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名臣

1、姜子牙

上天会让有些人轻而易举地少年成名,但也会让另一些人必须经过一番屈辱磨难,才能在几乎绝望时柳暗花明,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大器晚成。要论大器晚成,有一个人绝对要数第一,因为他直到七十岁才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又叫姜尚,商朝末年人。他出身贵族,先祖还帮助大禹治过水,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故又名吕尚。但荣光只属于遥远的祖先,到姜子牙出世时,姜家的家境已经败落了。为了生存姜子牙从事过不少职业,比如宰牛卖肉的屠夫,卖酒的店家,可遗憾的是姜子牙并没有商业头脑,这些小生意,他一样也没有做好。但姜子牙有个优点,就是人穷志不短,尽管生活困顿,他还是一直很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琢磨治国安邦之策。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那天,他听说贤明的周文王经常在渭水附近的山林里打猎时,他就萌生了一个毛遂自荐的计划。这个计划很简单,就是天天到渭河边去钓鱼。当然,钓鱼只是他的一个道具而已(他从来没有钓上过一条鱼,因为他用的是直钩),他的真实目的是坐在那儿等待路过的周文王。 

碰巧的是,那几天周文王恰好要出去打猎。按照惯例,他在出发前卜了一卦,卦文说:“这次打猎的猎物不是龙,不是四脚兽,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辅佐你称霸天下的人才。”结果,当周文王路过渭水河边时,他就与姜子牙历史性地相遇了,姜子牙用七十年时光练就的卓越口才和智慧谋略,瞬时把周文王征服了。二人一拍即合,文王马上用车接姜子牙回城,并拜为太师。 

周文王得到姜子牙的辅佐后,更为积德行善、招徕人才,同时减轻赋税,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文王在诸侯中声望更高。当时,诸侯都认为周文王是“受命之君”,有四十多个诸侯国都归顺了他。除此之外,姜子牙还替文王筹划向周围发展势力,依次“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邗”、“伐崇侯虎”,向西、向南开拓了大片疆土,势力直达江汉流域。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造成了包围商朝的形势。

后来文王逝世,武王继位,尊姜子牙为“师尚父”,即“师之,尚之,父之”的意思。两年后,纣王自毁长城,杀比干、囚箕子,大失人心。这时,姜子牙敏锐地觉察到,灭商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1066年(一说是公元前1027年),武王封姜子牙为国师,率部伐纣。出师前,卜龟兆,结果不吉利,又赶上风雨暴至,诸侯们都很恐惧,只有姜子牙认识到机不可失,坚决劝武王起兵。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由孟津渡河,与商朝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新乡市郊),结果商军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而亡。至此,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王朝。 

在周武王登基的第三天,姜子牙向周武王讲述了《丹书》中以仁爱治国的话,然后就被武王封到齐国。在那里,姜子牙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又努力发展渔业、盐业和手工业,使齐国逐步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据史书记载,姜子牙活了一百多岁,死后风光地大葬于国都镐京。 

姜子牙一生曲折坎坷而又轰轰烈烈,他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但其中以军事成就最高,有兵书《六韬》传世,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由此看来,姜子牙算是中国军事家和权谋家们当仁不让的祖师爷。

2、周公旦 

古有诗曰:“周朝初建大分封,成王幼聪靠周公。礼贤下士三吐哺,天下归心百业兴。”诗中提到的周公便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也称周公。 

周公是中国最伟大的一位先哲,儒学的奠基人,更是万世丞相的表率,在历史上他的功德不亚于孔子。甚至连孔子、司马迁、曹操等人都非常景仰他,孔子在《论语》中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重墨渲染了周公的事迹与人格,并把他排在了世家第三位。 

周公的功德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周朝的建立与巩固,周公可谓功不可没。他协助周武王姬发灭商,手持一把大斧(即古称之大钺),勇敢杀敌,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伐商胜利后,在如何对待战败了的殷商诸侯和上层贵族的问题上,周朝的内部权力核心产生了分歧。有人主张全部杀掉,以绝后患,有人主张先杀一些罪大的,其他的留下;而周公却提出宽容政策,让殷人待在原来的住地,用殷人来管理殷人。武王采纳了周公的意见,把商王朝的原统治地分成三部分:邶、卫、庸,分别由纣王之子武庚、蔡叔、管叔掌管,史称“三监”。正是由于周公旦不断规劝周武王,周朝伐商的革命才是一场相对温和的革命,没有滥杀滥砍,滥毁滥焚,除了灭掉了残暴的纣王,几乎没有什么天翻地覆的颠荡,殷文化遗产也得到完好的保留。 

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时成王年幼,根本不懂治国之事。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周公摄政不久,周朝内部统治集团便开始猜忌,有人还到处造谣污蔑周公企图篡夺王位。纣王儿子武庚看到周朝这样混乱的局面,认为有机可乘,便勾结蔡叔、管叔等人,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在这紧急关头,周公旦果断出兵,并亲自率兵东征讨伐,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叛乱。此时,有人便质疑叛乱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周公当年提出的“三监”做法,但是,周公却借着讨伐叛乱的机会,向东方进军扩展国土,灭掉了五十多国,将周朝的势力延伸到了海滨。周公当初提出“三监”之治,或许早就料到有此结局,他借着征讨的名义开拓周朝疆土,就结果论而言,周公的这番战略眼光与深谋远虑叫人不得不佩服。 

周公在帮助成王治理国家期间,制礼作乐,确立了周朝的统治体制,他制定了专门的礼节和行为规范,提出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他还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只有嫡长子有王位继承权,这样就经法律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对周朝的统治起到稳定和巩固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在封建社会一直流传下来。同时,周公还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他还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使周朝的统治进一步加强。周朝的许多制度被以后的各朝代一再保留下来,可以说,周公制礼作乐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成王长大成人后,周公将政权归还给成王,他还对成王一再谆谆告诫,为成王执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中国历史上极少有臣子能做到这一点,将到手的王位拱手相让,并依然尽心尽力扶持新主,也正因为如此,周公旦赢得了绵延数千年的赞誉。 

成王执政三年后,周公便去世了。周公卓越的人格与非凡的政治才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周公是对中国先秦政治格局与文明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位政治家与先贤。 

