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过庭书谱的精妙之处在哪里?
个人认为孙过庭的《书谱》的精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它是一篇非常好的书法理论著作
孙过庭的书谱除了字写的还以外,它的内容也非常的精彩,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理论著作之一。
它里面的很多内容都能够直接知道实践和学习,也一直被历代书法家引用。
举几个例子:
1、“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临帖要临像,越像越好。通过临帖来提高书写者的观察和模仿能力,最后才能形成创作能力。
2、“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个指的是初学书法,要选择一些平正耽误字体,比如说楷书、隶书或者篆书,我个人比较推崇楷书啦。
3、“积其点画,乃成其字”,这一句主要强调了点画的作用,正式写字之前,一定要把点画练好,点画是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了点画才能把字写好,就像盖房子需要好的砖瓦一样。
它的用笔非常的精妙
孙过庭的书谱是一篇墨迹,也是唐代流传下来不多的一篇草书墨迹。相对于王羲之的《十七帖》,他的这篇书法,能展现出更多的用笔的细节,为后人学习书法,学习王羲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这篇内容,全卷一气呵成,通篇非常流畅,其中最精彩的经历地方就是它的侧锋用笔,以及中侧锋的转换,为后世草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孙过庭草书在当时已无人能及,后世更没有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了。
它的“草法”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成为标准
孙过庭的书谱是一个长卷,宽26.5厘米,长9米多,可以说是一篇恢弘巨制,全篇一共3500多字,它的草法可谓非常的丰富。
这些草书的字法,为后世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小草的写法也以孙过庭《书谱》和王羲之的《十七帖》为标准。
孙过庭,唐朝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的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因此有人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与草圣张芝并举。
之所为伟大,就是在于它的精妙,下面从《书谱》的用笔、节奏、章法和自然天成的书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用笔。孙过庭用笔在起收笔方面很有特点,细腻精巧,特别是对锋颖的熟练使用令人叹为观止。主要体现如下:
1、入笔的小尖。孙过庭起笔不是直入的,会留下一个很小的细尖,根据我的临帖体会,确实是入笔后快速轻微的捻管,使得笔画迅速的由侧锋转到中锋来,这样的入笔显得韵味十足。
2、入笔的角度多变。 孙过庭入笔的角度是变化多端的,几乎各个角度都有,而少量的藏锋起笔,基本是为了改变书写的节奏,因此,多变的入笔方法,丰富了字法章法。
二、书写的节奏感。有人形容书谱是叮咚的清泉,欢快,流畅,而富于节奏感。具体的表现有这几点:
1、起笔轻重结合,运笔中的提按和绞转都赋予了书写的节奏感。
重起笔
轻起笔及圆弧绞转
2、书谱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被称为神连接,在这种连接的过程中,调锋,转折,切笔无所不用,节奏和韵味也因此而生。
三、章法。
1、用笔轻重形成了笔画的粗细搭配,起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2、孙过庭用笔过于精良,因此,他不时用“破锋”来予以调节,交相成趣。
四、自然天成的书写。这种自然流美的书写,后人评价孙过庭为天才,而非后天的用功所致。具体表现如下:
1、书谱连笔不多,大都字字独立,但是字与字之间的笔意上的连带使得章法上出现了流美的效果。
2、《书谱》中多处出现的“节笔”,其原因实为“折痕”。但孙过庭将这个折痕写出了另类的趣味,实为神来之笔,一度导致后人刻意模仿。
3、《书谱》全文3700多字,细看可以从墨迹看出用笔工具的变化,有些地方锋颖明显,有的则写的像秃笔,可见长文不是一天写就,而是断断续续写成的,但是,整体看却给人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又自然天成之感。
 11评论
书法讲堂  青岛工学院教师40赞
孙过庭的书谱是小草的代表作,也是历来临摹的范本之一。评价一幅作品,主要从结构,用笔和章法三个角度去分析,简单分析如下。
结构简约连绵
简约是草书的基本特点,是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演变的结果。连绵同样体现了草书的特点要气脉相连,一气呵成。下图是书谱的局部,很容易看出这一特点。
用笔灵动多变
点横撇捺变化丰富、自然,用笔最能体现书法的功力。从字的笔画可以看,作者对笔的控制力,游刃有余,胜似闲庭信步。变化是书法的魅力所在,这一点作者诠释的淋漓尽致。
章法上,气韵生动,意境高远
草书中,气韵是美的真谛,气韵往往来源于艺术家的修养。看书谱,有心旷神怡之感,思逸神飞之乐。论述书谱的佳句实在太多,不在一一道来,各位朋友,请自行感悟。
分析一幅书法作品,主要从上述三点思考,供参考。
 2评论
梁宇航  文化问答达人25赞
书谱,精妙之处很多。
比如“其”字两横取势,很多人会写成两个平行的横,跟二字一样。
但是孙过庭就会第一横长,斜上然后下钩,第二横短,平曲然后上调。这就是所有的“向背”变化呀,“()”的相向的一种处理,“)(”是相背的一中处理。结构上,“其”字成倒三角结构,而且不正,就显得有活力。
再看“伦”字单人旁,如绿色一样,外部带有弧度显得“圆”,左边“仑”也外部像“方”的。
这就是方圆之变啊。
“顷”一笔写成,但是感觉最后“页”草书的尾巴很轻,前边很重,就有一种古代酒肆门前一根杆子挂着小彩旗飘着一样,很有活力。
再有就是中间留白,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转折不对,随手下意识往方正了写,是不会处理出这样的留白的。
通篇字,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奇有正。
很难去说他的精妙之处在哪,因为无处不精妙。孙过庭是集二王之大成者,他的著作流传是必然。即使字不好,书谱这本书的理论价值也非常高,亦值得研习。
其实好多名词,比如向背,方圆,笔势,笔力等都是非常困扰初学者的。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经验和表达方式,把他们通俗化。
讲专业有什么用呢?说的跟花一样,水平能写理论论文了有什么用呢?有几个人能看懂?
