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年级孩子集体看言情小说,你支持小学生看言情小说吗?

作者:徐祯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近期,杭州一位执教14年的老师,发现六年级的孩子们,竟集体看起了言情小说,连连惊呼:“以前只有个别学生看青春小说,现在竟成了'小气候’,这还是头一回遇见!”、

老师的反应实在太惊讶,这件事还一度冲上了热搜。这种反应让我恍惚了一下,沉思三秒,今年到底是2022年,还是1922年。

都2022年了,小学生看言情小说,还是新鲜事吗?

再看一眼评论区,网友们果然都哈哈哈地笑成一团。

“谁有不是这样过来的啊……”

“这也太正常了吧,我就是看言情小说练出的文笔……”

更有人勇于自爆:“我小时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可比六年级看言情出格得多,别把老师吓死了。”

很多老师嘴上说着堵不如疏的道理,还是拐着弯地去了一趟书店,质疑书店的员工:“畅销书归畅销书,名家著作归名家著作,明明有专门的展台,为什么要混杂摆放?”

“家长以为孩子在认真阅读,但名著和言情放同一个展台,简直防不胜防!”

图:言情和名著比邻而立

防什么?无非就是防言情,总不能是防名家著作。

那又为什么要防呢?

难道经过重重审核,正经出版的言情小说,是什么病毒培养皿,要专门为开辟一处隔离区?

但如果说,老师们只是提防言情小说,又似乎冤了他们。

他们提防的,明明是小说里的爱情元素。

不信?且看证据!

一卷《红楼梦》,有多少老师会讲解宝玉挨打后给黛玉送家常旧帕子的隐喻?青少年版本的《红楼梦》里,只剩下破口大骂的焦大,而那句“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被删得干干净净。

一册《边城》,老师们把湘西风情都说了一遍,但他们不会去讲解翠翠的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所以,即使是名著,也得严防死守,也得“断情弃爱”。

家长、老师最怕孩子们看了言情,也有样学样,直接道德滑坡。今日写写情书,明日牵牵小手,到了后日大后日,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来。

所以,他们日日念经似的和孩子说,“什么爱情不爱情的,那都是混蛋。情爱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从来如此,便对么?

澳大利亚教育家史蒂夫·比达尔夫曾经分析过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10-13岁的孩子,正处于异性好感期。身体的发育变化,让他们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困惑,也会纠结于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得到异性的理解。

简单来说,对异性有好感,有好奇,无论从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来说,都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表现。

据知乎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的初高中学生对异性充满好奇。

小男生小女生,看见异性心生好感,心里头的小鹿蹦跶两下,再正常不过了。

他们即使不看言情小说,到了年纪,也一样会对异性有好感。

一种正常人的正常心理现象,到了老师和家长这里,怎么就成了猛虎?

中国人似乎总是羞于谈爱。

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恋爱是被许多家长明令禁止的。

到了大学,父母隐晦地放开了恋爱禁令,但还是要耳提面命地叮嘱,千万不能因恋爱耽误了学业。

一旦步入社会,父母的态度就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恨不得你这月相亲,下月结婚,最好还要五年抱三,有儿有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想得可真美。

当孩子要去问,该怎么尊重异性,怎么谈恋爱?

长辈们又开始打太极了——

“两个人在一起,不就是过日子嘛。别整那些爱来爱去,虚头巴脑的。”

长辈们三缄其口,导致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性。

但还是孩子始终是需要爱情课的!

教育部近期回复了一条人大代表会议的建议,表示将会积极支持高校开设家庭家风教育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

连教育部都觉得,学生就是需要爱情课的。

爱情,它就应该大大方方地谈,诚诚恳恳地学。

前不久,武汉大学开设了《恋爱心理学》,场面异常火爆。挤不进课室的学生,蹲在窗户上也要听课。

复旦教授梁永安在B站上探讨爱情,也广受年轻人欢迎,收获千万级播放量。

只是,这一堂爱情课放到大学才来上,实在太迟了。

据凤凰公益的调查数据,在16个省份,3676名调查对象里,有198名12-15岁的青年诚然自己发生过性行为。但其中有19.99%的人,不了解安全性行为知识;54.87%的人仅仅了解一点安全性行为知识。

越是无知,就越容易出事。

因为无知,才会有14岁少女厕所产子,16岁少女连自己是否怀孕都不知道。

因为无知,有男大学生结识异性的方式,竟然是往对方杯里投放异物。

在青春懵懂的时候,对爱和性都避而不谈,等一桩桩悲剧成型,等一宗宗事故发生,等一个个人不想恋爱,才来上纲上线地让人学习爱情——晚了!

爱情,它难道是羞耻?难道是隐痛?

六年级看点儿言情小说,多大的事啊——

都六年级了,连言情小说都不看,那才是不正常的。

老师说,要筛选好的言情小说,引导孩子看好的言情小说。

我看着都笑了。

正是青春少艾的年纪,哪个孩子身上没两斤反骨?

连千八百个仆从层层把关的大观园,都能混进《西厢记》。孩子还能找不到一本“家长不让看”的言情小说?家长越是禁,孩子就越来劲,偷摸藏着、挖地三尺都要把家长嘴里的“禁书”找到。

而且,家长自己过滤了一遍的言情小说,真的够吸引吗?学校把四大名著都推荐烂了,又有几个学生真心愿意看这种“学校推荐书目”?

还有家长觉得,让孩子看言情小说,就扭曲了他们的三观。

我就想问问,

难道看了修仙小说,就真的会当神仙?

难道看了侦探小说,就真的要去犯罪?

难道看了武侠小说,就真的飞檐走壁?

别把孩子看得那么脆弱,一两本言情小说,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未来是否堕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发出灵魂三问戳破家长们的虚伪:

“家长与其担心孩子看言情小说,不如问问自己几个问题:日常有陪伴孩子吗?有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吗?有做到陪孩子一起阅读吗?家长如果能做到坚持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这些都不是问题。”

家长要是能够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聊爱情,满足孩子青春期的好奇,怎么还担心言情小说把孩子教坏呢?

教育孩子责任家长担,别甩锅给言情小说。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家长或者老师跳出来,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高声嚷嚷:“又有学生在看言情小说了!”

古人说,食色性也。

但总有“活在古代”的老师家长偏偏对爱和性避而不谈,连学生看本言情小说都“犯了罪”。

无视了人类的正常情感需求,那还是在教育人吗?那是压抑人性!还不如就直接承认自己想培养一群给个指令就结婚生子的机器。

面对言情小说,一味封禁、避讳绝不是最佳解法。老师家长还不如顺着言情小说的风,大大方方教会孩子什么是爱,什么是性。

看小说而已,看爱情而已,怕个啥?

· 参考资料:

  • 《老师发现六年级孩子看言情小说成风,专家:无需大惊小怪》,极目新闻

  • 《“最美的春夏”2019年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凤凰网公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涉性小说溜进小学生书包 名师紧急推荐好书 - 亲子阅读 - 好孩子父母论坛
女孩的心理问题
“我不想写作业”三流父母强硬,二流父母讲道理,一流父母值得学
145本言情小说推荐
让小孩子看哪类书籍比较好,您有什么推荐的书籍吗?
↓ 2022更多热点热议火爆小说推荐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