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和谐:精神疾病时代的新命题[疾病防治]
自我和谐:精神疾病时代的新命题

2011-01-15 14:42

 

自我和谐:精神疾病时代的新命题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医学模式在转变,疾病谱序列在调整。健康的概念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即单纯以身体的健康为研究主体,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转变。具体说来,现代健康的概念是指身体无疾患,心理状态平衡和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讲究精神卫生,保持个体身心和谐是维护良好精神状态的必要手段。

 

早在八年前的1999年11月,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指出: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身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心理疾病成为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他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抑郁症人数已达到并超过3.4亿,精神分裂症0.5亿,比1970年翻了一翻,成为“世纪病”;据统计报告,2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抑郁症患者人数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

据中国国家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90年代的13.4%,病人总数达1600万,其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约780多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数字还在逐渐增多。1999年12月6日在汕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会议上,专家预测到2020年,预计有6种精神疾病将进入前20种主要疾病的行列中,占所有疾病的17.4%,精神障碍将成为中国头号疾患。

中国科协于2002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项旨在调查公众对算命、看风水等看法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的人行为倾向完全受算命结果支配,超过40%的人尽管不会因算命结果改变日常生活,但表示会适当加以注意。财运、健康和婚姻的祈福是算命的三大内容,其中为财运而算命的人最多,占28.4%。此外,寻求心理安慰是公众算命的重要动机。调查显示,大约有33%的人认为算命现象的存在是因为“一些人的精神空虚”。本次普查工作的领导成员之一周凯宁呼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际,要关注公众的心理健康,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医疗服务体系。

根据专家的研究,在诸多精神障碍病症中,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最易于诱发恶性犯罪的精神病灶。

抑郁症

我们都经历过人生的失败、挫折和躁动的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几乎所有人均会在某时某地体会过沮丧和深深的失落,甚至或多或少或真或假地考虑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摆脱烦恼。不过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安然无恙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摆脱往日的阴影或者忘记了过去岁月中的心灵磨难,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明白为什么当初有那样的想法,那些在过去的岁月中曾经牢牢抓住我们的念头,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如此的无足轻重。我们通常会嘲笑自己,而忘记了曾经面临的极大危险。我们不自觉地避开心灵的疾病而更加重视机体,这和我们的文化有关,我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矫正自己的心灵。

然而心灵的疾病是同样真实的存在,甚至远比机体更加的“真实”。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这些疾病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当你的忧郁超过某个限度,或者长时间地处于忧郁的状态,就可能发展成抑郁症。再严重发展下去,可能导致自杀和杀人的悲剧。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在杀害了儿子后自杀未遂。人们在震惊之余,也感到难以理解:抑郁症患者为何要杀人?

其实,抑郁症杀人事件在抑郁症患者身上是时有发生的。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杀人后随即自杀的案例中,有1/3的杀人者患有抑郁症,大多数被害人是其最亲密的亲属。2003年夏天发生的那起美国母亲杀害五个孩子并自杀未遂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近年来,大家对抑郁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得了抑郁症后,患者会感到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索然无味,脑子变得迟钝了,全身不舒服,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失眠。严重者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活着没意思,还不如一死了之,因而常出现自杀行为。那么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还会杀害他人呢﹖

有些抑郁症患者在病情严重时,情绪极度低落,会出现强烈的自杀念头;同时由于疾病的影响,这些患者对生活极端悲观,视人生为苦旅,在自杀之前,常从同情与怜悯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死后,亲人会遭遇同样甚至更大的不幸与痛苦,为了解除他们的痛苦,还不如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在自杀前常常先杀死自己的配偶或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然后自杀。医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作“扩大性自杀”,也称“怜悯性杀亲”。

有些抑郁症患者情绪严重低落,悲观厌世,但因为家人防范较严或是胆怯,屡次自杀不能成功,就会想到如果杀害了他人,肯定会被司法部门处以极刑,就能达到自杀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被害者通常与患者无冤无仇,甚至素不相识。患者杀人后常立即投案自首,这被称为“曲线自杀”。

