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
马戴《楚江怀古》
楚江怀古三首 其一
 押尤韵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楚江怀古三首 其二
 押阳韵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隰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楚江怀古三首 其三
 押萧韵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评注
《升庵诗话》:
前联虽柳恽不是过也,晚唐有此,亦希声乎!严羽卿称戴诗为晚唐第一,信非溢美。
《艺苑卮言》:
权德舆、武元衡、马戴、刘沧五言,皆铁中铮铮者。“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真不减柳吴兴;《回乐峰》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诗薮》:
晚唐“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宋人“雨砌堕危芳,风轩纳絮绵”,皆句格之近六朝。
《唐诗归》:
谭云:“光集”妙,承“气”字尤妙(首句下)。钟云:二语以连续为情景(“猿啼”二句下)。
《唐诗评选》:
神情光气何殊王子安?固非高廷礼辈所知。“广泽生明月”较之“乾坤日夜浮”,孰正孰变,孰雅孰俗,必有知者。“云中君不降”五字一直下语,而曲折已尽,可谓笔外有墨气,奇绝。
《五朝诗善鸣集》:
读虞臣中两联,赞叹不足,唯令人顶礼。我欲如李洞之铸浪仙。
《唐诗摘钞》:
尾联见意。三、四二语,真脍炙千古。韦庄亦有“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句法与此同,何以不为人所称?此以景事衬对,句中便含有悲秋意故也;韦句地名亦不佳。……结见怀古之意。
《唐律消夏录》:
“广泽”二句只写闲景,不曾含蓄得怀古意,故结句便觉直率。
《渔洋诗话》:
尝见皇甫少玄、百泉兄弟论诗,五言以“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为极则。
《唐诗成法》:
三四王渔洋以为诗之极致。五六作“梦泽”、“巫山”方切,但与“楚丘”、“洞庭”用地名太多,故浑言“广泽”、“苍山”耳。有议其不切者,非。
《唐诗笺要》:
诗至会昌,气最薄而情最幻。薄极乃幻,幻则无复能厚之理矣。此间关系气运甚微,恐主之者非人事也。
《唐贤小三昧续集》:
次联下字令人揽结不尽,皇甫兄弟谓此为五言极则,洵具眼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次联意景较宽,声响较大,不知者认为初盛,胜贾、喻也《“猿啼”二句下)。
《唐诗近体》:
二句连读,乃见标格(“猿啼”二句下)。怀古(末二句下)。
《问花楼诗话》:
《楚江怀古》一首,柳吴兴无以过之。严羽推为晚唐之冠,信哉!
《诗境浅说》:
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彻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
《唐诗鉴赏辞典》:
木兰舟: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云中居:云神。

【简析】:
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怀才不遇,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这就不只是秋的萧瑟,而是自身的悲凉了。

------------------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了《楚江怀古》五律三章。这是其中第一篇。

      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此诗的艺术风格,确实别具只眼。

      秋风遥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入耳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照眼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游在湘江之上,对景怀人,屈原的歌声仿佛在叩击他的心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黄昏已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同是用五律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太原早秋》),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旅夜书怀》),都是所谓“高华雄厚”之作。而马戴此联的风调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田同之《西圃词说》),“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楚江怀古》之三),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楚江怀古》,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李元洛)

云中君(云中君)  拼音:yún zhōng jūn
传说中的神名。见《楚辞·九歌》及《汉书·郊祀志上》。所指何神,诸说不一。 王逸 、颜师古 注谓为云神, 王闿运 《楚辞释》谓为云梦泽水神,郭沫若 《九歌今译》谓为女神,姜亮夫 《屈原赋校注》谓为月神。

云装(云装)  拼音:yún zhuāng
仙人的服装。仙人以云霓为衣,故称。有时亦指僧道的衣服。《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云装信解黻,烟驾可辞金。” 刘良 注:“云装,仙人以云霓为裳也。” 唐 马戴 《寄金州姚使君员外》诗:“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

蕙带  拼音:huì dài
以香草作的佩带。《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萧统 《钟山解讲》诗:“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唐 李贺 《南园》诗:“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兰桡  拼音:lán ráo
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元 萨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淮南秋,兰桡泊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贻瓶中海棠》诗:“ 吴公台下花如澥,懒趁兰桡到酒边。”

冥寞  拼音:míng mò
(1).谓死亡。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之三:“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 唐 白居易 《过敷水》诗:“秦氏双蛾久冥寞,苏台五马尚蜘蟵。”
(2).指死者。《后汉书·张奂传》:“父母朽骨,孤魂相托,若蒙矜怜,壹惠咳唾,则泽流黄泉,施及冥寞,非奂生死所能报塞。”参见“ 冥漠 ”。
(3).指阴间。《旧唐书·刘邺传》:“﹝ 李德裕 ﹞倾以微累,窜于遐荒,既迫衰残,竟归冥寞。”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仆射去人寰久矣,何不还生人中,而久处冥寞?”
(4).犹冥寂,玄默。 唐 岑参 《文公讲堂》诗:“丰碑文字灭,冥寞不知年。” 宋 苏辙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诗之二:“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 金 吴激 《夜泛涡河龙潭》诗:“图经记父老,冥寞年岁多。”
(5).幽深貌。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
(6).指苍天。 唐 杨巨源 《别鹤》诗:“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7).广漠无际貌。 明 夏邦谟 《思友赋寄杨用修》:“謇廓落而冥寞兮,阻容与以优游。”

冥漠  拼音:míng mò
(1).空无所有。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悼穗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选·颜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刘良 注:“冥漠,虚无也。”
(2).谓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仇兆鳌 注:“冥漠,谓 苏 郑 俱亡。” 元 王逢 《题马洲书院》诗:“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3).指死者。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宠彼冥漠,千祀馨香。”
(4).玄妙莫测。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夫鬼神之理,冥漠难明。” 宋 朱熹 《答张敬夫》:“此正是最切近处,最分明处,乃舍之;而谈空于冥漠之间,其亦误矣。” 清 曹寅 《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诗:“此怀匪冥漠,持取问同情。”
(5).隐约,模糊。 明 袁宏道 《过灵峰》诗:“冥漠烟如醉,空濛日带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月色冥漠,野圹萧条。”
(6).犹静寂。《梁书·昭明太子传》:“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7).阴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一丧人身,三途冥漠。”
(8).指阴间。 宋 陈亮 《祭金伯清父文》:“谓冥漠之如在,想英灵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余,强为思维,以慰吾弟于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自慰否也。”

阴霓  拼音:yīn ní
雌霓,副虹。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火云蒸毒雾,阳雨濯阴霓。”

讵可(讵可)  拼音:jù kě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戴《楚江怀古·其一》赏析
唐诗鉴赏辞典 楚法怀古(其一) 马戴
​楚江怀古三首_马戴
马戴《楚江怀古》赏析
楚法怀古(其一)
观唐习律79|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五律媲美盛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