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学针灸的进来


针刺前的准备
    一、患者的体位
    (一)常用体位
    仰卧位:前身部的穴位(头面、胸腹、四肢)(图2-5)
    俯卧位:后身部的穴位(后头、肾、腰臂、四肢)(图2-6)
    常用体位
    侧卧位:侧身部的穴位(侧头、胁肋、臀、四肢)(图2-7)
    仰靠坐位:头面、颈前、上胸、四肢部分穴位。(图2-8)
    俯伏坐位:头顶、枕项、肩背、上肢部分穴位。(图2-9)
    侧伏坐位:侧头、面颊、颈侧、耳穴。(图2-10)

图5-5 仰卧位


    图5-6 侧卧位

图5-6 俯卧位

图5-8 仰靠坐位 图5-9 俯伏坐位 图5-10 侧伏坐位
    由于仰卧位自然、舒适、持久、不易疲劳。对初次针刺者,精神紧张惧针者,体虚病重者宜首选仰卧位。
    (二)选择体位的原则与意义
    1.原则
    医生:取穴准确,操作方便。
    患者:自然舒适,持久留针。
    2.意义
    体位选择适当,取穴准确,操作方便,病人能持久留针,并能防止针刺意外;如果体位选择不当,则取穴不准,操作不方便,病人不能持久留针,病人因不适而移动体位还容易发生弯针、滞针、断针、晕针等针刺意外。特别是对体虚病重、紧张畏针者,体位选择尤为重要。
    (三)选择体位的注意要点
    1.对初诊患者作好宣传,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施针穴位局部衣服要解开,充分暴露。
    3.针刺与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防止弯针、断针。
    4.对活动障碍者,应根据其本身的体位选择适当的位置。
    二.腧穴的揣定
    医生在腧穴处揣摸、按压,以取定穴位的方法叫“揣穴”。通常要在穴位处找出指感最强烈的部位,然后用指甲切掐“十”字作为进针点的标记。
    明代医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首次提出“揣穴”,并且把它作为“下手八法”之首。他说:“揣,揣而寻之。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
    (一)操作方法
    1.指切揣穴法
    左手拇指指甲在穴位上用力切掐,以宣散气血,减轻疼痛,固定穴位。又叫爪切法。本法临床最为常用。
    2.按压揣穴法
    左手五指张开或并拢用力按压,将肌肉压平以防移位,便于进针。用于肌肉松弛处,如腹部中脘穴,可将中指按压该处,其他四指排开将腹部压平。
    3.分拨揣穴法(图2-11)
    用拇指前后左右推拨,将肌腱、血管分开,按定穴位。如取内关穴,用左手拇指按定其穴,将肌腱和血管拨开,并找到指感强烈的部位作为进针点。
    4.旋转揣穴法
    旋转有关部位,使穴位充分暴露的方法。适用于骨骼、肌腱、血管覆盖处。如取养老穴,令患者屈肘,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然后掌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取穴。
    5.滚摇揣穴法(图2-13)
    左手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牵拉并左右摇滚肢体远端的掐穴方法。适用于关节处的穴位。如阳池穴,以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患者四指,用轻微力量牵拉并左右摇滚,使关节松弛,穴位暴露于指下。
    6.升降揣穴法
    左手拇指紧掐穴位,右手握住肢体远端并上下摇动的揣穴法。如解溪穴,用左手固定踝部,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摇动使踝关节松动,以暴露穴位。
    7.滚摇升降揣穴法
    左右摇滚、上下抬举,以屈伸关节,暴露穴位的揣穴法。如肩髃穴,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托握肘关节,上下抬举,左右摇滚,使穴位显露于指下。
    (二)临床应用
    1.了解局部特征,利于正确取穴
    通过揣穴,可以了解局部肌肉之厚薄,肌腱、血管之走向,骨骼关节之间隙,避免损伤局部组织,减轻进针、行针之疼痛,防止出血、血肿、滞针、弯针等针刺意外。尤其是在刺筋、刺骨时,必须先用揣穴法。
    2.协助经络诊察
    通过揣摸、按压,可发现经络穴位皮下之异常现象,如痿软、坚硬、包块、结节、条索状物等,了解经络之虚实。一般来说:揣穴时疼痛、肿胀、包块、硬节、条索状物者为实证;揣穴时痒麻、痿软、松弛、空虚者为虚证。
    三.消毒
    毫针要刺入体内,必须严格消毒,否则,轻者容易出现局部感染(红肿热痛),重者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如乙肝、艾滋病等)。
    古代的隔衣扎针,以口温针,不适合消毒要求,现在禁止使用。
    (一)针具器械消毒
    1.高压消毒(高压蒸气灭菌法)
    把毫针用布包好后,放入高压蒸气锅内灭菌消毒。要去压力:1~1.4kg/cm2,温度:120℃左右(115~123℃),时间:30min以上
    2.煮沸消毒
    将毫针用纱布包好后,放入清水中加热煮沸,水开后再煮15~20min。
    因煮沸法容易损耗针具,可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形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到120℃,降低沸水对针具的腐蚀。
    3.药液浸泡消毒
    把针具放入75%酒精内浸泡30~60min,取出后用消毒毛巾擦开备用。或放入器械消毒液,如“84液”内浸泡消毒。
    其他与针具接触的器械,如钳子、镊子、针盘等,可放入2%来苏尔溶液浸泡1~2小时,进行消毒。
    经过消毒的毫针,要放在消好毒的针盘或针盒内,外用消毒纱布盖好。
    为了防止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病交叉感染,目前发达国家与地区均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我国有些专家也倡仪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暂时还无法普遍使用,一部分人已率先使用。经济落后地区可采用一人一套针具制度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医生手指消毒
    1.用肥皂水洗手后将手冲洗干净,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
    2.尽量避免手指接触针身,需要时用消毒棉球间隔。
    (三)针刺部位消毒
    1.75%酒精棉球由中心向周围拭擦(体针)。

2.先擦2%碘酊,再擦75%酒精脱碘(耳针等)。
    3.皮肤消毒后保持局部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四)治疗室内消毒
    1.治疗室内定期用消毒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1~2次/日)。
    2.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卫生清净。
    3.治疗床上的各种物品(垫子、床单、枕巾、盖巾、毛毯等)也要定期换洗、晾晒。
    (二)临床应用
    1.针具长度
    短针可采用爪切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压针缓进法等方法进针。
    长针可采用夹持进针法,插入速刺法等方法进针。
    2.患者体质
    小儿、体质虚弱、紧张畏针者,宜采用管针进针法;成人、体质壮实、针感迟钝者,可采用上述各种进针法。
    3.腧穴部位
    腹部穴及肌肉松弛处宜用舒张进针法;面部穴及肌肉浅薄处宜用提捏进针法;眼周穴宜用压针缓进法。
    四.针刺角度和方向
    临床上常有这样的情况,甲和乙取穴都准确,但甲刺入后没有感觉,疗效差;而乙刺入后针感明显,疗效显著。这说明:穴位不是平面上一个孤立的点,而是具有某种立体结构的组织。这个立体结构范围有多大,其精确数字目前还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通过我们采用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可以进入这个立体结构,获得最佳针感,取得显著效果。
    (一)操作方法
    1.进针角度(图2-26)
    进针角度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

图5-19 针刺的角度
    (1)直刺
    操作: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o角,垂直刺入。
    应用:肌肉丰厚的大部分穴位,浅刺、深刺均可。
    (2)斜刺
    操作: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o角,倾斜刺入。
    应用:①皮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处。
    ②为避开血管、骨骼、肌腱等组织。
    ③为施行调气行气手法。
    (3)横刺(平刺、沿皮刺)
    操作: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o角左右,横向刺入。(沿皮下平行刺入)
    应用:①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头面、胸背)。
    ②特殊针法:头针法,腕踝针法。
    2.针向调整
    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若无得气针感,可将针退至皮下,调整针刺方向以激发经气。
    (1)针向催气法:在刺入穴位一定深度,行针后仍不得气或针感微弱,可提针至浅层,改变方向后再刺入深层。
    (2)针向行气法:针刺得气后,为促使针感传导,可调整针向,使针尖朝向病所(或欲传导之方向),再次刺入或按针不动。并可配合循、摄、努等辅助手法。
    (3)根据腧穴位置调整针刺方向
    针刺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时,针尖朝脊柱方向(向内)斜刺,针刺第二侧线穴位时,针尖朝肩胛方向(向外)斜刺。针刺哑门、风府时,针尖向下斜刺或直刺;针刺风池时,针尖向鼻尖方向刺入。
    (4)根据病情调整针刺方向
    针刺颊车穴,治疗牙痛可直刺;治疗口眼歪斜时向口角(地仓)方向斜刺;治疗痄腮时向腮腺斜刺;治疗面颊疼痛、口噤不开时向颞部斜刺,使针感放射到整个颞部。
    (二)临床应用
    1.保证安全,避免疼痛
    进针时应根据穴位的局部解剖特点,选择正确的针刺角度与方向,避免引起疼痛或重要脏器损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取疗效。
    2.促进经气传导
    为了促进经气传导,通常是将针尖朝向病所,采用各种手法以达到气至病所(如捻转、循、弹、按压关闭等)。
    3.更好地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
    通过朝不同方向针刺,使针感向不同部位扩散传导,从而更好地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
    (三)注意事项
    1.针刺角度应根据施术部位的局部解剖、患者的体质体型与病情等情况确定。
    2.针刺方向以得气——气至病所为准则。不得气者调整方向以得气;已得气者针尖朝向病所,配合其他手法以促使气至病所。
    五.针刺深浅
    掌握正确的针刺深度,是保证针刺安全,提高针刺疗效的重要环节。针刺深浅的原则是:既要得气,又不伤及脏腑组织器官。
    (一)操作方法
    1.依腧穴部位定深浅
    头面、胸背部、四肢末端宜浅刺(肌肉浅薄或内有重要脏器);四肢、腰臀、腹部可适当深刺(肌肉丰厚)。
    2.依疾病性质定深浅
    表证、热证、虚证、新病宜浅刺;里证、寒证、实证、久病宜深刺。
    3.依病位定深浅
    病位在表、在肌肤者宜浅刺;病位在里、在筋骨、脏腑者宜深刺。
    4.依年龄、体质定深浅
    小儿、消瘦、虚弱者宜浅刺;成人、肥胖、强壮者宜深刺。
    5.依时令定深浅
    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难经》:“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6.依得气与补泻要求定深浅
    针刺浅部不得气者,宜插至深部以得气;深部不得气者,宜提至浅部以得气。
    补法宜浅,由浅至深;泻法宜深,由深出浅。
    此外,在临床上,对于针感强,出现快,紧张惧针者,宜浅刺;针感迟钝,出现慢者宜深刺。
    (二)临床应用
    1.深浅刺法

