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式研究
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式研究 作者:李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52    更新时间:2007-09-29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体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出现了16次之多),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而把体验式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也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肯定。很多教师都在尝试把这一课程改革新理念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尝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如何以一定的模式去引导学生主动地生成、发展、丰富、延伸体验,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因此,我校在2004年申报了《小学语文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被立项为省一般规划课题。2005年结题,2006年,该项课题成果获浙江省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有了较为固定的模式,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更加注重体验了,学生学得也更有情有趣了。可是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又发现,由于文本体裁的不同,教学过程中主导和主体地位侧重点的不同,教师采用的主体教学策略的不同等原因,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有时甚至束缚了我们的阅读教学。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式研究》,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文本体裁尝试采用不同的体验性教学模式。另外,一个单元、一册书的前面几篇课文和后面的几篇课文,由于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侧重点不同,教学模式自然也就不同。我们以本课题的研究来细化和丰富体验性阅读教学模式,以求更好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好学语文,学好语文。
二、国内外相关综述
1、体验式学习是我国源渊流长的一种优良的学习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提出“圣人以身体之”。著名教育家朱亮则把“切己体察”作为闻名四海的白鹿洞书院的院训之一。在我国传统诗学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涵咏”、“吟诵”、“品味”、“体味”、“妙悟”、“入神”等等,也都包含了体验的过程。
2、体验性教学源起于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他们强调“从做中学”,以自然为舞台,以活动为道具,以学员为中心,以体验学习的方式提升组织和个人的情商,为学员创造难忘的学习体验。体验式培训通过对体验的反思使体验者超越体验,使学员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激励中加速所学知识的有效转换。
3、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体验问题和想像问题一直是诗学和美学讨论的中心。体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带有强烈的反思倾向和神秘主义倾向。体验作为主体的一种反思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则极注重一种超越意向,力图使存在的本源意义展示出来,体悟自然、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玄妙。体验不仅是主体的一种内心生活,也是一种与对象的意向性交流。
5、近年来,体验性教学引起我国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教学反复提出了“体验”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
6、我校在2004年申报了《小学语文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被立项为省一般规划课题。2006年,该项课题成果获浙江省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总结出了小学语文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模式的四个操作流程:创设情境,生成体验;积极引领,丰富体验;积蓄情感,表达体验;延伸整合,升华体验。
总之,体验性教学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已经有很多人进行广泛的研究,但对体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掘。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体验性教学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研究,是有现实意义,也是有广阔背景的。
三、理论依据
1.现代学习观
现代学习观强调学会学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有现代学习观,达到学会学习的标准。而体验式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这些要求,它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使学生想学,它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且学得好,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
2、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论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评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感知、领悟知识,井用实践来证实,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感、智能的统一。
3、情感驱动理论
教学要关注儿童多方面的可能需要。首先要关注儿童的情感,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才能使学校成为儿童发展的乐园。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的内在条件首先是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心理的发生始于情感,情感先于认知。儿童的成长是由爱与关怀孕育的。因而,情感发展为先的观点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点。
4、情景教育理论
这一理论古已有之,例如孔子提出的“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国教育工作者李吉林等人将情景教育理论进行新的尝试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即通过情景的最佳设置与模拟,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5、建构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起初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也就是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去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1、本课题研究是省重点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子课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文体不同,教学主体与主导的侧重点不同等情况下所产生的多种体验性教学模式。我们把这种以小学语文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变化、派生而来的阅读教学模式统称为“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积累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整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五、小学语文体验性阅读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体验性原则
3、激励性原则
4、合作性原则
5、创新性原则
六、研究的内容
(一)不同教学文体产生的变式及实施策略
1、写人记事类
