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幸保留下来,一直未公开照片!!

来源:壹号档案(ID:liangjian-1949)罕见老照片(ID:hjlaozhaopian) 鸣谢


孙明经先生

孙明经,山东莱州人,1911年出生于南京。

儿时家里便有很多照片,父母也经常带他看很多有趣的照片,激发了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4年,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0年,赴美国考察。1941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影音部主任,主编《电影与播音》月刊。

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著有《孙明经手记》《抗战前前夕万里猎影记》。

孙明经一生有多次行程超过万里摄影历程。

1937年从华东至西北的科考万里拍摄;1938年至1939年的川康科考摄影;1942年至1945年的云、贵、川科考拍摄。

一生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经历文革浩劫,照片大多散佚,只剩五千余幅。

1932年7月8日,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教育部成立后,金陵大学理学院从此成为该协会推行电影教育的试验基地。孙明经/摄。

1934年5月,苏州街边小贩。孙明经/摄。

1936年抗日战争前,南京金陵大学内,当时全中国最高的旗杆。孙明经/摄。

1936年4月,刚刚落成的南京最豪华建筑——励志社。孙明经/摄。

1936年4月,航拍南京鼓楼。孙明经/摄。

1937年6月15日,连云市之港口码头。孙明经/摄。

图右可见海湾中东西连岛,图左可见岸上云台山之山脚,为此,取东西连岛之连字,云台山之云字,为新城命名为连云市。

孙明经考察发现该地之魂为图中间可见之中兴煤矿的运煤港口,因此孙明经向政府建议把连云改命名为连云港,此建议被采纳,沿用至今。

1937年6月30日,北平昌平南口镇,当时中国最大火车头。孙明经/摄。

1937年6月30日,居庸关。孙明经/摄。

1937年7月28日,山西省山阴县广武车站,大同至太原的特别快车。孙明经/摄。

1937年7月18日,内蒙古五原县河北乡仰之村,农民中的优秀分子与北京女知识青年举行集体婚礼,由段绳武将军主婚。孙明经/摄。

1937年7月4日,归绥(今呼和浩特)旧城。孙明经/摄。

1937年7月3日,傅作义为1933年5月北平昌平战役抗日阵亡官兵建立的纪念碑,胡适著碑文钱玄同书。孙明经/摄。

1933年5月31日,屈辱的何梅协定规定中国人在公开场合不得说写印唱抗日二字,此碑却把抗日二字刻于巨碑,史称'抗日第一碑'。

由于何梅协定限制,当时报刊对此鲜有报道。此碑今已不存。

1937年7月15日,旅途中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包五路上。人多车小,有的团员们只能坐在车顶和站在车边。孙明经/摄。

