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货们熟悉的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吃货们熟悉的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床前明月光,想喝疙瘩汤;人比黄花瘦,犹记锅包肉;月落乌啼霜满天,松仁玉米地三鲜;我劝天公重抖擞,煎饼果子配鸡柳。……读到这些,你会不会生出一种“吃货不可怕,就怕吃货有文化”的感觉呢?以下这些美食,唐山人可以说耳熟能详,但它们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学起来,一起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芦花鸡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姓闵的大户人家,闵员外有二子。长子子千饱受后母严氏折磨,次子子万为严氏亲生,关怀备至。有年数九寒冬,闵员外在家中宴请宾客,他把两子唤出。先出来的小儿子子万脸色红扑扑的,跟在后面的大儿子子千,小脸煞白,无精打采,还抱着个膀子,哆哆嗦嗦,行为很是古怪。闵员外把子千叫到跟前,一通训斥,顺手抄起一根鞭子,朝子千抽了过去。一鞭子下去,子千的棉衣裂开了个大口子,里面雪片似地飞出一堆白毛毛。子千的棉衣里塞是芦苇荡里的芦花,这哪挡的住寒呀?闵员外一下子明白过来,眼泪哗哗直流。闵员外非要休掉严氏,可子千不忍心父亲没了伴儿、弟弟没了娘,跪在地上替后妈求情。后来,闵员外家的佣人在收拾残羹冷饭的时候,发现那道美味的鸡腿上竟然沾满了芦花,红白相间,很是好看,这道菜因此就得了个名字——芦花鸡,一直沿传至今。

饹馇

椐说清朝年代,在遵化县马兰峪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慈禧老佛爷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饹馇,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咯扎’”。咯扎与搁着谐音,从此,饹馇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饹馇也就成了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宫保鸡丁

说到“宫保鸡丁”,就不能不提它的发明者——丁宝桢。丁宝桢系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此人很喜欢吃辣椒与鸡肉爆炒的菜肴,任四川总督时,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便被称为“宫保鸡丁”。

蚂蚁上树

好好的粉丝炒肉末,怎么就成蚂蚁上树了呢?据说,此菜的创始人竟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相传,一次窦娥的婆婆生病,无奈家穷,窦娥只能从屠夫手中赊一小块肉,将其切成肉末与粉丝同炒,结果婆婆眼花误以为是蚂蚁,但尝一口后大赞,于是干脆起名叫“蚂蚁上树”。

东坡肉

公元1088年时,苏东坡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东坡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他叫府上厨师将成堆猪肉切成方块,用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民工花名册,将肉分送出去。

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有家饭馆老板灵机一动,设法请来太守府的厨师,按照苏东坡的方法制成“东坡肉”,于是饭店从早到晚顾客不断,一时间,大小饭馆都卖起了“东坡肉”,“东坡肉”遂成了杭州第一大菜。

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人们习惯于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

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河的木桥上常有贩夫走卒在饭铺歇脚、打尖。一些挑油的脚夫们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鱼香肉丝

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有一次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使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他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往嘴中送,还没等一分钟,他迫不及待地问“这么好吃是用什么做得”,老婆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这款菜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其味才会回味无穷的,所以取名为鱼香炒。后这款菜经过了四川人若干年的改进,更名鱼香肉丝,与鱼香茄子和鱼香三丝等一起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大闸蟹

大闸蟹闻名天下,鲜盖百味。相传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但江南雨水丰沛,有时虽然丰收在望,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双螯八足,形状凶恶,还用犀利的螯伤人。荆蛮先民吓得畏如虎狼,称这种虫为夹人虫。

后来,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受到夹人虫的侵扰。巴解寻思良久,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边掘条很深的围沟,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夹人虫席卷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沸水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堆积如山,发出一股引人开胃的鲜美香味。巴解随即尝试食之,发现其味道鲜美至极。于是,民工们也随手俯捡而食,把一大堆夹人虫全都消灭到“五脏殿”里。当地的百姓获悉后,也就纷纷捉拿夹人虫吃,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大闸蟹名称的由来,据说捕蟹前先用竹枝和稻草筑成大闸,在闸的一边布网,晚上亮起马灯,湖中蟹群受诱,向闸游守去,投入网中,故有“大闸蟹”之称谓。

佛跳墙

关于“佛跳墙”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光绪二十五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成此菜,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方法并加以改进,开设了“聚春园”菜馆。有次,一批文人墨客在“聚春园”品尝此菜后,当即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福寿全”即改名为“佛跳墙”。

夫妻肺片

相传在上世纪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店开业于清同治年间,店主姓高名贵友,乳名叫“狗仔”。高贵友小时候的脾气很倔强,倔起来连小狗来逗都不理睬。因此,街坊邻居都取笑他,叫他做“狗不理”。后来,高贵友去学厨艺。他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技艺独到,特色鲜明,深受追捧。

慈禧太后慕名品尝后,大加赞赏,包子“一登龙门,声价十倍”,闻名遐迩。常常因生意忙不过来的高贵友将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的钱多少按价给包子,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狗不理包子”因此得名。

过桥米线

传说云南蒙自县城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读书,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羊肉泡馍

相传在五代末期,赵匡胤因未得志而穷困潦倒流落长安(今西安)时,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难以下咽。他恳求一家羊肉铺的店主给一碗羊肉汤,顺手把馍掰碎泡在汤里,馍也软,汤也香,异常可口。赵匡胤后来当了宋代开国皇帝,仍念念不忘那一顿美餐,又去那家羊肉铺,让人如法炮制,他食后大加赞赏。于是,皇帝吃羊肉泡馍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风靡整个长安。自此,羊肉泡馍就成了长安的名食。

涮羊肉

涮羊肉的起源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相传,当年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发现有敌情。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迎敌,获得胜利。

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作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赐名。”忽必烈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

兰州拉面

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当时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接着他开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卖了,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爽,醒胃。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其子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振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声说蟹 (01)——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原来是中国人,吃了后他做了一件事
西安这11家传奇馆子,连门槛都要被吃货们踩烂了!
这条神秘清真集市每周只开一天,却藏着广州最地道新疆美味
详图细解:吃货眼中的河南地图
沙市传统美食精品:焦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