针具:短毫针、皮肤针。
    浅刺
    病位:皮、脉、肌肉浅层。
    刺法:毛刺、半刺、浮刺等。

深刺
    针具:长毫针、芒针。
    病位:筋、骨、肌肉深层。
    刺法:关刺、恢刺、输刺、短刺等。
    2.深浅补泻
    补法从卫分(浅层)候气;泻法从营分(深层)候气。补法由浅入深,三进一退;泻法由深出浅,一进三退。
    3.取穴处方
    浅刺取穴宜多,可反复捻转,适用于病变后期,正气不足者;深刺取穴宜少,注意掌握深度,中病即止,适用于病变进行期,邪气亢盛者。
    六.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是行针的基本手法之一。提插法包括上提、下插两个动作,是针体在穴位空间内上下进退的纵向运动。
    (一)操作方法
    进针至一定深度后,将针由浅层下插至深层,由深层上提至浅层,上下进退反复操作。
    1.刺激量的大小
    刺激量大:提插幅度大(3~5分),频率快(120~160次/分钟),用力重,时间长。
    刺激量小:提插幅度小(1~2分),频率慢(60~80次/分钟),用力轻,时间短。
    2.刺激量的选择依据
    刺激量大小,根据患者体质、年龄、腧穴部位、病情轻重缓急、接受针刺的次数等灵活掌握。
    3.训练要求
    一般按中等刺激量进行实体练习。训练要求,幅度一致:2~3分,勿时大时小,上提时不要提出皮肤,下插时不要刺伤筋骨与脏器。频率一致:80~120次/分钟,勿时快时慢。轻重一致:用力均匀,勿时轻时重。针身垂直:勿倾斜。
    (二)临床应用
    1.催气
    不得气者,可单独用提插法,或提插法与捻转法结合,促进得气。
    2.行气
    针刺得气后,提插幅度在1分左右持续均匀地操作,可促使针感扩散传导。
    (三)注意事项
    1.肌肉浅薄处不宜提插,可用捻转法代替。
    2.提,又称伸、引、上、出。但并不是指出针,而是将针上提。插,又称推、按、内、入、下。但并不是指使针直入深层。而是按插针体,使其向内向下。
    3.提插作为一种基本的行针手法,通常采用中等刺激量,即幅度2~3分,频率80~120次/分钟,用力均匀。
    七.捻转法
    捻转法,指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捻动针柄使针左右均匀旋转的手法。
    (一)操作方法
    进针至一定深度后,拇、食、中指持针柄来回旋转捻动,反复交替进行。也可拇、食指持针柄来回旋转捻动。
    1.刺激量的大小
    捻转角度大(360o),频率快(120~160次/分钟),用力重,时间长——大。
    捻转角度小(180o),频率慢(60~80次/分钟),用力轻,时间短——小。
    2.刺激量的选择依据
    刺激量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腧穴部位、病情轻重缓急,接受针刺的次数等灵活掌握。
    3.训练要求
    一般按中等刺激量进行实体练习。要求:角度一致:180o~360o,不要时大时小。 频率一致:80~120(次/分钟),不要时快时慢。 轻重一致:用力均匀,不要时轻时重。 双向捻转:必须双向来回旋转,动作连贯自然,不要中途停顿,禁止单向捻转,以免滞针。
    (二)临床应用
    1.进针:既可用小幅度(<90o),慢频率捻转进针;也可用大幅度(180o~360o),快频率捻转进针;多用短针。
    2.催气:一般用小幅度捻转催气。
    3.行气:针尖朝病所方向,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连续推捻,促使气至病所。
    4.针感保留与消减:
    出针前持续单向捻针后迅速出针,可使针感保留。若针感过强,患者难忍,可以用轻微的指力均匀反复捻针,可使针感减弱。
    (三)注意事项
    1.以拇、食指末节指腹或拇、食、中指末节指腹来回捻转。
    2.捻转的角度在180o~360o左右,但也有>360o或<180o者,应根据治疗目的和病人耐受度而定。
    3.切忌单向捻转,以免滞针或造成针刺后遗感。
    4.捻转手法要自然连贯,不要中途停顿。
    5.《内经》中将捻转称为“旋”和“转”。
    八.导气法和平补平泻
    导气法出自《灵枢·五乱篇》,是针对“乱气相逆”、“清浊相干”(脏腑经络气机紊乱)的一种导气复元的刺法。
    平补平泻法源出《灵枢·经脉篇》“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针对虚实不明显而设的一种刺法。
    两种刺法有联系,都是针对脏腑经络无明显的虚实状态而设,如导气法“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平补平泻法“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但侧重点不同,导气法针对气机紊乱,而平补法泻法针对虚实不明显;操作也不尽相同。现分别介绍。
    (一)导气法
    1.原文:《灵枢·五乱篇》
    “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2.操作方法
    (1)徐宗导气法(陆瘦燕弟子)(新世纪教材)
    ①进针得气后,由浅层慢慢插入深层,再从深层慢慢提至浅层;或由深层慢慢提至浅层,再从浅层慢慢插至深层。此为导气1度(3~4分钟)。
    ②反复行针3~5度,每度留针3~5分钟后再行下一度导气法,也可连续操作。
    ③待导气完毕,最后留针15~20分钟。
    (2)刘炎导气法(《针刺手法图》上海科技出版社03年版)

当进针至穴位一定深度后,用均匀、缓慢、平和的手法,边提插,边捻转,上提或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幅度、速度相等,待针下得气后留针,最后出针。
    进针得气后,小幅度、缓慢轻柔地提插捻转。
    3.临床应用
    导气法不具有补泻作用。
    ①主治气机紊乱,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夹杂、脏腑经络阴阳失调的各种病证,意在恢复阴阳平衡。如郁证、癫证、痹证。
    ②可用于催气、行气、守气。
    (二)平补平泻法
    1.原文:《灵枢·经脉篇》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操作方法
    平补平泻法各家操作不一,现根据五版、六版《针灸学》予以介绍: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平补平泻法操作要点在“均匀”,而不是要缓慢,这一点与导气法有别。
    3.临床应用
    ①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证(郁、癫、痹)。
    ②催气、守气、行气。
    4.注意事项
    (1)《神应经》“平补平泻”
    “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可见《神应经》平补平泻是先泻后补的刺法,并非平补平泻。
    (2)《针灸大成》平补平泻
    杨继洲的平补平泻,实为与“大补大泻”相应的小补小泻,是一种补泻剂量小的补泻手法。
    九.留针法
    针刺得气,施行补泻后,将针在穴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出针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静留针法
    留针过程中不再施用任何针刺手法。一般留针20~30分钟。特殊病症可留针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或者采用皮内或皮下埋针。
    2.动留针法
    留针期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1~3次;或隔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时间几小时或几十小时,可每10~30分钟行针1次,症状发作时及时行针。
    (二)临床应用
    ;押手持消毒干棉球随即按压针孔。
    (二)注意事项
    1.候气
    留针以候气至。静留针法和动留针法都有候气的作用。
    2.守气
    守气指保持针感持续。针感较强者,静留针便可守气;针感较弱者,可采用动留针守气。
    3.行气
    行气指促使针感传导。留针期间,针尖朝病所小幅度捻转提插,可促使经气传导,气至病所。
    4.辨病留针
    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如急腹症、哮喘持续状态、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病症,可采用长时间动留针法。顽固性病症,可采用长时间静留针法。慢性病患者,一般采用静留针法,体弱不耐针刺者,可采用短时间静留针法。
    5.辨证留针
    ①因证而异: 表证、热证、阳证留针时间宜短,或不留针。里证、寒证、阴证留针时间宜长。
    ②因人而异:小儿可浅刺疾出不留针。 老人、体虚者可短时间留针。青壮年留针时间可适当延长。
    ③因时而异:春夏季留针时间宜短。秋冬季留针时间宜长。
    ④因针感而异:针感强烈、不能耐受者,留针时间宜短或不留针。针感迟钝、耐受性较强者,留针时间宜长或间歇行针。
    ⑤因部位而异:后头部、眼区、胸背部,留针时间宜短。四肢部、腰臀部、腹部,留针时间可适当长一些。
    (三)注意事项
    1.根据治疗要求留针
    达到治疗目的,“中病”即止,若仍留针容易损伤正气;未达到治疗目的,留针时间不够,容易留邪,使病情反复。
    2.留针期间的一般要求
    环境安静,温度适宜,不要移动体位,医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以防晕针等针刺意外。
    十.出针法
    在针刺达到治疗要求后将针取出的方法,叫出针。出针又叫起针、退针、拔针,是毫针操作过程的最后步骤。
    1.出针前注意针下感觉
    (一)操作方法
    刺手持针作小幅度捻转后将针提至皮下,然后拔针
    当针下感觉松动滑利时,方可出针;若针下仍然沉紧,为邪气未退,真气未至,不宜出针,应施提插捻转手法,待针下空虚后方可出针。
    2.出针时注意用力轻巧
    出针时应缓慢捻动针柄后将针取出。
    3.出针后注意止血
    对头皮、眼眶等容易出血的部位,出针后应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较长时间止血,必要时冷敷止血。
    4.出针顺序
    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取医生一侧的针,再取另一侧的针)。
    5.针刺后遗感的处理
    出针后,若针孔局部胀痛难忍,可在局部按摩,或循经按摩,或者在局部作热敷、灸法以消除。
    6.注意核对针数,观察有无晕针延迟反应,宜稍事休息后离开。
    1.指切揣穴法
     左手拇指指甲在穴位上用力切掐,以宣散气血,减轻疼痛,固定穴位。又叫爪切法。本法临床最为常用。
    2.按压揣穴法
     左手五指张开或并拢用力按压,将肌肉压平以防移位,便于进针。用于肌肉松弛处,如腹部中脘穴,可将中指按压该处,其他四指排开将腹部压平。
    3.分拨揣穴法
     用拇指前后左右推拨,将肌腱、血管分开,按定穴位。如取内关穴,用左手拇指按定其穴,将肌腱和血管拨开,并找到指感强烈的部位作为进针点。
    4.旋转揣穴法
     旋转有关部位,使穴位充分暴露的方法。适用于骨骼、肌腱、血管覆盖处。如取养老穴,令患者屈肘,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然后掌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取穴。
    5.滚摇揣穴法
     左手拇指掐住穴位,右手牵拉并左右摇滚肢体远端的掐穴方法。适用于关节处的穴位。如阳池穴,以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患者四指,用轻微力量牵拉并左右摇滚,使关节松弛,穴位暴露于指下。
    6.升降揣穴法
     左手拇指紧掐穴位,右手握住肢体远端并上下摇动的揣穴法。如解溪穴,用左手固定踝部,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握住足尖,上下摇动使踝关节松动,以暴露穴位。
    7.滚摇升降揣穴法
     左右摇滚、上下抬举,以屈伸关节,暴露穴位的揣穴法。如肩髃穴,左手拇指紧掐其穴,右手托握肘关节,上下抬举,左右摇滚,使穴位显露于指下。
    1.针刺方法
     1.1 持针法
     《金针梅花诗钞》:“持针者,不仅在进针之先应持针在手,细
     心揣摩;在进针之后,更应手不离针全神贯注。……故在下针之初,
     固应着力持针,直插至应止之处;而在进针之后,尤应手如握虎,势
     若擒龙,紧全身之力于指腕,目无他视,着意呼吸,全神贯注,属意
     病者,方可针通造化,神察秋毫。如此,则针下之虚实明,邪正辨,
     气之至否可以确知,气之行走可以推引,而为补为泻,其数亦可以从
     心矣。”
     1.2 进针法
     《标幽赋》:“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
     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进针必须持针稳,取穴准,动作轻,
     进针快(个别亦须慢)。进针必须手法熟练,指、腕、掌用力均匀。
     在双手进针时,押手爪切按压,刺手持针刺入,相互配合。进针前要
     对病人作好安慰工作,要求医患双方配合,进针时病人体位合适,切
     莫随意变动。进针时可配合咳嗽、呼吸等法,以减轻进针疼痛。随咳
     下针,还可激发经气。如针刺头额等痛觉敏感处,可屏息以缓痛。”
     1.3 行针手法
     1.3.1 提插
     《医学入门》:“若邪壅气滞,却用提插,先去病邪,而后通其
     真气。提者自地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病
     轻者提插九数,病重者或少阳数、老阳数,愈多愈好。”
     1.3.2 捻转
     《金针梅花诗钞》:“下针得气或不得气时,均可将针不进不退,
     有进有退,反复来回搓动。以拇、食二指夹持针柄,拇指与食指交互
     前进与后退。前进时,以拇指尖至指横纹为准;后退时,自食指尖至
     食指横纹为准。”
     1.3.3 循法
     《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令针手阳明
     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
     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1.3.4 弹法
     《金针梅花诗钞》:“弹法有二义,一为弹针,一为弹穴。”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弹法的应用,一般须在针刺得气
     以后,并须在守气的情况下,于留针过程中施行。一般是弹动针柄,
     使针体微震动,从而加强得气的感应。”
     1.3.5 刮法
     《金针梅花诗钞》:“用食、中二指抵住针身,拇指爪甲频频搔
     刮针柄,使针身发生细微颤动,也有激发经气作用。向上刮则使气外
     出为泻,向下刮则使气入内为补。在孔穴太浅如井穴等,不能提、按、
     抽、捣者每多用之。”
     1.3.6 摇法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摇者,如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
     一部摇二、三摇,多者不过六摇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之状,使
     孔穴开大,无有窒凝,邪气退除而病愈矣。”
     1.3.7 飞法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施行飞法,针体细细搓动,不分
     左右,目的在于疏导经气,加强针感,一搓一放,使针感断断续续,
     所以也是一种催气、守气的方法。赤凤迎源法即以本法为主。”
     1.3.8 震颤法
     《神应经》:“用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
     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
     1.4 治神法
     《灵枢·官能》:“用针之要,勿忘其神。”《灵枢·本神》:
     “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郭
     玉说:“神在于心手之际。”《针灸大成·针邪秘要》:“定神,谓
     医与病人各正自己之神,神不定勿刺,神已定可施。”张志聪说:
     “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
     1.5 得气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

