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作者:[胡爱花]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第五册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   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颂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我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联系上下文品析。我们知道,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他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存在于上下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3)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想象中品析。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些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歌。”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拓宽中品析。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的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很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我补充课外阅读闻《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周总理的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完后,我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学生看后,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多么伟大。这时周总理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赞美美好的心灵,赞美美丽的大自然,赞美金色的童年……这些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1、模仿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例如,学生学完《鸟的天堂》和《第一场雪》,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仿其写法,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想象写。文学它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潜伏在敌人的前沿阵地里,烈火烧身时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多么伟大的战士!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做?如果他可以说话,会说什么?我设计一个想象写话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想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会想什么,说什么,怎样做,请想象写一段话。学生在想象中,更体会到邱少云的意志是多么刚强,精神是多么伟大。还懂得严守纪律是多么重要。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

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

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四、课堂要有激荡的情感。       

这激荡的情感一方面来自老师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童真童,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激荡的情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课文感人的故事。它需要教师在教之前,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然后,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写”有机结合起来,溶于一体,那么,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作者深邃的思想,这样语文味就最浓了。

 

何为“语文味”?对此,用百度搜索,沸沸扬扬。无论是何种言语作品,都在泛滥的运用这个专有名词“语文味”!这里用“泛滥”一词并无为过,无论是否明白,什么是“语文味”?都在把它作为一种词汇去硬按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以求突新。似乎运用了这一名词,作品的层次就上去了,就有境界了。对于以上现象,作为“语文派”的弟子们,会不觉恐慌。就是啊,为什么会恐慌啊,那不是思想的传承吗?可是有一部分作品对程少堂老师所阐述的“语文味”都不甚了解,更有甚者自成一派,对“语文味”进行个人解读。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而翻看,K12最早对于“语文味”探讨的帖子,发现对于“语文味”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界定。

  从语文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于“语文味”的探讨将是一个学术探讨的理程碑!姑且看看,各位名师对于“语文味”的界定!

王崧舟谈:什么是“语文味”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程少堂谈:什么是:“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姜元杰谈: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就是“言语形式”味

 

1、什么是语文味?这个问题,自从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来后,就争议不断。愚以为,跳出语文课程来关照,或许更能分辨什么是“语文味”。

陆游有一首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会进入中学历史课程,也会进入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也会进入语文课程。在历史课程中引用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怀。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情操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古代有位诗人就是如此。在语文课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这首诗,品味这首诗,品味什么呢?有诗人的情怀,有爱国情操的熏陶,但是,它们是和历史课课、思想品德课程重叠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读有的是什么呢?对言语形式(字词的锤炼、语序的安排、七律格式、语言风格等等)的欣赏与玩味。

这样一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味”,其实是“言语形式”的“味”。我们说,只要人心有灵性,诗意无处不在。但是,如果我们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诗意,用音乐旋律来表达诗意,而没有语言的参与,这诗意就没有语文味;只有用语言(言语形式)来表达诗意的时候,诗意才具有语文味。

2、于是,我们可以推知:提出“语文味和形式训练(更准确地说,是‘言语形式训练’)能不能和平相处呢”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把言语内容(文本内容)的特色当作语文特色来看待,而没有把语文所独有的对“语言(言语形式)”特色的关注看作语文味的必然要素。

草色遥看老师的观点,可能在国内会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在下曾经于分析过许多课例之后,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老师们都会在阅读教学中把文本内容(言语内容)作为显性目标甚至核心目标来安排。而言语形式训练理论认为这样的视角是错误的理解了语文课程的特色,没有抓住语文的本质特点来教学,语文教学应该以言语形式的训练为显性目标来展开。

注:

一个幽灵,“语文味儿”的幽灵,在国内语文界游荡。所幸的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是联合起来驱除这个幽灵,而是欢迎它的诞生。这个幽灵游荡的是一片神奇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语文教育改革家群星璀璨。但是这又是一片迷乱的时空,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语文教学的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许多调查表明,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讨厌与乏味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充斥着每一所校园。

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局面,民族英雄岳飞喊出了振聋发聩的“还我山河!”面对语文的异化,我们也要呐喊:“还我‘语文味儿’!”
一、什么是“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是一个没有丝毫的学究气,但却是一个博、大、精、深,涵盖面极广、内涵极丰富的概念。 
   *
本文已在(香港)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2001124日—7日)上宣读.此次发表前作了修改和补充。本文吸收了深圳市部分老师提交给《第二届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论坛》(20011018日在深圳教育学院附中举行)论文中的一些观点,特此鸣谢! 
  
