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朱煜老师对《梅花魂》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

朱煜老师对《梅花魂》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

时间:2013815

资料整理:重庆  龙华

地点:鲲鹏小语工作室呱呱325009房间

 

 

 

第一部分:文本细读(按自然段展示:红色字体是朱煜老师重点解读的地方)

1、故乡的梅花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又是两个四字词语,这是中文的很大的特点。起到互文的关系)的外祖父。(这个故乡是指厦门又与总呼应,说明作者一直在关注梅花,因为她一直在思念她的外祖父,由花联想到人。)(让我们看出古典文学的功底)

2、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因为外祖父熟读了经史,所以他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传统的儒家弟子。经史两个字是祖父总想回国的逻辑起点,一篇好文章是有好的逻辑的,诗词是他的爱好),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说明外祖父的家境非常好,“梨花木交椅”又具有浓浓的民族特色,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眼泪的数量多,这是伤感之泪,外公有所联想,触境生情)。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外公流泪时,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用到了一个对比的手法)

3、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古玩”与“墨梅图”对比的描写,反映了祖父对图的喜欢和珍视。前面两件小事以叙述为主,后面是用了对话的方式。使文章的行文变得多样,不单调)

4、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5干吗要回去呢?

6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7、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8、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9外公年纪太大了……”

10、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11、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同样是写外公哭,但与前面的哭不一样,前面是伤感,这一次是绝别之泪。我认为这是无奈之泪)

12、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与前面的梨花木一样很重要,让我们读者知道了,外公也好,家人也好,生活的品质是非常高的。一方面是家道殷实,另一方面反映了精神世界,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皈依。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13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就是说明对祖国的重视

14、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光是天气吗?不是,这是个分别的时候,所以这更是一种心境)。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15、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第三次写流泪,是不舍之泪,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写三次泪不一样,作者把这三次描写得非常好。为什么用破折号?雪白血色,非常鲜明。细亚麻布与前面的梨花椅、白杭绸一样是中国特有的元素

16、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文章共写了五件事,其中后面三件是一件事,就是写我们要回国了,祖父要留下来。梳理一下逻辑关系,第一件事是状态,无法掩饰自己的思乡之情,第二件事,是把梅花图弄脏了,突发事件,第三件我们要走了,要分别了,发现作者在选择材料时,选了三件无法忘记的事,第一件经常发生的,第二件是突发事件,第三件是生离死别,都让人难忘。不是随便选的,而是自己印想最深,最难忘的。

作者回国是五九年,由于东南亚排华势力,才送孩子回国。

再来看看课标,我们应该怎么教给孩子呢?

第三学段以篇章教学为主,了解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不同文体的一般特点和阅读策略。

五六年级要知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和文章具体的写法;阅读方法就是教学方法。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要从整体入手,探寻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选材组材和遣词造句的匠心。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设定

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有四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我认为词语多了一点,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自己来定。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我认为这个目标不好,我改为“摘抄三句包含上述词语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脱离了语言环境来抄词语不好,不仅要抄,用一两句话写写。如果只叫学生抄,也许学生就是抄最短的,而不是最感动的。这是一个让学生动笔,整理思路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也不同意,要读得有感情,一定是有生活经验的才行,如何有感情,你如何判断?同样一句话,没有拿腔拿调难道就没有感情吗?内向的和外向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我是改成了正确流利的朗读、默读课文。可以判断是否做到。

4、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如果要我说目标,一定是可以操作,可以检验的,而“揣摩”是没法表达,也没法检验的。我改为:理解课文,学会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5、  了解作者用了插叙的方式用五件小事表达文章主题的好处。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

上课前可以交流一下,字的读音呀,魂是什么呀?梅花的精神,找出来。其实梅花魂就是一种品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是解题。

 

第一板块:

1、自学交流生字新词。

2、学习“魂”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梅花魂的句子。抓住重复的“愈是”、“最”、“愈”指导朗读。

 

随文识字,葬可以从字理来讲,对眷念来讲,眷就是回头看,是舍不得,用眼睛看。梳理有规律的字。通过随文识字来记字形字音。

 

第二版块:

1、出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请学生阅读思考之间的关系(随文识字解词)

2、根据提示归纳小标题(读诗落泪、惜画发火、故土难回、临别赠画、送行赠帕)

3、了解插叙手法。

 

