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435期【语文学人·吴欣歆专辑】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转化与生成



导读


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就是有可能进入语文课堂,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外延等同于社会资源的外延,但不是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是教学资源,只有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课堂教学资源。


   作者介绍



吴欣歆,教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吴欣歆作品


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转化和生成

本文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2015.4

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就是有可能进入语文课堂,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方法。在某种

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外延等同于社会资源的外延,但不是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是教学资源,只有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课堂教学资源。面对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怎样才能充分使用?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教师的资源观,教师是否具有清晰的资源意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了语文教学资源的类型、提示师生重视资源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学校关注开发利用资源的条件,倡导教师重视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其中特别强调了人的因素和生成性因素,即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中师生的对话交流也可能生成新的资源。依据《课标》的阐述,语文教师需要具有以下四种教学资源意识。

转化意识 :将生活资源变为教学资源

“转化”的基础是立足于教学目标,在生活资源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因素。

【案例 1】   刚刚考完试,一片喧闹声中,有人兴奋,有人懊悔,有人平静如常。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的动作、神情,在黑板上写了三个练笔题目——考好了,考砸了,考完了。请学生们选择其中一个记录自己的心情。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具有非常好的资源转化意识。师生共同面对的生活情境是课外练笔的绝好选材,教师捕捉到学生的心理差异,设计了“全覆盖”的练笔题目,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与自己心境契合的题目。《课标》倡导写真情实感,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练笔题目与《课标》倡导的写作观一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案例 2】   母亲节就要来了,请依照下列题目,每天写一段文字。

1. 和妈妈一起度过的一个节日 ;2. 和妈妈一起的开心一刻;3.妈妈给我的最好的建议;4.我跟妈妈撒小谎的时刻 ;5. 妈妈让我最钦佩的事情 ;6. 跟妈妈一起的难忘旅行 ;7. 妈妈给我的一次教训;8. 我的妈妈很特别,因为……;9. 我的妈妈最开心,当……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自己的东西,之后将所有文件汇总,制成《记忆中的妈妈》一书,送给母亲作为母亲节礼物(家中没有母亲的,可以写一位你生活中特别的亲人),历时两周。

案例 2 是美国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教师借助母亲节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细节,帮助学生持续观察,用主题写作的形式记录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瞬间。依托母亲节设计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目的和对象的重要性,形成长久关注同一问题的良好习惯。

案例 2 为我们提供了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新路径。

使用意识 :引入资源解决问题、打开思路

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者解决问题思路狭窄的时候,引入相关教学资源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引入教学资源,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能够避免学生与问题“硬碰硬”,暂时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本源上解决问题。看似舍近求远,实则一招制胜。

【案例 3】 学习《伤仲永》,学生不理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一句中“收族”的意思,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词语含义,而是先讲述了古代的宗族观念,让学生知道“族”指“同宗族的人”,然后呈现了方仲永的诗“父母恩如山,百事孝为先。比邻相和睦,犹如月团圆”,请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判断“收”的含义。诗句明白如话,对照课文和诗句,学生能够判断“父母恩如山,百事孝为先”对应“养父母”,“比邻相和睦,犹如月团圆”对应“收族”,进而判定“收”的意思是“团结”。

案例 3 是借助引入资源解决问题的范本,教师没有直接讲述词语含义,而是借助引入资源帮助学生自悟自得,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还体验了依据句式判断词语含义的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 4】   学习《孙权劝学》,学生能够看到孙权对吕蒙的真诚劝诫,但看不到孙权劝学的长远意义。教师引入另一个三国人物王平,启发学生对照吕蒙和王平的经历,帮助学生认识到孙权劝学表现出孙权“培养人”的明确目的,看到吴国兴盛的深层次原因。

案例 4 显现出教师阅读视野的开阔,教师用自己的阅读视野推动学生理解文本,启发学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解读文本,解读人物。使用这样的教学资源显然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师光具有使用的意识还不够,还要能在使用前辨别教学资源的优劣,把握资源引入的时机。

比如阅读《孤独之旅》,教师想引入《草房子》中的电影片段,希望学生发现电影和小说在细节处理上的差异,借此帮助学生走进文字的内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草房子》忠实于原作,与原作大同而微异,这是使用这一资源的优势,劣势在于视频资源没有文字细腻,学生看视频的时候容易关注情节,忽略细节。声光电色对文字的冲击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再走进课文。怎样规避这个问题呢?