3、管仲 

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和名相不胜枚举,然而真正能让人记得住名字的又有几人呢?而管仲,这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的政治家,在中国名臣史上的地位大概是无人能取代的,甚至连孔子都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仲家境贫寒,父亲在他幼年时就已经过世,管仲和老母亲一起生活。为了赚钱养家,他常和挚友鲍叔牙一起经商,每次赚钱之后,管仲总是拿多数,鲍叔牙一点也不计较。人们背地里议论管仲贪财、不讲友谊的时候,鲍叔牙总会出面来解释说是他自己愿意让管仲多拿钱的。 

后来管仲去参军,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听到后,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是怕死,只是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如果他战死了,谁来照顾他的老母亲呢?管仲对鲍叔牙异常感激,多次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这句话成为千古名言,常常为人引用。 

管仲从事过很多职业,最后终于往仕途发展。他认为,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很有可能登上王位。于是,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样,不管谁登位,两个人都可以互相举荐对方。 

不久,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他的堂弟姜无知勾结大夫杀死,齐国贵族又杀死了姜无知,一时之间齐国没了君主。而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个躲在鲁国,一个藏在莒国,谁先赶回齐国,谁就可以当上君主。管仲为了公子纠,带着士兵在路上偷袭公子小白,谁知公子小白大难不死,并且先回到齐国登上了王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在齐桓公求才之时,鲍叔牙大力推荐管仲,说他是天下奇才,并极力劝说桓公抛弃私仇,重用管仲。最终,管仲和鲍叔牙同时成为齐桓公旗下的名臣。 

管仲成为齐桓公的上卿之后,齐桓公逐渐发现管仲果然有着出色的治国才能,便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改革:对内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整物价等等。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为了扩大领土,伺机吞并其他小国,管仲提出“尊王攘夷”。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齐桓公出兵吞并了谭国、遂国,同时以武力使鲁、宋、陈、蔡、卫等国都先后屈服齐国。当时郑国发生内乱,管仲抓住这个好机会,建议齐桓公打着周王室的名义,联合宋、卫、郑等国家,于公元前680年在鄄(今山东鄄城)会盟。后来干脆抛开周王室,用齐桓公自己的名义号召诸国在鄄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公认的霸主。摆平了郑国之后,齐国召集了更多的国家在宋国的幽会盟。此时,齐国霸主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 

公元前645年,八十岁的管仲重病在身,管仲郑重向齐桓公推荐了贤明的隰朋接任自己的位置担任宰相。但管仲病逝以后,齐桓公却重用易牙等三人。到了第二年,这三个人趁齐桓公病重之时堵塞了宫门,假传齐桓公的命令,把这个春秋霸王活活给饿死了。齐桓公饿死之后,他的几位公子争夺王位,国内一片混乱。混乱的局面到了第三年才平定下来,而齐国千辛万苦争回的霸主地位也逐渐衰落了。 

作 为中国历史上罕见之改革家,管仲的确是个极具政治才华的人,他以一己之力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朝代。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4、晏婴 

在山东淄博临淄区永顺庄,有一座高十余米,方圆近百米的古墓,墓四周由灰色八棱墙环抱,显得幽静而雅致。经过千年岁月沧桑,这座古墓仍然屹立于此,向世人诉说着墓中人辉煌的过去与历史。这,就是齐国名相晏婴之墓。这位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尽管五短身材,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他有着出众的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并且博闻强识,善于辞令。晏婴是齐国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为齐国的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婴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几千年过去了,晏婴的事迹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代代相传。 

晏婴的父亲是齐国的正卿,父亲过世之后,晏婴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也走上了仕途。在仕途的前半阶段,晏婴过得并不顺利。齐灵公和齐庄公都昏庸无度,晏婴并没有机会来展现他的政治才华。齐庄公的儿子齐景公即位之后,晏婴更是郁郁不得志,直接被下放到地方上去。直到六年后,齐景公才明白晏婴是个能办事的贤才,重新让晏婴回到朝廷,管理政务。此时的晏婴,终于有了机会大展拳脚实现抱负。 

当时,齐国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症结,国内的大家族权力过大。齐国当时有所谓的“齐国三杰”,分别是田开疆、公孙捷和古冶子,是齐国势力最大的大贵族。如果“三杰”联合,齐国政权必定不保。晏婴决定设法除掉“三杰”,消除国家的祸害。一天,“三杰”陪齐景公款待鲁国国君,晏婴声称园中桃子成熟了,要请二位国君尝鲜,并摘了六个桃子献上来。两个国君各吃一个,晏婴和鲁国大臣各吃一个,最后只剩两个。晏婴提出应该让群臣中功劳大的人吃。于是公孙捷先跳了出来,说自己曾经为救国君勇杀猛虎,应该吃个桃子,大家表示赞同,并让他吃了一个桃子。接下来的古冶子便说他为了救国君,在黄河里杀了一只大龟,立下了盖世奇功,于是古冶子吃了最后一个桃子。这时候田开疆才开始说自己讨伐徐国,斩杀对方大将,功劳更大。晏婴假装无奈地说,你功劳是最大,其他两位都不如你,可是桃子已经没了。田开疆觉得自己当众受到侮辱,便愤然自杀了。这让吃了桃子的公孙捷、古冶子更加惭愧,也随之自杀。这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晏婴运用计谋除掉了可能成为隐患的“齐国三杰”,从此,国内大家族势力被极大地削弱了,齐国政权更加巩固。 

晏婴内辅国政,屡谏齐王,拥有过人的谋略,而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外交才能。有一次,晏婴代表齐国出使楚国。当时楚国自恃强大,并不把各个诸侯国放在眼里。楚灵王知道晏婴个子矮小,就想趁机羞辱他。在晏婴还没到达时,楚灵王就命人在城门旁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狗洞。晏婴到达之后,看到这个狗洞,并没有大怒,只淡淡地说:“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门。楚国是狗国吗?”无奈,楚灵王只能乖乖地让晏婴从大门入城。楚灵王接见晏婴之后,继续攻击晏婴说:“齐国没有人才了吗?怎么派你这种人来做使者呢?”晏婴微笑着说:“齐国人才太多了,不过齐国一向是派贤明的人出使贤明的国家,自己实在驽钝,所以就到楚国来了。”楚灵王当场尴尬得面红耳赤,两次的较量,他一点便宜都没占到。 

