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市潜规则:逛超市,把眼睛擦亮些
超市潜规则:逛超市,把眼睛擦亮些
 

    到超市购物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品齐全、环境舒适、价格低廉、售后服务有保障……这些都是消费者去超市购物的理由,但如果你知道有的超市竟然会出现标牌一个价、结账一个价,或者把快到期的商品换个包装再拿出来卖,或者特价商品根本不便宜等现象,你再去购物时,会不会多长个心眼?
自揭内幕——超市的“秘密”不少
    黄女士曾在市区某超市工作多年,3月15日,她向记者透露了部分“机密”。
价格标签名堂多
    结账金额比标签上的高,有些顾客在超市购物时遇到过这一情况,而更多的顾客则很可能没有注意到。
    面对质询,超市的解释有很多版本:货品被顾客移动过,你看到的价格标签不是这个货品的;标签放错了地方或打印错误,属于员工失误;这是前几天促销的价格,现在促销期已经过了,电脑系统已恢复原价,标签还没来得及换等等。

           超市里满眼的让利销售,真正物有所值的又有多少。 宋燕 摄
    “如果你不看销售小票,根本不会发现货品比你看到的价格贵。”黄女士说,有的超市利用人们的信任,或没有仔细看小票的习惯,在价格标签上做文章。顾客选择商品时,看到的是比较便宜的价格,激发了购买欲。很少有人要求退货,因为退货手续比较麻烦,消费者不愿为此浪费时间。
捆绑销售有猫腻
    “促销了,促销了,牛奶买一赠二,快来买啊。”这是超市里熟悉的叫卖声,一箱牛奶上用胶纸捆绑了两袋牛奶或两盒酸奶,吸引着顾客的眼球。
    黄女士说,这样一捆绑,还就特别好卖,人们一般只看一下箱子上的牛奶保质期,很少想到看一下赠品的保质期,其实,那些赠品就是快到期的商品,再放就不能卖了。

