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治,到底是什么?剖析“政治”

政治一直是个众说纷纭、争执不休的话题,当你说我喜欢政治,我不喜欢政治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政治到底是什么?

“政”在中国古代《说文解字》里面,政:从“攴”从“正”。“正”上面的一横表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下面的“止”是脚趾的象形,上下合在一起为“正”字,表示行走的方向正确,正对着预期的目标没有偏差。加上反文旁,“政”在远古的文字中画作手持某种器具的形状,表示有人手持某种器具,或敲击、或牵引,来以使行动的对象得到行为人预期的效果。 '政”字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用法。首先,表达政治、政事。例《洪范》有”八政:一日食,二日货,三曰祀,四曰司空……”;其次,“政”表示政权政柄。例《论语》,“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再次,表达政令政策。例“震之以政,动之以事。”最后,主持政事。“治”在《说文解字》中是一个水的名字,最后衍生为治水、治理、整治。

但是,中国古代很少把“政”和“治”连在一起,即便有时连在一起,但也和今天含义不一样。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政事得以治理。例《书》中“道洽政治”,“政治”就是“政得以治”。《礼记·哀公问》载:“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政”的目的是追求个“正”,正当正义。“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这是中国古代的“政”和“治”、“政治”。

近代,魏源的《海国图志》中,“为庶民会之所,其大理寺乃官府会议之所,其官必名望才德,由众推举,此梭伦所定政治章程,各国多效之者……罗马军旅最有纪律,至今传留为法,止因后不守先王之道,勤修政治,专以辟疆默武为事……罗马国之政治、法度、技艺、文学等扫荡,仅存踪迹,政事、律例、风俗、衣冠、言语、人名、国号,尽变夷俗。”这个“政治”,就比较接近我们今天的“政治“的含义了。

后来,孙中山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今以人民管理政治便叫做民权。”管理众人的事就是政治?什么是众人的事?哪些是众人的事呢?吃饭,穿衣,谈恋爱,找朋友,找房子,这都是众人的事,这都能算政治吗?当然了,孙中山是用一个浅显的语言,大概是来表达一个更深奥的道理。

在孙中山之后,对于中国近代的政治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的,就是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首先,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无法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来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特定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各个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一切脱离经济关系而孤立地谈政治关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其次,政治是阶级之间关系和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实质就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政治的根本属性就阶级性。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和客观阶级利益的工具。政治考虑的是以阶级为最终归属的群体性的利益关系。

再次,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人类政治的发展趋势是暴力的国家垄,国家控制暴力的结果是使政治权力逐渐成为一种被合法使用的、公共性的强制力。国家政权是这种最高的社会统治权和管理权,是决定政治关系和解决政治问题的根本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就是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

最后,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一种艺术。

现在,我们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治》名词解释
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夏朝实行的制度
唐宦官专权与皇权、藩镇及士人集团之关系 ? 国学网
文综万能答题模式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