晏婴面对着盛气凌人的楚王,毅然予以反击,维护了个人的尊严,更维护了齐国的声威。此后,晏婴还代表齐国出使吴、晋等国,雄辩四方,应答得体,既保持了齐国作为大国的尊严,又协调了齐与邻邦的关系。故后世的外交人员对晏婴十分推崇。连司马迁都非常忻慕晏婴,并说:“假令晏婴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5、孔子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莫过于孔子。这位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仁义”、“礼乐”、“德治教化”等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正是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渐发展出一种追求和谐的社会生活和知识,崇尚智慧和稳健的文化。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武士,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母亲颜氏带着孔子迁到了曲阜,二人相依为命,孔子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孔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崇尚礼节。成年后的孔子精通六艺,骑马、射箭样样行,身手十分敏捷。尽管孔子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因家里贫穷,孔子只能去大地主季氏家做了个小吏,赚钱养家。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人南宫敬叔来向他学习礼仪,从此,孔子开始了教师的生涯。 

当时的人想学知识,不但要有钱有闲,还要有点社会地位,因此普通人想要进入学校学习知识并不容易。但孔子收徒弟的条件十分简单,只要缴学费———逢年过节送几条猪肉来,就算是入了师门。孔子创设的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使许多的平民百姓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相传他所收的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了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其中贤人七十二位,后人所说的“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一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从事教育,但是他的最大愿望,是从政并实现自己的抱负。孔子经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纲领希望得到各国君主的重用,但是却一再失败。51岁那年,孔子终于在鲁国谋得了职位,五年后,孔子成为鲁国的宰相。但好景不长,仅仅三个月之后,他就自己辞职了,原因是鲁国君主鲁定公爱好女色,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实际上,考察孔子执政期间的事情,很难说孔子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毕竟在当时尔虞我诈的政治氛围中,单纯以儒学治国,终究难成气候。受到鲁定公冷落也是促使孔子辞职的原因之一。孔子一生参政的时间,只有这短短的五年。离开鲁国之后,孔子又开始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学说。一直周游了十四年,历尽艰辛,却常常是被敬而不用。 

也许正因官场失意,造就了孔子文化上的巨大成就。孔子以好学而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当时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尽管在当时他的地位已经被人们抬得很高,他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并不以圣人自居,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孔子就拜谁为师。 

孔子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并将这些方法一一传授给弟子们。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急需一批有才干的人才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正是适应了历史的潮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73岁的孔子与世长辞。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这位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孔子去世以后,他的思想被一代代地挖掘,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一生的思想和学说的精华编纂成一部著作——《论语》。孔子的思想及学说也因此被发扬光大,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6、伍子胥 

许多人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日子。可有多少人知道,我国江浙地区的端午节最早是为纪念同为楚人的伍子胥而设的。 

说起春秋谋士,伍子胥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伍子胥的爷爷伍举、父亲伍奢、哥哥伍尚,都是楚国上流社会的大丈夫。楚平王很喜欢伍奢的品格和才学,于是就派他做太子建的专职教授,而太子的副教授就是圆滑世故的费无忌。费无忌对太子有二心,曾将太子未过门的秦国媳妇献给了太子他爹也就是楚平王。他怕老大王一命呜呼,太子建报夺妻之恨,于是就诋毁统帅着军队的太子伺机作乱。作为太子的老师,伍奢自然难辞其咎。平王把伍奢囚禁起来,并追杀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赴了刑场;伍子胥含恨逃离,投奔吴国。 

在逃亡途中,伍子胥饥困交加。恰恰此时,一位浣纱姑娘提着装满饭菜的竹筐经过,见状生恻隐之心,将饭菜赠给他。伍子胥饱餐一顿后,才想起自己是受政府通缉之人,于是请求姑娘替他保密。按当时的礼教道德和民风舆论,这是不能容忍的。姑娘迟疑片刻,投水自尽。伍子胥大哭一场。为铭记这位姑娘的恩德,他当即写下一封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助吴王灭楚。贵为国相的他终于有能力回报恩人了。他多方打听仍不知姑娘家的地址,只好将千金投入她当年投水之处。成语“千金小姐”便由此而来。除了报恩,伍子胥还掘开楚平王墓,将其尸体抽了三百大鞭。 

在当时数强争锋的战争环境中,如果没有伍子胥,吴国不可能数年之内成为东南地区一霸。他向吴王推荐精通兵书的孙武,为吴国的崛起和扩张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他帮助吴王阖闾研修法律,建立先进的用人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阶级的执政能力。他大力奖励农商以充实国库。等万事俱备时,伍子胥便与孙武制定了“西破强楚,南服越国”的争霸战略。 

公元前512年,针对楚国执政者不和,官员玩忽职守的弱点,伍子胥提出了“军为三部,轮番击楚,诱敌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的总战术。此后数年间,吴军神出鬼没地对楚军骚扰不断,楚军因疲于奔命而战斗力大减。为了争取更有利的战争机会,伍子胥主张积极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结盟,从而使楚国的北大门豁然大开。之后又用反间计使楚王用贪婪无能的子常换掉了知兵善战的子期。周敬王十四年,以佐阖为统帅、孙武为前敌总指挥的吴国大军沿淮水西进,从楚国防备薄弱的东北部撕开一条大口子,长驱直入,直捣楚腹地,攻入楚都郢(今荆州江陵西北),最后于栢举之战彻底灭楚。 

随着伍子胥在吴国政治地位的迅猛高升,太宰嚭眼红起来。他向吴王告状,说伍子胥对吴王是如何如何地怨恨。此时,已是功高震主的伍子胥早已成为吴王的眼中钉。听完太宰嚭的一番诽谤之言,吴王当即赐予伍子胥一把缕金宝剑,令其自裁。 

