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养生常施养生灸
   访全国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文>>> 单 薇
   艾灸养生保健,是以点燃的艾绒或艾条等在体表的某些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其药物和艾燃烧以后所产生
的温热的刺激作用,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艾灸养生保健,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的
方法之一,艾灸的养生作用明显肖少卿教授接受我们采访时说:许多的古典医籍都有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记载。如我国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
《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著人。”意思是说在吴国(今江浙
一带)蜀(今四川、重庆等地)游览之时,在身上施灸两三处,可以起到预防瘟疫疟疾等传染病的作用。说明艾灸可以防病。又
如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
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这段文字则说明了艾灸不仅可以防病,而且治病作用广泛
、效果明显。
   肖少卿教授介绍说:艾灸养生保健及防病治病的原理包括了调节人体阴阳、调和人体气血、温通人体经络、扶正祛邪等。祖国医学认为:依据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就能保持健康,而阴阳失衡,
人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艾灸可以调节人体阴阳,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对于阴阳失衡的病患者,艾灸可以使其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从中医的气血理论来看,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机能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
目的;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人体经络是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如果遭遇寒湿等病邪的侵犯,人体经络往往会遭受闭阻,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药物和温热作用,温暖肌肤经脉,以活血通络,
因此能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另外,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的免疫功能正常,则抵抗力强,疾病便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中医认为,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养生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都可以帮助人体保持机能的正常,起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肖少卿教授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现代及临床实验研究也都证实了艾灸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在对犬的足三里施灸时,
发现犬的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双向调节性改变。艾灸犬的足三里、脾俞、曲池穴,可以分别引起胃的收缩和弛缓两种不同的效应。灸神阙可以使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小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艾灸对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艾灸对循环系统也有促进作用:灸天突,百会穴后,可以起到扩张脑部血管,改善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凝聚。艾灸足三里可使纤维蛋白元明显下降
。艾灸不仅使施灸部位灼热温暖,局部血容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改变全身的情况。而艾灸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艾灸大椎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大椎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艾灸后,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TC)和B淋巴细胞(BC)增加明显,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艾灸养生的常用方法
谈到艾灸的养生方法,肖少卿教授说,传统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便于群众掌握的有以下几种: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艾条(叫做清艾条,市面上一般中药店就有售),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选取好的的位上熏灸的方
法。如果使用的是在艾绒中加入了性温芳香等药物制成艾条(药艾条),再进行熏灸,这样的方法则叫做“药条灸”。艾条灸
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悬起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以局部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本法适用于寒证、虚寒证、虚弱症等多种病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养生保健灸方法。
雀啄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施灸的穴位上,一上一下连续如同鸟雀啄食一样,而不是把点燃的艾条固定于施灸部位相
对稳定的距离上。本法一般用于昏厥的急救以及一些小儿的疾患。
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的皮肤约3cm处,在以穴位为中心3-5cm直径的范围内,顺时针方向,回旋往复熏灸,如画圈一样。本艾灸适用于寒证、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某些皮肤病的治疗等。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先以艾绒以食指、中指及大拇指,抓取少量艾绒,制成艾柱,在选取的穴位表面皮肤加上药物,如蒜片或生姜片等,再将艾柱置于蒜片或生姜片上(艾绒不直接置于皮肤上),点燃艾炷的顶端进新改旧的方法