接下来,老师出示一共记了五件事,出示读诗落泪,后面一件出示惜画,让学生补充后面的两个字,这种归纳方法锻炼学生炼字的能力。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写的是什么时间?“现在”。再出示最后一段是什么时候?“现在”。当时的五件事是过去,过去的事是放在现在中的,这种方法就是插叙。这个地方讲到这里就好了,不要再说好处,整篇文章说完了,再来说好处。

 

第三板块

1、文章三次写到外公落泪,请找出相关句子。

2、学习第一次“落泪”

1)解诗,读句子(2)从“冰凉”“长长地但一口气”你感受什么?“我”“不懂”什么?揭示对比的写法。

3)小结:通过重点词我们感受到外公的思乡之情

3、学习第二次落泪:

1)比较这一次落泪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这个部分有对比的写法吗?找出来,说说感受。

3)随机和学生提炼重点词,巩固新知。

4、学习第三次落泪:

1)自己找重点词,分析其中的人物情感。

2)体会破折号和妈妈的描写的作用

3)总结重点词的类别、作用。

 

重点就是完成第三条目标。文章三次写到了三次祖父落泪。直接告诉学生有三次,找出相关语句。三次教学要由扶到放。第一次落泪先来解诗。第一句诗用到了几个仄声字呀?七个字中有五个字是仄声字,表达的是不开心。用方言来吟诵,就是流泪的感觉、哭的感觉。异乡是针对王维来说的,异客就是当地人来说的,不同的角度阐明王维的身份。这就是外公的感觉呀?第二句:看到的是朋友用过的东西,从朋友刚刚走,我就开始思念他了,情感传递更深刻。把这两句诗的来龙去脉给学生讲讲,当你把诗解读到此,再来读读每当……拿走冰凉,就不能感受到心中的寒意。叹气是什么?是一种状态。告诉学生冰凉、长长地叹一口气,当学生说不清楚,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问学生:我不明白什么?这是伏笔,很重要的。现在要小结,因为讲了一个知识点。“冰凉、长长地叹一口气,”这是重点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思乡之情。全文没有思乡,却处处是思乡。

第二次学习落泪。把第一次落泪和第二次落泪相比较,一个很含蓄,一个很直接。外公为什么要那么伤心,因为这是绝别的时候呀。“像小孩子”也是个重点词。在学生与学生合作时,你要引导,共同去发现重点词后面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找重点词,得到的感受是一样的,这说明作者的写作手法之高。

第三次落泪,由扶到放。自己找找重点词。让学生自己说。提醒他们,不要找单单写外公的,有的是侧面来写,还有标点符号,这是巩固新旧,有细微的拓展,以后就可以讲侧面描写,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就是教会学生找重点词,通过重点词体会主题。一定要总结,我们学了重点词,那些可以充当重点词,让学生自己说,所谓重点词包括了名词、动词……只要是表现文章主题特别有用的就是重点词。

第四版块:

1、外公思乡和梅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取外公哭了?要取梅花魂?让学生自己说。梅花与外公的联系。有一个文学的意象,让文章更优美,含蓄。

2、说说插叙的好处(为什么选这些材料)(这些材料能不能删掉一些,可不可以?进行讨论。学生会获得读文章的方式,阅读策略就是这样一点点得来的。

 

第五版块:

以“梅花”为线索,用刚才的方法学习。

1、几次写到梅花?

2、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情感。

3、从全文篇章角度说说以梅花为线索的优点。

文章不能面面俱到,教了等于没有教。刚才是巩固新知,现在要运用新知。这篇文章可以按流泪为线索,还可以按梅花为线索。五件事中哪些事有梅花?其中有三次写到了梅花。用刚才的方法体会,写到梅花的语句来体会。从全篇文章的角度说说以梅花为线索的优点。我把梅花的线索当作操作,抓住重点词来体会表达,老师只起来点拨的作用。

解题完了,梳理了结构之后,同学们,出现了两条线索,外公哭了三次,梅花三次,让学生自己选择。把其中的一个作为练习。

 

作业设计:

1、给外公写一份小的简介。用上文章里的语句。

2、选择另外的材料,里面也有很多重点词,让学生读后写一份小报告,写一写你找到了哪些重点词。

3、再找一篇插叙的文章,让学生说一说表达效果。

第一、关于解读课文,一定不要疏忽那些不起眼的词、字。

第二、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要结合班级,可操作,可检测的。

 

第三、教学设计要立足教会学生,向数学课学习,一定不能模模糊糊,我要教什么,我教会了吗?我让学生怎样从不会到会,一定要有相应的步骤,可以实施的步骤。

 

 