伍子胥伤心极了,忍不住地骂道:“唉!你不想想你的王位是怎么来的,我先是帮你父亲称霸,接着帮你抢来了太子的位置。你当初还说什么‘得了江山,便分一半给我’,这事我想都没想过,现在你竟然听一个小人的话要杀我。我死了,眼珠也要挂在首都的门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寇进城灭掉吴国。”骂完便刎颈而死。夫差气坏了,他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扔进了滚滚江水中。江东百姓不忍这位为吴国鞠躬尽瘁一生的楚国人,死后落得被龟鱼吞噬的下场,自发地包了粽子投进江里,并举行了一些活动悼念他。 

伍子胥性格坚忍,眼光长远,谋略非凡,是后世很多政治家、军事家的偶像。在《汉书?艺文志》一书中,录有伍子胥军事著作《伍子胥》十篇及图一卷,可惜现已失传。

7、范蠡 

中国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将“士、农、工、商”四类职业排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的劣规,由此可见商人的地位非常低贱。在中国历史上,范蠡的辉煌业绩无人能否认,这位春秋末期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他曽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将越国光复,仅此功绩他本应该名垂千古,然而他因弃官经商的经历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尽管在经商这条道路上他却一样出类拔萃。 

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学富五车。但是纵然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在楚国得不到发挥才干机会的范蠡与好友文种商量一起去越国。二人凭借着出色的才干得到了越王勾践的赏识。 

当时吴、越两国是世仇,经常发动战争。范蠡到越国的时候,吴国在贤臣伍子胥的帮助下,军事力量已臻强盛,越王勾践不听劝阻而主动进攻,被打得大败。范蠡和文种只好用金钱贿赂吴国的宰相,让夫差放掉被包围的勾践。在文种和范蠡的帮助下,越国国力迅速恢复,勾践想马上讨伐吴国,然而范蠡擅长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他认为还不到时候。一直等到吴王和诸侯会盟的时候才大举进攻,杀掉了吴国太子。四年后,越国又一举大败吴国,将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范蠡亲自击鼓指挥军队进攻,吴王绝望之中只得自刎。打败吴国后,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 

勾践称霸后,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勾践却面无喜色。范蠡察言观色,立时明白越王勾践处心积虑为图霸业,卧薪尝胆,不惜用群臣生命作代价。此人只能与之共患难,却难与之同安乐。如不及早激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于是他果断向勾践告辞,请求退居山林。勾践假意挽留范蠡:“先生假若留在我身边,我会与您共享越国,倘若不遵照我说的做,必将身死名裂,连带妻子儿女都会被杀!”政治头脑十分清醒的范蠡,对于宦海得失、世态炎凉,自然品味得格外透彻,明知“共分越国”只是一句假话而已,不敢对此心存奢望。于是他不辞而别,带了些盘缠和珠宝,与家属随从一起从海上乘船离去,浪迹天涯,隐于江湖,始终没有再回越国。范蠡走前给好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告诫他越王的为人忍辱妒功,不能和他共安乐,尽快离开是上策。但文种看了信后舍不得舍弃现在富贵的生活,并没有听范蠡的话离开。最后,还是被越王安上了莫须有的“作乱”罪名,引剑自刭。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名更姓,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齐心合力,同治产业。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齐王听说他贤能,就让他做了国相。但是不久他就辞官了,并把自己的千金家产全分散给乡邻百姓,自己携带着家人和一些财宝,悄悄地到陶地去,又一次变名更姓,自称为陶朱公。 他到了陶地后开始经商,由于头脑精明,经营得当,没过多久,他又积攒了万贯的家资。当时人们凡论天下豪富,无不首推陶朱公。如果范蠡的第一次致富是机遇使然,而他迁移至陶以后,仍然能够再次发家,且资产远远超过上一次,正说明了他的成功并不是依靠运气,而依靠的是他自身的才华。 

范蠡一生三次迁徙,从家乡到越国,成就了勾践的霸王事业;从越国到齐国,不但成了首屈一指的富翁,还成了齐国的丞相;最后迁徙到陶,更成了名垂千古的大富豪。智者拥有看清局势的眼光,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激流勇退,这种人物是值得所有人来借鉴的!可历史的长河里面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8、吴起 

吴起,约出生于公元前440年,卫国左氏(现山东曹县,一说山东定陶)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吴起禀性刚烈,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家境富裕,为求做官而散尽家财。即便如此他还是未谋得一官半职,为此而被乡人耻笑。吴起大怒,把耻笑他的人都杀了,逃出卫国,拜曾子之孙为师,学习儒术。吴起离开卫国前曾跟母亲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不久,吴起的母亲去世,吴起却没回家奔丧。因此被尊儒重道的老师所不耻,而跟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无奈之下在妻子的资助下去鲁国当官。 

公元前412年,齐鲁交战,吴起杀妻求将,最终被鲁国国君委以大任,率军与齐国交战。吴起治军严明,与士兵同甘共苦,因而得到将士的爱戴。他率军到达齐鲁交战的前线后并没有急于进攻。他先向齐军示弱,用一群老弱士兵驻守中军,给对方“弱”、“怯”的假象,表示鲁国愿与齐国和谈,用以麻痹齐军。然后再派精锐之师出其不意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应对不及,一溃千里,死伤过半,完败而逃。 

吴起因此战大获全胜而引起群臣非议,以前“杀邻止谤”、“母丧不临”等事也被人翻出来议论纷纷,再加之他“杀妻求将”更是被人所不耻,鲁穆公担心卫、鲁两国的兄弟交情因此会遭到损害,便辞退了吴起。 

吴起离开鲁国后前去投奔魏文侯。此时魏国正变法求强,吴起因善于用兵,廉洁奉公,广受将士的拥护,而被任命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守将,抵御秦、韩,后任西河郡守。在此期间吴起“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389年,魏、秦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交战。魏军在吴起的率领下,以五万士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保住了魏国在河西的战略要地,有效地阻止了秦军东进,这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史称阴晋之战。 

