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为什么没有发现周易六段论逻辑

六爻在《周易》中最基本的作用是标识爻辞所处的时义。

上代表结尾

五代表鼎盛

四代表蓄势

三代表小成

二代表入门

初代表开始

这是一种六段逻辑分析法,即将一个事分成六个阶段,展开分析每个阶段的要点。

但是古人却没有发现周易这个最基础的逻辑架构,一直用牵强附会的阴阳八卦来碎片化解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缺乏系统性思维

古人认识到乾卦是种阶段性逻辑分析,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思维,所以未能进一步深入考证64卦是否都是阶段性逻辑分析。

这就导致,历代易学者只是在解读乾、咸、渐等少数几个爻辞具有明显递进标志的卦时涉及分段论逻辑,而不是把六段逻辑当作周易的写作体例。

另外,乾坤两卦都有七个爻这一现象,应该也对古人确立周易六段逻辑体例有不少影响。因为迄今为止,易学者们对乾坤第七爻的性质都没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2.一入江湖面目非

周易成书于西周初期,于东周早期流出周王室。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

西周初期的周易是什么性质的书没有记载,但周易流出周王室时是以术士安身立命之傍身的形象面世的。

这个最初印象,这第一波传播群体对周易的定位,成为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深刻影响着后世易学者。

为此,后世对待周易文本时,大多认为只是过去的占卜记录,而不会认为其是一种文学创作,也就不会把研究重心放到文本的内在逻辑方面了。

3.鸠占鹊巢,八卦思维代替六段逻辑

历经两千多年竟然都没能发现周易的六段逻辑体例,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人一直沉浸于错误的研究方法中不能自拔。

他们满脑子八卦思维,把重心放在卦象的象征意义上,而忽略了周易本身的主题以及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

另一方面,即使是不从卜筮而是观其德义的那一派,也由于孔儒的影响,更注重其道德和哲学层面的意义,而非其逻辑推理结构。

由于错误的思路导致错误的方法一直主导易学方向,难怪周易被解释的不伦不类、面目全非,让每一个有心研读的人无奈却步。

说中国古代没有逻辑是谬论

现代有不少逻辑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逻辑。这是大错特错的。周易不就是一部以严谨的逻辑思维为主导为架构的著作么?

只是后人没有读懂罢了。

西方最早创立逻辑学说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比周易成书晚了六百多年,并且,整个西方也拿不出一部周易这样用分段逻辑架构全篇的著作吧。

周易不是谈逻辑学这门学科的,但是周易的作者在严谨地、条理地运用逻辑思维写作。后人没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反而用八卦象数这种江湖迷术使周易蒙尘,只能说是子孙不肖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阴阳五行的象数思维模式(一)
本来与外来——丰铭说《易》
丰铭揭秘|读易三把钥匙之第一匙:六段论
《周易本原》绪论——易学原委
思维参照系生生不息
闲坐小窗读周易——读《易》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