“语文味儿”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说不清的概念,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不需要说清的概念。这首先是因为“味”或“味儿”不是一个容易说清甚至不需要说清的的概念。“味”或“味儿”本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如“味道”、“滋味”、“津津有味”。“味”或“味儿”还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如“气味”、“香味儿”。无论是味觉之味还是嗅觉之味,都是一个具体的感性概念,也基本上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 
   
中国古典美学家对“味儿”或“滋味”这一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味儿”或“滋味”的基本涵义是指“意味”或“趣味”。作为生物学上的“味儿”是可以有具体的解释的,但作为美学范畴的“味儿”则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在审美过程中,一讲到“味儿”或“滋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儿”或“滋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在审美过程中,一讲到“味儿”或“滋味”,那么要讲的对象就比较模糊;一讲“味儿”或“滋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儿”或“滋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但却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在审美过程中,“有味儿”或“有滋味”但又不大容易说清楚这种“味儿”或“滋味”,所说的对象一定达到了美学上的较高境界,而一旦说得清楚的“味儿”或“滋味”,往往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的。因此,在审美过程中,“味儿”或“滋味”是不需要说得很清楚的。 
  
“语文味儿”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具体说,它是中国语文哲学或中国语文美学中的一个理论范畴。它也是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在教学审美过程中,一讲到“语文味儿”,要讲的对象(某位教师的教学或某堂语文课。下同)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一般的语文教师或语文课是够不上用“语文味儿”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在教学审美过程中,一讲到“语文味儿”,那么要谈的对象的优点就有许多,但又不易说得清楚。在教学审美过程中,一讲到“语文味儿”,便说明所谈论的对象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说不出好处的好语文课或好语文教师,往往是高层次的好课或好语文教师;而说得出好处的好语文课或好语文教师,往往层次不够高。总之,最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是不容易说清楚好在哪里的,甚至不需要说清楚。这正如世界上有些属于心灵属于美的东西,往往与诗有关,是说不清或不需要说请的。因为诗与美往往是“无达诂”的,也不需要“达诂”。比如爱情是美的,但大千世界之内,茫茫人海之中,谁能给爱情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谁又能给“美”本身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不能,也没有必要。要定义也只能使用说不清楚但可意会的描述性语言,这就像《明湖居听书》中观众评价白妞与黑妞的演唱一样。由此可见,要对“语文味儿”下一个定义是很难的,也是很冒险的。但是无论是对“语文味儿”的理论研究还是对“语文味儿”的实践探索,都要求我们对“语文味儿”有一个界定。 
   
对概念的定义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描述性定义,即词义不是十分清晰,概念的内涵、外延都没有明确的范围,比较接近日常语言,抽象程度不高。一种是规范性定义,即内涵、外延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并尝试用公式来描述,比较接近科学语言。目前我们只能对“语文味儿”作一些初步的描述性的界定: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二、语文课如何具有“语文味儿” 
   
也许有人会说,所有的语文课都有“语文味儿”———难道存在没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吗?如果这一质疑是正确的,那么,下面的这些推理也是正确的:所有的人都有性格魅力;所有分行排列的句子都有“诗味儿”;所有的“涂鸦”都有“书法味儿”;所有的女人都有“女人味儿”;所有的男人都有“男人味儿”。这是对“味儿”这一高层次的审美标准的庸俗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并不是都具有他们所应具有的味道,有的甚至异化为他们的对立面,如诗歌变成了不像样的散文;本是女人,气质性格却像男人,等等。
   
