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园保教质量自我评估:为什么做及如何做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2022年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针对幼儿园被动参与评估、难以发挥评估激励作用等问题,提出将自评作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常态化手段,通过教职工深度参与,实现幼儿园自我诊断、反思和改进。《评估指南》对自我评估的内容、周期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然而较多的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对于“为何自评”“如何自评”等还存在困惑,笔者对幼儿园自评的价值、路径、方法等进行探讨,帮助幼儿园增强自评自主性、规范自评程序、开发自评工具,支持幼儿园在“照镜子”的过程中掌握发展现状,厘清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幼儿园的持续发展。

自我评估的路径与方法

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评机制,明确自评路径、主体、方法等,依据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目标地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

1.营造常态化的自评文化

幼儿园应营造一种自评的文化氛围。首先,凝聚自评共识,帮助教职工理解“为何自评”。幼儿园要引导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自我评估的意义和目的,将自我评估与保教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活动及教育计划制订调整等有机结合,支持教职工通过真实的经验累积和总结,提高自评能力。其次,营造民主氛围,帮助教职工明确“我要自评”。幼儿园要引导教职工建立一种“每个人都有能力为幼儿园带来积极改变”的共同信念,园长和管理者应以开放的胸襟,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尤其珍惜教师的批判思维,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最后,开展教师培训,帮助教职工掌握“自评什么”。幼儿园要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评估指南》中的重点内容、关键指标和考察要点,理解这些指标深含的价值导向,深入剖析这些指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针对的是目前存在的什么问题”,在深入理解指标根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有效地展开自评,确保自评对自身保教行为的积极引导作用。

2.明确循环化的自评路径

自评是集体反思的一个过程,自评主要是解答两个问题:幼儿园现在保教质量处于什么水平?如何运用评估结果获得进一步发展?幼儿园的发展是动态持续的,每学期的发展情况、外界环境、面对挑战都会不同,因此《评估指南》要求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一次自我评估。幼儿园应在每学期结束时通过个人诊断和集体诊断对过去一学期的发展进行评估,根据幼儿园的情况和儿童学习需要,制订下一学期的发展目标及行动计划。在“个人诊断、集体诊断、确立目标和实施行动”四个步骤的?环过程中促进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图1)。

(1)个人诊断反思。现状分析是幼儿园质量发展与建设的起点,个人诊断是指幼儿园教职工对自己的保教实践的现状进行评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和改进的潜力。如针对“师幼互动”指标下的某一考察要点,评估工具见表1。表1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工具,也是园长、管理者、同事、家长对受评教师进行他评的工具。教职工个人应结合自评和他评的结果,评估选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并填写目前认为自己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从而启发思考、激发行动。

 (2)集体诊断反思。当所有教职工提交自评表后,园长或管理者将个人评估数据进行总结,从而对整个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如对《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这一关键指标下列的7个考察要点进行计分,汇总所有教职工在五级水平(“完全是”)上的出现频次,得出幼儿园在“师幼互动”这一维度上的总体得分如表2所示。

在汇总评分后,幼儿园向所有教育工作人员公布结果,并组织集体研讨反思会。首先,根据评估结果,对幼儿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描述,特别是对于较多人选择的高等级和低等级选项的指标进行确认和讨论,深入分析园所的优势和不足。第二,对于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的指标进行讨论,对产生差异的考察要点进行分析,如在“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这一项,量表的数值较为分散,幼儿园可对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如是否是各班的玩教具材料不同,是否是教师的教育观不同,是否是教师对于指标本身的理解不同,是否是因教师对自己要求较高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通过对这些可能原因的分析,探查教师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通过干预影响因素来提升整体保教水平奠定基础。第三,基于对优势、劣势、评分差异较大指标的分析,进一步讨论哪些方面的考察要点需要质量达到一致,而哪些方面允许差异的存在,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提升保教质量,下一步园所需要重点发展的要点有哪些等。

