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菜籽菜粕价格影响因素全面解析,产业链人士必熟读

导读:由于菜籽菜粕品种替代性强,进口依存度逐渐提高,最近几年,影响我国菜籽菜粕价格的因素日益增多。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国内菜籽种植面积和菜粕产量变动不断增大,菜籽菜粕价格也出现较大波动。再者,由于我国油脂供应量增幅一直较低,导致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依存度提高,从原来的菜籽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使得国内菜籽菜粕价格与国外市场联系紧密。特别是受到近些年来石油价格急剧上涨的影响,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生物柴油需求对我国菜籽价格影响也日益增大。【欢迎分别回复糖 | 亚洲粮商 | 粮油争霸 | 国内粮油 | 油脂巨头 | 油脂油料 | 橡胶 | 玉米 | 鸡蛋 | 大豆 | 茶油 | 棕榈油 | 棉花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农产品』干货集锦】


本文来自:中证期货


一、我国菜籽产量情况


菜籽粕作为菜籽加工的下游产品,其价格受菜籽产量和价格影响很大,而菜籽的产量和价格又受菜籽种植面积、天气状况、供求关系决定。


1.我国菜籽种植面积


菜籽种植面积近几年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民的种植意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种植意愿受上年菜籽收购价格、小麦收购价格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小麦与冬油菜播种时间相近,存在争地关系。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小麦出台很多扶持政策,种植小麦的收益比菜籽高,影响了农民种植菜籽的积极性。另外菜籽在种植和收获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也会降低农民种植菜籽的兴趣。因此应密切关注主产省菜籽的种植面积的波动幅度。


2.天气状况和单产


我国菜籽种植面积近几年很难有大的突破,因此影响菜籽最终产量的是单产,而单产受天气影响巨大。菜籽在生长过程中,受干旱、低温、洪涝影响较大,尤其在生长后期和收割、脱粒、整晒期,如果遇到遭遇灾害性天气,将会使菜籽品质降低,单产下降,出油率降低。如2002年我国菜籽产量有预期的丰收逆转为减产,主要原因就是在临近收获时长期阴雨天气影响了最终收成。2005年菜籽一度受到低温冻害天气的影响,但在菜籽生长后期天气较为理想,部分弥补了前期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使单产水平有所提高。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不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菜籽的产量。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菜籽生长及收获过程中的天气变化。具体天气因素对于菜籽生长周期的影响可以参见表1.

二、菜粕菜油的供求关系对菜籽价格的影响


菜籽粕和菜籽油是菜籽压榨的副产品,其中菜籽粕主要用于饲料消费,特别是水产品养殖领域。而菜籽油是优质的食用油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受青睐。因此,菜籽,菜籽粕和菜油的压榨关系决定三者之间的价格联系较为紧密。


1.产量


菜粕和菜籽油是油菜籽压榨的副产品,油菜籽经过压榨后约产生38%的菜籽油和60%的菜籽粕,因此菜粕的价格受制于菜籽供应量、菜籽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菜籽粕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菜籽的产量增加,菜粕产量也会增加,菜籽菜粕的价格相对较低;反之,菜籽的产量减少,菜粕产量也同样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2.消费量


菜粕方面,近些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菜籽粕尽管蛋白含量略低于豆粕,但仍然是主要的饲料来源,特别是在水产养殖领域。从近些年来的供需状况来看,由于我国菜籽产量逐渐减少,我国进口菜粕所占比例也逐步增加,菜粕价格也呈现上行走势。


菜籽油方面,尽管受到豆油、棕榈油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的影响,长江流域传统的不少传统的菜油消费区域也逐步接受了豆油消费。但尽管如此,菜油传统消费市场依然存在,一旦菜油减产幅度较大,而进口菜籽也不能弥补国内的供应缺口,则菜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就较为突出。


3.库存


菜籽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菜籽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菜籽库存增加,菜籽菜粕价格往往会走低。我国菜籽库存除了商业库存外,还有国家储备。国家储备主要在浙江、安徽和四川,每年都要轮换50%,数量较大,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国家储备轮换时间、进度和流向。


三、季节性规律


菜籽方面,年度内价格变化的一般规律是:5-6 月新菜籽逐渐上市,菜籽价格开始回落;7-8 月份随着供应增多,价格最低;9 月底双节临近需求增大,价格开始回升;10 月份以后,气温下降,棕榈油消费减少,菜油消费增加,进一步推高菜籽价格;12 月到次年1 月份,菜油进入需求旺季,价格攀高,带动菜籽价格上行并保持高价到新菜籽上市。


菜籽粕方面,受我国菜籽粕季节性生产以及菜籽粕饲料消费旺季和淡季明显的影响,我国菜籽粕价格同样呈现季节性波动规律。每年2-4 月份,国产菜籽粕库存量较少,水产养殖开始增加,菜籽粕价格一般会出现上涨。


5-8 月份,国产油菜籽开始集中上市,菜籽粕新增供给量大幅增加,国内菜籽粕价格常常出现下跌,在新季菜籽粕供应能力最强的6-7 月之间价格往往跌至年内低点。8-10 月份,国产油菜籽榨季陆续结束,菜籽粕供应能力趋于减少,水产养殖却进入对菜籽粕需求的旺季,呈现供应预期减少和需求显著增加的供需格局,国内菜籽粕价格上涨趋势较为明显。11 月份到来年2 月份,水产养殖行业采购旺季结束,国内菜籽粕价格一般呈现稳定或小幅下降。