有些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心情极度烦躁,恶劣苦闷,在遇到重大精神刺激时,会出现恶劣情绪的强烈爆发,没有明确动机而冲动杀人;也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在神志恍惚、幻觉与妄想等精神病理状态下,也会出现杀人行为。

总之,抑郁症患者发病时,除了自己深陷痛苦之中外,对他人及社会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尽可能地解除病人的痛苦,避免惨剧的发生。

您可能正遭受这些症状的困扰——腹痛、腹泻、便秘;失眠、早醒或只想睡觉;头痛、背痛、各种躯体疼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胸闷、胸痛、心慌、早搏;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抑郁症在国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据报告,其患病率最高竟占人群的10%左右,而且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阶层,患病率偏高。除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外,一般的抑郁症都可以完全治好,好了之后也不会有后遗症,可以与未发病前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美国有逾1900万人深受抑郁之苦,其中约有1/5更是终日生活在抑郁中。据统计,美国将近20%的妇女和约10%的男性患有抑郁症。不过,因为男性往往宁愿独自忍受抑郁而不求助,专家认为男性抑郁症患者其实不止10%这么少。所幸,一旦确诊为抑郁症,有多种方法可以治愈。

美国研究人员访问了3000名14岁到24岁的青少年,发现7%的人有社会焦虑失调现象,14%的人有抑郁现象,2.5%的人两种现象兼有。4年之后,发展为抑郁症的人,扩大了3倍。法国每5人中就有1人患抑郁症,最近公布的一项医学报告说,法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患抑郁症。每5人中就有1人(占居民总数的17%-19%)。仅美国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37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但是由于认识不足,绝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

忧郁症一般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忧郁症源于人的内在生理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太低;也可能是性格使然,如有些人对自己要求过高,无法达到目标时,自然产生幻灭感。“外源性”忧郁症的导因则是外来压力,如失去心爱的人、失业、失恋、工作压力过大等。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忧郁症的症状基本上表现为懒、呆、变、忧、虑。所谓懒,就是做事提不起劲;呆是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变就是性情大变;忧是无缘无故感到沮丧;虑则是对生命价值感到怀疑,对生活缺乏信心。忧郁症者的生理变化主要有:胃口不好、体重下降、失眠或睡眠过度、身体不适,如腰酸背痛等。

忧郁症患者如果“郁”火满腔而又不及时去求医的话,其结果是约10%的患者有自杀倾向,有的病人甚至成为家庭暴力或儿童虐待事件的主角。但这并不是说忧郁症就一定是绝症,至少目前完全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来治疗。

那么,忧郁症患者如何防止忧郁呢?专家认为,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在工作中,不妨持成功是偶然、失败是理所当然的想法。其次,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学习面对自己,并接受自己的能力。运动、静坐也都是可行的办法。因为运动、静坐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松懈身心。也可以到辅导中心向专家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抑郁症又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有15%因自杀而结束生命。

其实,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抑郁症患者往往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假如曾经有过上述的诊断,不妨试试到精神专科医院或心理门诊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需要提醒人们的是: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各种慢性躯体疾病患者;2、一旦出现情绪低落,脑力迟钝等表现,应及早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3、要充分注意和记住: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一种严重疾病,必要时应住院治疗。

抑郁症有个慢性化过程,预防抑郁症慢性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父母共同关心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对负性事件的应变能力;及早识别和治疗抑郁症,取得家属和社会支持,注意调整婚姻关系,让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在门诊接受心理治疗,帮助病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世人皆知,恋爱会使成年人变得年轻,身体更加充满活力,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然而,青少年之间的恋爱,则不然了。他们的早恋,容易导致严重的抑郁、自杀、甚至杀人。这绝非耸人听闻,而是美国青少年专家得出的一致结论。

美国《健康和社会行为》杂志最近对80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早恋对他们来说,可能变成地狱。青少年之间的早恋,很有可能使他们患上抑郁症。一些人还会因此自杀。个别人甚至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前不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山地高中枪杀两名同学的学生安迪·威廉姆斯称,他就是因为失恋精神压抑才杀人的。

