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风在中医里的三种证型,凡对症者可根治!

1 病因病机

痛风发病的内因主要是脾肾升清降浊功能紊乱,脾虚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肾虚则排泄减少,浊毒内聚。外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如居住或工作环境潮湿,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当风,汗出入水中等原因,风寒湿热之邪,趁虚而入,侵犯人体经脉、筋骨、关节,经脉痹阻,筋骨失养,发为本病。此外,过度劳累,七情内伤,或饮食海鲜、动物内脏等含嘌呤高的食物、饮酒或外伤, 或手术等均可诱发本病。本病多属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2 辨证论治

据临床所见,痛风急性发作期,多以热痹和湿热痹为主, 故治疗的重点应以清热解毒, 利湿通络止痛为主,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慢性期阶段,又需针对夹痰、夹瘀的不同,而采用化痰逐瘀通络之法。同时还要针对患者阴阳气血的不足,注意培元固本,补益气血,调补肝脾肾等。

2.1 湿热痹阻证 症见关节剧痛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得冷则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寒、口渴、烦燥不安或头痛汗出,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味。苍术15 g,黄柏12 g,川牛膝15 g,薏苡仁30 g,忍冬藤90 g,蚕砂15 g,木瓜15 g,土茯苓30 g。加减:热盛者加生石膏60 g,知母15 g,栀子10 g以清热;湿浊重者加茵陈蒿30 g,藿香10 g,车前子30 g,防己10 g 以增强利水化湿之力;阴液耗伤者加生地黄30 g,玄参30 g,麦冬30 g 以养阴增液;肿痛较甚者,加乳香9 g,没药9 g,络石藤30 g,全蝎10 g 以活血通络止痛;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 g,芒硝10 g 以通便排毒。

案例:患某,男性,48 岁,2013 年9 月22 日初诊。患者有痛风史10 余年,平素病发时服秋水仙碱、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等控制症状。近1 年来, 发作次数较前频繁, 症状亦明显加重。诊见患者右侧拇趾跖趾关节、踝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僵硬, 活动受限, 大便干结,2~3 d 1 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查血尿酸685 μmol/L。诊为痛风,证属为湿热下注,蕴热成毒,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味:苍术10 g,黄柏12 g,川牛膝15 g,薏苡仁30 g,忍冬藤90 g,木瓜15 g,土茯苓30 g,山慈菇10 g,生大黄10 g(后下),芒硝10 g(冲服)。3 剂,水煎服每日1 剂。大敦穴刺络放血,加味金黄散外敷患处(12 h 后取下)。2013 年9 月26 日二诊: 患者诉当晚关节红肿热痛等症即明显减轻,几天来曾泻下数次,舌苔变薄。上方去大黄、芒硝,加生地黄30 g,玄参30 g,增强养阴清热作用,以上方加减共服药30 剂,诸症消失,复查血尿酸正常,嘱以土茯苓泡水当茶饮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痛风急性期起病急,多关节剧痛,局部红肿灼热, 而第一跖趾关节及拇趾关节最易受侵犯。据临床观察,痛风以湿热证最为多见,通腑泻热可釜底抽薪,使浊毒从肠道得泻, 辅以刺络放血及加味金黄散外敷可使病势顿挫,常可明显加强疗效。湿热日久必伤阴,故在舌苔变薄后,加入生地黄、玄参等养阴清热之品,以扶正固本。

2.2 痰瘀痹阻证 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 日久不愈,多呈刺痛或胀痛、固定不移,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变形,屈伸不利,可见痛风石,触之不痛,或皮色紫暗,或皮肤溃破,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厚腻,脉弦或沉涩或沉滑。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用化痰逐瘀汤(赵和平方)。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生地黄30 g,白芍15 g,制南星10 g,僵蚕10 g,土鳖虫10 g,地龙10 g,鸡血藤30 g。加减:皮下结节者,加皂刺10 g,白芥子10 g;关节疼痛甚者,加乳香9 g,没药9 g,延胡索15 g;关节肿甚者,加防己10 g,土茯苓30 g,泽兰15 g;关节久痛不已,加全蝎6 g,蜈蚣1 条;久病体虚,神疲乏力者,加红参15 g,黄芪30 g。