。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艾灸: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祖国医学认为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艾灸养生的禁忌与注意
肖少卿教授说:艾灸除了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以外,只要认真按照施灸原则和操作规程要求,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当然,和其它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一样,在进行艾灸保健时也有禁忌和注意事项。肖少卿教授说:由于艾灸是以火熏灸,施灸不当,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方面,施灸的过程中可能会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甚至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这些禁忌主要包括: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能直接灸,以防形成疤痕,影响美观。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能灸。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能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
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能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肖少卿教授同时提醒说,在进行艾灸养生保健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
浪费时间。另外可能引起局部痛觉降低而被烫伤,如果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疱,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要注
意防止感染,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和体位舒适,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自己没有把握找准穴位,可请当地医生以墨标准)以
保证灸治的效果。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使用艾炷灸
时更要小心谨慎,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并注意检
查艾条有未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的体表部位,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
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洁净。
(5)如果使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施灸,注意施灸距离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
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这样,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
的顺序进行。
(7)施灸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艾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
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8)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
(9)注意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甚至晕倒。出现晕灸后,
要立即停灸,并令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养生保健灸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                                                                                    秋灸关元 春灸气海--养生灸法
二千多年来,传统医学之理论和临床实践,始终贯彻着强身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早在《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又“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淮南子“良医者,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后世医籍,也常能看到防重于治之记载。
  灸法养生,不但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效果卓著。《内经》“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瘥,瘴疠温疟毒不能着”。宋窦材《扁鹊心书》“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抗早衰,而且亦用于治已病,治已乱。
  【效能】 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原理】 阳气为人身之根本,阳气旺,犹若丽照当空,万物有生发之机。倘若阳气衰败,犹若阴霾满布,万物枯亡。《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阳气固密,营卫调和,而可防御外邪之侵袭;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肾阳充足,能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阳精若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此之谓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疾病、衰老,其主要原因就是阳气虚衰,而养生灸的主要作用,就是培补阳气,益其真阴。所以,能够起到防病治病,抗衰老作用,使人之寿命延长。
  为什么艾灸法,能壮阳气呢?艾炷之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此灸法又多以气海、关元为灸之主穴。此二穴,又皆为任脉之俞穴,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也可以说,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乃支流长也。《针灸大成》说:“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犹子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任统于前,主一身之阴;督率于后,主一身之阳。任督相通,乃温热之气循经温腹暖背,通达周身,循环不息。再艾炷又加杂药而成,其药又多为温热芳香之辈,药有五味五气,内合五脏,气味择经而行,各归其所,其补阳之力更著。因此;灸关元、气海,以回元阳,救绝续命。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气归根之意。
