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

毫针基本手法,包括进退、提插、捻转、针向、留针五项。本文就这些手法的概念、操作及运用,以及平补平泻与平针法的意义等,结合本人体会,试作初步讨论。

(一)毫针刺法的分类

针刺的作用,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所指出:“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主要是调气。调气的意义:个人体会是调整机体脏腑经络之气机。从作用上来分析,则包括候(催)气、行气、补泻三个方面。所谓“候气”和“催气”,乃是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任何针刺手法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术方能有效。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杨继洲曾说:“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故临床上多在病所邻近或远处取穴施治时应用。至于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性质而设的治疗措施。尚有平补平泻法,是一种刺激量较平和的手法,也属于补泻的范围。

(二)各种基本手法的具体应用

毫针基本手法,与针刺辅助手法不同,乃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作。这些手法可以产生各类不同作用,以下分别论之:

1.进退针

进针和退针是针刺过程中相对的两种动作,根据古人文献记载,应包括二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指针尖刺透皮肤和将针退出皮肤的动作,前者是针刺的开端,后者则是施行手法后,针刺的终了;其二是指针刺透皮后,根据不同刺法的要求,将针进至一定深度,及施行手法完毕后,按各该刺法的要求,将针退至皮下的动作。兹分述之。

(1)透皮出皮的进退针手法:进针法:进针透皮,务使病者不痛;古人文献记载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窦默《标幽赋》中记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窦默的这种进针手法是受《灵枢·官能》篇中“微旋而徐推之”的启示而来的。其操作须双手协作,左手重切下针的腧穴,以使气血疏散,免伤营卫,右手随切,轻微地将针捻转,徐徐将针刺入,可以使病者不觉或减少疼痛。

何若愚《流注指微赋》中记载:“针入贵速,既入徐进。”何氏的进针法恰与窦氏相反,是一种快速的手法。操作时要求一捻一插迅速将针刺透皮肤。由于操作快,病者有时甚至不感疼痛。

本人在临床上的体会:前者进针缓慢,较易掌握,对初学者帮助较大;后者进针快速,必须具有相当的指力方能运用自如,一不当心,就会使针折弯,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押手(左手)与刺手(右手)的协作关系,先用押手的拇指压在腧穴上,刺手的中指须抵住针身,将针夹在中间,固定针的下端,这样刺入时较易着力。

针刺透皮肤后,古人认为须在皮下略停片刻,然后按不同刺法的要求进至一定的深度。

如颈结合呼吸,则补法时应在病人呼气时进针,泻法须在病人吸气时刺入。

退(出)针法:这里所说的退针,实际就是出针。出斜的方法,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这就是说,出针不能一拔而去,必须首先按刺法的要求退至皮下,停留片刻,方能出针,否则常易出血。所以何若愚说:“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出针时,还可结合补泻的要求配合呼吸,并须掌握开穴与扪穴的原则。补法可于吸气时出针,应揉闭孔穴,无令气逸,泻法可于呼气时出针,同时要摇大针孔,不闭其穴,令邪气随针散泄。

(2)透皮后的进退针手法:

透皮后的进退针,须根据腧穴深度及刺法要求作具体决定。

脆穴的针刺深度均有一定的分寸,浅者仅三~五分,深者可达数寸。为此,古人配合各类刺法的需求而制定了分层(部)的标准。胎穴浅的一般不予分层;深的,则按具体情况可分为二层或三层。分二层者,即将腧穴的深度一分为二;分三层者,则将腧穴的深度分为三等分,称为天(上)、人(中)、地(下%)三方。针刺透皮后,按不同刺法的需要,每进针至一定深度(不论分层或不分层),均必须首先使之得气,因此,就有分层候气或催气的要求。

如果施行行气手法,徐风在《金针赋》中指出:“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运气走至疼痛之所……”。就是先要将针刺至地部,然后退至人部,再配合各种具体的行气操作法,以使经气行运到病所而起治疗作用。故施用行气法,必须在人部进行。

在施行补泻时,古人认为须分别徐疾,这就构成了徐疾补泻法。《灵枢·小针解》篇中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也,言疾内而徐出也。”如果结合分层法,《针灸问答》

中指出:“补法三次进(徐)一次退(疾),泻法一次进(疾)三次退(徐)”:或补时二进(徐)一退(疾),泻时一进(疾)二退(徐)。这种分层徐疾进退法可以在综合手法中见到:如烧山火的三进一退,透天凉的一进三退,阳中隐阴的二进一退,阴中隐阳的一进二退,子午捣白的九入六出(为三进二退,三度行针),都是具体运用的例子。

徐疾补泻法的机理,即杨继洲所谓:“泻者先深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因此,不论三进一退、二进一退、或三进二退都符合先浅后深(徐而疾),从外推内——补法为原则:一进三退、一进二退、或二进三退都以先深后浅(疾而徐),从内引出的原理为依据,故也符合泻法的原则。所以,严格地说,如果瞻穴的深度符合要求,徐疾补泻法的运用必须分层操作才有意义。