美国著名儿科专家米里亚姆·考夫曼在其最近出版的《战胜青少年抑郁》一书中写道,因早恋引起的抑郁症,其实在15-20%的青少年身上是会有早期症状的。如孩子日益孤独,睡眠增加,饮食或行为改变等,这些症状如持续出现2周以上,最好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考夫曼希望家长应更多地负起责任来。在美国,一些家长甚至鼓励上中学的女儿去交男朋友,认为这才说明女儿有魅力,在校园受欢迎。这种态度显然是不正确的。考夫曼建议家长积极地鼓励孩子与更多的朋友交往,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外出游玩最好多几个人去,或与家庭成员一起去。因此,美国专家最后忠告青少年不要过早地轻坠爱河,应把精力主要用到学习上。

美国密歇根大学护理学系研究发现,归属感多少是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出现抑郁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人归属感较小,他即将出现抑郁的机会便较大,其他如人际支持心理冲突和孤独感等因素则相对较次要。

抑郁症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影响着各年龄层近1/5的人。抑郁症是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症的疾病,在心里咨询中常常可以见到青少年以“厌学”或“生活没意思”来求助。但咨询员往往视其为“情绪不佳”,而没有探求其深层问题。假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忧郁会使人变得退缩、困惑,甚至无法生活和工作,甚或自杀。遗憾的是,由于这种感觉患者本人无法抗拒或并不自知,以至于他(她)不会主动寻医求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存在如下观点,如“我只是累了”,“我自己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没什么,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反正做什么都没有用,何必呢”。这些试图掩饰抑郁症或假装没有事的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抑郁症持续越久就越难以恢复,及早发现,并给予治疗,愈后能明显改观。

那么,抑郁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心理健康专家指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情绪低落和沮丧,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2)吃饭没有胃口。(3)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早醒,睡眠感丧失等。(4)无缘无故地紧张或忧郁。(5)一些平常使你快乐的事(如嗜好、工作,或饲养宠物)变得没有吸引力了。(6)爱发脾气,觉得周围的人很烦,或对你的亲友漠不关心。(7)对性生活变得不感兴趣。(8)疲倦、嗜睡,没有情绪做任何事。(9)觉得自己的失误或缺点是一种失败,或有罪恶感。(10)对一些问题很难集中精神进行思考,或做出决定。(11)过分担心轻微不适或疼痛。(12)常想到死或有自杀念头。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有4个以上是肯定的,且这些症状已持续或超过了2周,那么说明你已受到了抑郁症的袭击,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特别是对最后一个问题回答肯定的人,必须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接受综合治疗。

摆脱抑郁症的阴影需要逐步地进行,所有有忧郁症状的人都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技巧。因为忧郁经常会使人陷入无助的困境中,认为人生充满了失败,这些人应该为自己设立些小而易完成的目标,如每天准时上班等,只要取得一点进步都会有助于自己重建自信心;各种形式的运动也会使人感觉更好;来自好朋友的鼓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使自己没什么好说的,也应该找朋友谈一谈,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你所信赖的人自己的感受,这有利于改善你的心情。有些患者还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如抗忧郁药物及心理治疗等其他康复措施。

令人欣慰的是,只要及早开始治疗,几乎所有抑郁症患者都可以康复,再度享受美好的人生。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以后不再陷入低潮,只要一步步,一天天,循序渐进地努力克服忧郁,就可以学会适应每天的阵雨,再度迎接明媚的阳光。

必须强调指出,目前,隐匿性抑郁症在增多,尽管其内在因素起重要作用,但亦应本着疾病的三维(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观点,相应地注意到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因为对人来说,任何生物过程都受外界环境与生活条件的影响,正如过分紧张、恐怖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一样,何况患者本身就具有内分泌激素调节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呢。

据我们调查,在诱发隐匿性抑郁症的外在因素中有:1、就业、调动工作和职业不称心的问题;2、儿女婚事、个人婚姻问题;3、升学问题;4、家庭成员的生、离、死、别;5、危及生命的疾病和外伤;6、事业负担过重或急剧减少;7、妇女产褥期;8、心爱物遗失;9、失恋、相思;10、环境突变;11、思乡等。晋升和出嫁按理是愉快的事,但也有为此而发病者,这些情况如从精神生理学上分析,基本是属于固有的生活节奏突然改变,符合内因性情感障碍的病理过程。如能在生活中注意到这些变化而力求缓冲避免之,会起到防止发病的效果,这方面,无论本人与其家属均不可忽视。