             捆绑销售的牛奶,有谁注意过上面的保质期。 宋燕 摄
    除了捆绑牛奶,在方便面上捆绑火腿肠,麦片上捆绑面包,面霜上捆绑洗面奶等,都是超市常用的促销手段。超市用即将到期或面临销毁的商品捆绑,促进了销售,算盘不可谓不精。而消费者到家后,即使发现捆绑的赠品是快到期的商品,但因为还没过期,再加上是赠品,感觉不好投诉,只好吃个哑巴亏。
商品摆放有讲究
    黄女士说,超市的商品上架可是一门大学问。例如,大多数超市总是将生活用品的货架摆放在门口,而将食品货架摆放在出口或最里面。这是因为食品对于百姓居家更为重要,相对吸引力较大,所以放在后面,目的就是“逼”顾客经过生活用品区。还有,在自动扶梯的两侧摆上小零食,对年轻人和小孩子也很有吸引力。这些招数对提高销量确实有一定作用。
    此外,摆放牛奶、酸奶和糕点时,一般都是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按序更换;冷柜食品,则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蔬菜、水果,则是把最新鲜的放在最高处,反正顾客最方便取的地方,摆放的就是最不新鲜的货品。
    还有,与顾客的眼睛和胸部平行的货架是超市物品摆放的最佳位置,可以明显增加销量,这是不少品牌代理商付出很大的代价争夺的地盘,上面摆放的货品往往也是利润最高的。其次的位置是齐腰的地方,第三是与膝盖平行的地方,最次的是货架的最上层和最底层,这是顾客最不方便取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往往有性价比较好的商品。消费者选购时,不妨把目光投向货架的上层和底层部分。
特价商品不便宜
    常逛超市的人知道,超市几乎每天都推出特价商品,有不少是家家都用得着的货品,比如卫生纸、面巾纸、方便面、牛奶、面包等,很多人一看到有特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几样再说。
    黄女士说,有时特价商品其实并不便宜,只是一种噱头,比如,有一次,超市一种面巾纸搞特价,大幅特价招牌吸引了很多人,其实仅把原价11元的面巾纸降为10.9元,当天销量就比平时增加了40%左右。还有一次,一种零售价3.2元的饼干搞特价,三包销售时标明特价9.9元,还有不少顾客购买。
    现在,不少超市的特价牌上不标原价,你根本不知道到底这个“特价”便宜了多少。不经常购物,不熟悉商品价格的顾客往往一见特价就购买,肯定上当。
    此外,特价商品也有一些是即将到期的食品或滞销的商品。
坏水果切开来卖
    一个大西瓜或哈密瓜,人少的家庭一下子吃不完,怎么办?不少超市现在提供切开卖的水果。切好的水果用塑料盘和保鲜膜包起来,吃多少买多少,看起来也很新鲜,似乎没什么问题,这种销售方式受到不少单身人士或人少的家庭的欢迎。
    黄女士说,不能说所有切开卖的水果都有问题,但起码有一部分是有问题的。她曾经看到超市水果柜的工作人员晚上挑出坏的水果,有哈密瓜、西瓜、菠萝、苹果等,用刀把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就切成小块,包装起来。
    “把坏水果切开卖,大概不是个别超市的行为。”黄女士说。
“当天货”次日再卖
    常去超市购买包子、馒头、豆制品、配菜等超市自制食品的市民应该会发现,这些自制食品的生产日期全部都是当天。这些真的是当天货吗?前一天没卖掉的自制食品又到哪里去了?
    黄女士说,一些超市通常是晚上关门后把当天没有卖掉的自制食品重新包装,换掉原来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打上第二天的日期。如果发现有变质的情况,才会扔掉。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消费者看到的都是当天生产的自制食品。
    目前,已经有不少超市在生鲜蔬菜的包装上不再打印生产日期,这样当天卖不掉,也不需要重新包装,节省了人工和保鲜膜。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自己注意蔬菜是否新鲜。
记者调查——超市购物多留神
    听了黄女士的话,记者到市区多家超市体验了一把。  
    在酸奶柜台,记者果然发现,货架外层酸奶,保质期是3月18日,往里找,有保质期3月23日的。在放速冻汤圆的冷柜,最上层的汤圆,生产日期是2008年11月,往下找,则有2009年1月的。不少顾客不看保质期,拿起就走。
    在豆制品柜,所有豆制品的标签上都是当天的日期。记者问,“是今天生产的吗?”
    “当然。”
    “那昨天没卖掉的在哪里?”
    “其实这种天气豆制品放两三天没事。”超市工作人员答非所问。
    在净菜柜,记者也看到同样的情况,所有的净菜都是当天的日期。记者指着其中一包有些变色的青椒问,“这也是今天的吗?”
    工作人员看了看,说:“你可以挑别的。”
    在蔬菜柜,记者看到,放在手边的金针菇明显有点不新鲜,而放在最上层的金针菇很新鲜,可惜够不着。
    “蛋糕促销了,买一送一,快来买呀。”一位工作人员举着喇叭,大声吆喝。
    记者发现,促销的蛋糕上捆上了一袋面包,而面包的保质期是次日。不少学生模样的顾客买走了促销蛋糕。当记者提醒一位顾客,面包快到期时,这位顾客很意外地说:“啊,我只看了蛋糕的保质期,没想到面包快到期了。”他放下了促销蛋糕。
    结账时,记者仔细看了看销售小票,原来5.5元的抽取式面巾纸,超市却收了9.9元,记者问收银员,“我明明看到特价牌上是5.5元的,怎么收了9.9元?”
    “你大概看错了。”
    “不会,不相信你自己去看一下。”
    收银员让一位工作人员带记者去看。记者看到,很大的特价牌还在,上面是写着5.5元。这位工作人员指着牌子上的小字说,“你看,上面写了是手帕纸,而你买的是抽取式的面巾纸。”她指着旁边一个很小的标签说,“你看,这里是抽取式面巾纸的标签,9.9元。”
    “那为什么把5.5元的促销牌挂在9.9元的面巾纸上面?”
    “可能挂的人挂错了。”
    “那我要退货。”
    “退货要到服务台,我这里不好办。哦,这会儿人不在,你再等一下。”
    一位和记者买了一样面巾纸的顾客看记者在退货,惊讶地说,“我也以为是5.5元,所以买了两大袋。”   
专家提醒——发现问题可维权
    泰州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要特别留意捆绑在一起的商品的保质期。此外还要注意,赠送或捆绑的商品也要严格执行商品销售“三包”的有关规定。消费者一旦发现赠品或捆绑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向商家提出维修、退换等要求。
    很多人认为特价商品就是价格便宜的商品,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将一些正常价格的东西甚至是高价的东西,标成特价出售。消费者要冷静对待特价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质量问题后向超市投诉或者向工商部门举报。
    市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提醒,对超市自制食品,应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警惕超市的打折促销、买荤送素等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在傍晚时分,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安全系数不高,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大量的此类食品。
    凉拌菜是超市自制食品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尽量少吃。熟卤制品容易存在大量亚硝酸盐等成分,不要经常吃,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热。买任何食品时都要注意看标签,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是否完整,同时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尽量不要买。
    尽量不要买散装的食品。超市里空气流通差,人又多,食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很不卫生,应尽量买袋装或有包装的食品。
    泰州天滋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文灿认为,超市在商品标价上做手脚多收消费者的钱,其行为涉嫌价格欺诈。他建议,消费者遇到这样的事,首先应该保留证据,最好把超市标出的优惠价格和电脑收银小票进行拍照,然后到有关部门投诉,向超市索赔。