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标幽赋》:“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
     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
     之至也,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
     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针灸大成》:“宁失其时,勿失其气”,“用针之法,候气为
     先。”
     1.6 催气、守气、行气法
     1.6.1 催气
     《神应经》:“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
     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常用的催气手法有行针催气、押手催
     气、熨灸催气三种。
     ①行针催气法:包括适度的捻转、提插、颤法(震颤术)、捣法
     (雀啄术)、飞法(凤凰展翅术)和弹针、刮针等。……
     ②押手催气法:包括爪切、循、摄、按揉穴位等方法,弹穴法亦
     属此范畴。……
     ③熨灸催气法:熨法指用温热物体(如炒盐、炒药、热水袋)用
     布包裹后,贴敷穴位、经脉,或上下来回移动,以促使针下得气的方
     法。灸法,常用回旋悬灸法,艾条熏灸针穴四周,并配合行针,促使
     针下得气。”
     1.6.2 守气
     《灵枢·小针解》:“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以得气,密
     意守气勿失也。”
     《针灸大成》:“宁失其时,勿失其气。”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守气法在具体应用时,必须仔细辨认
     得气情况,得气时不要随意改变针刺方向和针刺深度,宜手不离针、
     持针不动,针尖不要偏离已得气之处。或用治神运气法,贯气于指,
     守气勿失。或用较轻柔平和的手法,促使经气续续而至,绕于针下。”
     1.6.3 行气
     行气法指促使经气循经传导,直达病所的针刺手法,又称调气法。
     笔者在多年针灸临床与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常用的调气(行气)针法
     12种:⑴循摄调气法。⑵弹针调气法。⑶针向调气法。⑷按压调气法。
     ⑸推捻调气法。⑹运气调气法。⑺逼针调气法。⑻捣针调气法。⑼通
     关过节法。⑽添针调气法。⑾局部扩散法。⑿搓针调气法。(详见拙
     作《调气针法初探》,载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7 针刺补泻法
     1.7.1 捻转补泻法
     《针经指南》说:“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
     指往下退,谓之右”,“捻者以手捻针,务要记乎左右也,左为外,
     右为内,慎记耳。”
     《针灸大成》说:“左转从阳,能行诸阳;右转从阴,能行诸
     阴。”《金针赋》说:“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
     转,吸之为泻。”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说:“拇、食指持针捻转,拇指向前用力
     使针左转,然后让针自然退转(拇指不用力),是为补法;拇指向后
     用力使针右转,然后让针自然退转(拇指不用力),是为泻法。”
     1.7.2 提插补泻
     《难经·七十八难》说:“得气,因推而内之(插)是谓补,动而
     伸之(提)是谓泻。”《医学入门》说:“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
     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
     《针灸大成》说:“伸者提也,按者插也。……提者自地部(深
     层)提至人部(中层)、天部(浅层),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
     病轻,提插初九数;病重者,或少阳、老阳数,愈多愈好。泻者先深
     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
     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耳。”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说:“提插补法:要急按慢提。即将针体
     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其要领是急按;将针体
     由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要小,速度要慢,即慢提。有人将之称为
     “下三上二提插术”,即插针用力大、上提针用力小。提插泻法:要
     急提慢按。即将针体由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其
     要领是急提;将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要小,速度要慢,即
     慢按。”有人将之称为“上三下二提插术”,即指上提针用力大、下
     插针用力小。
     1.7.3 徐疾补泻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于书庄徐疾补泻手法:①补法:徐内,
     针刺速度慢,下插指力重,达到预期针刺深度时间要长(约1~2分
     钟);疾出,提针速度要快,上提指力轻,退出皮肤所需的时间要短。
     ②泻法:疾内,针刺速度快,下插指力轻,达到预期针刺深度要短;
     徐出,提针速度要慢,上提指力重,退出皮肤所需的时间要长(约1~2
     分钟)。用上述方法还可诱导针下寒热感应,计95例、185穴次、33个
     病种。其中,补法175穴次,出现热感162穴次(92.5%),未出现热
     感者13穴次(7.5%);泻法10穴次,出现凉感为4穴次。一般出现热感
     或凉感的时间,在施术1~2分钟之间,在2分钟以内出现凉、热感者为

120穴次(78%)。以上感应出现在针下及其周围者为140穴次(84.3%)
     ,循经感传者为11穴次,局部及邻近处者15穴次,全身出现热感者2穴
     次。”
     1.7.4 迎随补泻法
     《针刺手法百家集成》:“贺惠吾迎随补泻法:多用于四肢部腧
     穴。分为迎法(泻)、随法(补)。①迎法:针刺方向朝本穴经脉循
     行的始端,急刺到所需深度。将摇针术(摇法)和上三下二提插术(
     提插泻法)合并应用2、3次,得气后医者觉针下阵阵沉紧,病人觉针
     感向经脉循行的终端扩散,此时则边摇针、边提插,缓慢出针,勿扪
     针孔,令邪气外泄。②随法:针刺方向朝本穴经脉的终端刺入后,徐
     徐搓针至天部,将下三上二提插术(提插补法)合并应用约30秒~1分
     钟,医者觉针下沉紧,病人稍有酸胀感时,将针徐徐搓捻至人部,仍
     重复上述针法,待再次出现酸胀感时,将针徐徐搓至地部,继续施用
     上述手法,时间较长约1分至1分半钟,病人觉针感隐隐向经脉循行始
     端传导,医者趁针下沉紧,较快出针,扪其针孔,勿令气泄。”
     1.7.5 呼吸补泻
     杨元德应用呼吸补法,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56例,并与耳针治
     疗57例作对照观察。针刺组,取血海、地机、三阴交、足三里、上巨
     虚、太溪,双侧取穴以齐刺针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用呼吸补法。
     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耳针组,取耳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心、
     脾、肾、肝穴,用5分毫针针刺后,留针20分钟。出针后,再用王不留
     行籽敷贴于耳穴上,每日早晚各按压耳穴1分钟左右。每耳压籽3天,
     12天为1疗程。以上两组对照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84%,耳
     针组为73.0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针
     刺组痊愈率为33.93%,耳针组为17.32%,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特种针法临证荟萃》,240页)。
     1.7.6 开阖补泻
     《灵枢·官能》:“泻必……摇大其孔,气出乃疾;补必……气下
     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直气乃存。”
     《灵枢·终始》:“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
     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
    针灸之髓
    作者:桂亮
     笔者以为真正代表中医的针法,是《黄帝内经》中的针法和子午流注针法,而子午流注针法更是《黄帝内经》针法之结晶。因为子午流注针法是以《黄帝内经》针法为基础,再配合日月星辰运转的时间规律,再细分流注至六十六穴及八脉交会穴。而在整个针灸历史的发展中子午流注针法一直以民间,隐匿的方式流传的。它常被视为异术而在民间秘而不传,一直面临失传的危险。
     上月,在中央4套《健康与生活》栏目中介绍中医针灸,其中有黄龙祥教授及北京某医院针灸主任,当他们谈到针灸现状都摇头不语,这位针灸主任说现在针灸不景气的状况,与收费较底有关系。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老百姓都喜欢价廉物美的治疗手段,如果你的针法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那么大家都要抢着来针灸治疗,那样就不会有不景气的状况出现。而针灸不仅对一般常见病有显著疗效,对内科疾病同样有突出效果,且治疗范围极广。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针灸的精髓,那么你就能治疗许多疾病。许多朋友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对当今五花八门的针灸方法无所适从。盲目的学习各种所谓的新针法,但在临床中疗效却并不显著。所以笔者认为要将针灸水平真正的提高,首先必须要对针灸有宏观的了解,要对针灸发展的整个历史有所了解。要真正知道针灸的根蒂源于《黄帝内经》,我们应以《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治疗方法为准绳,并作为衡量自己水平的唯一标准。有了这种尺度,我们才能正行无问,不会被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的自创针法所迷惑。但笔者也不反对创新,而这种创新应是对《内经》中的针法完全融会贯通基础上得出的新的体会和见解,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犹如张仲景之《伤寒论》是从《内经,热论篇》中发展而来,这就是真正的创新。针法也是如此,自创的针法在其治疗过程中仍应以《内经》为理论依据,通过望问闻切,辨证施治,并有独特疗效的针法,才是创新针法。笔者认为一个好的针灸师,在诊治过程中,首先治疗思路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局部。其次下针取穴少而精,再有补泻手法运用得当,掌握火候。最终通过调经络,补气血使阴阳平衡来取代药物,同样使病人恢复健康。
    

