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养生 中医告诉你驱寒保暖就得这样做

昨天已经立冬了,我们明天感觉到天气冷起来了,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也是最需要御寒保暖的季节。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贵在“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关中医冬季养生知识以及冬季进补的相关内容吧。

目录

1、中医教你冬季如何驱寒保暖 2、冬季保暖守则

3、冬季养生小贴士 4、冬季中药进补

5、中医冬季养生法 6、冬季中医如何排毒养生

7、中医冬季护肤8、冬季养生补血食谱

中医教你冬季如何驱寒保暖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也是最消耗阳气的季节,一起事物增长变慢,人们也需要防寒保暖,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那么中医在冬季养生上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如何来驱寒的呢?

方法1.充足睡眠养阳气

中医提到阳气可以推动五脏六腑的运作,是人体温暖的来源,阳气不足时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充足睡眠可以补充阳气的不足。充足睡眠及休息,身体才有足够的体力去抵抗外来寒冷及压力。

尤其冬天宜早睡晚起,晚上10点睡,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一来可以避开清晨的严寒,也可以减少慢性病患者因温差过大而造成血管急速收缩,导致心脏病、中风发作的危险。尽量不要熬夜。

方法2.温暖食物不可少

最快让身体暖和起来的方法就是食物,特别是热的食物,比如高蛋白质的热牛奶、温补的红糖姜茶、西洋的迷迭香茶、肉桂茶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取暖的来源。

方法3.缓解压力心情好

压力损耗人的体质,也降低人的御寒能力。现代人睡眠时间不足,运动量少,工作时间不规律,在这种紧张的情況下,血管持续收缩,血液循环变得愈来愈差。因此养生学专家建议,最好有意识地放松自己,缓解压力,比方说与朋友聚聚、听音乐、学会放轻松。

方法4.规律运动效果好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可让怕冷者的体质得到改善。运动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但是冬季运动不宜太激烈,一般运动到身体微微出汗,在家打打太极拳、做做柔软活动,练练甩手功(轻松自然前后摆动),都可以加快血液循环。

方法5.温水足浴好入眠

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保暖能力差,冷冰冰的双脚是很常见的。尤其足部有许多穴位与上呼吸道黏膜有关,足部受凉,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睡前足浴泡脚和按摩,可以引气下行,使足部即刻暖和起来,并助入眠。

上面这几个驱寒保暖的方法,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也是容易做到的,但也极易被忽略。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如何想保暖的过完这个冬天的话,那么我们就养成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平时多运动,饮食也得注意。

冬季保暖守则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进补养生

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补法中以炖补为佳,炖补制作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适当加入药材,以增强疗效。炖补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

鸭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补阳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养阴,鸭肉营养丰富,是滋补妙品,尤适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低烧、虚弱、食少、便秘和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益。

进补要因人而异,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自身,导致血中胆固醇增多,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

人参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多。但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出血。

三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

进补过度对身体也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巧妙补充水分

冬季进补一不小心容易补过头,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还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血液浓缩和黏稠。冬季北方水果较少,主要可以吃苹果。

中医认为,苹果性平。在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说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视。中医认为它有生津润肺、健脾开胃的功效。入冬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苹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再有,冬季许多人进补过多,往往会出现上火的症状,而苹果性平,可滋阴润肺,又可杀菌,对预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蔬菜里可以多吃萝卜和白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

中医认为,大白菜可以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绝大部分人群都可食用,尤其适于偏胖、内热偏盛、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士。冬天气候干燥,大白菜含水量极高,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的作用。大白菜中的纤维素有润肠排毒作用,还可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对于便秘人士尤为适宜。

但话又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大白菜也一样。因大白菜偏寒,脾胃虚寒人士应少食。另因大白菜中含有少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物质,所以甲状腺肿大患者应少吃,或与碘盐、海鱼、海产品等一起食用。

生活防寒

进入冬季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原则,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冬天应该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而且早晨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高,对人体也非常有益。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要从背、足做起。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感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鸭绒)背心就好。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运动保暖

冬季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

但是,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如先做一些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练习,等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原则,尤其注意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外衣,以免着凉。

