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明明吃了亏,凭什么不能讨公道:别和劝你大度的人做朋友

    01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段子:

    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有一个四字魔咒是永远绕不开的。

    只要有人对你说出这四个字,你就能中邪般地买票去最坑爹的景点、玩命爬上最艰险的山峰、吃下最难吃的餐馆饭菜……

    这四个字就是——「来都来了」。

    笑过之后,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假期旅游的时候,路过一处名人故居,售票处和入口处都排满了人。

    闺蜜见状,拉着我就想去凑热闹。

    我心里琢磨着,又不认识这名人,故居也都长得差不多,实在没有去的必要。

    但闺蜜一句话就驳倒了我:“来都来了,怎么着也得进去看看啊。”

    于是乎,我俩排队半小时,参观两分钟,还花了40块买下一把折扇。

    虽然不算吃大亏,但确实不值得。

    「来都来了」的魔力,让许多中国人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02

    如果说「来都来了」顶多是浪费心情,那「还是孩子」绝对让人头疼。

    不少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别人家的熊孩子跑到家里来,又吵又闹,看上什么就想要什么,所到之处皆是破坏痕迹。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碍于情面不好计较。

    真想要理论,却被一句「还是孩子」噎了回去。

    无奈,咒语的杀伤力实在太强。

    此话一出,意味着你不能动真格,否则便有心胸狭窄、不懂包容的嫌疑。

    小时候,很多家庭每天都会给孩子订玻璃瓶装的牛奶。

    村里一个熊孩子搞恶作剧,把人家的牛奶倒了,往里头撒尿。

    别人找上门理论,还没开口,熊孩子的妈倒是先大嗓门了。

    “这么大个人了,好意思跟孩子计较两瓶牛奶啊?”

    一通嚷嚷引来几个帮腔的大爷大妈,嫌他们吵闹得难看,都劝那人算了。

    熊孩子一看自己占理,还躲在他妈后面朝人吐口水。

    那人气得没话讲,把尿瓶子砸在熊孩子家门口后就走了。

    03

    类似的四字魔咒还有很多。

    大过年的、多大点事、都是亲戚、毕竟长辈、别太计较、给点面子、吃亏是福、习惯就好、开玩笑的、为了你好、婚都结了、娃都生了……

    堪称劝人宽容的N大定律。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生活和谐的好心规劝。

    可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和稀泥,一种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不厘清矛盾双方的对与错,只图一时的风平浪静。

    这让我想起一档节目。

    女孩的姐姐联合工作人员把女孩骗到现场,并突然要求她与亲生父母相认。

    过去的20多年里,亲生父母和她就生活在同一个镇子上,却从来没看过她一眼。

    在她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是养父母给了她温暖,他们才是真正的家人。

    如今却强迫女孩要大度,女孩十分抵触这种“好意”。

    主持人当即指责女孩心胸狭窄,不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

    甚至还放言,选择不原谅,“你永远不可能幸福。”

    来源 |《中国梦想秀》

    这真的是宽容大度吗?

    绝对不是!

    04

    什么样的人会用和稀泥的方式处理问题?

    一位姑娘说,自己在小县城里工作,月薪两千多。

    买菜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太太经营着小摊,就买了6块钱的菜。

    付款时给了摊主50块钱,却只找回来4块。

    摊主坚称没找错零,姑娘以为老太太记性差,没想到却被老人先告状。

    姑娘一气之下报了警,证明了清白,也要回了钱。

    但姑娘总觉得事有蹊跷,便发朋友圈让大家提高警惕。

    底下却有人回复:老太太年纪大了,小本生意不容易,40块钱没必要深究。

    姑娘很无奈,“我怎么觉得,老太太挣这40块钱,比我挣这40块钱容易的多。”

    来源 | 知乎王先生

    显然,爱和稀泥的有两种人。

    一种是事件的利益方,侵占了对方的利益,却试图用「人情」来强迫别人吃亏,还妄图美化这种权力的碾压。

    “我一个老太太,还能坑你一个小姑娘的钱吗?”

    但事实证明这就是有可能。

    另一种是事件的旁观者,事不关己,不痛不痒,还能落个「公道」的美名。

    他们天然地以为老幼皆弱,一脚就踏上了道德高地,只看片面就开始评判别人。

    如果吃亏的是他们,恐怕跳脚跳得比谁都快。

    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其本质都是无耻的。

    05

    邻居阿姨就曾遇上过这样的糟心事。

    几年前,她的亲戚迫于家里的经济压力,从农村来城市里打工。

    阿姨可怜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就让他们住进自己的房子,只收七成的租金。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他们之间也签了租房合同。

    但请神容易送神难。合同到期后,亲戚却死赖着不肯走。

    “爹妈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再说了,你这房子租给谁不是租,租给亲戚不比外人强?”

    阿姨虽不愿意,但他们一句「毕竟亲戚」,已然占了舆论上风。

    没想到,房子即将拆迁时,这群亲戚终于露出真面目。

    “替你看了这么多年房子,这拆迁款起码得有我们家一半吧!”

    邻居阿姨这下怒了,也不管什么亲戚情分,直接告上法庭。

    中国式和稀泥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相反,它将「标准」模糊化,导致对「底线」的试探变得更加频繁。

    当忍让被误读为默许,对方只会得寸进尺,直到宽容的炸弹彻底爆发。

    06

    孔子曾提倡中庸之道,要人们奉行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来源 |《论语·庸也》

    但有些人竟然拿古人的智慧,来给自己和稀泥的行为洗白。

    大爷劝慰被家暴的堂嫂时,就是这样引经据典的。

    还声称“有几个男人不打老婆的?没必要如此哭闹上吊。

    婚都结了,孩子也生了,得为家庭考虑。

    你忍一时,他退一步,这样才能风平浪静、海阔天空嘛!”

    最后就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按头认错,他便心满意足,还以为自己治家有方。

    殊不知,「中庸」并非黑白不分,而是“无过无不及”,用恰到好处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味和稀泥的行为,反而是孔子最痛恨的「乡愿」

    “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篇》

    看似是忠厚老实的“老好人”,实际上不分是非,伪善欺世,没有一点道德原则。

    要是遇上比他更卑鄙的,恐怕跑得比谁都快。

    中国式和稀泥,跟善良公正挂不上钩,只是无耻的和事佬罢了。

    07

    鲁迅去世前,曾留给儿子这样一句遗言: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郭德纲也在一段采访中说道:

    “其实我挺厌恶那种,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

    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话虽糙,可理不糙。

    不分黑白的和稀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与其吃亏不讨好,还不如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对方试图理直气壮地强迫你让步时,不必假装大方。

    亮明自己的边界,表达自己的喜恶。

    即便对方因此翻脸,你也不过是从社交圈里删除了一个不知好歹的和事佬。

    有限的宽容和大度,就留给值得的人吧。

    /今日作者/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默雷人笑话40个 孩子你走火入魔了
江歌事件再次冲上热搜,江歌妈妈一句话道尽女人的现状,令人唏嘘
乐山乐水《那位懂得享受生活的姑娘》
“其实,大家都嫌你穷”:生活里,没人告诉你的潜规则
“是不是只有我,活得这么辛苦?”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80万赞助女儿买房被亲戚骂,58岁阿姨:帮扶一程,为晚年积攒福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