(1)理清脉络,整体体验:一般来说,写人记事类课文头绪较多,情节较复杂。可借助审题、释题理清思路,作品结构规律理清思路,让学生对课文全貌有整体的印象,获得对文本的初步体验,从而为下一步抓文章关键和重点的突破做好铺垫。
(2)细读品味,深层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领悟写人记事类课文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寻找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点,如对人物传神的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心理的生动深刻的词句;作者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句子进行深入地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从而获得与文本对话的深层体验。
(3)自主表述,表达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所想所感,都是体验的外在表现形式,要让学生倾述出来。如在初读时,做上标注;在深入学习时,自由表述自己的理解;在充分理解文本时,动笔写下感想等。
(4)前伸后延,升华体验:课前,了解人物信息,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奠定情感基础。课后,了解相关信息,升华体验。
2、写景状物类
(1)创设情境,初步体验: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往往都很美,一篇美文就应该获得美美的体验。在上课伊始就要利用录音,音乐,动画等多中教学媒体创设感染力较强的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情境的熏陶下获得初级体验。
(2)引领细品,加深体验:在教学中,即要注重整体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对句子的细细品味。通过对重点句词的朗读品味,分析理解,能够获得更深入的体验。
(3)借助想象,丰富体验:教学此类文章,不能止步于语言形式与技巧,还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和感受的触角,让诗情画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画面,从而进入诗人精心创设的意境,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丰富情感体验。
(4)情境诵读,表达体验: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诵读,或交流感悟,或进行相关创作,让学生得到有效表达体验的途径。
3、科普读物
(1)引领初读,理解课文:科普读物是通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个科学知识,学生读起来也比较轻松。科普读物的第一关就是搞懂课文蕴涵的知识。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质疑问难,上网搜索等方法。
(2)积极引领,丰富体验:科普读物里的很多知识孩子了解的还不够全面,教师要发挥引领的作用,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体验。
(3)运用朗读,表达体验:把科学知识蕴藏在生动的语言中,通过个读,男女生读,小组读,赛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把读懂的知识和从文本中获得的体验表达出来。
(4)延伸整合,升华体验:一篇科普文可以在横向,纵向联系许多科学知识,通过学生查阅,教师补充,课后收集等多种方法获取相对全面的知识,从而对文本会产生更高级的体验。
(5)质疑想象,放飞体验:科学是神秘的,我们可以搞懂一些,但留给学生大部分的是未知。如《月球之谜》通过质疑学生能把获得的一时体验放飞到他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去。
4、童话寓言类
(1)创设情境,生成体验:运用讲故事,音乐配读,动画播放,教室布置等创设一个童话的世界。
(2)进入情境,丰富体验:运用语言描述,遐想等手段,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情境,从而体会到童话寓言中人物的感受。
(3)沉浸其中,真切体验:要营造一个持续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孩子沉浸其中,如此获得的体验才是真切的。
(4)出而再入,表达体验:完成对文本的对话,理解了故事的含义也就有了丰厚的体验,再融合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让孩子二次进入文本,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可以是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
5、古诗文类
(1)创设情境,铺垫体验:兴趣是先导,在教学比较难懂的古诗文首先要创设吸引学生的情景,为获得良好体验做铺垫。可以用以下方式:1、配乐,教师描绘画面;2、猜谜引入;3、复习背诵学过的古诗;4、课件出示诗歌描绘的情景。
(2)感知诗意,初生体验: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 如:从插图感知诗意,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感知诗意。
(3)理解诗句,深入体验: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诗文的词语和句子,对诗文进行合理的联想,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获取深入的体验。
(4)领悟诗情,丰富体验:诗情要在全诗上感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描绘,朗读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明的道理,从而丰富了阅读体验。
(5)进入诗境,升华体验:读诗文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文的意境。通过朗读,复述,表演等形式让进入意境,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
(6)诵读诗句,内化体验:指导学生抓住重音、平仄、停顿、语速、语调进行诵读,增加语言积累,增加文化积淀,并进一步体验到诗文的意象、情绪、韵味。
(二)教学主导与主体不同侧重产生的变式及实施策略
1、侧重教学主导的教学变式及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体验性教学运用较多的一种策略。
(2)积极引领,引导学生体验:引导质疑,启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孩子合作探讨,使学生有序有度的深入体验。
(3)感染熏陶,丰厚学生体验:教师要运用语言,音乐,图片,音像等手段,感染学生,使学生的体验立体化。
(4)总结拓展,升华学生体验:总结学生的体验,上升为一个观点或一种精神,使体验升华,闪光。
(5)课后延伸,延续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阅读、相关创作,开展专题活动,使课堂体验延续到课堂之外。
2、侧重学习主体的学习变式及实施策略
A、以个体体验为主
(1)进入情景,自读自悟,原初体验: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下自己的原初体验。
(2)交流感悟,延伸整合,升华体验: 每个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交流自己的感悟,其他学生可以做补充,整合完善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
B、以小组体验为主
(1)进入情境,原初体验(同上)
(2)小组交流,多元体验: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原初体验,可以获得多元的体验。
(3)小组汇报,表达体验:小组讨论商定一个研讨的主题(可以是对课文某一个方面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一个段落的研读,还可以是对中心问题的质疑和释疑),组员进行讨论交流。
(4)交流整合,升华体验:每个小组选派一人参加全班交流,介绍主题研读体验。在学生充分发表观点,表达体验后,教师只作适当的补充,以深化学生的认识,或给他们的体验以新的启发。
(三)多种变式的评价策略
1、观察法
根据观察发现对实验班级、实验学生在多种变式教学前后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学习氛围,课堂发言的广度,深度及次数,课堂教学的效果等。
2、访谈法
通过与学生,教师及家长的访谈交流,获得学生对多种变式下实施的课堂产生的兴趣度,参与度,教师对新模式课堂的满意度等。
3、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在多种变式下的各个学习阶段,参与体验的积极性和体验感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4、个案跟踪法
确立个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课堂表现的跟踪调查,进行前后对比,获得多种变式的实施效果。