吴起在镇守西河期间,首创考选士卒之法,选拔“武卒”,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他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写成《吴起兵法》,在我国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文侯死后,接替田文的丞相公叔畏忌吴起,施计离间他跟魏武侯之间的关系,吴起害怕有朝一日会被魏武侯降罪,便偷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楚悼王早就听闻吴起大名,对他钦佩不已。所以吴起一到楚国便被任命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一年后被擢升为令尹(相),掌管军政大权,主持变法改革。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严明法令,整顿官吏,削减俸禄,精简官吏,还整除了许多疏远的公亲,根据楚国土地多、劳动力不足的特点,叫贵族们去开发荒地,把节省下来的钱粮用来供养军队。仅一年时间便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显赫成就。但他也因此招来楚国贵族的怨恨。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刚死,吴起便被趁机作乱的楚国王公大臣围攻,尽管他一路逃往楚悼王的尸体所在处,甚至还趴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但仍未逃一死。叛乱的楚国贵族们把吴起当成了活标靶,同时还有很多箭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肃王继位后,因射中楚悼王尸体而获罪被灭族的人多达70多家。 

9、商鞅 

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29岁的商鞅遇到了刚刚登基的22岁的秦孝公,这对年轻君臣的相遇,开启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变法时代。原本并不强大的秦国,在这次变法之后,经济得到发展,军力加强,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商鞅是卫国公族的后裔,他从小研读刑名之学,对法律、军事的研究也很有心得,逐渐摸索出一套变法理论。但他的这套变法理论,在卫国根本无人赏识。渐渐长大后的商鞅到了魏国丞相公叔痤家里当中庶子。公叔痤对商鞅十分欣赏,并决定向魏惠王推荐商鞅。然而不幸的是,还没等推荐,公叔痤就身患重病。恰好有一天魏惠王前来探望,躺在病榻上的公叔痤竭尽余力,告诉前来探病的魏惠王:“我死之后,希望您能重用商鞅,让他当相国。如果您不用商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跑到别国去。”魏惠王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没有任用商鞅。 

在魏国的仕途渺茫,商鞅只好另寻出路。恰好此时,秦孝公下了求贤令,商鞅于是前去秦国。到了秦国,商鞅的理论得到秦孝公的欣赏并开始重用他。商鞅的变法大计,仅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得说服秦国的群臣。于是商鞅与群臣等人展开了大辩论,商鞅一番滔滔雄辩批驳得对手无话可说,也更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因此开启了他的变法历程。 

变法以前,秦国人不大有法制观念。为了让老百姓相信朝廷变法的决心,商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城市南门口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然后颁布法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奖励十镒黄金。众人惊奇之下,竟然没人敢搬,于是商鞅又把价钱加到五十镒。最后,终于有人出来搬走了木头,商鞅马上给了他五十镒黄金。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轰动。事实胜于雄辩,众人马上对守法有了基本的认识。接下来,商鞅便颁布了各种法令。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始了彻底而系统的改革。改革土地制度,加强治安管理,取消贵族特权,奖励农耕,建立爵位等级秩序,推行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十几年里,“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普天之下,秦国之外,已无强国。商鞅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与权力,倾覆朝野。 

但是,秦国的强大并不符合所有秦国人的利益,特别是旧贵族的特权被取消之后,他们就变成了商鞅的死敌。早在变法之初,太子就指责过商鞅说他的新法太过严峻。按照商鞅的政策,敢说新法的坏话是要受到惩罚的。太子不能罚,商鞅便罚教导太子的两位师傅,一位被割了鼻子,一位脸上被刺了字。商鞅保障了法律的权威,却把未来的国君得罪了,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为惠文王。没有了后盾的商鞅成了众矢之的。以前吃过商鞅苦头的大臣们纷纷告发商鞅谋反,发吏追捕。商鞅只能逃亡。但商鞅出逃太急,忘了带验证身份的凭证,又饿又累的商鞅敲开一户农家,求告给些食物和过夜,均遭严辞拒绝:“商鞅大人有令,不许为没有居民凭证的人提供食物,更不许留宿,不然我们就遭到连坐之罪了。”可怜商鞅,竟会被自己颁布的法令逼入绝境。最后,秦惠王用车裂之刑来对待这位秦国的大功臣,商鞅在秦国的族人也全部遭诛杀。 

正是商鞅的变法,才有了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有了历代王朝沿用的秦汉制度。而商鞅,却惨死于自己制定的法律下。或许,历史注定要赋予商鞅这样的结局,让他用生命去维护变法的尊严。

10、张仪 

战国时期有名的辩论家鬼谷子门下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位是创合纵之法,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并做了六国宰相,为合纵大业鞠躬尽瘁的苏秦,而另一位则是施以连横之术,游说六国亲秦,拆散合纵,并最终促成秦国连横大业,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张仪。张仪与苏秦,一同演绎了战国末期群雄叱咤风云的历史。 

张仪与苏秦师出同门,在苏秦已经为自己的合纵战略名显诸侯的时候,张仪还是楚国丞相的一个普通门客,一直受到人们的排挤,怀才不遇的张仪想到了同学苏秦,并希望投靠他获取官位,当时苏秦已挂六国相印,要推荐张仪并不是件难事。张仪去见苏秦,要求与之共事。不料却遭到了苏秦的羞辱,苏秦冷冷地奚落他,还用奴仆的饭菜招待张仪,然后就转身离开了,把张仪晾在一边。张仪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于是他下决心投奔苏秦的敌人秦国,与苏秦针锋相对,辅助秦王一统天下。 

张仪从苏秦那里出来就直奔秦国。苏秦暗中派了一个自己的人伪装成商人始终跟随着他,帮助他衣食车马,协助他顺利到达秦国。当时正是欲一统天下的秦惠王当政,正在招贤纳士,广揽天下英才。张仪见了秦惠王以后,把自己破解合纵的连横大计献于秦惠王,果然获得了秦惠王的器重,官拜上卿,成为秦国的重量级人物。这个时候,苏秦派去跟随帮助他的人才告诉他真相说,原来苏秦早就想派一个有才华的人到秦国当内应,苏秦为了唤醒张仪的自尊和自信,故意采取激将法,盼望他能够在秦国掌权帮助苏秦实现六国合纵的大业。张仪这才明白苏秦的苦心,发誓只要苏秦掌握合纵联盟,自己就不去找苏秦的麻烦。 