切记,抑郁症既不代表软弱,也非女性专有。它同心脏病、糖尿病、流感一样是一种病,而且同其他疾病一样可以治愈,不必死撑。

精神分裂症
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人中,五分之一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英国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到,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年轻人数目,到达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人们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精神分裂症,以为总是些疯狂而危险的中年人。专家认为,对待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存在诊断不足、即明明有病却说无病的现象。这与混淆精神病现象与荷尔蒙变化有关。

对青少年精神病的忽略,或多或少地促成了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现象。青少年是自杀上升的唯一年龄组。英国精神分裂症奖学金机构的人士说:“与青少年的交往常常是令人压抑的,好多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就这么自杀而去了。”

1997年《文汇报》曾披露出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多项指标证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学生中曾经想离家出走的占25.6%;考试后出现焦虑症状的占22.6%;常担心发生可怕的事占18.7%;感到无人关心的占16.1%;闷闷不乐的占12.1%;想自杀的占14.3%,自卑的占37.4%;性格暴躁的占18.7%;心理幼稚的占10.9%;孤独的占7%,希望自己是异性的占1.9%。平均每人达2.07项心理问题。

最近,我国一项对1.4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全国大学生中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的,高达退学总人数的54.4%。

回顾我国精神病发病史,50年代仅为2.7‰,1982年上升到12.6‰,据1993年抽样调查,达13.4‰。1999年上海市精神病调查显示,每年以3‰的累计数上升,已达16.3‰。目前,我国有各种精神病人约16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约780万人。自杀死亡率已高达22.2/10万。

心理失衡和精神障碍是精神病的基础,甚至是精神病的前驱表现。

警惕其他潜在的精神疾病
精神健康在中国还不是一个人人都能坦然面对的话题,其实精神疾病在许多人当中都存在着:

一名12岁的少女突然患了精神病;一名刚迈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却毫无理由突然要轻生……

这一切都让周围的人感到不可理解。精神病专家分析说,其实患者潜在的精神疾病已经很久了,如果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不可能得精神病的。

王小彤(化名)12岁,是广州某重点中学的初一学生。一次旅游期间,因为其母与同行的别人家的孩子多说了几句话,她就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对母亲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的母亲爱的是别人的孩子,根本不爱自己。回家后,她甚至产生了母亲会毒害她的妄想,从此她不敢吃家里的任何东西。其父知道后,对她进行了严厉批评,她又认为父母会合伙谋害她。

王小彤的母亲说,其实在她10岁时,就发现她常为一点小事不开心、生气,但都以为是孩子脾气不好,长大了就好了,没有更多的注意,没想到后来竟发展成了精神病。

多年从事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黄杏梅大夫介绍说,王小彤患的是“被害妄想症”,以前发病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长期压抑而造成的,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发生比较罕见。其实如果发现孩子性格怪异,及时治疗是不可能发展成精神病的。黄大夫还说,由于人们普遍缺乏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与了解,许多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及亲人患了精神上的疾病,等到突然发了精神病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北京大学毕业的邵伟说,父亲患癌症去世后,对他的影响很大,感觉家里的东西都有病毒,不敢碰任何东西,心理上已经被折磨到只想死的地步。可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精神不正常。

黄杏梅认为,避免精神病的困扰关键是要防治。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如能早期发现,都可以通过药物的、心理的治疗得到控制和缓解。

“目前,精神健康在中国还不是一个人人都能坦然面对的话题,有了精神障碍的人不愿意承认,没有精神障碍的人也宁可相信精神健康问题与自己无关。”黄大夫说,“其实精神疾病在许多人当中都存在,比如经常失眠或者抑郁等都属于精神病的症状,只是很多人忽视了精神卫生。”

有关国际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精神疾患更严重地威胁人类的世纪。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意外死亡占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而自杀则高居意外死亡的榜首。