经络切诊在临床上的应用桂亮中医传统切诊内容源自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凡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切循经络是针灸家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循经取穴的必用方法。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讨论到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方法有“审、切、循、扪、按”五种方法,审即包括审视和审度二层意思,审视是观察,审度是分析。观察体表经络色泽络脉等异常,来分析是何经脉病变。切,指切侯全身体表经络的“动脉”处,包括三部九侯等部位。来分析疾病虚实。循,指循摩,推压体表经络及循行部位,了解经络有无结节,索条样肿物疼痛变化。扪,指用掌面接触患者皮肤表面,比较各部皮肤有无温度差别。按,指按压体表穴位,特别是各经脉五腧穴。故只有把这五种手法结合起来运用才能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是何经络病变。而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如内部脏腑有变化,必反映在经络表面上。在运用经络切诊方法来诊断疾病,经络反应有三,一、可见酸,麻,痛,木,沉,坚,紧,温,凉,肿及陷下等反映。二、可见如筋,如索,如节,如小锤等反应。三、可见气行如电击式,蚁行,水流,蠕动,热流,凉流等反应。以上各经脉之切诊有一重要原则,即“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并且需要辨症切经,而运用切诊所反映出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最佳穴位,对疼痛性疾病,往往一针见效。且每次针后,其反映点可能上下随经脉移动。可在原反映点下针,再取现在反应点下针截取,使邪气无路可退。现举一医案来论证经络切诊之效。彭某某 女 62岁患者于晚上上门牙剧痛,用一般止痛剂无效,求治,笔者在手足阳阴五腧穴及原穴切循,发现在双手阳明大肠经偏历穴有压痛,便取偏历(双侧)行透天凉法,过五分钟牙痛便止,留针半小时,起针后不再复发。
    近年来针灸之术虽名声响誉世界,但国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针道渐亡。原因之一便是师承家传的绝学少了。扁鹊从学于长桑君,学成后,长期在民间行医,足遍当时起齐,赵,卫,秦等国。兼长内,外,儿,妇各科,根据群众需要和习俗担任各科医生。正是这些历代师承游医将中医一代代传了下来。而现在学校规范化了,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但中医却要灭亡了,传不下去了。刘教授认为,原因在于不能盲目学习西方教育模式,中医传承有自己的特色,要注重经典著作。许多大学生博士生,没有几个人能读完读通《内经》《伤寒论》。现在一直讲继承发扬中医,其实我们连继承什么都不知道,又怎能发扬。真正的中医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明白了道理,然后再寻师访友。孟子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乃学术精华。故寻师承即学其学术精华与经验,尔后才能登堂入室。
     子午流注针法取穴皆在五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如何灵活应用五腧穴,关键在于悟出五行生克变化,才能守规矩脱规矩。另外如运用五行配穴法与其他配穴法混在一起,经气必不能按五行生克运行,会影响针灸疗效。当年窦汉卿即是运用五门八法,治百病而无不愈,以针术闻名于世,为针灸医学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手法的好坏也是直接影响五腧穴应用疗效的关键。治病效果必须在辨证正确,取穴精准的前提下,手法运用才能显现疗效。如果辨证错误,取穴不合理,手法再好也没用。所以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 笔者在研究各家各派针法,发现唯有单氏一脉针法独树一帜,悟阴阳之理,明气化之机,深得《内经》《伤寒论》之旨。单氏在手法的运用中,特别注重呼吸与补泻的结合。认为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息数,令鼻中吸气,口中呼气,病家自觉温热。当泻之时,令病人口中吸气,鼻中呼气,病家自觉清凉。余初以为语多夸诞,非敢信以为真,及运用在临床上,始知确切不移。而笔者老师殷氏认为,手法精要处非口授心传不可,笔者现总结了几个特点:一 殷氏认为治病无非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故手法只有补和泻。平补平泻只适合虚实证候不甚明显,病势较缓的病证,临床上较少用。而对于重证或久病,必须补泻分明。特别在治疗内科疾病时,运用五腧穴必须补泻分明才能显效。
    二 在进针治疗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进针——静以候气——气不至催气——得气-——辨气补泻,气至病所——留针,静以守气——间歇行针——针下气和,方可起针。每一阶段都要细心体会,经云:迎之随之,以意合之,针道毕矣。汉郭玉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言也。三 烧山火,透天凉是针灸治疗过程中显效的反映,不可刻意追求,欲速则不达。针灸最终疗效是针下气和,邪去正安。手法补泻精华奥妙处,须耳提面命,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四 反对轻刺激是补,重刺激是泻。反对以神经学说研究经络。如果片面崇拜西医,从解剖观点视之不见,就认为不科学,一笔抹杀,否定其意义是错误的。决不能因为在现代医学知识范围内不能科学地解释其内容,就说它不科学而怀疑其作用。正如只知道血而不知气,想观察经络实质是不可能的
。殷氏针法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只取四末,奏效颇速。若以神经解释,诸多不合。轻重刺激,非补泻之根本。在针刺手法中有九六补泻,九者子阳,六者午阴。九有少阳老阳之数,六有少阴老阴之数。如病家体虚行补法,可行少阳老阳之数,也可行其倍数,反之亦然。故补有轻重缓急之分,泻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岂能以刺激量来衡量。五 治疗须因人而异,注重各人体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伤其正气。如:太阳病有中风伤寒二证,即是各人体质差异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病特色。
     子午流注针法是历代名师传承下来古典针法,至今还没有一种针法能凌驾于其上。它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故可喻作“大则弥纶宇宙,小则纤细秋毫”的针法。此针法必须灵活运用,才能疗效显著。不可拘泥,死套公式。碰到问题不是考虑自己的知识是否缺欠,反而怀疑针法是否真实有用,这种定式思维是错误的。需深研五运六气,了解古代天文学,对五行生克变化了然于胸。比如必须知道五行变化可化为五五二十五种配法,穴位开阖转化,阴阳变化等等。正如《标幽赋》中指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妙要。以上是笔者研究针道的一些心得体会,都是师承家传之精华,一脉相传。上承内难,旁及百家。历代针法皆不出此范围。今载录于此,惟恐古法失传,针道灭亡。有缘者遇针,特指引方向,取其精华,使针灸这一古老传统医术能继续一脉传承下去。
     中医针术之颠峰——《黄帝内经》
    
     而在历代各家针法中子午流注针法与《内经》的关系犹为密切。子午流注针法,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脉经》篇《营气》篇都有记载。《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内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与可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由此可见在《内经》中已经有子午流注针法之雏形,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后至南唐何若愚才明确的将子午流注针法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因此子午流注针法其根源来自《黄帝内经》,它将《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营卫,日月星辰,气血,时间,手法全部融合在一起,概括了整个祖国经典医学理论体系于其中,详见拙著《金针探秘》一文。如果我们完全将《内经》各篇结合在一起,前后呼应来研究,你会发现子午流注针法是整部《黄帝内经》的结晶,更是《黄帝内经》之升华。因此不要认为《内经》已经过时了,或者自以为已经看过了几遍,觉得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认为自己应该再学习一些新奇的疗法。从古至今历代名医都以注解《黄帝内经》为自己的荣耀,将自己的一生临床心得体会都注入在《内经》的注解中。因此《黄帝内经》是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研究的,而且我保证这个金矿你一辈子都开采不完。如果你能认真刻苦钻研,《内经》中的宝藏也将会使你终身受用。
    
    学针刺必读精华
    《黄帝内经》灵枢 ● 九针十二原篇第一(译文)
    【题解】九针,是指古代针刺治疗所用的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十二原,是指脏腑真气输注于体表的处所,也是治疗脏腑疾患的十二个要穴。本篇详细明确地介绍了九针的名称、形状以及不同的用途;介绍了十二原穴的名称及其各自所对应的脏腑,并说明了五脏六腑有病,可以分别取用相应的十二原穴来进行治疗的道理。所以本篇名为"九针十二原"。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1],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提要】本段讲撰写针经的目的。
    【注释】[1]毒药。古人将一般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石通称为毒药。
    【白话解】黄帝对岐伯说我将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女,养育他们,并征收他们的钱粮赋税。我怜悯他们时常不能生产自给,还接连不断地生病。对于疾病的治疗,我想使他们避免遭受药物、砭石的伤害,而仅用微小的针,刺人肌肤,就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在经脉中逆顺运行、出入离合循行无阻,从而治愈疾病。同时,为了把这种疗法流传到后世去,就必须明确地制定出使用法则,而使它永远不会湮没,历久而不失传;并且这个法则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其有纲有纪,清楚地分出章节,辨明表里关系,确定气血终而复始的循行规律。而所用的针具也都要交待出具体的形状。为此,我想综合以上的问题先著一部针经。现在,我想听听你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原文】岐伯答日: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1]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提要】本段叙述诊察气机运行变化的重要性及相应的运用。
    【注释】[1]小针亦称微针,即现代所用的毫针。[2]空即孔穴,也就是穴位。
    【白话解】岐伯回答说让我尽我所能依次陈述,使它条理清楚,就像万物起于一而终于九的规律一样清楚明白。现在让我首先来谈一谈关于用针治病的一般道理。

运用小针治病的要领,说起来比较容易,可是要达到精妙的境界就不容易了。一般技术粗浅的医生,只是拘泥于观察病人的形体,单从外表上辨别病情;而技术高明的医生则更注重病人的精神活动以及气血盛衰的情况。高明的医生可以辨别神气的盛衰,并且还能了解客居在人体内的外邪往来出入的门户所在。要知道,没有看出疾病的性质,怎么能知道疾病的来源,而给以适当的治疗呢?
    至于针刺的微妙作用,关键在于正确使用疾徐的不同手法。在这方面,粗率的医生,仅仅会依据症状而取用关节附近的若干与症状相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惟有高明的医生,才会根据病人经络中气机的变化,而选取相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人体经络气机的变化是离不开穴位空窍的。在这些空窍中,所反映出的气血虚实盛衰的变化,是至清至静而微妙的。当邪势正盛的时候,切不可迎其势而用补法;而当邪气已去时,则不宜再用泻法去追泻邪气。知道气机变化之理的医工,谨守着气的往来之际,及时运用补泻之法,不能差之毫发;不懂得气机运行之理的人,到了应该补泻的时候而不能及时地运用手法,就好像是箭扣在弦上,应当发射而不发射一样。用针的人必须知道气机的往来运行变化,并相应地严格由气机运行来把握针刺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粗率的医生对这一点,阎然不能明了;惟有高明的医生,才能体察到其中的妙用。
    至于气的逆顺,气已去的,脉气虚而小,为逆;气已来的,脉气平而和,为顺。清楚地了解气的往来逆顺变化,就可以毫无疑问地及时施行针法。根据经气的循行方向,朝着经气来的方向进针,和它的来势相逆,用泻法夺其有余,邪气怎么会不由实而虚呢?相应的,随着经气的去路进针,和它的去势相顺,用补法济其不足,正气怎么会不由虚转实呢?然而,迎而夺之的泻法,或是随而济之的补法,都应当在用心体察气机变化后,再灵活运用才能调和虚实。掌握了这个关键,针法的主要道理,就尽在其中了。
    【原文】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2]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日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提要】本段讲用针补泻的一般原则。
    【注释】[1]宛陈宛,同"郁"。宛陈,即血郁积日久的意思。
    【白话解】一般针法的运用原则是属于虚证的,当用补法,使正气充实;属于满实证候的,当用泻法,以疏泄病邪;对于因血郁积日久而引起症状的,应当采用泻血法,以排除壅滞的病邪;对于病邪亢进,邪胜于正的,也应当采用泻法,以使邪气外泄,由实而虚。古经中的《大要》篇曾说徐缓进针而疾速出针,则能使正气充实,不致外泄,这属于补法;疾速进针而徐缓出针,则能使邪气随针外泄,由盛而虚,这属于泻法。所谓实与虚,是在针下得气之后所感觉到的,针下有气为实,针下无气为虚,不过得气的时候,气的来去迅速飙疾,必须细心体察才能感觉到。根据针刺后得气的或后或先,也可以体会出正气的虚实、邪气的存在或消亡,而予以相应的治疗。运用补泻的时候,一般而言,对于正气虚的,要补之令其实,使他好像若有所得一样;对于邪气盛的,要泻之令其虚,使他好像若有所失一样。
    【原文】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日必持内之[1],放而出之,排阳得针[2],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盈[3],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日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4],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提要】本段叙述了补泻手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释】[1]必持内之;内,作"纳"字解。
    [2]排阳得针阳,指皮肤的浅表部。即摇大针孔,以利邪气泄出。
    [3]内温指气血蕴蓄于内。
    [4]令左属右即右手出针,左手随即按压针孔的意思。