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1.雪后更应防晒

雪天的紫外线看似不强,其实它会通过雪地的反射大大增强其“威力”,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在雪天尤其是出太阳时更要重视防晒。

紫外线中的UVB会造成皮肤晒伤,而UVA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厚厚的云层以及玻璃,造成皮肤老化。

即使是在室内也应注意防晒,尤其是长期靠窗工作的人,可以涂抹既能防UVA、又能防UVB的广谱防晒护肤品。

2.小雪降忧愁

“小雪”节气,祖国各地纷纷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季,降温也比较的明显。

同时,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对于黑夜的感受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这个时节,非常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从而导致心情抑郁症状的发生。人们应该学会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影响过多。

如果实在是觉得心情不好的话。可以从饮食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抑郁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个舒缓放松的心情。

菠菜、芦笋、猕猴桃、牡蛎、橘子、豌豆、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中也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抑郁。粗面粉制品、谷物颗粒、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对改善不良情绪及抑郁症也大有裨益。

3.注意清内火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

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里多了,这些就是内火的表现,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专家告诫大家,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

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里食用。

冬季中药进补

正式冬季寒冷的季节,很多人都开始减少运动,天气凉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减慢了,这个时节正是补元气的季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医健康养生,六大中药进补养生不可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一、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西洋参补气,性凉,所以服用后不会上火,气阴两虚之人尤宜。气虚之人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呼吸短促、动则汗出、声音低微等;而阴虚则会表现出一派虚热之象,如舌质红、口干舌燥、眼干、手心发热等。这类人服用西洋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西洋参切成片,或者去药店买些现成的西洋参片,每天拿两片放在嘴里含着,直至参片软化,吐掉或吞服都可以。

三、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常用剂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脾胃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煮至莲肉烂熟为度,食莲肉,喝汤。

四、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脾气不足,形瘦面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可与人参、茯苓、炙甘草等配伍,以增健脾益气之功。痰饮内停,症见胸胁支满,头眩心悸,咳而短气者,可与桂枝、茯苓、甘草配伍,健脾温阳化饮。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则汗出尤甚者,可单味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与黄芪、防风配伍,以固表止汗。

五、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党参、黄芪伍用,出自《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引起的身热有汗、口干口渴、喜用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症。

六、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于人参的食用方法,《清宫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如“把它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软化了,再咀嚼咽下去……”这是人参的一个服用方法,即“含服”。另外,就是泡酒。拿一两根人参,配一点滋阴的药物,如枸杞子,泡在酒里,每日小剂量饮用一点,既补气又养阴。

上面六款中草药材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药材中是比较常见的名贵重要药材,所以对身体进补非常的好,详细如上。

冬季,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所以人们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人体在冬季三个月,阴气盛,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冬季万物皆“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敛,以润五脏。否则,逆自然之势而行,就要损伤肾气,因此,冬季要养肾防寒。

由于人体阳气闭藏之后,新陈代谢水平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维持生命活动适应冬季的变化。我市地处南方,天气偏潮湿,在冬季容易出现天气骤然变化,早晚温差大的天气,致使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降低,容易感上疾病。那我们怎样才能顺应天时而行,做好冬季的养生保健呢?中医师告诉我们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能帮我们安然渡过寒冷的冬季。

宜适当锻炼,少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应“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过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大暖大汗。这样“暖”是达到了,但是“暖”过头了,反而容易引发疾病。冬季养生宜适当活动筋骨,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大汗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老年人冬季洗澡过频,也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

宜勤健脚板,冬季健脚即健身

应该常保持脚的清洁与干燥, 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季注意脚的保暖十分重要。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要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也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护脚,冬季养生才能事半功倍。

宜保暖防犯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 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一是注意颈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实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了颈部, 寒冷空气刺激造成的, 改换高领服装并加个围巾后症状会有所改善。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 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宜足饮水

有些人可能认为,冬天,人的活动减少,而且一般来说也不会感到口渴, 因此不需要喝太多水。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 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仍然需要水分滋养, 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 毫升。

宜调养精神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冬季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冬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要“早卧迟起”。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神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宜通风换气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冬季天冷, 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应习惯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外流,晚上也应开小气窗通风,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宜饮茶喝粥,冬季饮食忌黏硬生冷