教师可以在使用资源的时间上做文章,在学生充分阅读文字之后再引入电影片段,这样,文字已经印在学生的脑子里,顺理成章地成为对比的主体。

又如教学《促织》,教师计划使用汪曾祺的《蛐蛐》作为对比阅读的资料,帮助学生感受文言和白话的差异。《蛐蛐》是用白话改写的《促织》,这个资源对于实现感受文白差异的教学目标,确实具有优势。劣势是什么呢?《蛐蛐》比较长,学生阅读用时多,课堂上容易产生喧宾夺主的倾向。而且汪曾祺的文字非常生动,语言特点极其鲜明,学生可能会更加关注《蛐蛐》,忽略了对比。因此,教师要全面细致地分析教学资源,想方设法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教学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开发意识 :利用现实情境拓展资源平台

学校所处地域不同,资源条件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区域优势“创生”教学资源。北京五中的吴昌顺老师曾经将《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安排在“三·一八”惨案遗址,北京育才中学的黄婷婷老师曾经在大观园开设《红楼梦》选修课,北京市教科院的李卫东老师曾经在鲁迅故居“百草园”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位教师做法的共同特点是借助现实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可视为资源开发的典范。

钱梦龙老师的资源开发则另有特点。在执教《愚公移山》时,钱老师自己用文言撰写了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作为拓展阅读资料。

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 :“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 :“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 ;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 :“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①

这段文字有意识地使用原文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增加了语言现象的“复现率”,对学生接触、习得、使用文言文都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的开发意识强,创生能力高,课堂教学资源会呈现更为独特的风貌。如此,才能落实《课标》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生成意识 :重视人的资源的价值体现

人的资源因素能够带来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这样的因素常出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节点”,却极容易被教师忽视。语文教师的范读能够营造阅读的情感场,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教师的板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字的美感 ;语文教师的生活体验能够弥补学生生活体验的不足,助力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兴趣、专长、成长背景等差异性资源也许会成为突破学习难点的关键性因素。人的资源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人的资源,是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

【案例 5】    阅读《世说新语·管宁割席》,学生提出问题:华歆官至太尉,是德才兼备之人,为什么《世说新语》的作者要赞美管宁,贬低华歆?教师从容应对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第一,先要了解《世说新语》的门类,《世说新语》分为 36 门,这篇文章归入‘德行’一门中,说明文章的重心是德行。

第二,这涉及魏晋时期的‘德行观’,请同学们课下阅读‘德行门’中的十二篇文章,梳理概括魏晋时期的‘德行观’,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提问题的学生主动跟大家交流 :“《管宁割席》是通过两人对待事情的不同做法表现两人不同的志趣和追求,华歆重视功名利禄管宁淡泊清高。从 ‘德行门’选编的文章来看,魏晋时期更崇尚甘于平淡的精神追求。

初二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表现出学生从感悟到思辨的转变。教师很好地把握住学生转变的节点,让学生的问题成为新的学习资源,这种生成对学生思想发育的促进作用极其显著。课堂教学中的很多“节点”都与人的资源因素相关,把握住这些节点,把握住教学的“最佳呈现时机”,就能够借助对话交流推进教学。

关注课堂生成资源是“对话式”的平等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这里的‘对话’不仅是指师生双方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而且主要是指师生双方处在人格平等的‘对话’状态,自由地展现各自的丰富性,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促进”②。树立起良好的资源观,有助于教师真正理解对话的内涵,反过来,这种理解增加了教师对人的资源和生成资源的敏感。


注释:

①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语文战线》1981 年第 8 期。

②  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第15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本期责任编辑:孙默(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五期学员,任教于师大附中净月校区)

本期版式编辑:孙默(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五期学员,任教于师大附中净月校区)

导师介绍

张玉新,1963年生。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张玉新导师工作室”主持人。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二十年,秉持“原生态”教学观,是“语文教育民族化”主张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鲍道宏)
[转载]涉县第四中学教师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周一贯:呼唤语文课堂的“共享意识”
高效语文课堂的十种意识
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师精心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