但是,张仪得到秦惠王的信任当上秦国丞相以后,很快就把同学苏秦的重托忘掉了。他苦心研究天下大势,认为秦国国富兵强,吞并六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苏秦极力倡导的合纵抗秦只不过延缓诸侯的败落时间而已。当时秦国虽在军事上占优势打败了魏国,但对于六国联盟的合纵政策也不禁感到担忧。张仪分析了秦国与诸侯的军力,指出对抗合纵的最好方法不是军事进攻,而是令合纵各国相互猜疑。张仪与秦王商定,由自己先去魏国任相,设法使魏国首先背离合纵之约,与秦国结好。到魏国之后,张仪向魏王游说,劝说魏国与秦国搞好关系。在他软硬兼施、打拉结合的策略下,魏王终于背弃合纵之约,转与秦国结盟。接着,张仪劝说秦王攻打赵、魏、韩三国,夺取了大片土地。魏、韩两国的实力大大受损,接连依附秦国。张仪马不停蹄地到韩国、赵国、燕国游说,最终,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各国纷纷与秦国交好。六国已经是貌合神离,离心离德,无法齐心对抗强大的秦国,最终只能成为秦国的阶下之囚。 

正当张仪的连横大业快要成功时,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武王对于张仪早有不满。张仪游说完各国回到秦国之后,顿觉自己在秦国已无立足之地,便出逃魏国,获得了魏王的宠幸,担任相国。一年后,张仪在魏国去世。 

或许今天会有人质疑,张仪为了实现连横目标,采取欺骗、蒙蔽等等不光彩的手段,从来不遵守道德和信义,并不能算是一个英雄。然而战国时期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正是这特定的时代背景给张仪这样的纵横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今天我们已经无法从人格意义上为张仪下一个结论,但是毫无疑问,张仪对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正是这些无法磨灭掉的历史功绩,使张仪无愧为一位乱世的英雄,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11、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不详,相传为河北曲阳人,还有一说是山西安泽、古县北宝丰村人。由历代学者考证可知,蔺姓出自韩姓,系黄帝后裔。春秋时期,韩氏在晋国一直位列公卿。韩氏一支韩厥玄孙韩康在晋分裂为韩赵魏后为赵国大夫,食采于蔺(今山西离石县),便以封邑为氏,称蔺氏。 

蔺相如是韩康第五代,他的少年时期生活安定,在学校学到了许多知识,但在他15岁左右时秦国攻占了蔺地,蔺氏族人只好迁移到靠近赵国都城邯郸的太行山区。蔺相如也随着父母逃亡到邯郸附近的蔺家河,颠沛流离的困难生活,使蔺相如磨练了意志,丰富了阅历。 

后来,蔺相如做了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中的一名门客,并深得缪贤的信任。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外交、军事斗争日趋复杂起来。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前307~前251年) 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向赵提出以15座城邑换赵之“和氏璧”, 一块璧玉无论多么宝贵,也不可能与15座城池相提并论,这只不过是秦国向赵国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奉命带璧使秦,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从此脱颖而出。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勇士,又有智谋,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这是秦对赵的又一次政治胁迫,蔺相如主动随赵王同行赴宴。在会谈中,蔺相如以其机敏和雄辩,阻止了秦的欺侮,挫败了秦的胁迫,不但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反而大长赵国的志气,大灭秦国的威风。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时势造英雄,在纷繁变幻的战国时代,涌现出大批文臣武将,他们各展其才,在那丰富多采的英雄画廊里,位置显赫,映照千古。蔺相如可以说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物,一名门客按正常升迁,很难位居国相地位,但秦赵之间的尖锐斗争,为其提供了机会。难得的是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他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而且拥有容人之量,胸怀广阔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蔺相如、廉颇二人结成刎颈之交。将相之和,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保证了赵国在尔后15年内,团结一致,共同抗秦。 

关于蔺相如逝世的情况,没有完整文字记载。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渑池会”之后,秦意出兵攻赵,赵王便以太子郚作为秦国人质,以求和平。赵王怜太子可怜,派相如赴秦地侍太子。不料太子在秦得急症而亡,相如因此获罪,被处极刑。一说赵悼襄王时,秦攻赵,廉颇子廉丕应战惨败,蔺相如闻讯惊叫,口吐鲜血而死。这些传说都不足为凭。倒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赵孝成王七年“蔺相如病笃”的话,看来病死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是死在赵国首都邯郸任所。经查阅资料可见,他应该是自然死亡,当时的赵国依靠他和几位武将支持赵国生存,赵王巴不得他多活几年,怎么会把他杀了呢?

12、苏秦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纷争不断。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纵横驰骋,朝秦暮楚,以逞其智能,获取功名。而在这些谋臣策士之中,苏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位,他以自己出色的口才、过人的谋略,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并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六国丞相。 

苏秦早年师从有名的辩论家鬼谷子,学成之后,出游数载,希望靠自己的口才谋得一官半职,但却一无所成,最后穷困潦倒地回到了家里。他的家人甚至家里的仆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认为他想靠搬弄口舌谋生是不可能的事情。苏秦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并下决心争一口气,做出一番成就。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后来证明改变他的一生的书,这本书是经过鬼谷子先生眉批的,传说是西周开创者姜太公手书的《阴符》。在得到了这本书后,苏秦开始全身心地投入钻研。一年之后,苏秦觉得自己已经领会了书中的知识,并可以靠这些知识来游说各国君主了,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外出游说生涯。 

作为说客,苏秦的运气实在不太好。他先后去了秦国和赵国,口若悬河地向两国君主游说自己的治国谋略,但却吃了闭门羹。苏秦又赶往燕国,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有了晋见燕文侯的机会。他对燕文侯陈述燕国的危机,指出合纵政策对燕国的好处,燕文侯甚受感动,并立即采纳了苏秦的建议,还委派苏秦带着燕国国君的书信,去说服其他五国的国君也一起站在一条线上共同抗击秦国。这样,苏秦终于摆脱了厄运,开始了伟大的纵横家之路。 

他合纵宣传的第一站就是赵国,他雄辩滔滔地向赵萧侯分析国际间的局势,指出合纵对赵国的好处。赵萧侯被他的言辞打动了,答应了六国合纵的计划。旗开得胜后,苏秦又轻易就说服了韩国和魏国,接下来又东去齐国,说服了齐王,最后又南下游说楚国。因为六国都害怕秦国,故六国联盟很快就团结了起来,苏秦顺理成章地成了合纵联盟的盟主,同时兼任六个国家的相国,名震天下。强大的秦国听到六国联盟的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六国得到暂且的安宁。合纵政策在苏秦的领导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苏秦也因此被赵国封为武安君。 