粥具有增加热量和营养的功效,营养专家提倡,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晨起喝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除了白米粥,可以经常煮些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此外,还可依自己所需,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

茶是人的最佳饮料之一,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绿茶还能防癌抗癌,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更应常饮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不要喝浓茶。

宜适时进补

我国多处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可见饮食疗养非常重要。冬季养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补。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切忌不顾实际情况,全家上下齐进补。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党参、五味子、黄芪、白术等益气药物。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理脾胃功能。

冬季养生辨体质

隆冬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易发生或复发。人们在注意冬季养生保健的同时,若能自动自觉地避开传统误区,不仅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辨明体质,科学进补

冬季气温较低,五脏六腑既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抵御风寒,又要储备好能量迎接春天的生发之气。因此,此时补气养血、濡养脏腑是养生的关键所在。“补养脾肾,藏阴益精”是冬季调补的重要原则。所以有“冬季进补”的传统习惯。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进补。

一般而言,适当进补温热性质的羊肉、狗肉、鹿茸、人参等热性食物和药物,可以增强耐寒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但人的体质有差异,阳虚质、气虚质的人宜适合温补,而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的人由于体内原本存在虚火或实火,若盲目跟风热补,则犹如“火上浇油”。

这三类人群应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适当平补。平素应少食生冷、肥腻和辛辣之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适量的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新鲜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新患感冒或腹泻时则不宜进补。进补宜适量,否则会给消化系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适当运动 健康起居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习惯储备好过冬的粮食、菜品,开始“猫冬”。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有整日呆在室内极少外出的习惯,甚至有人闲来无事,三五成群“搓麻将、斗地主”。这些生活习惯本身也增加了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针对冬季的气候特点,古人提倡早睡晚起,最好等到日光显露时再起床,还要避寒就温,注意保养。同时适当参加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防寒能力,预防感冒。尤其老年人定期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可以使人精神旺盛,活跃情绪。运动场地和形式不必拘泥,根据自身情况,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快走。也可选择适当的室内运动形式。

中老年人宜选太极拳、易筋经等。但是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的人注意不要大量汗出,过汗伤阳,同时也易损耗阴精,应以微微汗出为宜。而痰湿质、湿热质的人,则可通过汗出达到祛湿健体的目的,注意汗出后及时补充水分,以温开水最好。同时在户外运动时还要注意头部保暖。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保暖就是保护人体阳气不大量散失。所以选择合适的帽子也十分重要,避免运动后防护不当引发感冒。

体质不同,食谱各异

“以热制寒”固然是针对冬季的有效养生原则,但也应因体质而宜。对于本身属于痰湿质、湿热质的人群在冬季不宜大量摄入肉食、白酒、辛辣火锅等热性食物,因为这样容易助湿生热生痰,加重体质的偏颇。而且对于阴虚质的人群也不适合吃上述的热性食物,因为这样容易重伤津液,化燥化火,也加重体质的偏颇。

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一方面可结合北方气候、饮食特点,规律低脂、低盐饮食,限制饮酒,增加蔬菜、水果、维生素、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饮食,如阳虚质的人可选择性食用一些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山药、桂圆、南瓜、韭菜、芹菜、栗子、羊肉等。忌食黏硬、生冷、不宜消化的食物。阴虚质的人可选择性地食用一些润燥滋阴的食物,如:新鲜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等。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等。

膏方虽好,辨体施调

立冬以后是我国历代养生家多为推崇的进补季节。膏方具有明显的滋补特点,补养兼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通过秋冬的调理来改善体质,有助于医治慢性心血管疾病,大大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改善症状,缓解病情,疗效确切。

膏方进补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选料不同,功效不同,均旨在“扶正固本、调整阴阳”。在冬季选用膏方进补,应根据中医九种体质类型,精研古方组成原则,拟定相应的进补膏方,随证加减,避免盲目进补。正规医院中医师开具膏方时,一般先会根据需求人群的个体差异开具“开路方”。这是由于膏方中含有大量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滋补中药,尤其是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一般来说比较呆滞黏腻,难以消化吸收。

