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遥远未来,这些美好的科幻构想仍有望实现 | 微科幻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作者:查理?简?安德斯、玛丽凯特?贾斯柏
编译:萧傲然

前一篇文章 《近未来,这些美好的科幻构想仍有可能实现》中,我们说到近未来可能实现的那些美好科幻构想,你也许对2012有了面对的信心。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远未来中,那些有望实现的美好图景。也许它们能使你振奋精神,为自己也为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时代。


《巴比伦五号》(Babylon 5)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23世纪的一个名为“巴比伦五号”的奥尼尔式圆筒形太空站(O’Neill Cylinders)中,其修建意图原本是为银河系所有智慧生物提供一处相互会面、促进和平和建立外交的场所。可是相反地,这里变成了冲突和政治阴谋的中心,并最终成了一场星际大战发生的导火索。

可能成真的原因:巴比伦五号的政治定位有点类似于一个放大版本的联合国。如果存在一些更为古老的外星种族,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会来干涉我们的发展,这样的推断是很合情合理的。说到这一点,奥尼尔式圆筒形太空站也未尝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设计。其概念最初由物理学家杰拉德?K?奥尼尔于1976年提出。当时他和他在普林斯顿的学生们正在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太空站,使其既能让人在太空中生活,更能使人在太空中生活得舒适。奥尼尔式圆筒形太空站便是他们讨论得出的结果之一——通过旋转将产生的向心力施加在其内壁上,制造出人造重力。不过,在奥尼尔式圆筒形太空站的中轴位置,是一片零重力区。当然,这种类型的太空站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在空间以及资源的利用率上也严重低下,可是,这样的太空站环境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巴比伦五号所在的艾普斯龙?艾力达尼星系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区域,这里具备生物繁衍生息的条件。因此我们猜测在这里存在着具有智慧、能够与我们沟通并且希望与我们沟通的外星生物,无疑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然而,空间跳跃旅行仍然是一个问题,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能够压缩普通空间距离的其他空间的入口。当今有关于其他维度以及虫洞的研究有很多,空间跳跃还是存在可能的——尽管其可能性并不高。


《黄金年代》(The Golden Age)

内容简介:该小说描述了距今一万年以后的一个版图横跨太阳系的未来世界,其本质其实是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又名为“黄金世界”(Golden Oecumene)。这同样是一个后稀缺社会,每个人都近乎长生不老,绝大多数的工作和麻烦都由一个名为“智能科技”(Sophotechs)的人工智能系统完成和解决。纳米科技几乎成为了人类的第二层皮囊,人们可以在海量的选项中选择自己愿意放进身体的感觉植入元件。对于这个类似于无政府状态的乌托邦,少数人选择置身事外,居住在其他地方。而上层社会的精英们的躯体本身不会移动,相反地,他们将意识投射到其类似于一个规模等同于太阳系的网络的灵魂之上。同样描述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实现长生不老和广阔文明规模的小说还包括查尔斯?斯特罗斯的《温室》(Grasshouse),和部分阿拉斯泰尔?雷诺德的作品,比如《恒星之室》(House of Suns)。

可能成真的原因:给我们一万年的时间,至少进化成长生不老的物种还不至于太异想天开——对于公元12000年的世界,你几乎可以做出任何预言而且没人可以对你进行反驳。在纳米科技(比如人造肌肉)和人工智能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再者,该小说中的未来世界相比于其他小说可能更加具备合理性,因为它是基于像远程呈现这样的科技之上的(我们已经拥有这样的技术了,尽管相比之下仍显粗糙),而不是超光速旅行。


小说“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

内容简介:2026年,一百位殖民者在一次美俄联合太空任务中搭乘史上最大的行星级太空船战神号(Ares)登陆火星。在这三本书里,他们成功地将火星地球化——不过一路多舛,经历了许多的随之出现的困难、社会动荡和激辩。除此以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个能将人类寿命延长至数百年的方法,不过此方法的获取也成为了地球上一触即发的矛盾。与此同时,在地球上,跨国集团从政府手中获得了权利,人口过多和资源的日渐稀缺也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因此,火星最终被接踵而来的移民和控制地球的跨国集团所统治。所以这不能算是绝对意义上的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

可能成真的原因:真正对火星进行地球化改造看起来还是具有理论依据的——通过在火星表面钻洞,释放其地底的热量,在火星的永久冻土层进行核爆。这样能够使火星温度上升,从而使其两极冰层融化,释放出二氧化碳——也就能转变成碳和氧气——并能形成水域。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提升火星温度使其地球化这一过程将要耗时上百万年,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不过我们仍然有可能找到能加速此进程的方法——退一万步讲,我们至少有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人类登陆火星。


小说“基地”系列(The Foundation Series)

内容简介:正是这部系列小说使得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产生了关于一个巨型星际文明的想法,距今两万年之后的银河帝国。帝国版图内有近两千五百颗被殖民的行星,人口高达一百万的五次方之多。除此之外,阿西莫夫的这部小说也使得学术界产生了一个被称为心理史学的概念,该学说通过结合统计学、心理学以及史学对银河帝国的崩溃和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测。

可能成真的原因:对人类全体性的行为做出预测比较棘手——部分人认为是可能的,而另一些人则持怀疑态度。除此之外,创建一个巨型的星际文明也是一个问题。殖民两千五百万颗行星这个想法相比前几年,现在显得稍微现实点了,毕竟我们已经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外部行星。相比于《巴比伦五号》中主要的航行方式——空间跳跃旅行,阿西莫夫最起码承认了如果要从银河系的边缘旅行到其中心地带,至少需要相当多次数的跳跃。

小说中关于边境地带的人们和银河系中心的人失去联系长达数个世纪之久,以至于之后的基地人员甚至不知道帝国仍然存在这一点,也是比较真实的。除此之外,阿西莫夫的小说中也没有外星生物登场,除了那些在很久以前便被人类殖民者灭绝了的构造极其简单的有机微生物。


游戏/小说《质量效应》(Mass Effect)

内容简介:公元2183年的地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年代。地球所需的资源皆由为数众多的外星殖民地和偏远前哨站提供,这使得地球的工业、商业和艺术皆得到充足的发展。国家的概念仍然存在,贫富差距日渐扩大。这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乌托邦,不过也是一个相当美好的未来了。

可能成真的原因:呃……很多在该小说中的领先科技——包括超光速旅行——都依附于一种虚构的被称为叫做“零元素”的发现,通过它就能在转瞬之间穿越遥远的距离。该元素不存在于地球上。

其他在该小说中出现的领先科技,比如生物学,同样需要零元素——所以这就取决于你到底愿不愿意相信我们将会在某一天发现这种元素了。但是你如果选择相信的话,现在的情况可能让你高兴不起来。不过,这部小说至少不像《星际迷航》一样,对未来世界的超光速旅行不作出什么解释,而且其理论基础也不是基于上世纪90年代那次失败了的超光速旅行实验。


(编译自: io9.com



相关阅读: 电影未来编年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上天么?乘电梯去
2012香港国际UFO议会:傅鹤龄博士
《异乡异客》
火星地球化科幻短片《地球化》
去火星度假可以解决我的身心健康问题吗?
我们该如何在废墟里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