2.提插针

提针和插针也是二个相对的动作。提插是指进针到达一定深度后,在所要求的层次或幅度内一上一下反复地操作而言,故不能与分层进针相混淆。提插是针刺过程中具体行针的手法之一,故在各类刺法中均须重点应用,以下简要论之。

继气时的操作:《神应经》中记载:“用右手大拇指及食指持针,……进退(指提插)、搓捻(指捻转)其针……谓之催气”。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分层进退针的需求,在施行行气或补泻之前,首先在针进入的层次内分别候气或催气。若候气不至,需要催气时则可结合捻转手法,将针上下均匀地提插并左右来回小幅度捻转。这种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

行气时的操作:《针灸大成》中记载:“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推即是插,引则是提。此法的具体应用常须配合分层法来理解,即先在人部得气后,治上时乘病人吸气时提针退至天部;治下时呼气时将针插入地部。这种方法《金针赋》中结合在通关过节四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中应用。

补泻时的操作:《难经·七十八难》中首先指出:“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后人据此以提针插针的缓急来分别补泻,即《针灸大成》中所记载的:“紧提慢按似冰寒(泻),慢提紧按如火热(补)”。提插补泻的机理,杨继洲解释说:“阳下之为,阴上之为泻”,以调和阴阳为目的。故其操作应按疾病的阴阳偏胜之轻重程度而决定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杨继洲在论刺法有大小时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唯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因此,本人认为提插补泻的运用,应视疾病阴阳偏胜的程度灵活掌握。偏胜严重时,须用大补大泻,提插的幅度应较大,所谓“内针天地部内”,即指须以整个腧穴的深度为标准,上下提插针,这样自然刺激量较重较大,故称“大补大泻”。偏胜轻微时,提插针的幅度应相对减小,一般仅取三层中的一层(或更小些),这样刺激量就轻,故名“平补平泻”。但是临床上阴阳偏胜严重的病者,正气往往也较虚弱,难以忍受大补大泻强烈的刺激。本人认为可以参照烧山火与透天凉的办法,采用逐层小幅度提插的方法,用较多、较弱的刺激综合成一个“大补大泻”的刺激量,常能使病者易于接受。

3.捻转针

捻转不能只是向一个方向360度地旋转,而是一左一右相对地转动针体。此种手法是针刺过程中行针的另一种方法,故也是包括了各类作用的刺法。兹亦概论之:

催气时的操作:详见提插。

行气时的操作:《金针赋》中记载:“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右捻即大指向后时用力大些,向前时用力轻些,左捻即大指向前时用力大些,向后时用力轻些。这种行气手法也可以配合呼吸同用。《普济方》中记载:“呼外捻针回经气,吸内捻针行经气”。外捻就是左转,内捻即为右转,此种结合的理由,可参考提插法,当不难理解,不再赘述。《针灸问对》中十四法的“动法”,也包涵了这种手法。

补泻时的操作:捻转手法在补泻时的操作,历代文献意见不一,详见本书《有关“捻转补泻”手法的文献研究》一文。有从阴阳立说的,以左转顺阳为补,右转逆阳为泻;有从经脉循行之顺逆,以营气循环的太过、不及立说的,则需分别手足阴阳经脉,视其循行方向,以为施术的根据,即手三阳、足三阴及任脉右转为补;手三阴、足三阳及督脉左转为补,反之则泻(见《针灸问对》)。

补时顺脉而转针有推助营气循环,随济其不及的作用;泻时逆脉转针则牵制营气的流行,故有迎夺其太过的作用。这二种方法,本人认为以后者较切实用,可以在痹病时应用。《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说:“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日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所以在暴痹痛无定处者,可用后者的泻法来治疗。如为寒湿稽留,久痹体虚者,基于《素问·调经论》中:“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仁),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日虚”的理论指导,可以应用后者的补法,借针力捻转以推助营气的流行,营气得行,则经脉畅通,壅滞也就随之而去。

4.针向

针向即针刺的方向,必须在进针时或在留针的基础上应用,也是针刺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其在各类刺法中的操作如下:

催气时的操作:针刺在未中腧穴之时,往往不能得气。这时只要将针退至皮下,改换一个方向刺入,即能得气,或稍微提插捻转几下就能得气。这种改变针向的操作,就是为了催气,或使感应加强。

行气时的操作:借针向来控制经气传导的方向,是临床上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金针赋》中记载的:“退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即指此法。操作时,欲气上行针芒向上刺,欲气下行针芒向下刺。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须结合按压法以作辅助。就是《金针赋》中所谓:“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的方法。施术时欲气向上,针芒上刺,同时用押手的拇指,切压所针腧穴的下方,闭其下气;欲气向下,针须上刺,一面切压腧穴上方,闭其上气。这样就可控制经气的传导方向。

补泻时的操作:针向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结合也可起补泻的作用,就是颠经而刺为补,逆经而刺为泻,即一般所称的迎随补泻法。这种补泻手法的机理与捻转补泻法中后者的原理相同,都是针对营气循环的太过、不及而设的,所以何若愚将其与捻转补泻法归属于一类,称为迎随之法(见《流注指微论》)。