关于中国精神卫生的趋向,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先生分析说:“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

无疑,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物质依赖、自杀、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等日益突出。就在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你享受陶醉的时候,你也在承受着更多的精神压力。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卫生障碍以及自杀等现象的发生日益频繁。我们每个人随时有可能因为对精神健康的忽视,一不小心地使自己由分母变成分子。正如我们所普遍感受到的,最近几年,有关青少年由于心理不健康造成的问题逐年增多。

专家指出,精神疾患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精神疾患对中国人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并已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对此,人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遗憾的是,对精神疾病严重的危害性,不仅普通百姓认识不够,就是一些健康机构或专业医护人员中,也对一些精神问题及其对于公众健康负担的程度估计不足。以中国15岁以上人群中精神障碍的时间点发病率(指某一时间段的发病率)为例,中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的数字为0.05%,而全球负担研究此项目的国际机构估计的这一数字则为2.49%,两者相差竟达48倍。据了解,目前中国城市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尚不到30%。“规划”中指出:到2005年要增长10个百分点,到2010年要达到60%。另外,到2005年,城市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一半;2010年,要升至80%,而现在还不足三分之一。培训师资,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训练是当务之急。“规划”还制定了降低老年期精神疾病的指标。此外特别提出要开展孕产期妇女心理保健,降低孕产妇不良心理反应率。因为母亲的心理行为会直接影响胎儿,对今后孩子的心理有影响。救灾防病和灾后重建今后也会包括精神卫生救援工作这一项。据悉,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以降低灾后精神疾病发病率。明年中国将建立国家级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到2010年,中国的精神科医生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0%,全国要达到20000名。

精神健康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国内外精神卫生专家预测,21世纪将出现精神障碍大流行。患精神病与患心血管病、感冒、肠炎一样,既不是自愿的,也不是想躲就能躲得掉的。不论一个人患了什么病,周围的人只有同情、照顾与帮助的义务,没有嘲笑、幸灾乐祸或鄙视的权利。这是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与人道主义精神。由此看来,精神健康问题已不单单是个别性、个人性的,而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亟须引起世人的充分重视。
遏制心理病毒蔓延良方何在?

在对由于种种精神障碍、心理变态导致犯罪的个案调查中,我们发现违法犯罪者年轻人居多,而且相当数量是在校的大学生。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由1989年的20.23%上升为27.03%;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中,有心理障碍的就占16%以上,实际比例肯定超过此比例。北京大学近十年来因心理疾病休、退学人数占总休、退学人数的1/3左右;中国人民大学1978至1988年全校休、退学人数共128人,其中心理障碍共31人,占24.2%。杭州市科委从7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抽取296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3年跟踪研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占25.39%。

北京市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专门课题组,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可谓喜忧参半。总体而言,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良好,个性具有外向、开放、活泼和富有激情的特点,思维比较敏捷,学习能力较强,情绪比较稳定,有较强的自信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创造潜力。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依据心理量表调查结果,北京市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6.51%。与国内正常人群调查结果相比,大学生各种心理症状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说明大学生群体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与国内大学生群体比较,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尚属较轻,可见全国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北京高校大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弱点,主要表现在缺乏认真负责精神,克制力、意志品质较差,缺乏务实精神和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由此可见心理疾患已越来越严重地危及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玷污了神圣的象牙塔,贬低了大学生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它像恶魔、像幽灵一样盘旋在人们上空,随时向心理防线脆弱的对象发起进攻。于是众多心理脆弱的大学生便成了它的牺牲品,被扼杀了青春与希望,成为病态的人。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其形势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怎么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如何评定一个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需要结合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教育的工作也是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特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实际上,心理健康的特征是多方面的,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描述:  1、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并对之作出有效的适应,思想高尚、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2、乐于学习和工作,并能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3、善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这就要求不仅要扮演好人际间的各种角色,如学生、子女、同学等等,还要有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能适应各种社会关系。4、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5、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制。这就要求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情绪和动机,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与自我控制能力,正视挫折,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6、具有健全的性格和抗衡心理紧张的力量。7、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即行为方式与年龄特点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行为的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方式的一贯和统一。

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痛心疾首又心急如焚,我们应当如何防范?这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

首先应当是找准病因。有关专家人士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时期。人格扭曲如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也就是常说的“变态”。其中反社会人格、攻击型人格等变态类型有很强的犯罪倾向。与盗窃、抢劫等犯罪相比,由心理变态引发的犯罪,具有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凶残、突发性强、难以预防等特点,往往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如此可怕的心理病态现象究竟是如何生成的呢?