(3)确立目标。在前期个人和集体诊断反思的基础上,幼儿园应讨论保教质量的发展目标。一是巩固型目标,即对于表现优秀的项目,应继续保持。二是改进型目标,对于目前表现欠佳的指标,应确立下一步的最近发展区,即从现实情况向理想目标过渡的中间状态(图2)。

如针对考察要点“家长有机会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参与幼儿园管理”,发现目前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点)是家长一次都没有体验过幼儿园的生活或参与幼儿园管理,经过幼儿园的集体讨论,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确定为“每名家长在一学期内都有来幼儿园体验幼儿生活的机会,教师事先与家长讨论具体的活动步骤,并就活动内容听取家长的意见”。确定好集体目标后,每位教师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确立自己的改进方向,实现个人“自转”和园所“公转”的有机融合。

(4)制订行动计划。在目标指引下,幼儿园对更具体的改进方案进行研究。思考幼儿园发展的已有基础,分析有利于展开相关工作的机会,判断在实施行动计划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幼儿园在每个时间段的进展情况和发展重点,同时鼓励每位教职工都为自己规划实现个人目标的行动步骤,明确具体任务、参与人员、实施时间等。通过一学期对行动计划的实施,幼儿园将进入到新一轮的循环,即继续展开个人和集体诊断,对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合适程度进行评价,反思在行动实施过程中是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哪些方面切实得到了改善、教师获得了哪些成长、是否出现了没有预计到的阻碍、出现阻碍的原因是什么、是否需要修改之前的计划、如何调整之前的计划,基于对实施行动计划的反思,思考和制订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方案。

(5)掌握多元化的自评方法。在自我评估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分析信息不仅有助于客观描述和评价幼儿园现状,还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职工素质,进一步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我国幼儿园较多采用园长推门课、同事听评课等方法对保教质量进行评估,存在着信息通道狭窄、评估方法单一、方法运用不得当等问题。幼儿园不应只是以主观印象去判断工作的成果,应采用科学和多元的评估方法,拓宽信息搜集的范围,以解释和印证相关的现象和判断,从多种渠道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一方面,幼儿园应以适切、可行、有效为原则,灵活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本分析法、作品分析法等,考察幼儿园的保教实践是否符合《评估指南》的要求。观察法可用于了解班级环境、师幼互动、玩教具材料配备和使用情况、幼儿情绪状态和卫生习惯等直观的或直接作用于幼儿发展的内容,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可以依据需要进行随机或有计划的观察。访谈法是通过对教职工、家长等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不同教育主体对保育教育质量的看法及意见。问卷法是使用标准化的问题对教职工、家长、社区人员等进行调查,帮助幼儿园根据多方的综合意见来评估自身的办学质量。作品分析法是指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学习表现与感受,分析教育方法、互动策略等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文本分析法是对现有的工作计划、管理条例、幼儿个体发展计划等文件进行梳理和分析。幼儿园应在能力范围内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估,避免过于忙碌。

另一方面,自评工作要根据每个班级、每位教职工的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而且要能持续地、日常化地进行。为了确保自我评估不会造成过重的负担,园所应制订措施以确保有效的实施。如通过使用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日常和中长期评估内容的管理和保存,并根据自评资料的主题对评价结果的记录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日常评估资料的留痕化、系统化,落实《评估指南》提出的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与已经开展的其他外评工作统筹实施,将功夫下在平时,切实减轻外评时幼儿园仓促整理材料迎接检查的负担。

本文摘编自《幼儿园保教质量自我评估——为什么做及如何做》,原文发表于《福建教育》2022年第20期,该文《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22年第9期转载,原文作者:孙蔷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杂志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迎检经验分享
张晖: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精神?
梁慧娟:儿童为本 过程导向 持续改进——聚焦过程质量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
教育部发文!关系4800多万在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时萍:强化评价方式改革 引领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
绩溪县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