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1年陕西学生捡到“煤炭”,上交10年后,专家鉴定:全世界仅1枚 播报文章 兴趣认证 文辰国学
userphoto

2023.05.05 安徽

关注
前言
1981年,一名陕西学生由老师领着走进了旬阳县的博物馆,老师的手中拿着一个布包,学生正好奇地东张西望。
他们并没有马上参观展出文物,而是第一时间找到了工作人员,看起来像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与对方商量。
工作人员看到以后,和善地与他们展开了沟通。
只见老师小心翼翼地拿出布包,将之打开,取出了里面的东西。
那是一块类似于煤炭的物品,看起来黑黑的,但是看起来又比普通的煤炭更加光滑和通透。
“煤炭”似乎有许多切割面,上面还隐隐约约透露着工作人员看不懂的文字。
他们几乎第一时间就认定,这是一块文物,但是当地博物馆的专业技能有限,无法确切分辨。
这块文物到底是什么?它的秘密最终能够被揭开吗?
广告“臭小子,我是你岳...”谁知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到了她面前
×
权倾朝野,潦草收场
时间回溯到隋文帝立朝之前的那段天下分裂时期,期间不乏戏剧性的人物和事件出现,所以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以这一时期为灵感来源。
乱世出英雄,越是混乱的局势,就越容易造就骁勇善战、能文能武的英才。
比如说独孤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独孤信为人所熟知,是因为他那显赫的身份。
他是天下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老丈人,是北周皇帝的岳父,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岳父,还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外公。
他的女儿独孤伽罗,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政治家,在朝堂之内纵横捭阖,巾帼不让须眉。
事实上,独孤伽罗身上的所有才华都遗传于他,独孤信本人,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纵奇才的人物。
他是鲜卑族出身,小小年纪就初露锋芒,不仅能够与鲜卑族内部有名的大学者展开辩论,还能够在战场之上一往无前、建功立业。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往往更能够牵动世人的心弦。
他的出现,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让鲜卑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有人说,独孤信是被上天偏爱的人物,他的身上,几乎集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一切优点和长处。
他出生于显赫的鲜卑贵族家庭,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儿子,也是最让人放心和骄傲的后代。
家族当中的长辈,提起他都是满面欣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家族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广告李世民送来的肉,秦琼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懂他有多高明
×
除了出身优渥,他还容颜俊郎、气度不凡。
大部分人都依赖于视觉感官,天然的拥有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当地,他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明星”。
更关键的是,他并非绣花枕头。外表光鲜亮丽的同时,他还具有相当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他虽然年纪不大,却能够担当军队定海神针般的角色。所以才会有人说,他是天纵奇才,世间只怕只此一人。
正因为如此,他也受到了鲜卑族统领的重视,家族也因为他而更添荣光。
可惜,政治世界本身就是瞬息万变的,今天的天子门客,明天极有可能沦为阶下囚。
对于独孤信来说,命运同样也是如此。
