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点哲学】被误解的幸福:幸福永远在路上
文/伍君仪


  【智慧启引】

    『幸福就是感到心满意足。幸福还包括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让你的才干得以发挥,让生命的时光得到充分的利用。幸福还包括学习和成长,这个过程需要付出,有时是不舒服的。幸福不是目标,冲过终点线不是最幸福的,期盼达到目标的过程才是。换言之,幸福“在路上”。』



  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开了一门热门的“幸福课”,宣讲积极心理学,引起超过100所大学跟风开设类似课程。在社会上,与幸福有关的研修班、工作坊大量涌现,“大师”们不断告诉你:“听我的,你将获得幸福!”

  在世人的狂热中,幸福俨然成了强制的要求。心里的悲伤、焦虑等消极情绪都是不好的,人人都要绷紧笑脸,保持笑脸后面的“积极心态”。不少学者认为,人不应把幸福视为终极目标,更不应被幸福绑架。尊重自己的感受,包括消极的情感,幸福才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幸福成了强制的要求?

  在上世纪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心理学不光要研究病态,还要研究幸福。由此,一批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积极的人性特点,研究如何让人幸福起来。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等于高兴,不是暂时的乐一乐或者感官上的快感,不是终日保持笑脸,也不是消灭不良情绪,更不是抛开批判的精神,盲目说别人的好话。神经科学家、精神病学家、行为经济学家、积极心理学家都认为有用的一个简单定义:幸福就是感到心满意足。

  往深层次说,幸福还包括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让你的才干得以发挥,让生命的时光得到充分的利用。幸福还包括学习和成长,这个过程需要付出,有时是不舒服的。

  近年来的调查显示,人们越来越焦虑、抑郁,这也许是人们热衷购买“幸福”的原因。例如,美国有15%的大学生抑郁,于是成群结队地涌向积极心理学的课程。

  随着幸福变成一种狂热,江湖上一些自封的“幸福导师”也掺和进来,向你保证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恐惧、紧张、愤怒、沮丧、倦怠。真相是,他们利用幸福大赚一笔。

  然而,不是人人都能露出一张幸福的脸。一些幸运的家伙天生就比别人乐观,看到的都是美丽和机会。更多的人则容易想到自身的缺陷、世界的危险,自然不容易感到幸福。

  幸福不在终点而在路上

  你想:如果中了彩票大奖,幸福就会来敲门;如果房子被洪水冲走,你就会被幸福抛弃。但人的适应性是极其强大的,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或长或短的调整期之后,我们就会回到事前的幸福水平。拿升职来说吧,让你飘飘然感觉良好,但你的虚荣持续不了24个小时。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教授松加·李奥波默斯基称,强大的适应性让我们很快适应自己努力打拼出来的成就。达到一个里程碑之后,我们感觉还缺少什么东西,于是开始希望拥有更多,眼里只看到更高的地位。这种追求把我们绑在享乐主义之上,总以为再得到一个玩具、再升一级官就可以得到,但永远离幸福总有一步之遥。

  其实,幸福不是目标,冲过终点线不是最幸福的,期盼达到目标的过程才是。换言之,幸福“在路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神经学家理查德·戴维森发现,努力一步步实现一个目标不仅可激发积极的感觉,还会打消恐惧、抑郁的消极情绪。

  幸福就要消灭一切悲伤?

  人们巴不得立刻摆脱所有的不快,变得欢乐起来,例如通过购物和高脂食品来压制一切消极的感受。研究显示,一时的放纵可以让你平静下来,但只能维持片刻,长期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没学会如何走出困境。在幸福狂热中,“幸福导师”们用更高级的方法帮你消灭一切消极感受,让你变得乐观起来。

  有识之士指出,幸福狂热的弊端是盲目的乐观,对幸福的迷恋牺牲了人类的重要感受——悲伤。如果没有悲伤,幸福就失去了意义,就像没有了黑暗做对比,何来光明?

  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艾伦·霍维茨指出,年轻人恋爱分手之后自然会难过,本来经历悲伤后就能自己走出来,现在却常常被要求“治愈自己”。

  幸福不是逃避消极的感受就可拥有的,而是需要勇于面对,因为它让我们知道自己在乎什么,需要改变什么,例如:为了爱一个人而哀伤,说明你很重视彼此关系;连续几份工作都让你感到很挫败,意味着你入错行。

  美国卫尔斯利学院心理学教授、《乐观者赢,悲观者胜》一书作者朱莉·诺伦研究发现,焦虑的人可以利用悲观的心情做出成绩,然后就高兴起来了。例如,一名天性悲观的建筑师在准备报告时做好最坏的打算,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幸福是陷阱?》一书作者、心理治疗师路斯·哈里斯认为,时下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是危险的——对抗现实,不承认生活充满失望,“如果你想拥有富足而有意义的人生,你就要感受到各种感受。”“如果你用心觉察消极的感受,它们就会失去影响力。让它们存在,不要对抗,最终就会减少焦虑和抑郁。”

  幸福小窍门

  ★幸福可被时间歪曲。例如,父母照顾孩子是最辛苦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发现,带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幸福感是很差的,远不如打盹和看电视。但是,父母日后回想起这段岁月,心是暖呼呼的,幸福感远胜躺着沙发上打着盹看电视。

  ★有选择反而不幸福。从晚上吃什么菜到应该跟谁结婚,我们不断地选择,依据是让幸福最大化。人的直觉以为选择越多越好,但美国史瓦兹摩尔学院心理学家巴里·施瓦兹说,无论选择什么,满意感都会下降,因为我们会老是想着错过了的机会。

  ★幸福在关系中。美国密歇根大学积极心理学家克里斯·彼得森教授建议,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抵御人生挫败带来的伤害。

  ★钱能买到的幸福有限。金钱的确能够买来幸福,但到了生活舒适的水平,再多的钱也换不来更多的幸福。如果不差钱的话,慷慨地施舍出去,会让你感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要看跟谁比。攀比的心态导致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因此你要小心选择比较的对象——在豪宅区住着最小的别墅,还不如在贫民窟拥有最大的平房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际6堂课,再不上就晚了
私藏书单|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这个提出幸福公式的老人,终于迎来了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做大事者,少夸夸其谈,多务实行动
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1.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
心理学书籍情绪的解析免费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