【白话解】调和虚实的主要方法,以运用九种不同的针具和手法最为理想。虽然补泻各有它合适的时机,但都可以利用针刺与其时气的开合来去相配合。所谓泻的手法,必须很快地持针刺人,而得气后要徐徐地出针,并摇大针孔,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属阳的体表部位,通过针刺打开一条出路,使邪气得以随针外泄。如果病证当用泻法,而反用按住针孔后出针的手法,就会使血气怫郁在内,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内温。内温会造成郁血不得泄散,邪气不得外出的后果。所谓补的手法,主要是随着经气将去的方向而进针,以补其气。像这样在气去之后随之行针,医者的意念、手法可轻松随意。而在行针导气和按穴下针时,又要非常轻巧,如同蚊子用尖锐的嘴叮在皮肤上一样,似有似无。在留针与出针时,更要像蚊子叮完皮肤后,悄然飞去,而感觉上好像它仍旧停留在那里那样的轻妙。出针时,又要同箭离开了弓弦那样干脆与迅疾。当右手施行出针手法时,左手应当随即按闭针孔,借以阻止中气外出,这就好像把在外面的门户关闭起来一样,如此,则中气自然就充实了。这种补正祛邪的疗法,应当防止留滞恶血之弊;假使在络脉上留有恶血,应当尽快采取刺络放血法将它除掉。
    【原文】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1]及与两卫[2],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提要】本段讲进针时的注意事项。
    【注释】[1]悬阳卫气居表而属阳,固护于外,如太阳之悬挂在天,故称悬阳。
    [2]两卫脾所主之肌肉为脏腑的外卫,卫气循行皮肤之中,为表之外卫,二者合称两卫。
    【白话解】持针的要领,以坚定有力最为可贵。进针时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夹持针具,要直针而下,切不可偏左或偏右。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聚精会神于针下的感觉,明察秋毫。同时还要凝神注意病者神态的变化,并细心观察病人血脉的虚实,惟有这样去进行针刺,才不致发生不良的后果。刚开始针刺的时候,必先刺到表阳所主的卫分,然后再刺到脾阴所主的肌肉;而由此体察病者的神气及其各脏腑的气是否有散失,则可知道病的存在或消失。至于血脉横结在经穴之间的病证,尤其容易看得清楚,而用手去按切时,由于外邪的结聚,有病的部位必然显得特别坚实。
    【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日镜针[1]长一寸六分员针,长一寸六分;锶针[2]引,长三寸半;四日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日铍针[3],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日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日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日长针,长七寸;九日大针,长四寸。镜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锭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肇[4],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5],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提要】本段描述了九针的名称、形态及功用。
    【注释】[1]镌针缠,锐也。即针尖非常尖锐的针。
    [2]锭针音敌,同"镝"。谓针尖如箭头。
    [3]铍针音劈。即剑形针具。
    [4]大如麓麓,音毛,指长毛,牦牛尾之毛。
    [5]尖如梃梃,音艇,作杖解。
    【白话解】九针的名称和形状都各不相同第一种叫镜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员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锶针,长三寸半;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员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
    九针的功用镌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适用于浅刺,以泻除皮肤肌表的邪热。员针,针尖椭圆如卵形,可作按摩之用,主治邪在分肉之间的疾患,用时,不致损伤肌肉,而得以疏泄分肉之间的气血。锶针,针尖像黍粟一样圆而微尖,不致刺人皮肤,主要是用作按摩经脉、流通气血,但用时不宜陷入肌肉,否则,反会损伤正气。锋针,针锋锐利,三面有锋棱,适用于热毒痈疡或经络久痹的顽固性疾患。铍针,针尖如剑锋,适用于痈疡等疾患,可作刺破排脓之用。员利针,针尖大如牦尾,圆且锐利,针身略粗,能用于治疗急性病。毫针,针尖纤细如蚊虻之喙,可用于静候气的徐缓到来;而其针身微细,适宜于持久留针,以扶养真气;同时还适宜于治疗痛痹。长针,针尖锋利而针身细薄,可以治疗口久不愈的痹症。大针,针体如杖,粗而且巨,针尖略圆,可用来治疗水气停留于关节而致浮肿的疾患,作为泻水之用。九针的名称、形状与主治作用,都尽在于此了。

【原文】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1]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日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惬[2]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提要】本段讲不同邪气侵入人体的不同治法以及误用针刺补泻的害处。
    【注释】[1]陷脉指孔穴在筋骨陷中而言。
    [2]取三脉者惟惬,音筐,即形体衰败的意思。此言泻手足三阳脉,必致形气虚弱。
    【白话解】说到邪气侵犯经脉引起疾病的情况,一般是这样的贼风邪气,常常由头部侵入,所以说邪气在上;由饮食不节所致的浊气,往往滞留在肠胃,所以说浊气在中;清冷寒湿之邪,大多从足部侵入,所以说清气在下。在针刺的时候,上部取筋骨陷中的各经腧穴,则能使贼风邪气随针而出。针刺中土的经脉(指足阳明胃经),就可以排除滞留在肠胃中的浊气。凡是病在浅表的,都不宜深刺;如果刺得过深,邪气反而会随之深入,而加重病情。所以说皮、肉、筋、脉各有自己一定的部位,而每种病也各有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九针之形状各不相同,各有其适应的病证,要根据病情适当选用。实证不可以用补法,虚证不可以用泻法。如果正气不足的反用了泻法,或是邪气有余的反用了补法,就会使病情更趋严重,这就是所谓的病上加病。在病重的时候,如果误泻了五脏阴经的经气,就会造成死亡;而如果误泻了六腑阳经的经气,就使病人形体衰败,难以恢复。误泻阴经,使脏气耗竭,就会导致死亡;误泻阳经,损耗阳气,就会使人发狂。这些都是误用补泻的害处。
    【原文】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提要】本段讲"气至"的重要性。
    【白话解】进针之后,如果没有得气的感觉,就说明"气"还没有"至",应当继续施行手法,而不须拘泥于手法的次数,总以达到"气至"为度。如进针之后,有了得气的感觉(即"气至"),就可以出针,不须再行针刺和留针了。九针各有它的适应证,因而针的形状也各不相同,要根据病情选用,才能适合需要。针刺的要领,就在于达到气至,有了"气至"的感觉就表明有了疗效。疗效确切的,就好像风吹云散,立刻明朗地看到了青天一样。针刺的主要道理,就完全包括在这里了。
    【原文】黄帝日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日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1]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提要】本段讲五输穴的名称和作用,以及腧穴的本质。
    【注释】[1]神气,指真气。
    【白话解】黄帝说我想听你讲一讲五脏六腑的经气是从何处发出的。
    岐伯说五脏各有其自己的经脉,每条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五条经脉各五个穴,共有二十五个腧穴。六腑也各有其自己的经脉,每条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穴,六条经脉各有六个穴,共有三十六个腧穴。人体共有十二条经脉、十五条络脉,合起来共有二十七条经络,从经络的脉气来讲,则总计共有二十七气。这二十七气在全身上下循行出入。
    脉气所发出的地方,如同泉水的源头,称作井;脉气所流过的地方,像刚涌出泉眼的微小水流,称作荥;脉气所灌注的地方,像水流渐渐汇聚输注于深处一样,叫做输;脉气所行走的地方,像大的水流迅速流过一样,叫做经;脉气所进入的地方,如同百川的会合人海,叫做合。十二经脉合十五络脉的二十七气所出入流注运行的地方,就是在这井、荥、输、经、合的五腧穴之中。
    周身关节空隙的交通之处,共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如果掌握了它的特点,懂得了其中的要领,那么一句话就可以将它说得明白;如果不懂得其中的要领,就会感到散漫而没有体系,而对这么多腧穴也就无法完全了解。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关节空隙之处,指的是神气运行活动、出入内外的处所,着重于内部功能的反映,而并非指皮、肉、筋、骨的局部形态。
    【原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提要】本段叙述进针前后需注意的事项。
    【白话解】在进行针刺时,医者必须先观察病人的气色,注意病人的眼神,以了解病人的精神及正气是处于涣散状态还是有所恢复。然后要力求使所诊知的疾病内在变化与反映在形体上的病象相一致;同时还要通过诊脉,从脉象的动静辨明邪正的盛衰情况。在进针时,右手持针,主要任务是进针;左手以两指夹持住针身,防止其倾斜和弯曲。针刺入后,等到针下有了得气的感觉,即可考虑出针。

【原文】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1]。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框,致气则生为痈疡。
    【提要】本段讲误治导致"重竭"和"逆厥"的原因以及针刺治疗时太过和不及的害处。
    【注释】[1]四末指四肢的末梢部位。
    【白话解】凡是将用针刺进行治疗之前,医者都必须首先诊察脉象,只有根据脉气所呈现出的病情轻重情况,才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病人在内的五脏之气已经虚绝,这本"是阴虚证,而医生反用针去补在外的阳经,补阳则愈虚其阴,虚上加虚,叫做"重竭"。脏气重竭的病人必死。因为是五脏之气虚竭而死,所以临死前的表现是安静的。形成"重竭"的主要原因,是医者误治,违反了脏气阴虚理应补脏的原则,而误泻了腋下和胸前的脏气所出之腧穴,促使脏气愈趋虚竭所致。至于五脏之气已虚于外的病人,乃属阳虚,而医者反去补在内的阴经,助阴则阳气愈竭,这就形成了阴阳气不相顺接的病变,叫做"逆厥"。厥证的病人也必死。因为是五脏之气有余,所以病者在临死前的表现是烦躁的。这也是由于医者的误治,违反了阳气已虚理应补阳的原则,反而误泻四肢末梢的穴位,促使阳气愈趋虚竭所致。
    凡针刺用泻法的,已刺中了病邪的要害,但仍然留针而不出的,就反而会使精气耗损;刺中了要害,但未经运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就立即出针的,就会使邪气留滞,进而郁壅。如果出针太迟,损耗了精气,病情就会加重,甚至使形体衰败。如果出针太快,邪气留滞于气分,就会使肌肤上发生痈疡。
    【原文】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腴[1],脖腴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2]取三阴。
    【提要】本节叙述十二原穴的名称、所属及功用。
    【注释】[1]脖腴,音勃殃,是任脉气海穴的别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
    [2]飧泄飧,音孙,饭和水为飧。飧泄,即指泻下的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白话解】五脏有在外的六腑相应,互为表里,六腑与五脏之气表里相通。六腑与五脏之气相应的还有十二个原穴。十二个原穴的经气输注之源,多出自两肘两膝以下的四肢关节部位。这些在四肢关节以下部位的腧穴,都可以主用来治五脏的疾病。凡是五脏发生的病变,都应当取用十二个原穴来治疗。因为这十二个原穴,是全身三百六十五节禀受五脏的气化与营养而精气注于体表的部位。所以五脏有疾病时,其变化就会反映在十二个原穴的部位上。十二个原穴各有其相应的脏腑,由其各自穴位上所反映出的现象,就可以了解相应脏腑的受病情况了。五脏中的心肺二脏,位于胸膈以上,上为阳,其中又有阴阳的分别阳中的少阴是肺脏,它的原穴是太渊,左右共有两穴;阳中的太阳是心脏,它的原穴是大陵穴,左右共有两穴。五脏中的肝、脾、肾三脏,都位于胸膈以下,下为阴,其中再分出阴阳阴中的少阳是肝脏,它的原穴是太冲,左右共有两穴;阴中的至阴是脾脏,它的原穴是太白,左右共有两穴;阴中的太阴是肾脏,它的原穴是太溪,左右共有两穴。在胸腹部脏器附近,还有膏和肓的两个原穴。膏的原穴是鸠尾,属任脉,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属任脉,也只有一穴。
    以上五脏共十穴,加上膏和肓的各一穴,合计共有十二穴。这十二个原穴,都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可以用它们来主治五脏六腑的各种疾患。凡患腹胀病的,当取用足三阳经,即取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凡患完谷不化的泄泻证的,当取用足三阴经,即在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按语】本节所指的十二原名称,是属于五脏的十穴和膏肓的各一穴,而并无六腑所属的原穴。在《灵枢·本输》篇中,则分别指出了六腑的原穴。后世所通称的十二原,就是将本节所指出的五脏原穴,和《灵枢·本输》篇中所指出的六腑的原穴,再加上心经的神门穴所组成的。
    【原文】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提要】本段强调久病也是可以治愈的。