独孤家族的落魄来得猝不及防,独孤信作为家族当中的重要成员,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
失去了引以为傲的天之骄子的身份,他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重新崛起。
虽然家族落魄,但他的一身本事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他既可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又可以在官场中搅弄风云。
他的发小,从小与他携手并进的宇文泰,后来站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昔日发小今非昔比,他由衷地为对方感到开心,而他也得到了对方的提携。
×
宇文泰非常了解独孤信,他清楚,独孤信是相当天才的人物,这样的人只要能善加任用,就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此时宇文泰的心中还保留着发小的情谊,但同时,他身为一个政治家,当然也会把自己的政治利益放在首位。
独孤信对他来说有着很大的价值,所以,他必不可能错过招揽对方的机会。
而很显然,优秀的独孤信也并没有辜负宇文泰的期待,他做出了足够亮眼的成绩,也因此而获得了宇文泰及其后继者的器重。
大司马、大都督,常人渴求却难以获得的高职,都被他收入囊中。
独孤信一生经天纬地,生下的孩子也是人中龙凤。
他的大女儿后来成为了北周皇后,四女儿是唐朝的元贞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又是隋朝的开国皇后,甚至能称得上是一位女政治家。
独孤伽罗最早的才华培养,就来源于她父亲,也就是独孤信的慧眼识珠和深谋远虑。
但年过半百的独孤信,最后却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因为得罪了宇文护,他受到了排挤和打压,潇洒风光一生,最终还是潦草收场。
由于他是被迫自尽而去世的,所以许多身边之物都因查抄罚没而不知所踪。
这其中,就包括一枚印章。
广告为什么30岁的女人让人又爱又怕?我的女上司说出了真相…
×
一块“煤炭”,大有讲究
时光如万花筒的轮转,很快,几个世纪就在历史的洪流中匆匆而过。
时间来到了1981年,一个学生在某一天有了意外的收获。
事件的主人公名叫宋青,是陕西省旬阳县的一位小学生。
一天,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偶然间捡到了一块“煤炭”。
这个年纪正好处于对各种陌生事物都相当好奇的阶段,宋青也不例外,他一时之间对这偶然间捡到的东西竟有些爱不释手。
于是他把“煤炭”带回了家,偷偷藏进了自己的卧室。
晚上吃完饭之后,他一反常态地没有跟小伙伴们出门玩闹,而是迫不及待地跑回了房间。
妈妈看见儿子这天晚上如此乖巧,倒也并没有起疑,而是跟丈夫夸赞:
“咱俩儿子今天好像转了性,挺乖的,我看可能回房间学习了,咱们也别去打扰他。”
而此时被妈妈误以为在学习的宋青,其实是在把玩那块捡回家的“煤炭”。
他好奇地拿出纸巾,把“煤炭”的表面仔细擦拭着,可越擦越觉得不对劲。
这块“煤炭”竟然并不是凹凸不平的,而是拥有许多光滑的切割面,每一个面都呈现出十分相似的特征。
但宋青毕竟只是一个小学生,直到此时,他都没有意识到这块“煤炭”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他只是单纯觉得好玩,所以还打算第二天带去给班里的同学们长长见识。
临睡之前,宋青依然继续擦拭着这块“煤炭”,带着对第二天的期盼,他进入了梦乡。
广告曾经高傲不训的女领导,如今成为了我的下属由我差遣....
×
第二天上学时,他果然拿出了这块“煤炭”,给同学们传递着观看。
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老师对宋青说:
“你把煤炭拿上来,给老师看看,老师觉得那个东西好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除了注意到“煤炭”的切割面之外,老师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这块“煤炭”的每一个切割面上都有着红色的字迹,形状十分规整,看起来像是某种篆刻。
老师当然比自己的学生见多识广,所以她立即反应过来,这块偶然间被宋青捡到的“煤炭”,极有可能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于是她把宋青叫上来,对他说:
“你听老师说,这个东西很有可能是几千年前的祖先留下来的,我们是好学生,就应该把东西交给博物馆、交给国家,你觉得对吗?”