鲲鹏小语325009呱呱工作室同步文字交流:

【鲲鹏小语】常新涛 大家 :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构词方式,前面是叠词,后边是形容词。而第一段的“又”和“总”又形成呼应之势,说明作者总是在关注梅花的。 [20:17:10]

【鲲鹏小语】陈新福(330117233)  20:20:36作者陈慧瑛在创作谈中如是说:“《梅花魂》是我家的真实生活写照,是海外儿女滴泪的心声……外祖父的墨梅,关于梅花品格的谆谆教诲,伴我走过了青年时代万苦千辛的人生旅程,在祖国最危难的岁月,我与祖国母亲同在!”课文开篇的“又”“总是”对梅花有着独特的情怀。这种情怀的诞生源于外祖的爱梅之感染,因此,才有对外祖父的怀念,对其爱国情怀的追忆。

【鲲鹏教研】靳海燕 大家 : “朵朵冷艳” “缕缕幽芳”寥寥几笔写出梅花的骨气,为后文做铺垫,“漂泊他乡”“葬身异国”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20:20:39]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你还小呢,你不懂”欲说还休的思乡之情、外租父只有自己默默思念,在对比中把外租父的孤独无限放大! [20:26:39]

【鲲鹏小语】常新涛 大家 : 古玩和墨梅图再次形成对比。接下来的细心照顾墨梅图,更显示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为我长大后理解外祖父的内心感受,铺垫了基础。 [20:27:48]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第一次落泪——伤感、触景生情,第二次落泪——诀别之泪。一次比一次悲痛! [20:29:16]

【鲲鹏小语】福建*陈新福(330117233)  20:30:37外祖父对墨梅的这份珍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烙印。

【鲲鹏小语】益俊 大家 : 神情动作句句入神 [20:30:41]

【鲲鹏小语】 周玲 大家 : 从前面无声的泪到这里“呜呜的哭”反映出祖父内心对祖国的极度渴望与思念。 [20:31:03]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梅花魂,要从“魂”上做文章。 [20:32:16]

【鲲鹏小语】张祖庆 大家 : 梨花木交椅,有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交椅。大家想想,为何用梨花木交椅,而不是皮椅子?家具中,也藏着思乡之情啊。这个梨花木交椅,不仅仅是家道殷实的表现,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皈依。 [20:33:07]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中国文化元素多的痕迹在文中多次体现“经史诗词”“梨花木大交椅”“白杭绸”这些独具的中国符号说明祖父时刻情系祖国! [20:33:26]

【鲲鹏小语】赵文冬 大家 : 祖父的泪既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极度思念,不能回到祖国的伤感,又体现了那种无法回到祖国的无奈。 [20:33:29]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联系背景解读文本,感受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0:33:31]

【鲲鹏小语】林家泉 大家 : 细读文本,透过文本的字词句篇,关注揣摩文篇的结构、写作技巧,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细节描写,可以读懂文本。但读懂文本背后的写作背景,是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20:33:45]

【鲲鹏小语】黄再洋 大家 : 深受中华古典文化熏陶的外祖父思乡、爱国的表达方式甚为独特,一是诗词,二是古玩(古玩也是中华文化的内容之一,梨花木大交椅也是其一),三是梅花!虽然身在星岛,但是却能创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氛围的生活,“魂”重点表现在梅花上,散显在生活习性与爱好中。 [20:34:09]

【鲲鹏小语】丽影 【鲲鹏小语】张祖庆 : 支持!文中提到的一些家居很有中国特色。如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一句 [20:34:49]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补充资料)陈慧瑛从小在新加坡长大,颇受外祖父洪镜湖老先生的影响。洪镜湖先生,是晚清时候的一个举人,后来下南洋做生意,之后定居新加坡。但他一直保留着一些中国文人的许多气质,自幼饱读诗书,能书善画,喜欢古玩等, [20:40:41]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尤其是爱梅赠梅这档事,让作者难以忘怀,甚至影响终生。 [20:40:44]

【鲲鹏小语】王琳 大家 : 颜色对比鲜明,刻画细致,精准的文字描写很形象 [20:41:01]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第三次落泪“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外祖父的孤独、无奈都隐藏在“泪眼朦胧”中,外祖父的思乡、厚望都寄托在“血色的梅花”中! [20:41:06]

【鲲鹏小语】 周玲 大家 : 梅花魂,中国人的魂。花为外现,魂为内隐。

【鲲鹏小语】常新涛 朱煜 : 文本细读是教师对文本的梳理和思考,是教师进行教学之前的准备,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进行取舍的基础。而真正走进目标设定和教学设计,我们还要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情况。 [20:47:39]