读者纷纷揭露消费“潜规则”(二)


口头承诺不兑现
    去年,沈先生在市区某楼盘购买一处商品房,售楼处工作人员承诺给予多种优惠。其中,除每平方米优惠60元外,还可享受1%的契税优惠。
    沈先生付完约定的房款及有关费用后,开发商帮其代办产权证。但在办理房屋产权证的过程中,售楼小姐打电话通知他,要求他补交1%的契税。售楼小姐的解释是,国家有规定,只有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才能享受契税优惠,而沈先生购买的房屋面积超过90平方米。
    沈先生认为,开发商肯定知道契税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当初却口头允诺其可以享受优惠,涉嫌欺诈。他提醒购房者,不要轻信任何口头协议,应要求开发商将各项承诺写进购房合同。
推销专骗老年人
    去年底,陈先生在外地出差,回来后发现家里多了一台吸尘器。父母告诉他,出差期间,某电器公司一销售人员上门,演示吸尘器的功用,还帮忙做家务。在其“感化”下,他们购买了这台2980元的吸尘器。
    陈先生说,这台吸尘器连保修证明、说明书都没有。“原本以为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那销售人员最近又找上门,推销2400多元的打蜡机,最后成功收取了父母400元的定金。”
    此后,陈先生多次致电那家电器公司,对方要么推托,要么挂断电话。陈先生提醒有老人的家庭,留意不良推销员,防止其诱骗老人购买产品。
靠卖配件赚钱
    市民徐先生反映,去年初他购买了一款豆浆机,使用不到半年出现质量问题。送到指定维修地点修理,查出因为洗豆浆机时进水,导致电机损坏。因为过了三个月的保修期,徐先生就花了70元更换了电机。“可是刚好用了三个多月,电机再次烧坏,对方答复还是因为进水问题。”无奈之下,徐先生再一次花钱购买电机配件。
    徐先生曾向维修店咨询,洗豆浆机难免会有水渗进去,是否有防水措施。“防水措施要是好,厂家生产的配件卖给谁?”维修店店主说,“一般的电器保修期都是一年,而豆浆机只包三个月,有的豆浆机靠卖配件赚钱。”
    徐先生提醒市民,购买豆浆机时,最好选择保修期较长的产品,把包退、包换、包修等事项提前写好。
                                                                                                                     泰州晚报记者 范修华 实习生 马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被超市潜规则了吗
大型超市的“秘密”
12条让你避免吃亏的超市购物经验,别再瞎了
超市购物完全手册
逛超市小技巧
你留意过吗,超市里一半以上的特价商品都不太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