同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有“语文味儿”,一辈子都教不出一节有“语文味儿”的课的语文老师并不是不存在。“语文味儿”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具有“语文味儿”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的前提。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究竟那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课,现在学术界在许多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尽管语文课与政治、德育、审美、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学等知识有关,但是,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不是语言课,语文课不是语文知识课,语文课不是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儿”背道而驰。(2)其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甚至去年刚开始使用的中学语文新教材的“预习提示”中也有这一毛病)。(3)再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不错,语文课的工具属性,也可以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理解。具体说,学生其他学科学得是否好,与语文能力是否高有一定关系。但是,语文课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在交际中的工具性。语文课之所以存在,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而是因为它有它存在的独立价值,有它独立的目标,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是为任何其他学科服务的课,因此,不能把语文仆化为其他学科的保姆。(4)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教学新手往往需要一些模式,一些机械操练,因此他们的教学缺少一些“语文味儿”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但不能模式化。如果说模式并不绝对与“语文味儿”对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模式化与“语文味儿”是截然对立的。按我们的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更接近艺术而非科学;就语文教学过程而言,过分强调科学化或模式化,不仅是非科学的,而且是反科学的。

(二)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的核心。语文课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主要通过以下6点来体现: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5)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来。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要使学生越来越善良,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但只有有“语文味儿”的课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如何教出情感呢?首先,教师备课要备情感,即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或七情六欲,不仅文学作品是如此,就是议论文、说明文也概莫能外(如毛泽东的议论文,法布尔的《昆虫记》)。找准课文即作者的情感点,是教出情感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语文课文也的确缺乏“语文味儿”,因此有的语文教师不喜欢某篇或某类课文是很正常的。如何对待这些课文呢?一些有个性的优秀语文教师的处理经验为两个字:删、批。“删”即把这些课文从教学内容中删去,也就是抛开它不讲;“批”即发动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学术批判,也就是把它们当成反面教材。由此可见,“删”和“批”都是一种否定性方法。用否定性方法处理这类课文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语文课的“语文味儿”并不只是由课文本身所决定,甚至可以说,课文本身并不是影响语文教学过程是否具有“语文味儿”的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后文将论即)。因此,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更要善于培养感情,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如果把上课比作“结婚”,把培养感情比作“恋爱”,那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不能“先结婚后恋爱”,而应“先恋爱后结婚”。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最好是情深似海,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再次,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学生的情感点有时与教材、教师的情感点是一致的,但不一致的时候也很多。在这里,教学的艺术表现在:在学生的情感点与教师、教材的情感点不一致的情况下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教师要有激情。不过我以为,语文教师的激情最好是一种内在的充满张力的激情,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保持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绝不能滥情,不能夸张,不能张狂,更不能嚣张。语文教师教学情感的最好状态应是不瘟不火,有如太极图,阴阳协调,刚柔并济。语文教师要热心肠,冷头脑。语文课要让听者沉浸在一种审美愉悦之中,如沐秋阳,如坐春风,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最好是“文”一点、温和一点、清淡一点、轻松一点,甚至古典一点。我以为古典一点的情感是最美的情感,是最耐久的情感,古典美得看久点,体味久点,因而也是最有“语文味儿”的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点“疯”——但最好是处在疯与不疯之间,或者是“冷静地、慢条斯理地疯”,即不是突发性的,全无理智可言,而是一种有条不紊、计划周详,带着无穷智慧和超常冷静的“疯”…6)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来。情感本是美感的重要因素,教出了情感的语文课也就是有美感的语文课。但是,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我们不提思维美,尽管“思维是人类最美的花朵”)与文化美。其次,语文课堂上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心理环境。课堂教学的氛围美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环境,它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和信息的无障碍交流。这种心理环境主要体现在一种师生关系美。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现象: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四张皮)。此时此刻,如果把教师与学生当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人”的因素,而把教材、教法、教学环境当成是教学过程中“天”的因素(相对教师而言,也可把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天”的因素),那么,弥漫着“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这样的教学当然是美的,这样的课使教师自己课后觉得回味无穷。再次,教师要教出自己的个性美。教师不要跪着教书,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首先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或者说要教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例如著名作家张洁的《挖荠菜》,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必选的范文,但一直到去年使用的新教材,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这样认为:“作者细致地叙写自己对小小的荠菜的感情,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渲染自己童年生活的苦难,告诉后人应该如何如何,而是试图借此达到两代人的沟通和理解。”这种理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但也许还有更好的理解。我以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不在于写两代人的隔膜与沟通,而是另有深意。文章题目为《挖荠菜》,但真正写挖荠菜的只有一段,这一段写得很美。正是这一段优美的描写告诉我们,张洁在《挖荠菜》中想要表达的是:没有恐惧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精神自由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的日子还少吗?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张洁在《挖荠菜》中呼唤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最人性化的生存环境。这种理解很深刻,但并不是外加的,而是文章本身所蕴含的,也与张洁作品的总主题一致。再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笔者所见资料都认为它的主旨是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家庭变迁的感慨。但实际上这篇文章也可以理解为归有光对人生中种种美好的东西飘忽易逝所抒发的一种感慨,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在写“人”的一种困境,写“人”的一种生存状况——即“多可喜,亦多可悲”(如弘一法师所言:“悲欣交集”。)。这样的解读,就是一种有个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还应该敢于把自己的情感冲动经常传递给学生。许多语文教师缺乏教学个性,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不敢把自己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中的情感冲动、情感体验告诉学生。第四是要教出幽默美。语文课堂要有笑声。除了特殊内容的语文课以外,一般说来,没有笑声的语文课不能说是美的课,也不能说是有“语文味儿”的课。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的哭,也要上学生学会美丽的笑。但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课还少吗?(7)教出语感。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所谓教出文体感和语体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说是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与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达功能。所谓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这三者之中,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8)积淀民族文化。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儿”。民族文化还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换言之,“积淀民族文化”也包括积淀当代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的重要积淀者之一。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这个积淀者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特别是古诗文。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沉淀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9)丰富生存智慧。语文是交际工具,是让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对话的学科,简单的说,是让人学会做人的主要学科。汉语文特别具有这样的优势。我甚至觉得,如果语文教学(教育)搞得好,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儿”,学校里的德育课是完全可以取消的。因此,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应该注重启迪学生的思想和生存智慧。哲理性的课文或课文中的哲理,以及课文中的人生智慧,都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生生存智慧的目的。从文言文课文中可以读出生存智慧,从现代文当中也可以读出生存智慧。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学生学习的生存智慧,是人类生存智慧中的精华。中国人也好,世界其他民族也好,其传统的生存智慧当中有许多糟粕,我们要学生学的不是这些。一句话,语文课要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绝不是要学生学韦小宝。(10)提升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中国人的人生境界划分为从高到底的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像原始人那样凭本能做事;所谓功利境界,即主观为自己,同时又可能客观为他人;所谓道德境界,即“正其义不谋其利”,即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所谓天地境界,即为整个宇宙的利益而做事。人是万物的灵长,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语文教学就是要使人身上的魔鬼属性越来越少,天使属性越来越多。这一点只有具有“语文味儿”的课才能做到。