  【灸穴】
  主穴:气海、关元穴。
  附加穴:脾胃素弱者,灸中脘穴。身体虚弱者,灸足三里或三阴交穴。
  【穴释】
  气海:生气之海,气血之会,呼吸之根,藏精之府。灸之能益脏真,回生气,固元阳,故能加强膀胱之气化,使膀胱之水化气上升布达周身,洒陈五脏六腑,为下焦之要穴。
  关元:是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穴,又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藏精之所,为培元固本,补气益 精,回阳固脱之要穴。
  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土中之土。胃为仓 廪之官,水谷之海,主纳谷,故灸足三里能升阳益胃,强壮脾肾,调和气血,益先后天之气。
  中脘:胃之募穴,腑会于此。李东垣说:“胃虚而 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故凡纳呆 食少,食谷不香,饮食不化,面色痿黄,形体消瘦等脾 胃虚亏之证,均可灸之。
  三阴交:足三阴之会穴。《针灸大成》说:“主治 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四肢不举……”故一 切脾肾及下焦之疾患,皆可酌灸之。
  【壮数和年龄】 《内经》说:“人年四十阳气衰,五 一十而体重,耳目不聪,六十阳气大衰,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泣涕皆出矣。”因此,此灸法正是壮阳、助阳、使阳气壮旺,以抗衰老。人身有十二经,十五络,三百六十穴,灸三百六十壮,以应一岁之三百六十日。一般每次灸三百六十壮,但也要看身体健康情况和年龄大小 而定。一般在四十岁以下,可灸一百八十壮,最多二百 七十壮;四十岁以上,可灸三百六十壮。三十至四十岁,可二至三年灸一次;四十至五十岁,可每二年灸一 次;五十至六十岁,可一年灸一次;六十岁以上,可半年灸一次。
  【灸之时间】 气海,在立春前后五天;关元,在立秋前后五天,施灸。
  立春是冬、春交替之时,冬去春来,天地间之生气萌动,万物复荣,蒸蒸于上之始,故《内经》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气海为生气之海,此时灸之,应其春生之时序,以助升发之气,逐陈阴,奠下元之基,以适夏令之长也。立秋是夏秋更替之时,热去凉来,天地之气清肃,万物色凋,万粒将以归仓之时,正如《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收欲神气。”关元者,关其元精之门,闭而储藏之谓也。此际灸之,以顺收藏之时序,收元阳内固,金水相生,益真火,养.肾气,以备冬藏也。犹如安炉立鼎,元阳旺盛,内养脏腑,外御风寒。因之,秋灸关元,春灸气海,以顺应时令之变,以合脏气生藏之机。
  【灸前准备】
  (一)艾绒之选择:最好选用多年之陈艾(蕲州产者为佳),或市售药制艾条,剥去纸外壳,将其揉搓成细绒,色白如棉絮状,除去杂质,制艾柱如枣核大,炷体坚紧,上尖下圆如锥体。
  (二)生姜之选择:选用上品老姜,切片约一分厚,需三十片左右,并在姜片上,针数孔备用。
  (三)备料:生姜,艾绒,线香十支,火柴一盒,线绳一条,纱布两块(中心涂油脂),胶布两条,方盘一个,镊子一把,灰盒一个。
  【施灸方法】(隔姜灸也可用艾条温和灸代替)
  (一)保持室内温度,环境要安静。
  (二)被灸者,平卧床上,盖好衣被,暴露应灸部位。
  (三)先用线绳,从脐下至耻骨上测其总长。然后,折为五折(即五寸),取其所需尺寸(气海脐下一寸五分,关元脐下三寸)。定位后,作出标记。
  (四)穴位常规消毒后,生姜片置于被灸穴位上,艾炷放于姜片上。
  (五)用线香点燃艾炷之尖端,待其燃尽时,将艾灰取掉,另换一炷。如此接替点燃,直到应灸艾炷燃完为止。
  (六)按规定壮数灸完后,除去姜片,穴位用酒精棉球擦去灰屑。如有灸伤,涂以凡士林或油膏,以保护润泽灸伤之外皮,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一)室内温度要适中,以防感冒。
  (二)施灸前,详细询问病情,是否有禁忌。
  (三)按体质强弱,预制艾炷之大小,勿使太过或不及。
  (四)施灸前,必须消毒,防止灸伤感染。
  (五)初灸时,艾炷燃烧的不可太尽,被灸者以热为度,即可去掉,慢慢增加艾炷燃烧之程度,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好。
  (六)灸后,查其皮肤起泡否。如有泡明显者,用消毒针抽出液体,无菌包扎,过数日再换敷料,以防感染。
  【适应证】凡身体衰弱,阴阳两虚,营卫不调,下元虚惫,陈寒痼冷,体弱赢瘐,四肢逆冷,脾胃虚弱,精血亏损,五劳七伤,诸般虚损等,一切虚弱衰迟病症。
  【禁忌】
  (一)法定传染病,不灸。
  (二)癌瘤、肿疡,禁灸。
  (三)急性炎证,如肠痈、胃穿孔、肠梗阻,忌灸。
  (四)大饥、大饱、失惊、酒醉,缓灸。
  (五)温症,伤阴明显者,缓灸。
  (六)发高烧者,禁灸。
  (七)孕妇,忌灸。
  (八)阴虚火旺者,慎灸。
   四穴养生灸法  “四穴养生灸法”就是通过艾灸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来温补脾肾,补益肾气,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功效,使正气自然不绝,脾土自然肥沃,肾水自然充盈。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便自然健康长寿。该灸法最适合自我养生保健,春夏每周1~2次,秋冬每周2~3次。若能持之以恒,便可以延缓衰老,延长青春。
  关元穴
  功能:该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命门穴
  功能:该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住宿之处,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的功能,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功能:该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对胃部疾病的全部症状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足三里穴
  功能:该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简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之功效。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链接
  常用的艾灸方法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艾条灸法和艾罐灸法。
  艾条灸也称艾卷灸,是用棉纸将上等艾绒包紧裹好制成长圆筒状,将一端点燃后,对准所需穴位或局部进行熏灼的一种方法。
  艾罐灸是使用特殊灸具的一种灸法。现代的艾罐底部有数十小孔,内有一小筒也有十多个小孔,放置特制艾粒,点燃后将艾罐置于应灸的穴位上,可以使艾火燃烧的热力传达到皮肤,逐渐透入内部。艾罐灸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烟气小,可同时多穴位施灸,如施于妇女、小儿以及恐惧针灸者,最为适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艾条里的养生经》
艾灸养生原理和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培训资料2011
【转载】艾灸美容功效多+美容灸灸出健康好气色+女人的美需要靠艾灸来维护+中医艾灸分型治疗改善睡眠质量
艾主百病,养生延年、美容驻颜的灸法
秋灸关元 春灸气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