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派(中医流派)简述(二)

《中医学派(中医流派)简述》一文,发布之后,读者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感谢。现在,补充如下:

上文简述了中医有七大学派(流派)

一、医经学派

二、经方学派

三、伤寒学派

四、河间学派

五、易水学派

六、温病学派

七、汇通学派

【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亦称寒凉派。金代的刘完素,“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寒凉派”的创始人。他发挥《内经》理论,提倡火热论,并重视针灸治法,以火热论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的医家影响很大。他提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河间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攻邪学派和滋阴学派。

【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亦称攻下派,以“金元四大家”金代张从正为代表,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学术思想,在继承了河间学派善用寒凉的特点之外,又发展出了用汗、吐、下来驱邪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影响到后来的温病学派。主要典籍:《张子和心镜》(又名《伤寒心镜》)。

【滋阴学派】

滋阴学派,亦称养阴派、丹溪学派,以元代朱震亨为代表,因其家乡有一条溪流叫作丹溪,所以人们称之为丹溪先生。朱震亨是河间学派刘完素的第三代弟子,继承河间学派的同时,在医学理论上把外感火热引向内伤火热,主在阐发滋阴降火。朱震亨之后,丹溪学派中最有成就的人物为戴思恭、王履、王纶和徐彦纯。主要典籍:《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等。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又称为“瘟疫学派”。由伤寒学派与河间学派所派生,以研究和治疗温热病而著称。清代中晚期,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温热学派的代表人物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理论,为中医学理论的丰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创始人为金代易州人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在诊断和治疗脏腑病症方面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也为温补学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张元素的弟子李杲(李东垣)继之成为易水学派的中坚人物。易水学派:形成脾胃学派和温补学派。

【脾胃学派】

脾胃学派,也叫补土派。该派由李东垣创立。该派学说,认为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虚则百病丛生,主张疾病由补脾胃,从脾胃着手论治。

【温补学派】

温补学派,形成于明代,薛已(薛立斋)是此派的先导,主要人物有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张景岳)、李中梓等。这一学派以研究脾肾及命门水火的生理特性及其病理变化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发展了易水学派的脏腑病机学说。主要典籍:薛已《外科枢要》、《内科摘要》、《女科撮要》、《疠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等。

【火神派】

火神派,与伤寒学派以及温补学派渊源颇深,火神派大致就是从伤寒派和温补派的理论中衍变和发展起来的。火神派宗师郑钦安,主张补阳为先,所以该流派也叫作温阳派和扶阳派。代表人物是郑钦安。后人有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等。该派辨证特重阴和阳。用药特点是用大量的附子,干姜,肉桂,麻黄等等。

可见:中医已经形成了十二大学派(流派)

一、医经学派

《黄帝内经》是所有中医学派的理论之源。

二、经方学派

三、伤寒学派

四、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攻邪学派和滋阴学派。

五、攻邪学派

六、滋阴学派

七、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形成脾胃学派和温补学派。

八、脾胃学派

九、温补学派

十、温病学派

由伤寒学派与河间学派所派生。

十一、汇通学派

十二、火神派

火神派大致就是从伤寒派和温补派的理论中衍变和发展起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火神(60)——赵洪钧关于“火神”的见解
关于“火神”的见解
5000年中医药传承的十大中医流派!
谁能与“仲景学说”比肩而立?
中医如武林,门派林立,快来看看你是哪一派
浅析传承、交融、创新的吴门学术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