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估指南》解读 | 张 晖:落实《评估指南》 推动课程改革 提升保教质量

文/张 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我国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的定位、意义、内容、实施方法,是引领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儿童、聚焦保教质量、落实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明灯,将再一次引发我国学前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教育变革。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评估指南》再次强调了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评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再度认识和反思教育理念与实践。

《评估指南》提出要“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引领我们相信儿童,认识游戏对幼儿一生发展的价值。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带着不同的基因,有着不同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

 

读透文件就会发现,它们在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引领着幼儿园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勾勒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例如,已有二十年实践经验的“安吉游戏”就很好地践行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让我们看到了成人放手、心无旁骛地支持幼儿游戏后“那个'神奇’的孩子”。

 

因此,幼儿园应该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当然,各园也会因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幼儿个体差异、教师的反思和专业认识的不同等采取不同的教育路径、策略与方法,呈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多元实践样态,并以《评估指南》为依据,不断观察、反思、评估和改进,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保教质量。

幼儿园教育过程

要更多关注幼儿发起的活动

《评估指南》对以往幼儿园实践的一贯做法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的策略,如“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等,引导我们去反思以往的幼儿园课程是否真正朝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方向扎实践行。

如何实施幼儿园课程才能不断提升质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意味着当下幼儿园要更多地关注幼儿发起的活动,更多地研究如何支持幼儿发起的活动,研究教师发起的活动的内容、意义及其价值,以及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幼儿园工作不应该仅仅围绕为了建构一个课程、为课程取名字而展开,要克服和扭转长期以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活动价值取向,以《评估指南》为抓手,从研究如何“指导”、如何“教”,转向研究儿童、发现儿童、支持儿童。

 

首先,教师要认识幼儿、幼儿教育,思考教育的目标、教师的角色,并做好“重新认识”和“持续反思”的准备;

 

其次,要创设满足幼儿需求的、支持幼儿游戏和生活的安全环境;

再次,要科学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做好一日活动计划;

 

最后,要以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角色陪伴和回应幼儿,一对一倾听幼儿,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高质量互动,拓展和推动幼儿的学习。

 

当然,还要与家庭合作,达成共识,共同支持幼儿的发展。这样的过程也是《评估指南》中“评估指标”内容的框架结构体系。

聚焦日常教育过程的评估与反思

《评估指南》不仅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挥棒”,也旨在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如以结果评价为主,未能有效发挥评估的导向、诊断和改进、激励功能,“以评促建”的目的未真正实现……

对于学前教育行政管理者来说,要改变对幼儿园的督导和评估机制及导向,改变过去“走马观花”、阅读资料等评估方式,改变按个人标准或“幼儿测试”对幼儿园定级分类的做法。

 

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幼儿发展、教师成长、幼儿园保教质量”为工作出发点,聚焦在过程性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为幼儿园和教师减负,同时引导幼儿园改变以往一味评课、赛课、说课、讲课程故事的脱离教育现场的教研内容。

 

对幼儿园的评估要聚焦班级一日或半日活动现场,观察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环境材料能否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教师与幼儿的情绪状态及关系、教师是否表现出对每一个幼儿的关注、教师的回应能否为幼儿的活动搭建鹰架等。

 

聚焦班级幼儿活动过程的评估,对于评估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深入领会《评估指南》里的每一条指标并进行反思。评估者同时也应该是思考者、学习者,观察评估的过程也是自身专业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即不断用专业的视角去发现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帮助教师也帮助自己,共同提高,这样才能起到“以评促建”的作用。

 

对于幼儿园来说,《评估指南》支持幼儿园成为评估的主体。《评估指南》里具体的评估指标就是幼儿园进行自我评估的抓手,而自我评估是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的。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支持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观察幼儿、反思自我的行为得以实现。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2022.7-8合刊,内容有删减)

责任编辑/刘 宣

美术编辑/郭吉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晖: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精神?
梁慧娟:儿童为本 过程导向 持续改进——聚焦过程质量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
高丙成:以“四个评价”引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
普宁市2017-2018学年度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报告
辛寺街办事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评估报告】淮南市2021年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市级复评的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