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大多数中国人不能饮酒

   国人的肝比玻璃还脆弱

 

  【byb.cn  大鸟】眼看着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在酒文化很发达的中国,就意味着很多国人又要在酒桌上消磨一天又一天。不过,作为一家致力于倡导养生的网站,别有病网站有必要提醒您。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有至少60%的中国人,是不能大量饮酒的,甚至可以说,这些人必须要做到滴酒不沾。

 

 

大多数的中国人为何不能喝酒?

 

  可能有些人会问,喝酒真有那么可怕吗?中国人从上古时代就已经掌握酿酒技术了,喝了几千年,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危害,岂不是早就出大问题了?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有其适用面的。用辨证的观点说,就是事事无绝对。用统计学的观点,凡事都是有概率的。我们说60%的中国人不适合饮酒,就是有概率的。肯定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这样。到底哪些人最应该戒酒,我们下面还要讲。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说的是中国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东亚蒙古人种。包括绝大部分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等等。白种人,在这方面就比我们蒙古人种要好很多。

 

  对于人种的差异,相信大家平时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应该有所了解。比如,白种人普遍的酒量要比黄种人大,而且大很多。德国的啤酒世界闻名,很多人甚至拿它当水喝,但似乎很少听说酒给德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社会问题。

 

  目前全世界酒问题最严重的国家莫过于俄罗斯,大家经常可以听到,伏特加造成了多少多少人死亡,俄国(以前是苏联)政府发布了禁酒令等新闻。奇怪的是,俄罗斯人主要也是白种人,为什么酒会给他们造成那么大的危害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社会原因,因为各种社会因素,俄罗斯酗酒现象突出,再怎么能饮酒,也有喝到烂醉如泥的时候,不出事才怪。第二,血统原因,作为一个横跨欧亚两大陆的俄国,他们的血统并不是很纯,因为在12世纪的时候,蒙古军西征,整个俄罗斯大地,都是鞑靼人在统治。因此,俄罗斯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黄种人的基因,恰恰是黄种人的基因,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人的酒量。

 

  说到酒量和酒的危害,就不能不提肝脏,稍具生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肝脏是解酒的重要器官。肝脏不好,酒的危害就越发明显。黄种人之所以普遍酒量不大,原因就是因为肝脏功能不好。举个例子,中国人乙肝和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一说是日本人,不管如何都是东亚黄种人),一位西方医学家甚至惊呼,中国人的肝比玻璃还要脆弱。当然,也不要有人种自卑,因为白种人的肺很脆弱,禽流感、猪流感他们吓得要死,黄种人就没啥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就是东亚人种的视力普遍不佳(台湾纯种高山族是一个例外,但现在由于血缘混杂,这个例外也就基本消失了),比如说飞行员,在中国和日本就很难选拔到视力合格的青年当飞行员,基本上是万里挑一,白种人则容易很多。二战末期,日美之间航空兵大战日方接连惨败,其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日本合格的飞行员太稀少了。就在今天,笔者还听到了一则新闻,中国的近视患者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40%。视力不佳和肝脏有密切关系,中医早就说过,肝开窍于目,肝不好,眼睛当然也就好不了了。

 

  对于这种现象,以前有很多医学专家认为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造成的。但从美国东亚裔人的健康状况来看,他们的肝癌发病率同样很高,和国内差不太多。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基因造成的。基因决定了中国人肝脏不好,基因也同样决定,大部分国人不适合饮酒,甚至不能喝酒。

 

  到底是什么基因导致国人肝脏不好而且不能饮酒呢?这个问题还需要细致分析,原因很多,证据也很杂乱。想了解详情的朋友,需要静下心来看。另外,还需要掌握一点,接下来所说的关于酒(乙醇)的代谢,是涉及很多内脏的。我们说到肝的时候,不一定是仅指肝脏,而是一个系统。关于这方面,中医很多的论述,这里不再多说。