(三)提高教师素质,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儿”的关键。我赞成语文教材要“与时俱进”。但语文教材与时代之间究竟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值得研究,这个问题在我国并没有解决好,甚至可以说解决得很不好。我个人主张语文教材与时代之间最好保持一种适当关系,具体说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对要么一二十年不改变课本,甚至几代人同用一种教材,要么三年五年就大改一次,就推广一次新教材,而且每推广一次新教材就大肆宣传所谓的“新教材新观念”,然后从上到下花无数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但是当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还只看到一半的新教材,还没有完全适应“新教材新观念”的时候,又一本在更“新”观念下编写的新教材两三年后又要在全国推广的做法不以为然。我相信,不在提高教师素质上下大功夫,而老在教材上搞大动作、变大花样,难以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初衷。契诃夫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如北京人艺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就能做到这一点)。二者的区别是素质的区别。同理,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儿”,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1)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语文味儿”是一种美学境界。所有的美学境界都必须用全部情感去浇铸。反之,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他要达到教书匠的水平也是困难的,还那里谈得上有“语文味儿”?“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而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又都是全情投入的产物。(12)教师自己有“语文味儿”。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语文教师必须首先要有“语文味儿”,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可以肯定地说,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有“语文味儿”或“语文味儿”浓不浓,是他的语文课能否有“语文味儿”或“语文味儿”浓不浓的决定因素。也可以肯定地说,是否读书,读书多少,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儿”或“语文味儿”浓不浓的决定因素。有无“语文味儿”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最集中的反映。由此可见,提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这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因长施教。一方面,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是有所长同时又有所短的,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科学而快速的提高自己素质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说,语文课的“语文味儿”,是以上若干点的有机统一,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语文教师很难做到同时具备这十几“板斧”。“语文味儿”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就能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总之,语文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因此,语文课教出“语文味儿”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换言之,语文课教出“语文味儿”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儿”,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因此,“语文味儿”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儿”即“文化味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三、提出“语文味儿”的意义 
   