——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变态人格的形成。家庭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这种不良家庭大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有的家庭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有的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相互推诿,使子女处于放任自流、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有的家庭不能正确处理好家庭内的矛盾,缺乏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子女对父母粗暴的教育方法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家庭成员素质低下,甚至道德败坏、行为不端。而青少年的举止往往都是以父母及其家人为标准,耳濡目染,就会不自觉地生成变态人格。很多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却因过分溺爱孩子,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一位教育学家对中国90%的被调查中学生不做家务,甚至“让干也不干”的状况表示忧虑。他说,如果一个儿童从小就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没有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父母的尊重,怎么指望他们能担负起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怎么能形成他健康的人格?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从来没有想过孩子误入歧途,自己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另外如在家庭教育中忽略或缺乏公德心和责任感的教诲,也是不良家庭教育导致变态人格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成因。单亲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是明显。这种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是正常家庭的两倍。由此可见,不良家庭教育是促成青少年变态人格生成的重要因素。

——病态的校园环境,导致青少年病态心理的滋生。校园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基土。一些校园充斥弥漫着一种病态的环境。有的学校只偏重应试教育,严重忽略素质教育;有的教师在执教中体罚、心理惩罚学生的事件频频发生;有的教师本身心理素质就极差,这种心理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着被教育的学生;有的校园内部还存在恃强凌弱的小团伙,校内外治安环境一塌糊涂。这些病态的校园环境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今天,在任何一所学校的“师德”条例中,体罚、变相体罚与羞辱性语言都是被明令禁止的。不过,被曝光的恶性体罚事件似乎又证明这样的行为依然存在。发生这类现象的明显起因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心理失衡。据报载,西安市一名成绩一向优秀的14岁初二学生耿某在校内突然精神失常,至今未愈。据耿某的一些同学反映,升入初二后,因耿某性格较内向,个别老师就说他有精神病。2004年12月13日下午,班主任把耿某和另一名同学叫进宿舍,让他们互打。12月14日开班会时,老师让同学们给耿某提意见,并当众说他有精神病。12月15日晚11时,住校的耿某被管宿舍的王老师当众踢了数脚,耿某的手都被踢肿了。当晚,耿某无法入睡,早上起来后,心绪已乱的他去校外散心,当他回去时,看到站在校门外的几个老师和学生都在笑他,他就又哭着走了。之后便发生了精神失常的悲剧。如此病态的校园环境,如何能使青少年心理状态不走向畸形?!

——丑恶的社会影响,导致准高学历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缺损。除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不良影响,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应当说是最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的一个问题。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严重侵害着其身心健康。

预防和遏制准高学历青少年心理病态现象,最重要的是作好早期防范。

其一,要净化社会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各有关部门应联合行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

其二,要加强心理咨询活动,注意及时发现青少年心理病态的前期征候,防患于未然。家庭和学校要注意观察其心理变化。开朗的人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在作好自身心理调适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应积极为大学生作好心理咨询的服务。有了心理疾病,瞒和藏是于事无补的。因此,把心理疾病看作是有问题的问题,那是可以理解,但不能继续下去的错误意识。

其三,要把法制教育和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要打破快慢班界限,取消重点校设置,在着眼大多数的同时,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要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常会让他们产生情绪障碍,在一定外界诱因的刺激下,容易一时冲动而违法乱纪。当这类情况出现时,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惑,使其冷静对待。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多开展适合青少年兴趣爱好的集体活动,这不仅能使他们的精力得到正当使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也是克服青少年精神空虚,因此而诱发的犯罪心理的有效措施。要及时对青少年进行性的知识和伦理教育,帮其排除心理困惑,防止青少年的性犯罪。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