“开路方”顾名思义,犹如开路先锋一般,先行调理脾胃、清理肠道,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特别是有些患者本身就有上腹胞胀、胃口不开、舌苔厚腻等症状,属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更不可妄投滋补膏方,应先健脾和胃、理气化湿,待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后再吃膏方。虚性体质者可长期服用膏方,但要注意方中尽量使用药食两用、无已知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实性体质尽量缩短服药时间或间断服用。膏方治疗属于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范畴,所以服用时要本着辨证施调、因人进补的原则。

升发阳气,克服抑郁

进入冬季,有些人便会意志消沉,这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情绪病”。季节性情绪病是精神抑郁症的一种,病人在阳光减少的冬季,对身边事物不感兴趣,还伴有嗜睡、多吃、易怒、过敏等症状。和一般抑郁症明显不同的是,这种病只在冬季发作。就体质而言,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的人容易出现此类抑郁倾向。因为上述体质的人本身阳气升发困难,加之冬季阴寒至极,抑制阳气升发,天人相应,故易患之。

那么,在冬季怎样进行身心调适,如何克服季节性情绪病的发生呢?

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人情绪开朗、精神愉快。在双休日,也可外出旅游,如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以开阔心胸,舒畅情志。二是注意均衡饮食,合理作息。在寒冷的冬季,体内氧化过程加速,以产生更多热量来抵御寒冷。

因此,冬季需要供给充足热量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可增强御寒能力。另外,在情绪低落时,不妨适量饮点绿茶、咖啡,吃些香蕉、巧克力等,这些东西也有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情的作用。三是增加光照时间。

冬季自然光照射时间缩短,促使人体大脑内的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增加,它会影响人的情绪,光照则可抑制这种激素的分泌。所以冬季尽可能在白天多晒太阳,多做户外活动,对预防忧郁症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室内白天不要挂窗帘,晚间应适当增加室内的亮度,以保持心情愉悦。另外,当情绪低落时,不妨做做其它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如看看书报,听听音乐,或找朋友聊天谈心,尽量与人接触,这样可以将忧郁减到最低程度。

冬季中医如何排毒养生

冬天寒风凛冽,人们除了穿得暖到不能再暖之外,大都放弃了原来的日常运动计划,再加上为了抗寒而纵容自己比平时多吃很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新陈代谢的速度自然要变得缓慢。不少人在冬季里会出现体重增加、长出小肚腩、头痛、抑郁等等问题。这些信号都告诉我们冬季排毒刻不容缓。特别是女性,在冬天干燥的季节,排毒显得尤为重要,小编在这里教你几招冬季排毒好方法。

教你四招基本排毒法

1.解放阻塞的毛孔

出汗也是人体自我排毒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平时运动太少、出汗量不够的话,洗澡的时候清除死皮可以疏通堵塞的毛孔,帮助汗液的排出。每天洗澡时,最好用天然的丝瓜瓤制成的搓澡用品按摩身体,同时,尽量使用不含化学物质和泡沫较少的浴液去除死皮,让毛孔畅通。

2.蒸桑拿

每周进行一次蒸汽浴或桑拿也能帮助加快新陈代谢,排毒养颜。但是,蒸桑拿时注意饮水是非常重要的。浴前喝一杯水帮助加速排毒,浴后喝一杯水补充水分,同时排除剩下的毒素。另外,蒸桑拿时不要在皮肤上涂抹润肤油,免得阻塞好不容易张开的毛孔,影响排毒效果。

3.喝水两公升

排泄是人体排毒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天喝够两公升水可以通过水分冲洗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是排毒最简便的方法。但是,水不等于甜饮料。

4.吃纤维质食品

宿便之所以会留在人体内就是因为肠道的蠕动不够,如果平时多吃富含纤维质的食物比如:糙米、蔬菜、水果和芦荟、西梅等都能帮助排便。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

3.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

4.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

5.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

7.红豆

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

10.牛蒡

牛蒡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

11.醋

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消除疲劳,还有利尿通便的效果,每天早晚用过餐后,各喝一次稀释过的醋,适量饮用有助健脾开胃。