【白话解】现在来说一说五脏有病的情况。五脏有病,就好比人的皮肉中扎了刺,物体上有了污点,绳子上打了结扣,河道中发生了淤塞一样。刺扎得日子虽久,但仍可以拔掉它;沾染的污点日子虽久,但仍可以洗掉它;打上的结扣日子虽久,但仍可以解开它;河道淤塞的日子虽久,但仍可以疏通它。有些人认为久病是不能治疗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善于用针的医生,其治疗疾病就好像拔刺、洗污点、解绳结、疏通河道一样,无论患病的日子多么久,都是可以治愈的。说久病不能救治的人,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针灸的治疗技术。
    【原文】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1]者,取之下陵三里[2],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提要】本段讲针刺寒热病的不同手法及针刺阴分有热、脏腑属性不同的上部疾病等的取穴方法。
    【注释】[1]阴有阳疾指热在阴分。[2]下陵三里即足三里穴。
    【白话解】针刺治疗各种热病,适宜用浅刺法,手法轻而且捷,就好像用手去试探沸腾的汤水一样,一触即还。针刺治疗寒性和肢体清冷的病证,适宜用深刺留针法,静待气至,就好像旅人留恋着家乡不愿出行一样。在内的阴分为阳邪侵入而有热象的,应当取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进行治疗,要正确地去进行治疗,不要松懈疏忽,直到气至而邪气下退,方可停针;如果邪气不退,则应持续治疗。如果证候出现在上部,且属于在内的脏病,就可以取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穴进行治疗;如果证候出现在上部,而属于在外的腑病,则应该取用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进行治疗。
    《黄帝内经》灵枢 ● 本输篇第二(译文)
    【题解】本篇重点讨论了五脏六腑与经脉之气在肘膝关节以下出人流注经过的部位,具体指出了每经井、荥、输、原、经、合各穴的名称与部位;另一方面,本篇也论及了脏腑相合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四时取穴的方法等等。由于本篇的内容,以详述五输穴为主,所以篇名为"本输"。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提要】本段阐述了欲了解针刺治病的原理所应该学习的相关知识。
    【白话解】 黄帝问岐伯说凡是想了解针刺治病原理的人,都必须通晓十二经脉及其脉络循行的起点和终点;十五络脉从正经所别出的处所;井、荥、输、经、合这些五输穴在四肢的部位;六腑与五脏表里相合的关系;四季时令气候影响人体而显现出的相应的气血盛衰情况;五脏与经络之气流注聚结于体表的所在;经脉、络脉、孙络的宽窄程度,在深部与浅部的分布情形,以及上至头面、下至肢末的相接关系。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听一听你的见解。
    【原文】岐伯日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1]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2]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提要】本节讲手太阴肺经所属的五输穴的部位所在。
    【注释】[1]井、荥、输、经、合这是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的特定名称,是将脉气的流行比做汇人江河中的水流由小而大,渐入深处,依次命名而成的。
    [2]手鱼指手腕之前,大拇指本节(即大拇指的近端指关节)之间的部位,有肥肉隆起,如鱼的形状,统称为鱼。
    【白话解】岐伯说让我按顺序来说吧!肺脏的脉气,开始于少商穴,少商穴的部位在手大指端的内侧(即桡侧),距指甲角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木。脉气从井穴出发后,流于鱼际穴,鱼际穴的部位在手掌大鱼际的中后方,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太渊穴,太渊穴的部位在手掌大鱼际后下一寸处的凹陷之中(即大鱼际上约一寸处,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应手处),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行于经渠穴,经渠穴的部位在寸后方的凹陷中(即桡骨茎突之内侧),即诊脉时中指所着之处,该处有桡动脉跳动不止,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尺泽穴,尺泽穴的部位在肘横纹中央(稍偏桡侧)的动脉应手处,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手太阴肺经所属的五输穴。
    【原文】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1]者也,为腧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提要】本段讲手少阴心经(心包络经)所属的五输穴的部位所在。
    【注释】[1]方下即正当两骨之下的意思。