我觉得,还是“普惠”比较好,通俗一点,大家都能听懂得一些,每个人都能对书法的认识加深一些,这才是知识的用武之地。
 4评论
子衿tjk  文化问答达人5赞
书谱如果仅仅从他书法角度去看待,那只是一部优秀的草书作品。更重要的是孙过庭对书法的阐述。他对书法的理念,既使是在现代,也是超前的。
他在书谱的开始部分,对书法的质朴与华丽进行了辨证。
当时的人认为钟繇的书法代表质朴。王羲之代表的是华丽。并认为华丽不如质朴。孙过庭对此进行了论证。他说:
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醇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
大意是:质朴与妍丽的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现在看到的质朴,而在当初却是华丽。事物的沿革变迁,是社会发展的自然之道。而贵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违背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他们身上存在的弊端,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公正的看待质朴与华丽。没必要为了去追求质朴,把富丽堂皇的宫殿换去山洞里住,把兰博基尼换成独轮手推车。
这完全就是对现代书法中一些片面追求古拙而漠视华丽笔法的人
批判。虽然远处于唐代的孙过庭,假使能看到现在的书法乱象,不知道会有什么心情!
书谱中的精妙,远非一个问答题可以说完。虽然没有具体的笔法结构的描写,但是在学习的方法,书法的认识,书法的形态变化,书法的观念等,以战略性的眼光,不惜笔墨的描写。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不能不细细品读的学书瑰宝。今天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后有类似问答,再作其他方面的讨论。
 7评论
翰墨书道  新能发展公司托海水电厂员工22赞
全面系统回答这个问题难度不小。
孙过庭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
《书谱》作品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笔势纵横洒脱,达到了心手相忘之境。
孙过庭《书谱》的精妙之处有二:理精、字妙。
【书法理论的精妙】 孙过庭在《书谱》里总结分析了汉晋书法成就及书风的总体特点是“古质而今妍”。肯定了二王父子是当时人们审美观点在书法上的集中体现。 其次,字中点画是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形质”和“性情”是显示书法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 孙过庭分析了篆、隶、草、章的特点和长处,他说:“篆尚宛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使”,这是历来对诸书体最为简明精辟的论述。 再次,孙过庭在《书谱》中谈了书法创作中的核心问题--运笔的“执、使、转、用”的技巧功夫。 最后,孙过庭总结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认为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即平正一险绝一平正。 《书谱》是孙过庭自己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书谱》书法的精妙】 孙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于翰墨间”。孙过庭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 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首尾三千余言,高潮迭起一气呵成,真是“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 。
看《书谱》的用笔,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映带俯仰,气脉贯通。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刚中显柔,柔中寓刚,飞动轻继,意趣盎然。《书谱》笔法虽源于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隽拔刚断、富于变化。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波澜跌宕,神采顿生。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锋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变细,从岩隙中急转而出。藏锋、露锋、中锋、侧锋,无拘无束,自然挥洒。其笔法、意趣、气韵颇近陆机《平复帖》和王羲之《寒切帖》、《远宦贴》,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书谱》的墨色亦燥润参差,前半段以取妍,温雅流美;后半段燥笔居多,“若柘槎架险,巨石当路”。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千百年来,《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赞叹和推崇,其中以孙承泽说得最为公允,他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2评论
渔舟chang晚6赞
孙过庭,字虔礼,记得是江苏人吧。孙过庭草书宗王羲之,这一点米芾《书史》有论述:“孙过庭草书甚得右军法……凡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至于《书谱》的精妙之处,他自己认识的更为准确:“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血刃挫于豪芒。”用笔的刚断激越,使转的夭矫灵活,甚至超过了王逸少。这也是他别于书圣夸张点说也是高于羲之的地方。不过,过犹不及啊,比如张怀瓘就说了:“虔礼书伤于疾速。”作为唐朝的大书论家,他的论断也是客观的。可见作书“疾、缓”火候的把握之难啊。后学者不得不知。《书谱》有墨迹本传世,我所用为拓本,不足为训。
 评论
书法大树9赞
感谢邀请,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书谱》是孙过庭的创世佳作,一是他的精妙之处吸取二王笔法的真谛,又发扬、创新了独特的运笔方法。二是对书法整理出了他一套书法理论,至今影响深远。
先说下他的运笔,他的运笔达到了随心创造的境界,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笔画的变化起伏于锋杪;点化连接气脉贯通。尤其是他的起笔轻如蝉翼,行云流水,在看他整体笔画刚中显柔,柔中寓刚,意趣盎然。
其次《书谱》笔法虽源于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富有变化。他的横画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使笔画跌岩起伏,流畅自如。
《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赞叹和推崇,其中以孙承泽说得最为公允,他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书谱》的书法理论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可估量的,三千七百字中涉及到书法发展、学书师承、重视功力、广泛吸收、创作条件、学书正途、书写技巧以及如何攀登书法高峰等课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他也分析了篆、隶、草、章的特点和长处,他说:“篆尚宛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使”,这是历来对诸书体最为简明精辟的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书法大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谱》解说
略论孙过庭《书谱》墨迹的艺术价值
孙过庭《书谱》草书欣赏
孙过庭《书谱》集联,颇具浑然天成之妙
书法日历:这样临孙过庭书谱,能体会到王羲之草书用笔吗
再读《书谱》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