四、进出口量


菜籽的进出口量主要取决于国内油菜籽产量和需求状况,随着近些年供需缺口的增大,进口量逐步攀升。2009年,出于保护本国种植的目的,我国自第四季度开始限制主产区进口油菜籽,导致油菜籽进口量大幅下降,在国产油菜籽产量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国内菜籽粕产量下降,但消费量却保持小幅增加态势,导致国内菜籽粕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必须大量进口菜籽粕来弥补。2010年我国进口菜籽粕122万吨,是2009年的4.9倍。2011年1-9月份我国进口菜籽粕122万吨,与去年同期进口量持平。最近两年我国大量进口菜籽粕,使得国内菜籽粕供需状况明显好转,菜籽粕价格运行较为平稳。从目前的趋势看,随着我国人均油料消费的不断增长,国内菜油供求缺口不断加大,我国菜籽和菜油进口总量有望增加。


虽然最近两年我国大量进口菜籽粕弥补了国内产需的不足,但由于我国对菜籽粕进口免收增值税,进口菜籽粕折合完税价格相对较低,对国内菜籽粕价格形成抑制作用。2011年1-9月份,我国沿海地区菜籽粕进口量达到122.2万吨,同比增长26.37%,平均进口成本在2050-2150元/吨之间,较同期国产菜籽粕价格低了100-150元/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市场。同时,沿海菜籽粕进口地区,又是国内菜籽粕的一个重要销区,当地菜籽粕进口量大幅增加,对国产菜籽粕的需求降低,加上价格便宜,对国内菜籽粕价格形成打压。


五、相关及替代商品价格影响


1.菜籽与其他油籽的价格


菜籽价格除了与菜粕和菜籽油价格高度相关之外,大豆、花生和棉籽等替代性油籽油料对菜籽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菜籽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油籽品种替代,或者进行掺兑,从而导致菜籽需求量降低,促使菜籽价格回落。


特别是随着豆油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棕榈油进口的剧增以及菜油消费地位的转变,国内菜籽压榨市场已经不能独立来分析,其受进口大豆、国外棕榈油市场影响相当大。例如2008年国内菜籽减产,菜籽进口量也不高,但实际上菜籽价格依然低迷,跟随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连续阴跌,主要原因是受到整体市场的拖累。受消费习惯改变的影响,豆油、棕榈油的替代性不断加强,因而不能将菜籽市场和整体植物油市场割裂来分析。


2.菜粕与豆粕和棉籽粕的比价关系


菜籽粕是我国供需量第二大的蛋白粕品种,占全部蛋白粕市场的比重却远逊于豆粕,菜籽粕价格与豆粕价格关联性较强,菜籽粕价格走势亦受豆粕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棉籽粕和菜籽粕在饲料应用中都属于限制添加的蛋白原料,棉籽粕与菜籽粕可搭配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互补关系。棉籽粕价格变化对菜籽粕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棉籽粕价格的涨跌与菜籽粕价格趋势是一致的。


六、国家政策因素


菜籽方面,受到菜籽种植面积连年减少的影响,为稳定供应,我国从2008年开始进行油菜籽的收储工作。菜籽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菜油的生产成本和压榨效益。压榨效益是决定菜油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加工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将会停产,从而减少菜油的市场供应量。每年6到10月份菜籽收购价格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收购价格取决于农民出售心态和油厂的收购心态。


如果市场预期减产,则会导致农民在收购初期进行观望乃至惜售,收购价格上涨,产需矛盾加剧,在部分地区和一定阶段出现油厂抢购和囤积。因此,密切关注菜籽的收购价格及进度是分析菜油价格的重要一环。


菜粕方面,在2007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一方面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包括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实施油菜良种补贴,中央财政对农民种植油菜给予每亩10元补贴,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加快油料生产基地建设,统筹研究对油料生产大县和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逐步将油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等。国家扶持油料生产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保护了农户种植油菜等油料作物的积极性,2008-2010年我国油菜籽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增长,为我国菜籽粕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证。国家对菜籽菜粕行业的政策性支撑会增强人们对于菜籽菜粕品种后市的价格预期。


七、国际市场相关油脂的供求及价格


世界油料生产形势特别是美国大豆生产进展状况、马来西亚棕榈油供应形势、加拿大菜籽生产形势以及主要进口国进口需求状况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受世界植物油各品种供求不定和菜籽品种自身供求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菜籽价格波动频率增加,价格风险剧增。


总体来看,国内菜籽粕价格与国际油料市场供需状况联动性较强。2004年和2008年,全球油籽产量降低,全球油料市场供需面偏紧,以大豆、豆粕为代表油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受此带动国内菜籽粕价格均大幅上涨,尤其2008年达到创历史最高记录的2750元/吨。2005年和2009年,全球油籽产量油料恢复性增长,全球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改善,受油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菜籽粕均出现了阶段性低点,其中2009年出现了近4年以来最低的1450元/吨。最近两年,全球油料供应状况相对稳定,国内菜籽粕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价格波动性明显弱于过去10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菜粨
做菜粕和农产品产业链,这13大知识需要滚瓜烂熟【菜粕|第1季】
油菜籽、菜粕:供需收紧 菜粕有望回暖
菜油又涨 高价新常态?
国产油菜籽渐失市场份额,国产菜油价格或走高
产业观察:油菜产业困局及解困之道 (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