不久,燕文侯去世,燕昭王继位,齐国趁机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为了报答燕国的知遇之恩,苏秦出使齐国,利用燕昭王为秦国女婿这点来游说齐宣王,让齐国归还了侵占燕国的土地。苏秦立下大功,也因此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为了报齐国夺城池之仇,燕昭王决定攻打齐国,而苏秦却献计给昭王,劝说他应该先设法削弱齐国国力,让齐国与别的国家发生战争,燕国便可尽收渔翁之利。此时,苏秦与昭王的母亲燕后私通的事情暴露,为了避免尴尬,苏秦自愿到齐国做奸细。于是昭王便拜苏秦为上卿,出使齐国。到达齐国后,苏秦得到了齐宣王的重用,齐宣王还听了他的建议攻打宋国。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齐国实力也因战而衰弱。苏秦在齐国,继续作削弱齐的工作。他劝齐王大兴土木,纵情享乐,对外则大肆战争,广树仇敌。齐国与秦国关系不断恶化,齐国国力也渐渐疲衰。 

齐国日渐衰弱,四面树敌,苏秦频繁的间谍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苏秦死后,燕赵魏秦韩五国联合,在燕将乐毅的带领下大举攻齐,连陷城池七十余座,齐王被杀。齐国后来虽然又夺回国土,国力却大衰,从此一蹶不振。苏秦的六国合纵抗秦的计划最终也成了泡影。而苏秦却用忠诚和一腔鲜血使得燕国几乎吞并了全部的齐国,对于燕国来说,这个利益是巨大的。而苏秦的命运,就只落下千古绵绵不断的哀叹。 

13、范雎 

范雎,也称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他的政治眼光和军事谋略足以使其成为秦国的一位强人。 

范雎早年家境贫寒,仕途无望,最后只能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须贾门下的日子平平淡淡,直到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虽然范雎深知此行的风险,但为了能从千百名门客中脱颖而出,他自动请愿陪着须贾一道出使。魏昭王当然乐意啊,他特意鼓励范雎道:“范雎啊,只要你跟着须贾好好地干,将来出人头地都是小意思!” 

一行人就此拜别魏昭王,跑到了齐国。齐襄王能唯才是用,可惜心眼小。此次,作为东道主,襄王本应大气些,可是想起父亲齐愍王的死和魏国有关,于是忍不住地责问须贾,须贾为人怯懦,不敢多说一句话。但是,范雎却义正辞严地辩驳道:“你父亲残暴无德,每一个国家都当他是仇人,你岂能归罪于我魏国?现在你应该琢磨着重振桓公的威风,若斤斤计较这些恩恩怨怨,恐怕又要重蹈齐愍王的覆辙了。” 

齐襄王听罢,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心生欢喜。当晚,他便派人带着黄金十斤以及牛、酒诸物劝说范雎留在齐国,范雎一再坚辞不纳。须贾身为正使,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国之后,他便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魏齐听信谗言将范雎打得肋折齿落,用席子一裹扔到茅厕里,还让客人们往上撒尿。范雎为了保命,只好诈死,总算是逃过一劫。 

虽然范雎没有降齐,并且差点招致杀身之祸,不过仍需庆幸。后来经好朋友郑平安搭桥牵线,让范雎追随秦昭王的使臣王稽偷偷跑到了秦国。解除了性命之忧,范雎便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做个食客,很不甘心。于是,他经常写信给昭王,希望自己的言辞能得到昭王的垂青。这一熬就是两年。 

终于,在王稽的推荐之下,范雎得到召见。进宫那天,范雎佯装不知地闯进宫闱禁地“永巷”。此时昭王正被人簇拥而来,他故意不趋不避。一个宦官见状骂道:“你傻呀?看到大王也不知躲一躲!”范雎顶了一句:“什么大王不大王的,我只知道太后和穰侯。”正是这一句表面上颇似冒犯的话,恰恰击中了昭王的要害,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昭王听出弦外之音,将他引入密室,二人促膝而谈。范雎憋了好几年的一席话,当时便打动了昭王。昭王早就对自己姥姥家的人忌恨不满,这时听了范雎义正辞严的宏论,当然是热血澎湃。没过多久,昭王便罢免了舅舅穰侯的相位,并赶回了原籍。范雎很快被拜为丞相。 

公元前260年,秦国驯服了魏和韩,范雎又有了新主意:“大王,我们去收拾赵国吧”。昭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先是派大将王龁率兵伐赵,结果廉颇太厉害,久攻不下。于是范雎建议拜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长平之战,白起消灭赵军45万。至此,昭王对范雎更是宠爱有加。当然,白起的位置比范雎有过之而不及。在敌国的糖衣炮弹和心理诱导轮番使用之下,范雎以秦兵疲惫为由,答应韩、赵求和,断了白起和前线将士的后路。白起得知此事,心里异常恼火,自此和范雎结下梁子。不久,秦昭王听信谗言,白起被迫自杀。 

战神白起的成败既证明了范雎的识才能力,也暴露了他的“小人之心”。在秦昭王当政的舞台上,范雎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过,他最后终因其大力扶持的两位亲信郑安平与王稽先后叛变而无颜于朝廷。公元前255年,范雎称病辞去相位,不久,死于其封地应城。 

范 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呼风唤雨的名相,除了用人有些腐败之外,在政治、外交方面颇有建树。后来的秦相李斯这样评价他:“昭王得范雎,强公室, 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14、吕不韦 

战国末年,诸侯割据,群雄争霸,战乱不断。然而,乱世待有英雄出,大商人吕不韦凭借其独到的眼光、狡诡的手腕、非同寻常的政治敏感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了大胆的风险投资,在尔虞我诈的商场和云谲波诡的政坛呼风唤雨,做成了古今中外最大的一笔生意——立主定国。吕不韦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将商人与政治家两种角色融会贯通的名相,一个传奇而矛盾的政治商人。 