首先,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我们提出的“语文味儿”,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特点。总之,我们所倡导的《“语文味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教改实验鲜明地具有了当代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 
   
其次,提倡“语文味儿”,是对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的一种超越(这里吸收了深圳市一些语文教师和顺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增小英老师的观点)。语文教育中确实需要实施素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夹杂了很多非语文因素。所谓“语文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即是批评这一现象。而“语文味儿”,既吸收了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能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即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 
   
第三,是对国内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形而上学倾向的否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在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中,国内语文教学界提出了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有些人搞语文教学改革热衷于给自己的课题命名为“xx教学法”,比如张三称自己的教法为“三步教学法”,李四则称自己的教法为“四步教学法”,王五称自己的教法为“五步教学法”,而赵六为了超过别人或显示与众不同,则一定称自己的教法为“四、五、六步教学法”。(段力佩先生曾讽刺这种现象为“取名字比赛”。)这些大同小异的教学方法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实”与“死”,即把一堂课的每一个步骤或环节规定得很“实”很“死”,以此显示出自己的教学方法的个性来。这种模式化浪潮把语文教学改革引入了死胡同。(这也是上个世纪末由语文界以外的专家学者发起的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的起因之一。)与此相反,“语文味儿”虽不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语文味儿”听起来似乎有点“虚”与“玄”(其实它有可以说清的一面,也有不用说清的一面),但唯其如此,它更鼓励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的张扬,更鼓励教“活”而不是教“死”,因而更符合语文教学接近艺术而非科学的本质与规律。 
第四,“语文味儿”理论是引领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走出困境的一个突破口。通过中国语文界一个世纪的不懈探索,我国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走过了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过程的前两步,现在是到了不整合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了。“语文味儿”理论就企图整合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或说集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之大成。从理论上说,语文教学理论中应该也能找到一个诸如生物学中的“细胞”、《资本论》中“商品”,即能涵盖本学科所有其它概念系统,并能以此为逻辑起点建构新的语文教学理论框架的起始概念(或总概念)。我们认为,“语文味儿”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它能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语文味儿”是语文教育哲学或语文教育美学的最高范畴。从实践上说,“语文味儿”也能把古今中外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因此可以说,它是最有个性但同时又是最没有片面性的理论。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课应该姓“语”,这是由语文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便是许多教师追求的境界。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孙树群《孔子游春》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教学一直是百花齐放,各种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层出不穷,但我认为,无论如何,语文教学都应该不能脱离其语文的本真,通俗一点说,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读背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几千年来这看似简单的语文教学却培养出了一代代文化名人。可如今,它却被我们冷落,被很多教师当作小儿科的教法。我们都知道,没有一定的量的积累,语文素养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不该丢弃这简单实用的纯语文味的教学方法。去年,到北京参加新教育年会认识了韩军,他多年来坚持这样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我们完全可以效仿。

学习语文离不开品味语言。现在语文教学提倡多读,于是有的教师就千方百计、不厌其烦地运用各种方式读,但读过来,读过去,学生很难真正地领悟到语言的魅力。我们不论采取怎样的方式,都不应该忘记我们语文的本性,在学习语言文字时,一定不要忘记带学生去玩味语言,领悟语言的美,进而学会运用语言。本周听了牟老师讲的研究课,她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的领悟就很到位,讲到精美语词时,她不时地用换词、比较反义词、去词体会、仿写语句等方法让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素养眼看着提高,效果极好。

语文老师们,请把握住你的语文教学,争取让你的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上杭县步云中心小学陈荷推荐,钟晓菊责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12篇
交流/语文课还在“讲”?您奥特了!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八个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