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福是一种感知能力!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有所成就,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幸福缺乏足够的认识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人们生活之不幸往往是由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和错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使人能够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然而由于一些人缺乏正确的幸福观,缺乏感受幸福的品质,缺乏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至丧失了那些本来可以获得幸福的条件和机遇。

  幸福的实质

  究竟什么是幸福的实质?是平时感受不到而在生活的某一瞬间才能感受到的一种体验?是人们一心渴望的人生境界?抑或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终极的目的?也许印度哲学家克利希那穆尔提(1895—1986)说的更深刻:“幸福是一种你未曾意识到的状态,是一种你未感知的状态。当你知道你幸福的时刻,你也就没有幸福了。不是吗?而当你感受到幸福时,幸福也就消失了。你能总是说你是快乐的吗?只能是后来,某个时刻或一个星期之后你才会说‘我曾经多么幸福,我曾经多么快乐’,在现实的那一刻你是不曾意识到幸福的,而这正是幸福的美。”“活着真好”这是一种对幸福感受的质朴的表达。20世纪80年代几位哈佛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幸福的实质。他并非不指向财富,财富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幸福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不能说财富越多越能证明幸福的强度;他并非不指向健康,健康是一切幸福要素的基础,但健康总有一天要丧失,而死亡早晚要来光顾;他当然喜欢精神的宁静和享受,但决不排斥感性的物质的享乐;他注重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人格的健全,但是作为融入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繁荣竭尽全力奋斗的一分子,他的存在的完美在于个体自我潜能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用于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事业中的开发和创造。人的潜能的展开与创造力的发挥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需要外在的社会条件,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人际关系的各种资源的条件,因而人的幸福的程度的获得,不同程度上受到所处的社会境遇的制约。人的潜能的展开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就是通过将人的存在不断引向完美,从而使人生获得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又是一种价值的形态。潜能和创造力的展开推进人自身存在的完善,幸福存在于这一过程中,这一过程即幸福的存在形态。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表明了人的存在的幸福,人是在确证、领受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中形成、培养起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能力的。如此就有可能避免一旦欲望得到了满足,“可怕的空虚与无聊就会袭击他”的境况出现。这不等于说,在人的存在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痛苦和不幸不会来光顾,恰恰相反,他善于将当下的痛苦变成过去时,而将未来的幸福变为当前时,当处于逆境的主体正在走向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时,当前的痛苦如不如意每每可以得到缓解。幸福往往是以承受痛苦和不幸为代价,以过去和现在的人生为本原,又不断地指向未来的人生。希望的实现意味着幸福的实现。人的幸福的实质还在于生命历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幸福的叠加。我们既不能沉迷于当前的幸福而使未来坠入苦难,又不能为了追求长远幸福而置当下幸福于不顾。

  幸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并不是有了认识幸福的科学理念,人就能获得幸福,是否具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也同样重要。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构成人的幸福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种能力均需靠主体在生活的实践中自我培养,当然少不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引导。

  幸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相互依存,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深化。感受是受动,创造是主动,在受动的感受中容易产生或过渡到主动地创造,在主动的创造过程中包含了受动的感受并与创造融为一体,使手段与目的统一起来。

  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既是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的过程。知识是感受和创造幸福的中介,好奇心是动力源,人文道德等精神内涵滋润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有品位且内心安宁,循着探求客观规律之真和实现社会目的之善进入到一个更高境界就是美,这就是感受幸福的人生与创造幸福的人生,感受充满生机的世界和创造更加完美的世界的有机统一。

  人在感受幸福中使自己成为人;人在与人交往和理解中感受人的尊严与劳动的欢乐。人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天性,引发对更高层次的真善美的冲动,它包括对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社会公正的热爱,对人性完善的祈求。人在与人分享幸福中学会给予,给予是为增进他人和社会整体的幸福而拓展自己生命活动的创造,体验这种创造使个体趋向身心的完美,这是最高的善,最大的幸福。

  人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与完善自我时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要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一个哲学思辨的头脑、一种对人类社会和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的心态,一股奋发进取又怡然自得、催促自己的心灵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发展的生命活力。