常饮用绿茶有利尿润便的功效,清肝明目,有助消化系统。早晚一杯,饮用适量。喝的太多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想要好皮肤是选择去美容院用两千元的保养品这种花大钱的高效美容方法,还是选择花点小钱消耗大量时间的慢速美肤?难道就没有既省钱又高效的美容方法吗?答案是有的!按摩、刮痧、拔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中医土方法,不仅能经济高效的美容,更是有助身体健康。

1.按摩:经络缓通卡

以温和的手部按摩,慢慢地疏通经络,给予身体能量,当身体能量充足后,经络就畅通了。适合身体问题不严重的人,特点在于可以天天做。对穴位精准度要求不高,可用于居家保健。

2.刮痧:经络速通卡

以通为补,它是不用手的按摩术,不用针的针灸术。使用刮痧板从血液中直接代谢出痧。它的速度特别快,在出痧的当下就将毒素和体内废物垃圾排出,立刻疏通淤滞缓解疼痛。适合身体健壮、体内偏热、毒素积累很多的人使用,而气血虚、身体弱的老人和小孩不适合。刮痧不能天天做,至少要等痧全部褪去后才行。对穴位精准度要求不高,可用于居家保健。

3.拔罐:身体除湿器

用火罐或气罐,拔完之后也出痧,不仅治疗风邪效果很好。而且还有一个独家特点-除湿,特别适合胖人或水肿体质的人,但不适合阴虚或身材特别瘦的人。此外,拔罐受身体部位限制,比如小巧的手指关节部位、头部等,而且不能天天做,至少等痧彻底消除后才行。对穴位精准度要求不高,可用于居家保健。

中医美容答疑解惑

Q:刮痧一定要出痧吗?

A:刮痧疗法最忌讳不见痧不罢休,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刮出痧。当我们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说明体内的气血没有淤滞在那里,再用力地刮都没用。但是不出痧也有治疗效果,因为刮痧后毛孔张开、局部皮肤温热,照样起到宣泄病气'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不出痧也可能因为身体出现气滞,血流不畅通当然不出痧,坚持多刮几次就有可能出痧。

刮痧要根据经络走向、局部骨骼形态等来决定方向

Q:经络都是纵向的,所以横向刮痧手法不能起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A:错。刮痧要根据经络走向、局部骨骼形态、肌肉纹理的走向以及人体需要来决定方向。严格来说,中医里气血的走向讲究阴升阳降,阴经是从下往上,阳经是从上往下,但刮痧要求没有这么严格,除非身体特别虚的时候,才需要按照这样的气血走向刮痧。正常情况下四肢、背部、腹部等都是从上向下刮,但因为胸腔处有肋骨,所以要顺着骨骼的方向横向刮。

中医治疗手法不能做超前诊断

Q:所有中医治疗手法,都能做超前诊断吗?

A:不是,首先刮痧是利用刮痧板,当一个硬的东西接触柔软的身体时,容易感受到身体的骨骼和软组织,能感觉到身体内是否通畅平滑,比如能感知到是否存在细小沙粒,沙粒的多少、大小、软硬程度,而这些都检查身体潜在危机的重要依据。诸如拔罐、针灸等手法就无法感知,所以即便都适用全息诊断的原理,但无法做超前诊断。

气血顺畅,才能淡化斑点和黑眼圈

Q:为什么通过刮痧,就能起到美白淡斑的效果?

A:凡是身体内颜色暗沉的地方,都是气血不通的表现。中医讲究不通则痛,平时感觉不到斑点的疼痛,但只要用刮痧板,就能找到痛点和细小的沙粒。运用刮痧的手法把经络打通,让气血运行顺畅起来,自然就能淡化斑点和黑眼圈。

只要各位MM在这个冬季多食用这些饮食,保管吃出好气色来。这个冬季你就等着做一个面泽红润、容光焕发,娇滴滴粉嫩嫩的美人儿吧。

一 养生补血粥

红枣赤豆粥

用料:红小豆100克,大米50克,红枣10枚。

做法:红小豆、大米洗净,红枣去核洗净切成小粒。红小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待红小豆涨开时放入红枣粒、大米,煮至粥熟即可。

