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你还没开始做微课?!
点击“培训杂志”可直接订阅


一开始,你没有做微课,也许是受到技术限制……

然而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简单易用的视频制作和分享工具“唾手可得”。

你还没开始做微课吗?


文 | 邱昭良 《培训》杂志微信特约作者 中国企业微课大赛导师 管理学博士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微课制作,在技术上已无任何障碍!


微课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潮流,一方面拜技术所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现在,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简单易用的视频制作和分享工具“唾手可得”。


例如,如果你想拍摄和合成视频,通过可以运行于千元智能机上的免费App(如“小影”),几乎无需培训,任何人就可以上手,做出很棒的短视频来,甚至还有一些看起来很炫的字幕、转场效果等。


再如,制作微课最简单而常用的方式是通过PPT转视频。现在,无论是手机,还是PC上的常用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还是苹果的Keynote,都具备这个功能,而且使用很方便。


就连过去比较复杂的HTML5互动网页,现在也出现了大量简单易用的软件,如初页、炫页、易企秀、场景秀等。稍加练习,普通人也可以做出很不错的微课件来。


因此,在我看来,从技术层面看,制作、使用、传播微课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这6大缺乏,你有吗?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还没有做过微课呢?为什么一些人还觉得制作微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六个缺乏”:


第一,缺乏指导: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微课,甚至见到的微课都不多,所以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设计,也不知道需要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不知从何处下手,心理上有陌生感,感到茫然,这都是很常见的。一旦得到有效的指导,掌握一些新技能、诀窍,就能很快上手。例如,我们的实践表明,哪怕只是经过半天的培训,以前从未接触过微课的人也可以制作出一门微课。


第二,缺乏练习:因为我们很多人没有做过微课,虽然可能也用过其中的一些软件,但因为这并非其主要工作,有的也未必是“技术控”、很喜欢琢磨,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很生疏、不顺利,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是误操作),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而打起了“退堂鼓”。事实上,在我看来,微课制作工具的使用是一门技术活,熟能生巧,离不开大量练习。


第三,缺乏紧迫感:现在,虽然微课是大热点,但在很多公司里面,还没到非做微课不可的地步,领导不要求,自己也可能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没有紧迫感,许多人可能就不太会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自我加压,主动拥抱变革,意识到微课的价值,越早做、越多做,就可能先人一步。


第四,缺乏热情:对一个新事物,人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否定,有的怀疑,有的心存偏见,这也很自然。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价值观、特定的观点和利益诉求,因而态度各异是恨正常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一个新事物,如果不是坚定地喜欢,我们就很难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遇到困难也就很难坚持。


第五,缺乏创新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包括一些经验、规则、信念等,心智模式的存在一方面使得人们可以从复杂事物中找出规律、提高做事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僵化、缺乏创新。举例来说,很多人(尤其是培训师)开始做微课时,不由自主地会受到传统面授或e-Learning的影响,要么是拍摄老师在讲课的片段,要么是动画。其实,微课的定位、选题、设计逻辑和组合应用模式,都与前二者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地照搬过去的经验。


第六,缺乏“闯劲”:即使克服了上述挑战,在真正行动前,许多人还要应对另外一重障碍,那就是害怕“露怯”、担心出丑或者不完美、让别人笑话。因为这种担心,许多人就会踟蹰不前,从而难有进步。事实上,在微课面前,现在,任何人都是新手,市面上也没有公认的或完美的标准,任何微课都有瑕疵,因此这种担心肯定是多余的。


上述六个缺乏,你有几个?


成为微课专家的方程式:L=f(a,b,c)


有人曾说:微课领域无专家。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基本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原理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但它毕竟有其特殊性,不能照搬照抄过去面授或e-Learning开发经验。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大家对微课认识不一、缺乏标准、观点众说纷纭、打法千差万别,都是必然的。


但是,在我看来,随着人们对微课的研究与实践日益增多,虽然微课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些曲折,甚至是大浪淘沙,但一些内在规律和最佳实践会逐渐显现,出现真正的专家。


那么,大家都在摸索,谁会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专家呢?有哪些影响或决定因素吗?


我个人总结出了下列公式,可供参考:L=f(a, b, c)


L-Learning(学习):毫无疑问,专家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学习形成的。我这里所称的学习,不只是上课、看书、思考,更重要的是实战、练习,强调的是研究与实践的循环迭代,因为微课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有很多诀窍或经验在里面。


A-aspiration(热情):如上所述,如果我们看重微课的价值,认为其是大势所趋,对其充满热情,你就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实践,从而提高你的技艺、收获更多心得。这是学习微课不可或缺的元素。


B-knowledge-base(知识基础):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个人主动地获取新的信息,基于自己的知识基础,对其进行解读、理解、分析与应用的建构过程。因此,有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也是影响个人学习力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有专家认为,新手与专家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基础的差异,正如中国俗话所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没有坚实而合理的知识基础,只是一味地练习,可能早就一个手艺人(或工匠),而很难成为真正出色的专家。在我看来,与微课相关的知识基础包括对成人学习的理解、对教学设计原理的认识、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开放创新、探索精神、必备的科学研究能力。


C-capacity(方法):有了热情,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剩下的就要靠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这里面主要是下苦功夫、拼毅力,也有诀窍和方法,需要“苦干”+“巧干”。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新生事物,既是大势所趋,大家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脱颖而出、抢占先机,并笑到最后?我相信,答案就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和手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课,是什么?
皮肤基础知识培训视频
【技能篇】视频: 全八集 西式面点制作的基础知识(1)
第7课:让自己变成专家:行业和产品知识培训很重要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培训的空间 优酷视频空间
电工基础知识技能培训(珍贵老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