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仙·卢仝《七碗茶歌》----卢仝的茶境与心境


卢仝tóng,(约795-835)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朝廷曾两度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而他不愿仕进,均不就。曾作《月食诗》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受到韩愈称赞(时韩愈为河南令)。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

茶诗中,最脍炙人口的,首推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该诗是他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在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莲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首诗由三部分构成。开头写孟谏议派人送来至精至好的新茶,本该是天子、王公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大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间叙述诗人反关柴门、自煎自饮的情景和饮茶的感受。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最后,忽然笔锋一转,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至好的茶叶时,要知道它是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山崖峭壁采摘而来。可知卢仝写这首诗的本意,并不仅仅在夸说茶的神功奇效,其背后蕴含了诗人对茶农们的深刻同情。

卢仝的此诗细致地描写了饮茶的身心感受和心灵境界,特别是五碗茶肌骨俱清,六碗茶通仙灵,七碗茶得道成仙、羽化飞升,提高了饮茶和精神境界。所以此诗对饮茶风气的普及,茶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与名人
【美女图文】一篇茶诗便被后人尊为“茶仙”,从这首玉川茶歌说唐人饮茶
读《饮茶》(当代·傅义)感怀
卢仝及其《饮茶歌》
读卢仝的“七碗茶”诗
名妓、诗人、无业游民,他们竟然都在忙同一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