功效:补气血,补心脾。

百合红枣糯米粥

用料:糯米30克,百合9克,枣15克,白糖少许。

做法:先将百合用开水泡1次,以沏去一部分苦味。糯米洗净,和百合、红枣一起用文火缓熬成粥,加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补血,养心,安神。

这2款养生补血粥皆属甜粥,也许有些MM不喜甜食,可尝试下面三款。

用料:大米100克,芹菜250克,菠菜250克。

做法:将菠菜、芹菜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的段,大米洗净后入锅,加入800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最后加入芹菜、菠菜煮沸后,打开盖煮10分钟即成。

功效:养血润燥,除便秘。

菠菜瘦肉粥

用料:大米100克,菠菜100克,猪里脊50克,大葱5克,姜3克,盐2克,色拉油10克。

做法:菠菜洗净切成细末,葱、姜洗净,切成丝。猪里脊洗净,去筋膜,切成小丁,放入热油锅中稍加煸炒,盛起备用。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沥干后入锅,加清水1200毫升。用旺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煮至米粒酥软,放入肉丁煮熟。将姜丝、葱丝、盐放入肉粥中调好味,再放入菠菜煮熟即可。

功效:补血养气,美容养颜。

美颜补血粥

用料:大米100克,当归10克,川芎3克,黄芪5克,红花5克

做法:将当归,川芎,黄芪用米酒洗后,切成薄片;以上三味与红花共入布袋,扎进口。布袋放入锅中,加入鸡汤1000克和清水适量;煎出药汁,去布袋后,入粳米。用旺火烧开,文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补血,和色,祛斑美容。

小帖士

这款美颜补血粥还可消除皮肤黑斑与黑眼圈,但是孕妇及月经量多者不宜用,肝火盛、脾虚食少者也不宜食用。

二 养生补血汤

用料:黑木耳20克,红枣15枚,白糖少许。

做法:将黑木耳用水泡软洗净撕碎,红枣洗净去核,一同放入锅中加水,文火炖煮半小时即成。

功效:养血,止血。

猪尾花生木瓜汤

用料:猪尾750克,木瓜800克,生花生米120克,枣20克,盐3克,酱油5克。

做法:除净猪尾上的余毛,剁成4厘米长的段。木瓜去皮,去内核,洗净切块。红枣去核。清水1500毫升,待煲内水沸时,放下全部材料煲约2个半小时。调至文火,用盐、酱油调味,关火即成。

功效:补血,健脾,养颜。

用料:猪大排600克,莲藕500克,白酱油10克,盐5克。

做法:将排骨洗净,莲藕刮衣切片。清水1500毫升入锅,放入莲藕,以中火煮沸,再加入排骨煮沸(喜欢可加入适量料酒)。改用文火炖约2小时。最后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补血,健脾养心,安神养颜。

四物乌鸡汤

用料:乌骨鸡1只,当归3钱,川芎2钱,白芍3钱,熟地3钱,生姜5钱。

做法:将鸡宰杀后去毛、脚、内脏,入沸水中滚烫一下,再入清水中冲洗。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分别切成薄片,放入布袋中。 将鸡与药一起投入砂锅中,加清水水约1000毫升。旺火煮沸后,捞去浮末,再加入姜片,转至小火。炖至鸡肉和骨骼软烂,调味并捞弃药包、姜片即成。

功效:养气补血,活血祛瘀。

用料:枸杞20克,鲜牛肉500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枸杞洗净,用温水泡开,捞出待用。将牛肉洗净切块,在开水中氽一下,捞出沥水。将牛肉和枸杞放入锅中,加入清水1200毫升。旺火煮沸再转文火炖约2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养气,健脾壮骨。

今天就介绍这10款养生补血的食谱给各位MM吧,还真是耗费了老韩不少力气。平日只知道吃,这些好东西在脑子里可都是一幅幅的美食图。

结语:冬季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让自己着凉感冒等,冬季进补也是有学问的,不是任何温和性的食物都适合每个人吃的哦。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做好护肤工作,因为这个时候的肌肤是非常干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月养生:防寒保暖,固护阳气
立冬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19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健康养生】天寒地冻,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正确的养生方式学起来!
【冬令进补揭秘】体质问题?宝宝也是醉了……
天下养生网健康资讯
补冬不如补霜降——中医养生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