1937年6月8日,徐州国货公司,30年代爱国商人为振兴中华,抵制日货,纷纷建立国货公司。孙明经/摄。

1937年6月15日,连云市政筹备处。孙明经/摄。

此时今天的连云港市还未建市,国民政府拟建连云市,此为连云市政筹备处,细看可见楼眉和大门柱上都有连云市政筹备处字样。

孙明经考察后建议为新城命名连云港市,被政府接受,此为连云港市市名来由。

1937年3月,烟台蚕丝改良委员会青年女工工读学会与所获奖状合影。孙明经/摄。

1937年6月8日,徐州第一搂。孙明经/摄。

1938年4月,孙明经在自贡盐井井架前的自拍照。孙明经/摄。

1938年4月,四川自贡,打造千米深井的钻头。孙明经/摄。

为从地下取盐必须打深井,井深可超过1000米,自贡人把打井用的钻头叫锉,几个铁匠一打就可以打出钻千米井的钻头,令人十分惊叹。

1938年4月,四川自贡,车盐水的工人极为苦累,工作时一丝不挂浑身汗湿。孙明经/摄。

1938年4月,四川自贡,正在巡视输运盐卤笕管的检修工人。孙明经/摄。

1938年4月,四川自贡,输送盐卤的笕管与提升盐卤用的升卤站。孙明经/摄。

1938年4月,四川自贡,从富台山观音阁远望釜溪河上望不到头的运盐船。孙明经/摄。

1938年4月,四川自贡,釜溪河中的运盐船及岸边崖坡上的“还我河山”的标语。孙明经/摄。

1939年8月,康定西康省政府(今已不在)。孙明经/摄。

1939年10月,德格县小学师生在学校四楼顶合影。这是西康那时最好的学校建筑。孙明经/摄。

1939年7月,四川汉源县大相岭,7月山顶遍地冰雪,滑竿夫的胡须上居然挂着冰凌。孙明经/摄。

1939年6月,四川雅安第五茶场女工在检茶。孙明经/摄。

1939年6月,四川,为修筑雅康公路而建的运米站。孙明经/摄。

1939年10月,西康省,德格德格土司泽旺登登和他的爱犬。孙明经/摄。

德格土司在当地的权力极大,他为孙明经亲笔写了路条,使孙明经后来从德格至巴安的西藏考察摄影多有方便。

1939年11月,西康省,巴安(今巴塘县)县立小学藏汉教员合影。孙明经/摄。

1939年,西康省,巴安(今巴塘县)县立小学的捧球队。孙明经/摄。

棒球即使在今天也属新鲜玩意儿。

1939年,地处金沙江畔万群山中的小镇巴安会有棒球队,不能不令人惊讶无比。

1939年,西康省,巴安(今巴塘县)的风力发电机。孙明经/摄。

巴安当时有藏民能用英语和孙明经对话交流,而且有电灯。

历史上第一个为巴安带去电的是这位美国教师Dr.Rev Bdgor Nichols博士,他的学生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新中国建设西藏的高级藏族干部。

1939年,西康省义敦县县长彭勋在县政府门前。孙明经/摄。

孙明经在西康省历时六个月的科学考察摄影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学校的房子最好,政府的房子最差。

县长们为此回答孙明经:刘主席(刘主席就是刘文辉,刘文彩是他哥哥)有令,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太爷就地正法。

1939年5月,成都华西坝华西联大校园。孙明经/摄。1939-1946年金陵大学等七大学在该校园内。

1939年7月,川康科学考察团地理组在泸定桥上留影,左五为孙明经。孙明经/摄。

1939年11月,孙明经与摄影家庄学本在西康考察中不期而遇留影。孙明经/摄。

1940年2月,重庆中国西部科学院。孙明经/摄。

1938-1946年,金大理学院院长魏学仁在此开办中央工业试验所,理学院师生经常借用此处试验室上课。

1940年4月,四川马边县彝族同胞的柴市。孙明经/摄。

1940年4月,四川雷波县政府。孙明经/摄。

1942年6月,贵阳,民众巡回教育施教车。孙明经/摄。

该车中带有电影广播器材和宣传抗日的各种电影和广播视听节目,车开到哪里就施教到哪里。

1942年6月,英国驻昆明总领使馆。孙明经/摄。

1942年6月,昆明至贵阳路上之农田,山水如画。孙明经/摄。

1944年2月,四川成都,金陵女大华西坝化学系试验课,由于没有酒精,做实验时只能用炭炉代替酒精灯。孙明经/摄。

1946年10月,南京,从玄武湖远眺紫金山。孙明经/摄。

1946年2月,四川成都,华西联大时事讲演会。孙明经/摄。

1946年1月,四川成都,抗战胜利后金陵大学师生分批复员南京,第一批复员回南京的金陵大学师生出发前在成都华西坝留影。孙明经/摄。

1948年11月,南京,在金陵大学上摄影课。孙明经/摄。

1949年5月,南京第一幅毛主席巨幅画像,金陵大学影音部杨赞南教授遵孙明经主任安排绘成的巨幅毛主席像。孙明经/摄。

1950年7月1日,南京,金陵大学成立工会。孙明经/摄。

1951年5月1日,金陵大学工会全体会员出发参加五一劳动节游行,农学院的标语与众不同,用农作物制成的'抗美援朝'。孙明经/摄。



汤姆·哈金斯先生

汤姆·哈金斯(1921~2007)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在新西兰奥克兰长大。

1956年,作为少数被邀请访问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之一,他来到中国,四个月里,他以观察者的身份走遍了中国东部地区。