【白话解】心脏的脉气,开始于心包络经的中冲穴,中冲穴的部位在手中指的尖端(距指甲的距离如韭叶宽),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木。脉气从井穴出发后,流于劳宫穴,劳宫穴的部位在掌中央中指本节的后方中间(即第三、四掌骨之间),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大陵穴,大陵穴的部位在掌后腕关节第一横纹的中央部,桡骨、尺骨之间,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行于间使穴,间使穴的部位在掌后三寸,两筋之间的凹陷中,当本经有病时,在这一部位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反应,无病时则没有异常表现,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曲泽穴,曲泽穴的部位在肘横纹处肱二头肌腱内侧,当肘窝横纹中央(稍偏于尺侧)的凹陷中,取穴时要求前臂稍屈而取之,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手少阴心经(心包络经)所属的五输穴。
    【按语】上述各穴,都属于今之手厥阴心包络经。因心与心包络本属一体,其气相通,心包络为心之外卫,且心为脏腑之大主,不应受邪,所以古人认为心经之病,都在外经而不在内脏,心有病,由心包络代受其邪,并有少阴无腧之说(参看《灵枢·邪客》篇)。本节开始说心出于中冲,中冲乃手厥阴心包络经之脉气所发,而最后却说是手少阴心经,这就是因为少阴无输,其输出于心包络的缘故。
    由于心不受邪,故在治疗方面,用心包络经的输穴代替心经的输穴而进行治疗。《难经》认为五脏六腑各有其相应的阴阳表里关系,将《内经》的五脏五输加上心包络而成为六脏五输,并将手少阴的五个输穴改为心包络经的穴位;至于心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输,则以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代替,后世多宗此说。
    【原文】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提要】本段讲足厥阴肝经所属的五输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肝脏的脉气,开始于大敦穴,大敦穴的部位在足大趾外侧距离趾甲根一分的地方,也可说是在大趾背侧的三毛中(即在大趾第一节的背面,趾甲根之后),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木。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行间穴,行间穴的部位在足大趾、次趾之间,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太冲穴,太冲穴的部位在行间上二寸,第二趾骨连接部位之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行于中封穴,中封穴的部位在足内踝前一寸五分处的凹陷中(据《甲乙经》载,为一寸陷中);在针刺该穴时,如果违逆经气运行的方向,就会使气血郁结,如果顺应经气运行的方向,就会使气血通畅;取穴时将足部上仰,就会在穴位处出现凹陷,而得其穴,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曲泉穴,曲泉穴的部位在膝内辅骨突起的下方和大筋的上方处的凹陷中,屈膝才能取准该穴,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足厥阴肝经所属的五输穴。
    【原文】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腧;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提要】本段讲足太阴脾经所属的五输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脾脏的脉气,开始于隐白穴,隐白穴的部位在足大趾的内侧前端,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木。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大都穴,大都穴的部位在足大趾本节后凹陷的中央(今作拇指内侧,本节前骨缝处的赤白肉际上),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太白穴,太白穴的部位在足内侧核骨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行于商丘穴,商丘穴的部位在足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阴陵泉穴,阴陵泉穴的部位在膝下内侧辅骨突起的后下方凹陷中;取穴时把脚伸直,在胫骨头内侧后下方的凹陷中取之,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足太阴脾经所属的五输穴。
    【原文】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腧;行于复留,复留,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提要】本段讲足少阴肾经所属的五输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肾脏的脉气,开始于涌泉穴,涌泉穴的部位在足心的凹陷中,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木。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然谷穴,然谷穴的部位在足内踝前方大骨下部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太溪穴,太溪穴的部位在足内踝后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行于复溜穴,复溜穴的部位在足内踝上二寸、有动脉跳动不休的地方,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阴谷穴,阴谷穴的部位在膝内侧辅骨的后方、大筋的下方、小筋的上方、按之有动脉跳动应手的地方;取穴时屈膝,在胭横纹内侧端二筋之间的凹陷中取之,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足少阴肾经所属的五输穴。
    【原文】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胭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提要】本段讲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膀胱经的脉气,开始于至阴穴,至阴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侧、距离趾甲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通谷穴,通谷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束骨穴,束骨穴的部位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京骨穴,京骨穴的部位在足外侧大骨下方赤白肉际处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昆仑穴,昆仑穴的部位在足外踝后方、跟骨上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过人于委中穴,委中穴的部位在膝部胭横纹中央处,它被称为合穴,取穴时要屈膝才能取准它的位置。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
    【按语】《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曾指出五脏六腑有十二原,而五脏之原,实际就是五脏的输穴,所以《难经·六十六难》说"十二经皆以输为原",这说明输原之气是相同的。古人认为"原"是十二经的根本,而三焦之气"经历五脏六腑",为"原气之别使",所以《六十六难》又指出"三焦所行之输为原"。
    【原文】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提要】本段讲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胆腑的脉气,开始于窍阴穴,窍阴穴的部位在第四足趾末端的外侧,距离趾甲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侠溪穴,侠溪穴的部位在足小趾次趾之间、本节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临泣穴,临泣穴的部位,在侠溪穴上行一寸五分、足小趾次趾本节后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丘墟穴,丘墟穴的部位在足外踝前下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阳辅穴,阳辅穴的部位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之前、绝骨末端的地方,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阳陵泉穴,阳陵泉穴的部位在膝下一寸、外辅骨头前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合穴,取穴时要伸展下肢才能取准此穴。这就是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
    【原文】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腧;过于冲阳,冲阳;足附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腑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提要】本段讲足阳明胃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以及上、下巨虚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胃腑的脉气,开始于厉兑穴,厉兑穴的部位在足大趾内侧、第二足趾的前端(距离趾甲角一分处),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内庭穴,内庭穴的部位在第二足趾之外侧的本节前的凹陷中(即次趾与中趾合缝处的赤白肉际上),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陷谷穴,陷谷穴的部位在足中趾次趾之间、内庭上二寸、本节后方的凹陷中(即第二、第三跖骨骨间缝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冲阳穴,冲阳穴的部位在足跗上五寸(即骨间动脉处)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取穴时要摇动足部才能取准此穴。脉气由此行于解溪穴,解溪穴的部位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足跗关节上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人于下陵穴,所谓下陵穴,就是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缘处的足三里穴,它被称为合穴。由此再向下,在足三里穴下三寸的地方,就是上巨虚穴;再向下,在上巨虚穴之下三寸的地方,就是下巨虚穴。大肠的脉气寄属于上巨虚穴,小肠腑的脉气则寄属于下巨虚穴,这两个穴位都是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所以大肠和小肠都与胃相联系,脉气相通。这就是足阳明胃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等的概况。
    【原文】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胭中外廉,名日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揣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提要】本段讲手少阳三焦经所属的五输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概况。
    【白话解】三焦腑贯穿于胸腹腔上中下三部,向上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它的脉气,开始于关冲穴,关冲穴的部位在小指外侧的无名指的前端(距离指甲角一分许的地方),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溜于液门穴,液门穴的部位在小指与无名指的歧缝之间,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中渚穴,中渚穴的部位在本节之后(即第四、第五掌指关节之后缘)、两骨之间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阳池穴,阳池穴的部位在手腕背侧横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支沟穴,支沟穴的部位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问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天井穴,天井穴的部位在肘外侧大骨上方的凹陷中(即肘尖直上一寸处的关节凹陷中),它被称为合穴;取穴时要屈肘才能取到此穴。三焦经的分布虽是由手至头,但有一个和它脉气相通并由其所主而位于足部的下腧穴(即下合穴),其脉气在足太阳膀胱经之前,上行足少阳胆经之后,别出于膝胭正中外一寸处的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叫做委阳穴,它也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之络脉所别出的地方。以上所述,就是手少阳三焦经所属的五输穴、原穴以及下腧穴的概况。由于。三焦和肾、膀胱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三焦的下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别络所出之处,它的脉气在足踝上方五寸处从本经分出而进入并贯穿小腿肚,再从委阳穴出于体表并由此并人足太阳膀胱经的本经,然后进人腹腔内与膀胱相连,以约束下焦,因此委阳穴所主治的证候,就包括因为三焦气化异常而见的属于膀胱病证的病变,如邪入三焦所致的小便不通之类的实证以及三焦虚弱所致的小便不禁之类的虚证。属虚的当用补法治之;而属实的当用泻法治之。
    【按语】 1.在于足大指之前"足大指"三字,张介宾、马莳等根据经脉的循行系统都认为是"足小指"之误,因为足小指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这种见解是有道理的。但是考本经《邪气脏腑病形》篇"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又考《甲乙经》云"委阳,三焦下辅腧也,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胭中外廉两筋间,承扶下六寸,此足太阳之别络也",则可见"足大指"当系"足太阳"之误,应更正为"足太阳之前"较为妥帖。
    2.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阴"的"阴"字,马莳等认为是"阳"字之误,主张更正为"太阳"。张介宾虽认为此处乃是"三焦属肾与膀胱"之意而应作"少阴太阳",但也是肯定"太阴"之说是错了。本句的翻译,从张氏之说。将,是相偕同行之意,也就是指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原文】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腧;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提要】本段讲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手太阳小肠腑,位居腹部,而它的经气向上合于手太阳经。它的脉气,开始出少泽穴,少泽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前端的外侧部,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前谷穴,前谷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后溪穴,后溪穴的部位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的凹陷中,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腕骨穴,腕骨穴的部位在手外侧腕骨前方的凹陷中(即第五掌骨与钩状骨两骨接合处),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阳谷穴,阳谷穴的部位在掌后锐骨下方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小海穴,小海穴的部位在肘内侧距离大骨外缘五分处的凹陷中(即肘部尺骨鹰嘴突起之尖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取穴时要伸展手臂才能取准此穴,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
    【原文】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腧;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提要】本段讲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的部位所在。
    【白话解】大肠腑位居于下,而它的经气向上合于手阳明经。它的脉气,开始于商阳穴,商阳穴的部位在手大拇指内侧食指的前端外侧部,它被称为井穴,在五行归类中属金。脉气从井穴出发之后,流于食指桡侧本节前方凹陷中的二间穴,它被称为荥穴。脉气由此灌注于食指桡侧本节后方凹陷中的三间穴,它被称为输穴。脉气由此通过于合谷穴,合谷穴的部位在手拇指和食指的掌骨之间(即第一、二掌骨之间),它被称为原穴。脉气由此行于阳溪穴,阳溪穴的部位在腕关节桡侧、两筋之间的凹陷中,它被称为经穴。脉气由此进入于曲池穴,曲池穴的部位在肘外辅骨内的凹陷中(即屈肘时,肘横纹头处),取穴时要屈肘才能取准此穴,它被称为合穴。这就是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的五输穴和原穴。以上所说的,就是五脏六腑的脉气出入流注所经过的主要腧穴。五脏各有五穴,共二十五个腧穴;六腑各有六穴,共三十六个腧穴。六腑的经气都出于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这三条阳经,而同时其中的三焦腑、大肠腑、小肠腑的经气又向上和手三阳经分别相合。这样就使每腑都有其相应的经脉,同时相互之间还构成了紧密的联系。
    【原文】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日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日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日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日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日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日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日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日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日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
    【提要】本段按先后的排列顺序,详述手足三阳经与任、督二脉在颈项间要穴的部位及名称。
    【白话解】在左右缺盆之间的正中线(视为第一行),就是任脉的天突穴。天突穴两旁的第二行经脉上的穴位,贴近于任脉之侧的动脉搏动处,属于足阳明胃经,叫做人迎穴。人迎穴之外的第三行经脉上的穴位(即人迎后一寸五分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叫做扶突穴。扶突穴之外的第四行经脉上的穴位(即扶突后一寸处),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叫做天窗穴。天窗穴之后的第五行经脉上的穴位(上出天窗之外,颈中已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叫做天容穴(天容穴,今系手太阳经之腧穴)。天容穴之后的第六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叫做天牖穴。天牖穴之后的第七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叫做天柱穴。天柱穴之后居于颈之中央的第八行经脉上的穴位,属于督脉,叫做风府穴。至于在腋内的动脉搏动处的穴位,属于手太阴肺经,叫做天府穴。另外,在腋下三寸(乳头旁一寸)的穴位,则属于手厥阴心包络经,叫做天池穴。
    【按语】次脉足少阳也,名日天容天容穴现今是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但本篇将其归于足少阳胆经,且下文明确指出"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此处为现今之天容穴所在)。张介宾怀疑现今的天容穴在古代是归属于足少阳胆经的,这种见解较为合理。
    【原文】刺上关者,口去[1]不能欠[2]刺下关者,欠不能日去。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3]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4]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阴尺动脉[5]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提要】本段补充说明取上关、下关的方法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项间要穴的部位、名称。
    【注释】[1]眩音区,指张口的样子。
    [2]欠指闭口的样子。
    [3]膺音英,即指胸前两旁的高处。
    [4]曲颊即指下颌角。

[5]阴尺动脉即指尺泽穴的动脉,在此用做手五里穴的代称。马莳说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所在;尺泽穴上方三寸有动脉的地方,即肘上三寸向里、大脉的中央处,有一个穴位叫五里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这个穴位禁刺。
    【白话解】针刺上关穴(即客主人穴)时,要张口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应张口取穴,不能闭口。针刺下关穴时,要闭口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开口则凹陷消失,所以应闭口取穴,不能张口。针刺犊鼻穴,要屈膝才能发现穴位所在的凹陷,所以应该屈膝取穴,不能伸展。针刺内关穴和外关穴,应该伸展手臂取穴,不能弯曲。
    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位于结喉两旁的动脉搏动处,与之脉气相通的该经腧穴还分布在胸壁之中。其次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扶突穴,它在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外(人迎穴后一寸五分处),但还不到曲颊,而在曲颊下一寸的地方。由此旁开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天窗穴,它的位置正当下颌角下方(扶突后一寸)动脉搏动处的凹陷中。由此斜向上是足少阳胆经的天容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它的部位在耳下部、下颌角的后方(当天窗穴上一寸,微前方的凹陷中)。由此旁开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天牖穴,它的部位在耳后方,在该处向上有完骨穴在它的上方。由此旁开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它的部位在项部大筋外侧沿发际的凹陷中。
    属于阴的尺动脉,在手阳明大肠经的五里穴的部位上,误刺该穴,会使井、荥、腧、经、合五输穴所内行的脏气衰竭,所以是一个禁用针刺的穴位。
    【按语】本节意在补充前文"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日天突,"等句的意义,详述每一行次中各穴的部位所在,应与上文互参。
    五里穴是古今临床上医家所公认的禁针穴位。《灵枢·小针解》篇"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就说明了误刺五里穴的严重后果。
    【原文】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1]脾合胃,胄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2]三焦者,中渎[3]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提要】本段讲六腑与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以及六腑各自的作用。
    【注释】[1]胆者,中精之府此句说明胆是贮藏胆汁的脏器。六腑中除了胆以外,都是贮藏或转输浊物的脏器,只有胆腑中的胆汁清而不浊,故称胆为中精之府。
    [2]故将两脏将,音降,统帅的意思。将两脏,就是指肾脏统属三焦与膀胱二个水腑。
    [3]中渎渎,水道。三焦是人体内主气化而通调水道的一个腑,它除了运化水谷精微之外,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调全身的水道,所以称之为中渎之府。
    【白话解】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是输送糟粕、排泄粪便的腑;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是接受胃所下移的腐熟的水谷,并分别水液和糟粕的腑;肝和胆相表里,胆是贮藏和排泄胆汁的腑;脾和胃相表里,胃是受纳、消化食物的腑;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是蓄积和排泄水液的腑。手少阳三焦隶属于肾,而肾脏的经脉又上连于肺,肺能通调水道,所以肾脏能统率三焦与膀胱两个水腑而主水液代谢。三焦是全身水液通行的路径,有疏通水道的作用,它还下通膀胱,和膀胱有直接的联系。不过如上所说的,肺心肝脾肾五脏都各有一腑与之相表里,在六腑之中,惟有三焦没有配属,所以称它为孤腑。以上就是六腑导百睥的妻电醉屉羊乏。
    【按语】本节列举了脏与腑之间的表里配属关系,来说明人体脏腑相互依存的整体性。特别是对肾、肺、膀胱、三焦调节水道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论述。脏腑的功能都是以五脏为主的,脏是统帅腑的。肾是水脏,统帅膀胱、三焦两个水腑,与这一理论是相符的。因五脏六腑都是相表里的,都属于内脏,所以把"将两脏"中的"两脏"释作"膀胱和三焦两腑"
    【原文】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1]之间,甚者深取之,间[2]者浅取之。夏取诸腧孙络[3]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提要】本段叙述不同季节针刺所宜选取的不同部位以及针刺治疗转筋病、痿厥病所应选用的体位。
    【注释】[1]大经分肉大经,即指经脉;分肉,即指肌肉之间的间隙。
    [2]间即指疾病轻浅,与"甚"相对。
    [3]孙络是最细小的支络,像网一样联系于诸经之间。

