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灯市口拾零
userphoto

2024.03.02 北京

关注

  灯市口,泛指灯市口大街与东四南大街相交的丁字路口周边地区。

  每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民间称为灯节。旧时北京人过灯节不仅要吃元宵,还要逛灯市。明代永乐年间在今天的灯市口大街一带,每到正月初八至十八的晚上,街上的店铺酒楼都各自挂出彩灯,有纱灯、纸灯、麦秸灯、走马灯、五色明角灯等,五颜六色,灯火通明,瞬时变成一条绚烂夺目的灯市。《燕都旧闻考》述说当时的情景:“观者如云,九轨之衢,竟夕不能举步。香车宝马,参错其间,愈无出路,而愈进不已。”一代名臣张居正在《元夕行》中也曾描绘了灯市的盛况:“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可见当时的灯市场面是多么的壮观和迷人。灯市口不仅在灯市上展示各种灯,而且是灯具的交易大市场,除了卖纸灯、彩灯、冰灯、麦秸灯等装饰灯,灯市口卖得多是纱灯、油灯、玻璃灯等日常照明用品,以及灯芯、灯碗、灯台等实用灯具,从而带动了周边的繁荣。比如锡拉胡同,以卖锡灯、烛台、蜡扦得名;油坊胡同,以燃灯油坊聚集而得名;灯草胡同,以制作、销售灯芯儿而得名。灯市口之名则因灯市而起。灯市口的灯市一直持续到清中叶,以后被移到前门外廊房,以及地安门和琉璃厂一带,灯市口作为地名得以保留。但当年灯市的多彩景观却没有再现。

  在正对着灯市口大街的东四南大街138-2号的—家小店门前有个半人高的残缺的石像,原来这里在清代曾有座坐东朝西的二郎庙。乾隆钦定的《日下旧闻考》中记载:“二郎神庙在今灯市口大街东,存小殿—楹,本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这座二郎庙的门口,曾经有两座哮天犬石像。后来庙拆掉了,石像也沒了,但在二郎庙北侧约30米处还有一座类似哮天犬的石像,却留存至今。据说原来二郎庙外还有一座石碑,目前存放在石刻博物馆。

  我工作的单位就在与灯市口大街相交的东四南大街上,丁字路口东侧往南是史家胡同、干面胡同和遂安伯胡同,往北则依次排列着内务部街、本司胡同、演乐胡同、灯草胡同、礼士胡同等,都是非常整齐的东西向的胡同,胡同里有许多大宅院,曾住过许多名人。这几条著名的胡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说说几乎人人皆知的史家胡同。胡同西口路北是史家胡同小学,其原址是早年的史可法祠堂,1909年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在北京开办留美预备学堂,即清华大学的前身,考场就在这里。可能史家是这里溯百年历史而不衰的大家族,所以在明嘉年间这条胡同便被称为史家胡同了。胡同内51号是辛亥革命后担任过教育总长并帮助过共产党的章士钊的住宅,后来担任过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结婚后也住在这里,我读过章含之写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书,书中记录了她在史家胡同51号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史家胡同24号是民国时期被誉为北京三大才女凌叔华的祖宅, 她既是女作家,又是画家,与著名文人陈西滢结婚后,这个院子便成了北京名流汇集的“小姐家的大书房”,与北总布胡同林徽因“太太的客厅”齐名,2016年改建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我曾多次到博物馆参观。史家胡同56号是1952年北京人艺初建时的院部办公地,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舒秀文、黄宗洛、于是之等中国戏剧界名人都曾在这个大院里工作,给这条普通的胡同增加了浓浓文化艺术气息。胡同内53号院,曾是原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 新中国成立后为全国妇联的办公地,华国锋从湖南调入北京到主持中央工作的一段时期,也曾在此居住,现在是妇联的好园宾馆。胡同47号院原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傅作义的私宅, 新中国成立后,此院先后住过国民党起义将领刘文辉,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改革开放后则是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居住。

  在史家胡同南侧有条干面胡同,据传是从紫禁城东华门前往明清官粮仓库禄米仓的必经之路,运粮的大车在胡同里穿来穿去,马急车快、面粉时常遗撒,风一刮到处都是,仿佛在“下干面”,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条胡同叫干面胡同。这条不起眼的胡同长度虽不到300米,但大宅门却比比皆是,名流大师灿若星河。胡同西头有同治皇帝的老师、清代大学士李鸿藻的旧宅,解放后历史学家顾颉刚、科普作家高士其都曾在那里居住过。而李鸿藻之子、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李石曾则住在胡同东头,院内是一栋西洋风格的灰色二层小楼,解放后,成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居所。胡同内有一座白色四层楼房,曾经是社科院的宿舍,包括作家钱钟书和杨绛夫妇、考古学家夏鼐、逻辑学家金岳霖、历史学家翦伯赞、翻译家戈宝权等都在这里往过。胡同中部的—座大院,原是直隶布政使凌福彭的居所。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在—座灰砖小楼里一直居住到2016年去世。胡同里还有中国红十字总会、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单位。与干面胡同相通的有—条遂安伯胡同,遂安伯为古爵位,遂安乃地名,史书记载遂安伯陈志曾居住于此,因此这条胡同得名为遂安伯胡同,据说袁世凯曾经在胡同中住过。现在这—片建筑都在金宝街改造中消失了。