海德堡癌症研究所的罗纳尔德·格罗萨特·马蒂策克博士曾用问卷调查了2000名男女的精神状况。他分析了这些答卷,并预言这些人中间谁在今后10年里会得癌症以及原因何在。其研究结果是令人吃惊的:他的预言的准确率高达93%。他指出:“孤独、青壮丧失所爱的人、没有希望、在家庭和工作中的气恼以及精神紧张状况消除不了,是癌症最常见的原因。”

现代医学早就知道,癌症不是某个单个器官的疾病,而是人的整个有机体得了病。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说过:“身体不是一部没有灵魂的机器。当我绝望或者充满希望时,我的每一个细胞都会感到绝望或者充满希望。”

美国癌症专家罗伯特·古德说:“科学的回答是,每个人每周都很可能得某种癌症,而每周身体都要克服这种疾病一直到克服不了为止。”之所以说克服不了,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受到精神负担的损害和削弱,使之没有能力防御癌症细胞或者不想再去防御——如果已失去生活的乐趣的话。

哪些性格和因素会使人容易得癌症?经常性的自我怜悯;缺乏自信;经受不了命运的打击,在失去伴侣时无法摆脱痛苦;怕不自觉地暴露感情;怕相信别人和受到牢牢的约束;怕被抛弃;长期的忧郁等等。

所以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自信和充满希望。这会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哲学家、自然疗法医生帕拉切尔苏斯开的药方最有效:“最好的药是爱,让你的忧郁心情随风而去!”

忧郁症是相当流行的病症,如果你的情绪不是长期低落,那还不打紧;可是如果心情每天都恶劣,以致影响日常生活,那可要小心,你可能已经患上心理病了。如果你被感情困扰,以致有越轨、犯罪的冲动,那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对一个人来说,心理疾病本身是一种医药难以根治的疾病,反过来又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形成强大的冲击:让我们感到紧张不稳定的过度拥挤的人群,也同时让我们感到更多的孤独和冷漠感;令我们穷于应付,疲惫不堪的高信息流通,却使有效的情感交流逐年逐月地减少;日益丰富的物质,让我们越来越难以达到满足的目标。今日社会的“烦恼”,要比先前的社会多得多,复杂的多。污染、噪声等不良生活环境,家庭支出、职业、健康等生活琐事“重围”是我们无法逃避也摆脱不了的。但是,我们亦无法在不能忍受的心理压力下硬撑。那么,如何应对现代生活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挑战呢?

中国前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的确如此。我们可以重新思考自我人生的定位,将健康、快乐、奉献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降低物欲的期望,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为了在愁绪烦事中尽可能多地感觉生命的慰藉、心灵的舒坦,我们可以适时地给自己安排一些心理放纵的机会,比如,亲近大自然。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在生活中不妨听段相声,看看喜剧,几个知心朋友聊一聊,和亲人多一些感情上的沟通,把快乐的情绪彼此传递,互相分享,以利健康。使自己更轻松、更自如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压力和挑战。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是社会的成员。当今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大学生群体中来。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观念形成的激烈变化阶段,缺乏社会阅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学习、生活以及家庭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缺乏正确对待的能力,因此容易招致心理和行为失常。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向他们灌输和培养的就是爱——爱生活,爱家人、师长、朋友、爱自己……

1989年2月,北京市开通了第一部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0年上海心理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6.3万人次。然而,直至目前在绝大多数城市,心理咨询工作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亟待发展和完善。

面对大中小学生群体心理状况的严重性,学校和家庭都必须勇于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从学校来讲,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自己,逐步完善自己。再次,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是通过开展军训、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磨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最后,要逐步成立心理咨询站,在教师中培养一批心理辅导员,帮助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纠正心理问题。

从家庭来说,家长要提高心理素质,不要溺爱孩子,孩子成绩差或犯了错误要正确对待,不能以打骂为手段来教育,而应以理服人;同时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确保学生的心灵健康地发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快来测测自己的心理健康
精神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帮你正确认识与防治!
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需全社会关注,专家呼吁:重在预防、全程治疗
抑郁症是不是精神病?
春季小心“精神异常”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有自杀倾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