案例:患某,男性,51 岁,2014 年2 月10 日初诊。患者诉双侧踝关节肿痛5 年,加重2 个月。曾服用布洛芬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诊见患者双踝关节及第1 跖趾关节肿大变形,胀痛,皮肤色暗,左足第1 跖趾关节处有一蚕豆大痛风石,按之疼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查血尿酸564 μmol/L,诊断为痛风,证属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用化痰逐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生地黄30 g,白芍15 g,制南星10 g,僵蚕10 g,土鳖虫10 g,鸡血藤30 g,红藤30 g,土茯苓30 g,白芥子10 g。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2014 年2 月26 日二诊:患者服上药14 剂后,关节肿痛减轻,痛风石未见明显变化。上方加山慈姑10 g,蜣螂虫6 g,穿山甲3 g(研面冲服),又服40 余剂,关节肿痛消失,痛风石已如黄豆大,2014年5 月12 日复查血尿酸328 μmol/L。嘱服土茯苓丸(医生协定处方,由土茯苓、萆薢、威灵仙、山慈菇等组成),以巩固疗效。

按:痛风日久,反复发作者,易形成痛风石,关节亦容易变形僵硬,多表现为痰瘀痹阻证。治疗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宜酌加虫类药如炮穿山甲、僵蚕、土蟞虫、蜣螂虫等常可增强疗效。本病病程较长,待症状缓解后,令患者长服一段时间丸药可明显减少疾病的复发。

2.3 肝肾亏虚证 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甚则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冷感明显,面色少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或伴盗汗,头晕,耳鸣,尿多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益肝肾,除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味。独活30 g,桑寄生30 g,防风10 g,秦艽10 g,细辛8 g,党参15 g,茯苓10 g,当归10 g,白芍15 g,熟地15 g,杜仲15 g,川牛膝15 g,肉桂6 g,甘草6 g。加减:偏于阳虚,关节冷痛明显者,加制附子10 g,干姜10 g 以温阳散寒;偏于阴虚者,加制首乌30 g,枸杞子15 g 以养阴增液;腰膝酸痛甚者,加鹿角胶15 g,龟板胶15 g 以补肾填精,强筋壮骨;关节重着,肌肤麻木者,加防己10 g,薏苡仁30 g,白芥子10 g,穿破石30 g 以化湿逐瘀;皮下结节者,加僵蚕10 g,生牡砺30 g,猫爪草15 g,夏枯草15 g 以化痰散结。

案例:患某,男性,59 岁,2013 年12 月23 日初诊。患者诉双足第1 跖趾关节及双侧膝关节反复肿痛5 年余,劳累、饮酒或进食厚味则疼痛加剧,昼轻夜甚,关节僵硬,活动不利,半月前因饮酒而关节肿痛加重。诊见患者双足第1 跖趾关节及双膝关节肿胀疼痛, 痛处拒按,伴腰酸痛,夜尿4~5 次。X 线摄片示左足第1 趾骨近端外侧局部骨质有虫蚀样改变,边缘不规则,骨质密度较低,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查血尿酸512 μmol/L。诊为痛风,证属肝肾亏虚,湿邪痹阻,治宜补益肝肾,除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30 g,桑寄生30 g,防风10 g,秦艽10 g,细辛6 g,党参15 g,茯苓10 g,当归10 g,白芍15 g,熟地黄15 g,杜仲15 g,川牛膝15 g,肉桂6 g,甘草6 g,鹿角胶15 g,龟板胶15 g。7 剂,每日1 剂水煎服。服药14 剂后,诸关节疼痛缓解,但仍肿胀僵硬,上方加穿破石、白芥子、僵蚕、土蟞虫各10 g,配成丸药,每次服10 g,每天3 次口服。3 个月后患者诸症消失。

按: 素体虚弱, 肝肾不足的患者患本病常为此证型,或痛风慢性关节炎期,也可表现为此证型,治疗上当攻补兼施,标本兼顾。方中独活、桑寄生为方中主药,用量宜重,本患者骨质已发生破坏,且伴有腰酸痛,夜尿频多等肾虚症状,故加入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补肾精,强筋壮骨,阻断骨质的进一步破坏。

3 外治法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笔者常辅以外治法,如采用赵和平主任医师经验方加味金黄散外敷,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通络止痛。药物组成:白芷160 g,天花粉60 g,生栀子、姜黄、生大黄、黄柏各30 g,苍术、厚朴、陈皮、生甘草、生天南星各10 g。上药共为细面,用蜂蜜或凡士林调成膏状,外敷于疼痛关节处,12 h 后取下,每天1 次,常可明显提高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剂中医治痛风经典方
痛风效方解析,中药巧配治好20年老痛风
“痛风”中医的五种证型,治疗方药和日常护理大全
《痛风》的症状和防治秘方,建议收藏!
痛风分享:
中医对痛风的证治五法,准确用药痛风断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