  丁字路口东侧往北,第—条胡同内务部街,明时曾称勾阑胡同,“勾阑”即妓院的代称。清乾隆时称构栏胡同,亦作勾栏胡同,宣统时称民政部街。段祺瑞掌管北洋政府时,内务部办公行署就设在这条街上,因而更名为内务部街至今。民国政府成立后,内务部迁往南京,国立第二中学迁入,这所学校目前依然保存的西式拱形大门便是当年内务部的遗存。北京二中的前身是清代左翼八旗中学堂,60年代就是京城有名的好学校。内务部街39号是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的出生地,他在这个大院里先后住了20多年。44号曾是另一文化名人李敖的居所。内务部街11号。曾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等诚嘉毅勇公、伊犁将军明瑞的府邸,俗称将军府。据说明瑞府有20个院落,是内务部街品级最高的官邸。解放后这里成为总后勤部办公地,之后成为军队家属大院,著名演员姜文就住在后花园东边的平房里。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馆也在这条街上,成为目前唯—一个在胡同里办公的大使馆。

  《析津日记》中记载“京师黄华坊,有东院,有本司胡同。所谓本司者,盖即教坊司也。又有勾栏胡同、演乐胡同,其相近复有马姑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粉子胡同,出城则有南院,皆旧日之北里也。” 由此可知本司指的是明朝的教坊司,是负责宫廷音乐与戏曲活动的部门,官妓院也归其管辖,这从附近的胡同名称可以看出来。教坊司后来改成升平署,就搬到了大宴乐胡同,也就是演乐胡同。据说演乐胡同63号是1955年拍摄电影《祖国的花朵》时的外景地,里面还曾住过以扮演周总理著称的王铁成。胡同里里有东城区工人俱乐部,我和家人分别在那里看过电影和戏曲演出,我还曾在俱乐部里的图书室复习电大课程。

  灯草胡同里有朝阳门医院,我去那里看过病。据传,胡同因接近灯市售卖灯草灯芯而得名。

  在明清时代,礼士胡同是贩卖驴骡的市场,叫“驴市胡同”。直至清末宣统年间,这儿废除了牲口市场,人们才巧妙地依谐音改称之“礼士胡同”。“礼士”二字让人想起“礼贤下士”这个成语,显得很文雅。礼士胡同是条幽深的巷子,胡同深处有浓郁的绿荫,两旁是灰色的墙壁和屋瓦,有很多大宅院,胡同西口曾是清代官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的宅院,后来刘墉也居住在此,解放后,曾先后为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中国青年报社和广电部电影局使用。据说电视剧《大宅门》在这里拍摄过外景。胡同里有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我所在的单位曾请那里的教师为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

  礼士胡同对面是报房胡同,传说此地是为皇宫圈养豹子的地方,因而曾在明朝称为豹房胡同。也有的说是因为这里曾排印过用以发布皇帝谕旨和大臣奏议等官方文件的出版物“京报”,而称为报房胡同。

  在灯市口除北京二中外还有两所著名的中学,一所是位于灯市口大街西端的25中,原名育英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于1864年,是北京近代教育史中,引进西方科学、开展现代教育最早的学校。在上世纪60年代是—所男校,教学质量在东城区也是名列前茅,升学率很高,我考高中时曾把它作为志愿学校之—。

  另—所是位于灯市口大街东头同福夹道里的女12中,也是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1864年开办的,曾称为贝滿女中,是北京城最早的西式女子学校。“文革”后称166中,变为男女合校。女12中在上世纪60年代是北京市10所市属重点中学之一,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如冯玉祥的夫人、曾任卫生部部长的李德全,著名女作家谢冰心,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以及戏剧家孙维世、表演艺术家张筠英、钢琴演奏家鲍蕙乔等。25中和女12中的这片校舍在明代曾是内阁首辅严嵩府所在地,清代时安北将军佟国纲曾在此居住,因而在宣统时被称为佟府夹道,女12中的校舍正在其东墙外,现称同福夹道。

  围绕着灯市东口还有几家商铺。内务部街旁有家中药店,曾经叫慈仁堂,与同仁堂是一家,现在叫永安堂,仍然是当年的老建筑,只是比原来多了一层,建筑风格没变。药店北边是中国书店,出售古旧书刊,每周我都要进去转转,买过不少喜欢的旧书,价格都很便宜。

  演乐胡同北边有座小楼,大门上有大兴公寓的字样,曾经是一家电工研究所。—家广义修笔店就曾开在这座小楼之中,我在这家小店中换过笔尖、修过钢笔,店主人手艺精湛,不管钢笔有什么毛病,几乎都能手到病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报房胡同南边,接近灯市口丁字路口的地方有家燕陶日杂商店,—到入冬时节,常见有人在那里排队买烟囱或取暖炉子。我曾经在农展馆的春节年货市场上买过一个砂火锅,就到这家日杂商店买木炭引火。灯市东口南侧原来是家副食店,后来成为稻香村的—个营业部,周末下班后,我有时就到那里买些熟食或糕点回家。

  灯市东口西南方还有工商银行东四南分理处,分理处的北边是北京人艺的排演场,在90年代曾变身—家饭店,后来则成为人艺的菊隐剧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灯市口的灯缘灯影:灯市口就是卖灯的吗?
东四大街散记
沙龙回顾 | 东四南北大街老照片文化沙龙
东城区史家胡同五十一号五十三号五十五号宅院
王府井部分街巷名称的来历
正月闹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