宋青非常懂事,他同意老师的提议,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到了旬阳县的博物馆。
馆里的工作人员见到他们掏出来的“煤炭”,满眼好奇。
几个文物鉴定人员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物品查看,可翻来覆去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
他们比老师更确定,这个东西就是文物。
而且,它的原材料其实是煤精,比普通的煤炭更为坚硬,价值也更为高昂。
广告《权力的游戏: 凛冬将至》HBO正版授权策略游戏
×
在中国古代,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承担使用这类煤精的成本。
更何况,看切割面的制作工艺也能想象得到,其主人必定非富即贵。
可县上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无法确定切割面的文字,自然也无法明确这件文物的真实价值,更无法揭秘它的真实身份。
在后来的漫长时间里,这块“煤炭”就存放在博物馆当中吃灰,等待着慧眼识珠之人的到来。
期间,也有文物专家尝试对其解密,可不管怎么查找资料、观察物品,大家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能继续等待下去。而这一等,就是十年。
得出结论,有理有据
十年后,也就是1991年,旬阳县博物馆的规模已经比之前更大。
而那块“煤炭”,也被工作人员放在展柜当中,面向公众展览。
不是没有人对“煤炭”感兴趣,但它就好像是天堑一般的存在,让一众热心群众摸不着头脑,也触不到真相。
让事情迎来转机的,是资深的文史研究人员王翰章先生的到来。
王翰章从事文史研究和文物鉴定工作多年,有着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在业内也很有名望。
见到“煤炭”的第一眼,他就被吸引住了。
广告呼伦贝尔的一条旅游线路,带上这份攻略刚好
×
作为专家,他自然也想要挑战解密工作,揭开文物背后的真相。
所以,他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征得同意后,谨慎地将文物拿回了自己的工作处。
他的各项工具更为齐全,所以在观察文物表面之时也更为细致。
之前学生和博物馆人的擦拭,并没能让切割面的文字全部显露出来,“煤炭”只露出了一些隐隐约约的文字痕迹。
可他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法擦拭后,越发清晰的字眼就显露了出来。
王翰章发现,其实这块文物的每一个切割面,都印着象征主人身份的不同文字。他看到了“大都督”“大司马”等相关的字样,认为这是文物主人的身份。
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大都督和大司马职务的贵族,又有谁呢?
突然,他联想到了一段自己在史书中看到的记载。
据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天纵奇才的独孤信每天总是疲于应付各种繁复的工作。
当他的官位越高时,他就越需要承担起国家各项管理事务的责任。
因此他的身份和头衔很多,在处理工作文件时,总是需要拿出许多印鉴,在每一份需要盖章的文件中盖上与之相符合的身份印鉴。
例如军队当中的粮草申请文件需要盖章,他就得拿出大司马的印鉴,在文件上戳印下来,表示自己同意申请。
长此以往,他的书房桌面几乎全被印鉴给堆满了。
广告今日1折热卖产品推荐!原价千块2TB移动硬盘,仅需百元
×
不同的印鉴大小不一,看起来杂乱无章,每次一进到书房,见到那杂乱的桌面,他都颇为头疼。
而且,当需要用到其中的某一个印鉴时,从数量庞大的一堆印鉴当中寻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找到一块煤精,将之进行打磨和切割。
等到每一个切割面足够平坦以后,他就在表面刻下不同身份的字符。
如此一来,一个切割面,其实就能够代替从前的一个印鉴。
而这块总印章的切割面,则足足有26个,看起来非常精巧。
这个记载,正好与王翰章眼前的“煤炭”完全对应。更关键的是,独孤信确实曾拜大司马和大都督,身兼多职,身份卓然。
而后,王翰章又提供了关键证据——刻着“独孤信白书”的印面重现于世了。
在各项证据的支撑下,文物的真实身份终于被确定。
蒙尘了十年的独孤信印章,被专家鉴定为全世界只此一枚的印章,终于能够向世人讲述那段千年前的故事。
广告呼伦贝尔的一条旅游线路,带上这份攻略刚好
×
结语
文物的发现和文物故事的探索之旅,总是充满惊疑,又总能让人产生恍然大悟和真相明晰之后的惊喜。
这块独孤信印章,被小学生偶然捡到,又在十年之后被证明了身份。
从前明珠蒙尘,如今终于可显露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1年陕西学生捡到破石头上交,10年后专家鉴定:全世界仅一枚
1981年陕西学生捡到“煤炭”上交,10年后专家鉴定:全世界仅一枚
1989年,陕西一学生捡到“发光黑球”,10年后“煤球”成无价国宝
国宝级文物 中国最牛老丈人的传奇印章——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权臣立嗣也不易
放学路上捡到的黑石头,竟是西魏时期的煤精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