七、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遵循目标,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通过个案的分析、总结,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2、经验总结法: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体验性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地开展实验研究,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不断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3、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5个班为实验班。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4、调查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参与体验积极性,体验感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5、理论探索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评价方法。
(二)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已作了近3年的非正式性探索。2005年1月相关课题立项为浙江省一般规范课题, 11月结题。2006年开始,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入深化研究、成果推广阶段,大面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将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层层深入地继续开展研究。下面将课题研究步骤分阶段加以简单阐述: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1月)
(1)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学生进行调查:对本课题开展的理解和支持程度。
(2)搜集师生对当前语文课堂的意见和整改要求,对前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3)举行开题会。明确课题组内人员分工,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完成课题研究方案,个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2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广泛搜集整理各类资料,以促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2)每个课题组成员带动自己的徒弟和结对教师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实践上探索“体验性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多种变式”,提炼各个模式的变式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3)及时记录、存档,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汇总,基本完成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及时调整体验性教学模式的方案,不断提出新的设想。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进展情况。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在校内推广应用。
(5)2008年上半年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课题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3、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6月)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聚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继续细化、深化体验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进一步完善模式,向全校其它学科推广,并在全校开展有关“体验性课堂教学”的论文、教学设计、实录、案例评比活动,并把部分教师得奖的文章编印成集。
(3)组织座谈,邀请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在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体验性课堂教学,让家长也来参与评价体验性课堂教学的效果。
(4)收集整理资料,对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概括,对其运用策略加以修整完善,完成实验工作报告和实验总结。
4、推广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
(1)通过送教、开课及讲座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向兄弟学校及结对子学校推广。
(2)通过衢州市、江山市和区片课题申报会议,采用汇报的形式向到位的专家、领导、教师作汇报,将成果向省内外福射。
(3)吸收专家、领导、教师的建议,改进研究措施,对体验性教学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4)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5)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八、研究的条件分析
我校是“浙江省教科研200强学校”,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参与本项课题研究的五位老师均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且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其中,徐建立老师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教学研究工作,曾主持过多个省地级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撰写的几十篇论文先后在《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公开发表。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主持过省、地级的课题研究,并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撰写的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材教法》、《小学教学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累计三十余篇,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有能力承担这一研究课题。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姓  名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称
李  平
组  长
主持策划研究工作,全面负责课题实施
江山市中 山 小 学
小学一级
周琦玉
组员
负责课题报告撰写
小教高级
徐建立
定期分析、小结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小教高级
姜飞燕
分析、汇集相关资料
小教一级
金梅珍
负责推广实验
小教一级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版
2、沈大安:《自主、合作、探究》《小学语文教学》  2002年5月
3、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5、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6、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情境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7、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艺术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8、郁萍:《体验性教学探微》  《语文教学通讯》  2004年5月
9、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高等教育研究》  2005年3月
10、汪潮、郑丹丹:《解释“体验性教学”》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7月
11、李晓文等:《教学策略》  高等教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13、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情境导读”初探
“能说会道快乐交际”课题实施阶段性总结
开展《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的几点做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的艺术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