必须指明,针同行气法或补泻法首先要在得气的基础上方能结合留针,使其发挥作用。认为只要按一定方向进针到适当的深度后即可留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临床应用时当针向行气或按补泻手法的要求刺入一定深度后,如不得气必须先用提插、捻转法以催气,待得气紧满,然后施用留针。如须加强行气或补,泻的作用,也可以在留针的过程中,向一定方向频频提插。

5.留针

留针是针刺过程中,将针留置在腧穴内的方法。严格地说不属于手法的范围,仅是一个维持针感的方法问题。

留针在各类刺法中均有价值。在不得气的情况下,留针可以使之得气,就是“候气”(见《针灸大成·杨氏十二法》)。在各种行气手法中,一度施术后,留针片刻再度施术;常可使感应加强向更远处放散,达到目的。如综合手法中的关节交经法,在前后二度施行纳气法之间停针过程即为留针。再如通关交经法,在先用青龙摆尾,后用白虎播头之间,也须要有一个留针的过程。至于补泻法的留针,一般以留针时间短者为补,长者为泻。但若结合其他补泻手法,在两度施术之间的留针,则其性质应从属于所施手法的性质,有将数度施术的影响予以综合而使之加强的作用。如果在疾进针徐退针(分层退针)的基础上,结合久留针或分层久留针,则称为“平泻法”(见朱肱《类证活人书》),以此类推,在徐进疾退(分层进针)的基础上结合较短时间的留针,即为“平补法”。这种方法在体弱畏针,不适宜应用提插,捻转手法的病者中应用价值颇大。此外,留针法的应用还须参考疾病的寒热性质,脉象,体质的情况,和经脉阴阳的属性等而灵活运用。

兹将古人文献所载列表于下:

(三)平补平河与平针法

1.平补平泻法

前面已经论及,平补平泻法的记载见于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及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除此以外,还有明代陈会《神应经》中以先泻后补为“平补平泻“法。若就前者来说,朱肱、杨继洲认为,平补平泻法中的“平”,是指“平和”的意思,故“平补平泻”法是指较小刺激量的补泻手法。陈会则是将“平”字理解为“平常”的意思,如“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神应经》),这种将先泻后补的方法称为“平补平泻”,似不恰当。

近人对平补平泻法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认为平补平泻法是不分补泻的手法,用于不虚不实或虚实难辨之症;有认为平补平泻的操作须不断地左右捻转,同时还要作上下提插,可用于补法的前后或泻法的前后;也有认为平补平泻的目的是激发经气,使针刺得气的。这些见解都否定平补平泻法是属于补泻范围内的针刺手法,显然与古人原意有很大的距离。

主张用于“不虚不实”之症的,可能是受《灵枢·经脉篇》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影响而来。但“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意义,《灵枢·终始篇》中指出:“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就是说不属于人迎、气口,阴阳偏胜的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必用补泻表里经脉的方法来使之平衡,仅须取用本经的腧穴来治疗,故是一种取穴的原则。将其认为是“平补平泻”的适应症,似与经旨相违。

主张用于补泻前后的,或理解为一种不断左右捻转,同时还要上下提插的手法。这种方法考之文献,似与《神应论》中记载的“催气法”很相类似,故应视为一种催气的方法。将催气法用于补泻的前后,或在不用补泻的情况中应用,自然可以,但称为“平补平泻”,则似乎缺少古人文献的根据。

与此相类,认为平补平泻的目的是激发经气,使针刺得气的,也是将平补平泻误解作催气法,同样缺乏根据。

基于近人对“平补平泻法”产生以上这些误解,故特于此提出讨论之。

2.平针法

《针法歌》中记载:“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献,掐穴故教深,持针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补必随经刺,……泻欲迎经取……”,这种平针法的操作是以分层进行候(催)气为主,待气至退针至人部,施用针向行气法,然后在经气行向病所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故就其性质来说,应属候气、行气的综合运用;若就针刺过程来说,则是补泻的前一阶段。目前也有人将此与“平补平泻”法相混淆,认为“平针法”即“平补平泻”法,实在也是误解。

至于“平针法”的应用,本人认为应该用于以行气为目的的刺法中为主。但是,临床上某些疾病往往会虚实难辨,如妄施补泻,可致“虚虚实实”,造成不良后果;或某些非阴阳之气有余不足,营气循环太过不及的病,徒然补泻之,则治不中的,当然也不能愈疾。在这样的情况下,则可用以“得气为度”或“行气至病所“的方法来治疗,这种运用,也可视为“平针法”的范围。

以上概述了进退、提插、捻转、针向、留针五项基本手法,在各类刺法中的运用,和平补平泻法及平针法的意义。有关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如此理解,希望大家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毫针刺法
金针王乐亭针灸操作手法详解(干货)
针灸:针刺的各种手法原理介绍
掌握这12种针灸手法,你的针灸疗效会大大提高
程莘农针灸临床三要
毫针刺法基本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