【白话解】在春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浅表部的络脉、十二经的荥穴以及大经的分肉之间的部位,病情严重的则可深刺之,病情轻微的就应浅刺之;在夏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十二经的输穴、孙络以及浮现在肌肉皮肤表面的浅表部位;在秋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十二经的合穴,而其余的方面,就如同春天用的刺法一样,也宜于取用大经分肉之间的部位,根据病情的轻重,或浅或深地进行针刺;在冬天进行针刺时,宜取用十二经的井穴以及各经的输穴或背腧穴之类,同时还要深刺并留针。这些针刺方法都是为了顺应于四时气候演变的次序、经气应于四时而不同的流注部位、病邪在四季的不同居留部位以及五脏在四时的不同特性而采用的。至于治疗转筋病,要让患者站立着取穴针刺,就可以使痉挛的症状迅速消除。至于治疗四肢偏废的痿厥病,要让患者仰卧并伸展四肢后再进行针刺,就可以使气血的运行畅通而立即出现轻快的感觉。
    《黄帝内经》灵枢 ● 小针解篇第三(译文)
    【题解】本篇是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关讨论运用小针(微针)问题的内容,按其原文顺序,择要加以解释,并作进一步的注解和补充说明,所以篇名为"小针解"。
    【原文】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提要】本段解释"小针之要"部分内容的含义。
    【白话解】所谓"易陈"的意思,是说运用小针的关键说起来是很容易的。"难入"的意思,是说它的精微之处是不显著的,是不容易使人明白的。"粗守形"的意思,就是指水平低劣的医生,仅是机械地拘守刺法来进行针刺。"上守神"的意思,就是指高明的医生,能够辨别病人的血气盛衰虚实情况,而分别施用补法和泻法。"神客"的意思,就是说邪气与正气共同留于血脉中,相互抗争,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疾病。"神"指正气而言,"客"指邪气而言。"在门"的意思,就是说邪气循着正气所出入的门户侵入人体,内外上下无所不至。"未睹其疾"的意思,就是指没有诊明症状的性质、病邪的所在,就漫无目标地进行医治是不对的;要进行针刺就必须首先明了邪正虚实以及病变发生的经脉。"恶知其原"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明确的诊断,怎么能知道病原之所在?因此,必须首先了解是哪一经发生了病变,才可以决定应该取用的经脉和穴位,而给以正确的治疗。
    【原文】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提要】本段解释把握针刺时机内容的含义。
    【白话解】"刺之微在数迟者"的意思,就是说针刺法的微妙之处,主要是在于掌握针刺手法中进针、出针的快慢速度。"粗守关"的意思,就是指技术低劣的医生,在针刺时仅仅会依据症状而取用关节附近与症状相对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而根本不懂得辨别血气的往来盛衰和邪正的进退动静等情况。"上守机"的意思,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懂得观察和把握经气虚实的变化,并以此进行补泻治疗。"机之动不离其空中"的意思,就是指气机的活动情况都会在腧穴上表现出来,懂得这一点,就可以根据诊查到的气机的虚实变化情况,而正确地运用徐疾补泻的手法。"空中之机,清静以微"的意思,就是说穴位中气血活动的变化情况是至清至静而至为微妙的,当针下已有得气的感觉时,就要仔细地体察气的往来运行情况,只有这样才不致错过运用手法的时机。"其来不可逢"的意思,就是指邪气正盛的时候,切不可迎其势采用补的手法。"其往不可追"的意思,就是指邪气已去而正气亦虚的时候,则不能妄用泻法,以免导致真气虚脱。"不可挂以发"的意思,就是说针下已有得气的感应时,就应该适时地运用针刺手法而不能有毫发之差,因为在一霎那间这种得气的感觉是很容易消失的。"扣之不发"的意思,就是说不懂得要随着气机的虚实变化而抓住时机进行补泻的医者,往往会坐失良机,这就好像扣在弓弦上的箭,到了应发的时候而没有发射出去一样,这样就只会白白耗损患者的血气而终究达不到祛除邪气的目的。
    【原文】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提要】本段解释针刺治疗中"气机"往来的重要性。

【白话解】"知其往来"的意思,就是说能够了解气的往来运行之中,气机逆顺盛虚的变化情况。"要与之期"的意思,就是指知道了气机变化的重要性,就能够及时把握最适当的时机进行针刺。"粗之暗"的意思,就是指水平低劣的医生,好像昏然无所知,不能明查气机变化的微妙作用和奥秘所在。"妙哉!工独有之"的意思,就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就是与众不同,他能够完全知晓运用针法和明了气机变化的意义所在。"往者为逆"的意思,就是说经气已去时,其脉中之气虚而小,小的叫做逆。"来者为顺"的意思,是说经气渐来时,则形气平和,平和的叫做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的意思,是说倘若明了了气机的逆顺关系,就可以毫无疑问地选取适当的穴位,大胆决定治疗措施。"迎而夺之"的意思,就是说根据经气的运行走向,迎其来势而进针,这是泻法。"追而济之"的意思,就是说循着经气运行走向的去势进针,这是补法。
    【原文】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1]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2]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秘嘲然若有得也,泻则倪[3]然若有失也。
    【提要】本段解释针刺徐疾补泻的内容。
    【注释】[1]气口其位置相当于手太阴肺经的经渠穴和太渊穴之间的部位。肺主气,气之盛衰反映于此,故称气口。又因两穴之间相距一寸有余,所以又名寸口,是诊脉的部位。
    [2]似音必,指满足的样子。
    [3]兄音谎,指失意的样子。
    【白话解】所谓"虚则实之"的意思,就是说当寸口部位上出现虚弱的脉象时,就应当用补的针法,以充实正气。"满则泄之"的意思,就是说当寸口出现满盛的脉象时,应当用泻的针法,以泻除邪气。"宛陈则除之"的意思,就是指用泻血法来排除血脉中郁积已久的病邪。"邪胜则虚之"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病邪亢盛的,就应该采用泻法,使邪气随针外泄。"徐而疾则实"的意思,就是说徐缓进针而疾速出针,这属于补法,能够补益正气。"疾而徐则虚"的意思,就是说疾速进针而徐缓出针,这属于泻法,能够泄除邪气。"言实与虚,若有若无"的意思,就是说所谓虚与实,指的是针下有得气感的属于正气实,针下没有得气感的就属于正气虚。"察后与先,若亡若存"的意思,就是说必须根据各条经脉的虚实以及邪气已退还是邪气尚存的情况,来决定针刺补泻的先后顺序。"为虚与实,若得若失"的意思,就是说采用补法补充正气,就要使病人感觉到正气充实而似若有所得;采用泻法祛除邪气,也要使病人感觉到浑身轻松而似其病若失。
    【原文】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日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日清气在下也。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日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泻兰阳之气,令病人框[1]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提要】本段解释不同的邪气侵及人体不同的部位,针刺当取不同经脉的内容。
    【注释】[1]框音筐,指形体衰败的样子。

【白话解】所谓"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的意思,就是说不同的邪气侵入人体,侵犯的部位也不同,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大多先在头部发病,所以说邪气在上。"浊气在中"的意思,就是说人食水谷,都是先入于胃,胃消化水谷,再经脾的吸收和运化,将其中的精气上输于肺,并借着肺气的分布输送而供应全身,而其中的浊物废料,则流于肠胃,通过大小肠排出体外。如果不能适应寒温变化,饮食没有节制,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作用而导致肠胃发生疾病,所以说浊气在中。"清气在下"的意思,就是说清冷潮湿的地气侵袭人体,大多先从足部开始发病,所以说清气在下。"针陷脉则邪气出"的意思,就是指邪气侵袭人体上部,在头部发病时,应根据外邪所侵入的经脉而在头部取穴,使邪气随针外泄。"针中脉则浊气出"的意思,就是指若欲使滞留在肠胃中浊气外出,就应取用中土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土经土穴)进行治疗。"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的意思,就是指邪气在表浅部位的疾病,不应当深刺,如误用深刺,反会使在表之邪气随针内陷而深人体内,所以说"反沉"。"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的意思,就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一定的部位,各个部位都属于一定的经络,这些部位都是经络出现证候及主治的所在。"取五脉者死"的意思,就是说病在内脏而使五脏之气不足的,反而用针在五脏的.各条阴经上,采用泻法猛泻其气,就会使五脏之气泄尽而造成死亡。"取三阳之脉"的意思,就是说不问虚实,就在六腑的三阳经上尽泻其气,就会使病人形体衰败而不易恢复。"夺阴者死"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取尺泽之寸的动脉,即肘上三寸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五里穴(五脏的阴气出于此),连泻五次,就会使五脏阴气泄尽而死亡。"夺阳者狂"的意思,是指如果误泻了三阳经的正气,就会令阳气耗散而使人发狂。以上这些针刺禁忌都是对医者的郑重告诫,切不可漠视之。
    【原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1]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提要】本段解释全面诊察疾病、正确使用针刺手法的重要性。
    【注释】[1]虚邪与正邪《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即四时八节之时乘虚而侵人人体的贼风,叫做虚邪。因用力汗出,腠理开泄而遭受的风邪,叫做正邪。
    【白话解】"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的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能够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和眼睛的变化,诊察尺脉和寸口脉的小大、缓急、滑涩,来确切地诊断出是哪种病变。"知其邪正"的意思,是指能够了解疾病是由四时八节的贼风(虚邪),还是由因用力劳累后腠理开泄而遭受的风邪(正邪)所引起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的意思,是在描述进针和出针时左右两手的不同姿势和动作。"气至而去之"的意思,是说针刺施用补泻手法时,下针后必须要使针下得气,使气机平调之后,才可以出针。"调气在于终始一"的意思,是说运针调气的主要关键在于要始终专心一意。"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意思,是指周身三百六十五穴,都是络脉将经脉之中的气血渗濡灌注到全身筋骨皮肉各部去的通会之处。
    【原文】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叫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提要】本段解释有关误治后导致"重竭"和"逆厥"的内容。
    【注释】[1]脉口就是指诊脉的部位,也叫气口、寸口。因肺朝百脉,脉之大者会聚于此,故称脉口。

【白话解】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的意思,是说五脏在内的精气已经竭绝,而在脉口即微弱无根、按之欲无的,是属于肾虚、髓竭、精伤等内绝的阴虚证,治疗时理应补其阴精,但若在针刺时反而取用其外在病所之处的腧穴及阳经的合穴,并用留针的方法来补益在外的阳气,就会愈益其阳而愈损其阴,使内竭之五脏精气愈竭,如此,已经耗竭的五脏精气再经损耗,就必然会导致死亡。在临死时,因其脏气已经耗竭而虚脱,阴不生阳,无气以动,所以其表现出的病象是安静的。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的意思,就是说五脏在外的精气已经竭绝,而在脉口出现微弱脉象,轻取似无的,是属于阳气衰绝的重症,治疗时理应补其阳气,但若在针刺时反而取用了四肢末梢部位的输穴,并用留针的方法来补益在内的阴气,就会使阴气更盛,阴气盛就会使已经虚衰的阳气内人而愈发衰竭,阳气内陷就会发生阴阳逆乱的厥逆病证,发生厥逆就必然会导致死亡。在临死时,因阳并于阴,阴气有余,阴阳逆乱,所以有烦躁的表现。 在上述"睹其色,察其目"等句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察其目"的意义,只有五脏六腑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目睛的色泽明润。目睛的色泽鲜明,则其所发出的声音也必然洪亮。这里所谓声音洪亮的意思,是说它所发出的声音和平常是不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针疗法汇总
针家精要│程莘农谈“得气”
揭开针灸的神秘面纱,想学和初识针灸的转走看看
烧山火、透天凉与平补平泻四手诀、退针法
程氏针灸 | 国医大师程莘农谈“得气”
中医学概况培训教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