【鲲鹏小语】 周玲 大家 : 阅读方法就是教学方法,教、学合一。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 [20:51:00]

【鲲鹏小语】 周玲 大家 :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0:52:13]

【鲲鹏小语】赵彦林 大家 : 摘抄含有词语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不仅要写,还要谈自己的感悟,这点设计巧妙。 [20:53:00]

【鲲鹏小语】赵彦林 大家 : 感情朗读,感情的需要才这样读吧。默读课文这一点改得好! [20:55:07]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朗读的感情从哪呈现?情由心生,未必统一标准拿腔拿调。 [20:55:13]

【鲲鹏小语】常新涛 大家 : 朗读课文有没有感情,很难判定——因为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在阅读中表达情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拿腔拿调”就是有感情,没有拿腔拿调就是没感情。所以,如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太准确的,是不好考察的,是模糊的。 [20:56:55]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单元导语是备课之初最重要的环节,乃至备整本书的意识! [20:59:29]

【鲲鹏小语】于晓伟 大家 : 目标的制定关注表达与运用。 [21:00:03]

【鲲鹏小语】益俊 大家 : 对“魂”字新的理解,紧扣“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使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21:03:24]

【鲲鹏教研】靳海燕 朱煜 : 可以给孩子讲“魂”“葬”“衰”“眷”的字理,因为这些字孩子不仅易错,这些字还与文章的主题有关联 [21:08:10]

【鲲鹏小语】 周玲 大家 : 小标题的填空炼字,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提升能力。 [21:11:14]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第三板块找出外祖父三次落泪的句子,教师要由扶到放;方言的吟诵掀起课堂的小高潮! [21:14:06]

【鲲鹏小语】益俊 大家 : 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21:14:26]

【鲲鹏小语】益俊 大家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作者在外地,九九重阳节时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况跟王维差不多,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思念的亲人,这个诗句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泪了。“ [21:15:04]

【鲲鹏小语】常新涛 大家 : 这样的读,味道就出来了,那种浓浓的思乡是溢于言表的。前两天我们还在思考:思乡和爱国如何教给学生?今天,朱煜老师用他形象的教学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21:19:00]

【鲲鹏小语】兰波 大家 : 情感传递的方式有多种途径,朱老师抓关键词“冰凉”来感受、传递,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情感的共鸣! [21:19:11]

【鲲鹏小语】 周玲 大家 : 想不到、像小孩子等抓重点词,学法指导,从扶到放,层层递进。又学一招,呵呵。 [21:24:56]

【鲲鹏小语】王琳 大家 : 和学生合作研读,一起学习,共同发现,体现了课堂平等对话,可以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探究、表达愿望 [21:24:58]

【鲲鹏小语】益俊 大家 : 文章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21:25:54]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由教到扶,由扶到放,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21:26:34]

【鲲鹏小语】常新涛 大家 : 学习重点词理解文本之后,进行适当的小结,对学生方法的习得是很有帮助的。这就是“得法”吧! [21:26:38]

 

【鲲鹏教研】靳海燕 大家 : 找重点词应“教----放”,学生很系统的掌握了方法 [21:27:10]

(鲲鹏小语)小梅 大家 : 学到这里,老师就要问学生:外公的哭与梅花魂的关系?点明了主题。 [21:28:46]

【鲲鹏小语】杨爱红 大家 : 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教给了学生抓重点词体会人物情感的学习方法。 [21:28:53]

【鲲鹏小语】张国山 大家 : 梅花魂的最底层涵义是梅花的秉性,即“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深层含义就是梅花魂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气节,表现出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赤子之情。 [21:31:52]

【鲲鹏小语】梅影飘香 大家 : 两条线索,扶放结合,值得学习。 [21:37:15]

【鲲鹏小语】张烨(2652976329)  21:39:47以方法为主线设计,习得的是方法,借助课文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

【鲲鹏小语】晓枫 大家 : 比较课后作业三,再去体会插叙的表达效果 [21:39:45]

安徽益俊 大家 :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感觉朱煜老师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21:41:24]

【鲲鹏小语】兰波对大家说: “语文课要向数学课学习,清楚明白、有相应的教学步骤,可以实施。高效在清晰、可操作性强! [21:41: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花魂》教学设计方案--求索与创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反思
4*《梅花魂》
6 梅花魂(1)
《梅花魂》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