哈金斯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新西兰新闻摄影记者,当时他34岁,新中国刚成立7年。

旅行第一天,他写到:'我一刻不停地按着快门,用这种隐秘的方式庆祝我顺利实现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用我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民族,这个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群体。”

哈金斯回国后开始整理自己照片,选出600张作品后最后编辑到约200张,于1960年代发给英国和美国的多家出版社,都石沉大海。

1965年, 哈金斯因为工作的变动把自己的出版计划搁置了。直到1989年1月7日,哈金斯的好友约翰·特纳在其房子底下发现了这些本将用于出版的照片。

    1956年7月19日,甘肃兰州城门,裹小脚的老妇人。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5月,广州,孙中山纪念堂,前景是少年先锋队队员, 这座纪念堂于1929年由广东及海外华人集资建成。汤姆·哈金斯/摄。

    1956 年5月11日,广西,稻田里的农民, 在广州至汉口的火车上拍摄到的。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汉口,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下的帆船。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西安临潼县骊山西安事变蒋介石被逮捕处,道教庆典上休憩中的人们。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8月31日,北京机场,北京-莫斯科海报下看报的僧人。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一位音乐家的妻子在自家花园里。汤姆·哈金斯/摄。

    1956 年,北京琉璃厂,面带好奇神情的男孩。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辽宁沈阳, 星期六的夜晚工人俱乐部舞会,男女之间跳华尔兹时有些尴尬和不适宜。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乌鲁木齐,维吾尔面孔,一个在排练维吾尔舞蹈与音乐的剧团。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9月,上海,一位办公人员在艺术展中注视一幅农民主题的画作。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广州,肩背斗笠的人。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王府井,一群军人在欣赏商店橱窗里陈列的西式服装。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市第五中学的楼顶上,中学生的课间休息。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甘肃武威市,赴玉门务工的人们挤火车。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农民们为了远在西部的工作而长途跋涉去兰州乘火车。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矿工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打麻将。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3日,甘肃武威市火车站,去大西北支边的家庭。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新疆,农民们停止收割,为路边的司机指路。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一个上年纪的工人正在制作景泰蓝。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6月1日,北京,欢庆六一儿童节上的文工团主持人。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乌鲁木齐,一位维吾尔族女孩。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广州,一名正在旋纺锤的男子。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天安门前的少先队员。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广州街头,一名戴斗笠穿蓑衣的车夫。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王府井,卖茶的小贩。汤姆·哈金斯/摄。

    1956 年,北京,哈金斯透过酒店房间窗口拍到的街头镜像。

    1956年,北京故宫,一位农民参观展览。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四名女孩在一个凉亭里俯瞰城市。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鞍山钢铁厂工人宿舍,钢铁工人和他的妻子、孩子。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乌鲁木齐,一名正在烫发的女子。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夯实路基的筑路工人。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6月1日,北京,一位军官与她的女儿在北京饭店庆祝六一儿童节。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街头卖金鱼的商贩。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作家赵树理。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北京,第一届国家音乐节上的代表们。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周恩来与尼泊尔大使交谈。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乌鲁木齐,苏联使馆前的维吾尔男子。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乌鲁木齐,一位汽车修理厂的维吾尔工人在毛泽东的塑像前。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乌鲁木齐,维吾尔族音乐家和女孩。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7月,玉门油田,沙尘暴中全副武装的执勤军人。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上海,法官在法庭上裁决一起房屋买卖纠纷的案件。汤姆·哈金斯/摄。

    1956年9月,上海,正在审理一起房产纠纷的法庭。汤姆·哈金斯/摄。

这组照片所显示出的1956年的中国人,正在享受难得的平静和乐观主义。

1956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哈金斯在此期间所拍摄的中国照片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显得无与伦比。

小编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可点右下角“在看”支持小编,以示鼓励!或放到圈子里,感激不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浩劫中,有幸保留下来的照片
1956年,老外在北京拍了15张照片,为何33年后才公开?
采卤制盐:20世纪30年代,四川自贡井盐生产场景
钟永新·自流井研究系列:孙明经自贡盐场改进研究记(2017)
比史书更为真实的《定格西康》
孙明经·20世纪30年代·自贡井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