兴趣,而不是一味顺从孩子的兴趣。否则,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校门口的游戏机房。当老师的能这么想问题吗?孩子不感兴趣,你就不教吗?假如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呢,你教不教?

“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就好,所以就优秀”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成立吗

写《夏洛的网》的美国作家E·B·怀特说,“任何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他们正处在一个能够抓住他们注意力的语境中他们会喜欢那些让他们费劲的文字的”。

蹲下,没有必要;孩子可能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孩子喜欢穿大人的鞋。

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说:“儿童确实具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但是这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应该是一种培养他们高雅趣味、高贵品质的文学,而不是一味顺从他们天性的文学。

“西瓜大,芝麻小”,“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这样的课文能提升儿童的灵魂、点亮孩子们的精神之光吗?这些所谓顺应儿童天性的文字,也许无害,但书一旦合上,就像熄灭的火,一切归于黯然。


书是有等级的。书也是有血统的。不论有人喜欢也好,有人不喜欢也好,中国文化经典如“四书”、如《红楼梦》、如鲁迅的很多作品,都是具有高贵血统的书,是给人打精神底色的。我的本意,不是说那些浅层次的东西不可以读,有了那个精神的底色,你随便读,什么都可以读一读。

但现在的问题是,本末倒置了。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误区。

我们亟需用能够打精神底色的、有高贵血统的书来指引孩子们。我们必须懂得,这关乎一个人的格调、品位,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格调、品位。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者文明的民族,不与经典结缘,是不可想象的。


[ 我想读经 ]



用经典开启智慧,欢迎关注移动国学馆



点击“阅读原文”让传统融入生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与经典结缘 很难成为高雅的人
不与经典结缘,很难成为高雅的人
“四书五经”如何读?--文章摘录
大学启示录001:中国有几所大学读过大学
第1-5集深读《论语》悟国学智慧全集之学而第一篇
读书当读经,治学如阅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