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点哲学】生活是座围城?错,生活更像鞭子,不停地抽打着你向前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生活是座围城?
错,生活更像鞭子,不停地抽打着你向前


    生活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呢?恐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日常中,生活是每天早上起来,穿衣洗漱后,匆忙地开始工作挣钱,然后到了饭点就吃饭,忙了一天晚上回去后看看电视,和家人说说话,玩玩手机娱乐休息下后就上床睡觉了。

    这是不是一般人一天的生活呢,相信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不仔细思考,我们不会发现这种生活有什么不妥,毕竟大家都是这样活着的。但上面的例子也只是平淡生活的一种,实际上,生活有无数种,可以说有多少种人生,就有多少种生活。

    有人不喜欢平淡,不愿意在柴米油盐中过一生,他想要冒险,想要刺激,想要在人前显贵,想要生活的新鲜感以便摆脱无聊和空虚,总之,他想要的比平常者更多。但这种生活追求可取吗?显然是不行的,事实的结果往往是,冒险刺激之后是悔恨,低俗享乐或所谓的新鲜感之后是更大的空虚和寂寞。当当事人尝试了很多种生活可能之后,他发现,生活并不是喜剧,而是一场让人难以捉摸透的悲剧。

    一切过后,生活依然在继续,街上依然是车来车往,人声吵杂。当明天的太阳升起,重复而单调的日子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些事物或人长大了,而有些事物或人变老了。在物是人非的变迁中,我们慨叹时间的无情。无奈和悲伤之余,我们只能任凭时间流逝,自己大好的青春和岁月就这样从眼前滑过。

    可悲的是,多年以后,当我们各自回首往事,我们很少有人能信心满满地对自己说:我非常幸福地过完了这一生,我为自己对人类做出的事业、留下的爱而感到骄傲。更不会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勇敢而坚定地对自己说出: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最终真相是: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一天天变老,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事业上毫无作为,生命平淡无趣,而且自己被生活的重力一直压着,尽管有时压得抬不起头,但依然还得咬牙坚持。为了活着,不得不供养每天要吃要喝的肉身,直至死去。


    钱钟书说,婚姻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而城内的人想出来。仔细想想,生活何尝不是呢?不然,米兰·昆德拉先生也不会专门写本书,大篇幅论述他所理解的生活。在他看来,生活永远在别处,真正的故乡是异乡,拥有一颗流浪而不羁的心才能让生活更富有张力和感性。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在对生活深处的奥秘有所洞见和发现。

    但事实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不可能全世界到处跑,有的人生下来就带着安稳的性格以及安逸的生活目的,他们喜欢呆在一个地方直至老去。不过,脚踏实地,关注眼前,这也是一种生活,也可以活出自我,活得精彩。不过这是后话了。

    面对生活,大部分人凭借能力或伎俩养活自己,有可能的话,还会努力挣钱养活家人,偶尔会见见亲戚朋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但问题是,这样的生活如果过久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说得明白些,就是这种生活并不是人的心灵真正想要的,如果用哲人的眼睛去评判,这只是活着或生存而已,离真正的生活相去甚远。

    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全是为了物质利益,工作时间也全都被忙碌和奔波占据,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由思考的时间,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对人生或艺术等总结出一定的真知灼见,那他可能依然停留在生活的低级层面,这就意味着,他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活的含义。

    罗曼·罗兰说得好,他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影子。此后的余生都只是重复,不断机械地模仿前半生 ,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

    这段话说得很好,因为它道出了生活的本质,戳中了人性的弱点,把我们对生活的平庸和无能的伤疤彻底给揭开了,尽管这段话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但如同良药苦口一样,越是令我们感到苦痛或难受的事物,往往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促使我们进步和觉醒的良药。

    如果我们把视线拉长、心胸变阔,我们就会发现,与这些令我们感到不舒服或苦痛的事情相比,痛定思痛后的改变以及生命意识的向上攀升,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努力追寻和实现的,这其中蕴含的质变和人生价值,尤为难得。

    生活是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生活在别处,真正的故乡是异乡?生活是把重锤(王小波语),通过时间与岁月之磨砺,把我们一个个锤得弯腰驼背?这些是我们对生活做出的定义和理解,或许是对的,但仅仅是或许而已,因为没有人能也无必要对生活做出完全准确又统一的定义。

    生活仿佛一把细微而残酷的鞭子,在我们年轻之时,它不停地抽打我们,逼我们向前。可到了人生后半截,当我们经历了太多有关人世的沉浮与悲喜,我们蓦然发现,这个鞭子包括抽打都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骗局。此时,我们才多少对生活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少年懂生活吗?如果有人如此问,我想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

    哲学家康德一辈子几乎没出过他那个小城,他每天的生活规律到邻居需要通过他的散步来定时,在他每天下午读书写作有些累时,他会望向窗外教堂的尖顶。他对生活的理解如何呢?生活对于他有什么含义呢?或许生活就隐藏在他这带有永恒属性的一望中。对于康德而言,生活就是一日三餐,读书思考写作,努力完成还未完成的哲学思考。

    在我们普通人眼中,康德仅仅是一个有点奇怪的同类,他的生活毫无新意可言。

    可是,空间的生活(世俗生活)虽然拴住了他,时间的生活(终极目标)却释放了他。由于睿智的大脑,时至今日,在由人类哲思文明组成的璀璨历史星河中,康德依然可以称得上是极其明亮的那一颗。


    (来源:哲学诗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性人生
八卦哲学家06期:简单的康德
哲学家谈哲学:哲学是什么?
人生感悟荟萃:《生活就是鞭子,不奔跑就得挨打不努力就得受罚。》
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拥有的东西,而是没有也可以的东西
哲学是什么?这篇文章能让你爱上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