吕不韦出生在商人之家。靠着自己的经商才华,吕不韦很早就成为拥有千金身价的大商人。但在封建时代,商人在社会上却没有多少地位,身为商人的吕不韦打心眼里希望光大门楣,争取政治地位,他知道,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便是投身仕途。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吕不韦不仅有着不同于一般商人的敏感,更有着政治家的非凡谋略,他清楚地知道如何投资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一次偶然的机会,吕不韦见到了在赵国邯郸做人质的秦王孙——子楚,马上意识到“奇货可居”,子楚绝对是个好投资。子楚虽为秦太子安国君之子,但是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既非老大,也不是里面最有能力的。吕不韦毕竟是商人,有眼光,更有手腕。他实施了几个公关策略让子楚脱颖而出:用金钱把子楚包装成一个贤人,让他广结宾客;贿赂游说当时秦国太子的宠姬华阳夫人,并让华阳夫人说服安国君立子楚为继承人。事情按照吕不韦的安排一步步顺利进行。安国君很快就答应让子楚做继承人。子楚成为继承人之后,吕不韦也被聘请为子楚的师傅。 

吕不韦十分宠爱一名歌女,并将歌女纳为自己的妾,子楚无意中看到这名歌女,一见倾心,马上就向吕不韦讨要。吕不韦心里虽然非常不舍得,但是自己已经在子楚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为了不惹恼子楚,于是只能忍痛割爱把歌女送给子楚,进一步笼络他。这名歌女也很聪明,知道子楚日后必定大富大贵。于是尽管歌女当时腹中已经有了吕不韦的骨肉,她还是隐瞒了怀孕的事实跟了子楚。不久孩子生了下来,子楚不计较孩子是否足月,母以子贵,子楚将歌女立为夫人。这个孩子,取名叫政,按照《史记》的记载,后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实际上就是吕不韦的儿子。 

在吕不韦的精心策划下,事情的进展就如瓜熟蒂落一般自然顺畅,子楚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当上了丞相、文信侯,掌握了朝政,还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了秦国的储君。投资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年幼的嬴政即位后,他得到了地位更为尊崇的“仲父”的称号。 

吕不韦为了保证自身权力,在庄襄王死后,吕不韦一直与太后有私情。但日子一久,年纪增大,加上政务繁忙,吕不韦渐渐感觉力不从心。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美男计。吕不韦有个门客叫嫪毐,长得一表人才,吕不韦编造了个理由,把嫪毐送到了太后身边。谁知嫪毐和太后干柴烈火打得火热,太后不但为他连生两子,嫪毐也很快不受吕不韦的控制。嫪毐势力增长之后,竟计划连同太后一起谋反,虽然最终被秦王嬴政铲灭,吕不韦却受到牵连,从此失势。“嫪毐事件”以后,嬴政立即让吕不韦离开都城咸阳,待在自己的封地。不久,秦王把吕不韦流放到了四川。这时吕不韦才感到害怕,便饮毒自杀了。 

吕不韦在秦国专权12年,这段时期,正是秦国军威大振,统一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应当说,吕不韦执政12年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位纵横中国官场、商场、情场的第一人,这位最善于做局、造势的大赢家,这样一个有大功于秦始皇父子两代的奇人,最后却莫明其妙地被自己的儿子逼得饮鸩自尽,连一丝的抗争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个迷。 

15、李斯 

在秦国的历史上,李斯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从一个小小的小吏,一步步爬上了秦相的位置,并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有大功于秦,有大功于史。李斯也因此被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李斯生于楚国。年轻时做过文书一类的小吏,他志向远大,但因身份低微,总有些忿忿不平。有一天,他看到茅厕里面有只老鼠在吃粪便,一听到人的脚步声,马上就跑开了;当他到仓库时,却发现那里有好多老鼠,大摇大摆地吃粮食,即使有人来了,也不跑开。李斯心里感慨,他想:“人的成功和失败,和老鼠是如此的相似,同样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作为。”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 

于是李斯到了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有所成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七国之中,秦国实力最强,极有可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抵达秦国以后,李斯先在秦相吕不韦门下做食客,取得吕不韦的信任后,当上了秦王政(秦始皇)的近侍。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政的机会,劝告秦王政应一统天下,成就前所未有的霸业。秦国一向有征服六国之心,李斯的见地自然获得了秦王政的赏识,并得到重用。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即利用修水利工程消弱秦国国力,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在被逐离秦途中,写了一篇《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得到了秦王的进一步赏识,被任命为廷尉。 

重新受到秦王重用后的李斯,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秦国就先后灭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为了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以便于书写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此外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国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李斯在辅助秦始皇治国过程中,也犯下了一些逆民心,祸及千年的错误,如统一六国后,为了能够统一思想,便于管理,李斯提出了一个极端的办法——焚书坑儒。这般残酷的文化愚民政策,造成日后中国文化的一大断层。 

李斯的好运,实际上全系于一人,那就是秦始皇,而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时候病死了。秦始皇临死之前,想要指定长子扶苏继位,可是扶苏的治国思想倾向于儒家,非完全的法治,甚至对焚书坑儒都有意见。如果扶苏上台,李斯很可能就得不到重用。因为这种担忧,李斯很快被赵高说服,一同改了秦始皇给扶苏的遗诏,要求扶苏自杀,让胡亥继承帝位。李斯原本以为胡亥即位,自己会有好处。但赵高与胡亥的关系更密切,是胡亥的老师,文人出身的李斯怎么能斗得过奸诈暴戾的赵高,李斯走错的这一步棋注定会让他输得一败涂地。 

不久,李斯在赵高的暗算下激怒了胡亥,被关进监狱。赵高还诬陷李斯谋反,最后,曾经叱诧风云的一代名相竟被处以五种酷刑:黥刑(在脸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断舌、砍趾后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李斯的结局是个人的悲剧和历史的悲剧,但是软弱妥协、向邪恶低头,并且同流合污、助纣为虐的最终结局必定是自取灭亡。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人才地图之思想家
汉民族形成前的中华民族(四十七)苏秦合纵
鬼谷子,一个被世人推崇不已的大神,他的弟子知多少
鬼谷子的四大弟子,个个都有经国济世之才,他们都是谁?
苏秦是狠人,为找出刺客,主动要求把自己五马分尸
这个庚子年又发生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