  培养幸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增进知识和文化的修养。我们很难断言,有知识、有文化教养的人一定比缺乏知识和文化教养的人幸福,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活着比死了好,健康比疾病好,自由比奴役好,富裕比贫穷好,教育比无知好,正义比非正义好;有知识有文化比无知和没文化更容易达到幸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便于获得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因为大学至高无上之处不仅给人类提供改良文化、创造文化、延续生命和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智力平台,它还是使人增进自己幸福、创造人类幸福的一个家园。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文化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深厚意蕴,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态度和信念(这是从纯主观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含义)。在当今全球约60亿人口中,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还不到10亿,有23个国家的成年人半数或半数以上是文盲,他们多数在非洲;人的预期寿命低于50岁的国家有18个,也全部在非洲。文化价值观和态度是和经济相互制约的,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人增进幸福的重要因素。文化不仅可以生成智慧而且可以增进幸福,他能孕生出幸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特性,人格是独特的心理结构、动力组织和对环境的反应模式与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有许多欲望与爱好,许多单个的爱好总是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它们显现为一个确定的整体趋向,构成一个互相牢牢地粘合在一起的系统或等级体系。人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环境做反应的,而从来不只以自己的某个局部来做反应,这样就有了生命的率真性和一贯性。没有这些特征,追求最高幸福的能力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不仅善于感受日常生活中许多适度的欢乐,而且善于享受和体验最高层次的幸福;他不会去享受那种类似使用麻醉品时的快乐或在麻醉后得到的强烈的感官享受来残害自身;他懂得将自爱与互爱交融起来或将自爱扩大为互爱,用同情、怜悯、博爱、仁慈之心来节制自爱之心,以增进幸福的感受;他懂得使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两者达到充分的平衡以获得幸福。

  培养自己的社会欲望和兴趣。社会欲望是保证人获得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社会欲望是一个人生命体中这样的素质:它可以使别的生命体观念中的欢乐和痛苦的心态成为他自己的一种快乐和痛苦的体验。这种趋向的结果当然是,他的承载者把别人的欢乐心态确立为行为目标。在目标一旦达到时,他也享受到效果快乐。这时他享受到的不仅是精神理念的幸福,而且享受到实际感知的欢乐,这是一种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真正的价值。社会欲望之所以是一种高境界的幸福,因为他能创造幸福。从同伴的快乐中感受到自身快乐源泉的人,他自己的欢乐会随着别人的欢乐的增加而增加,他分享他们的幸福。利己主义者则相反,仅仅局限在他个人的幸福之中。爱情是社会欲望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尽管高尚的情操与感官快乐的有机统一是爱情的真谛,但实际生活中分开的情景并不稀罕。在这里,作为社会因素的情爱,在最大幸福感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唯有那些毫无保留的、双方的人格相互揉和于新的集体人格之中的爱情,才有真正的价值。古今中外多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就是证明。以他人的欢乐为目标的趋向潜在着最大幸福的可能性,而能促进他人或社会整体幸福的那种品质才被称为是“道德的”。一旦我们对他人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时,那么自我与他人的对立就化为乌有。

  幸福取决于心灵做出恰当的震撼的能力。什么是心灵做出恰当的震撼的能力?这是一种灵敏性、纯洁性和建立在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之上的,对日常生活的一种直觉和顿悟,或曰高峰体验。在这里我们将幸福定义为,日常生活中难以感受而在某一瞬间突然闪现的心理体验。这就类似人们生活中的经验:人越是努力地追求幸福,幸福似乎越多的失去,而那一刻或某一瞬间感受的幸福体验可能是一些不显眼的条件凑巧碰到了一起,这里起作用的是主体人的心态,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对人类生活充满爱的心态。他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在平淡中见到了持久。在妈妈平凡的琐碎的对自己的照料中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在体力劳动后喝杯白开水感受着甘露般的清香与甜蜜;在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时,体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间真情;在凝视一汪清澈的水、倾听小鸟的歌声、欣赏朝霞与落日、小草叶上的露水和随风飞舞的鲜花时,感受着大自然的绮丽和神秘;在品尝清蒸鱼、白水煮肉、白菜萝卜这些用最普通、最平常的做法烹调出来的菜肴时,他都会感受到一种平凡和清淡的惬意,这是一个人幸福的感受力,是心灵做出恰当的震撼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性格,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性格好的人豁达大度、爽朗、正直,他用善意去解释一切,他对一切有可能与他接触的人都感兴趣,他甚至喜欢观察人,并从被观察对象独特的个性中得到乐趣。他不会因为某人的不小心冒犯了自己而怒发冲冠,甚至不会由于别人的忘恩负义而耿耿于怀,他是那样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喜欢很多人,这也许是一个人幸福的最旺盛的源泉。

  性格好的人兴趣广泛,不管是土的、洋的、逻辑的、形象的他都感兴趣。一个人的兴趣越广,他拥有的快乐和机会就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为如果他失去了某一种兴趣,他就可以转而依赖另一种。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当拥有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一个温馨的家庭,一颗能经受得住打击的心,一股在需要时能冲上去、在必要时善于舍弃但永远也不丧失自己信念的勇气,一种不自我专注而将精力倾注于大千世界,在成功之后决不停步不前、猥琐吝啬、自私自利,而是永远敞开心胸,让宇宙间每一处风、每一种信息吹入。

  你不愿意做这样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吗?

  幸福取决于你的感受与创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力 融合力 观察力 感受力 思考力 动手力 模仿力 执行力 创造力
幸福是一种感知 | 日常 Vol.42
提升孩子情商的关键是……家长一定要知道
新生态教育实践研究:指向生命、生长、幸福、人性的教育价值回归
幸福是衡量人生的唯一尺度
感受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