 

  乙醇的产生和分解代谢

 

  酒,主要成分除了水之外,就是乙醇(酒精),分子式:CH3CH2OH。乙醇的制作很简单,通过植物纤维和淀粉、果糖、葡萄糖之类的糖类发酵而来。所以酒类主要靠植物来生产,动物性的酒似乎只有奶酒,那也是因为奶里面含有糖分。

 

  有趣的是,大家不要认为乙醇一定是从外界摄入的,很多植物性食品,到了人或者动物的胃部以后,也可以发酵产生乙醇。比如说,尤其是一些果糖含量比较高的食品,比如苹果。据说在非洲草原上,很多大象在食用了某种成熟的果实之后,都要耍几次酒疯。不是它们去了酒吧,而是食物自己发酵产生的了乙醇。

 

  也就是说,凡是以植物为主食或者杂食性的动物,都必须面对乙醇代谢的问题,肉食性的动物则基本不用考虑。再举个例子,家里养的猫,是绝对不能喝酒的。因为猫科动物都是纯肉食性的动物,它们没有乙醇代谢的机制。

 

  人是杂食性动物,从灵长类祖先开始,我们就有能力代谢乙醇了。代谢的地点,当仁不让,主要在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肝脏内,还有胃也一起帮了点忙。

 

  乙醇有消毒作用,这个大家都知道。它消毒的原理是一定浓度的乙醇可以让活性细胞脱水,从而杀死细胞。实际上,客观的说,乙醇对大型生物体的细胞损害并不是很大,但它是对神经功能的干扰比较讨厌,比如胡言乱语,调戏妇女,当街撒尿,或者睡在雪地中等着被冻死,最可怕的就是来一个七十码撞死人。

 

  如果我们的祖先在设计乙醇代谢途径的时候,像《镜花缘》的无肠国人一样就好了,喝多少,立刻排多少。只要不喝75度以上的白酒,那基本上啥事没有,当然出洋相不在考虑范围内。问题是,造物主没有这样的安排,在乙醇代谢上,老天爷选择了曲线救国(笔者注:原因可能是乙醇分子量比较大,大分子通过人体渗透交换时比较困难)。整个代谢分解过程竟然被分成了两步,第一步,将乙醇变成乙醛,乙醛分子式CH3CHO。第二步,将乙醛变成乙酸,乙酸分子式H2C2O4。乙酸经过分解后,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只要乙醇进了肚,它就被盯上了,盯上它的就是乙醇脱氢酶,顺便说一句,现在很多解酒药品说自己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所以效果好云云,其实这些恶意宣传的厂家真要拉出去枪毙三分钟才解气,原因我们后面还要详细说。

 

  接着说乙醇脱氢酶,这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让乙醇分子迅速氧化。不仅拿走了一些氢原子,还让分子量较大的乙醇变成了小一些的乙醛。这玩意相当可恨,因为醛类化合物可以把生物大分子给链接起来,减缓身体的生化反应,破坏细胞。

 

  注意一点,我们说的是醛类,除了乙醛,还有甲醛,当然还有其他,都是属于地富反坏右分子。甲醛大家知道吧,福尔马林是它的水溶液,泡尸体用的,防腐剂。还有一些新家具里也有。

 

  既然乙醛这么坏,当然不能留在体内,一分钟也不行。这时候,乙醛脱氢酶(看仔细,不是乙醇脱氢酶)就出手了,它让乙醛很快氧化为乙酸。乙酸是一个好同志,它是醋的主要成分,也叫醋酸。虽然“吃醋”不利于家庭和睦,但没听说它损害健康。相反,大家都说它有利于健康。

 

  说完了乙醇的代谢过程,我们接下来就要说说为啥60%的中国人不能喝酒了。

 

  乙醛脱氢酶中间有懒汉

 

  大家都知道,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基因变异。有的变异是很好的,不然生物也就不会由单细胞逐渐演化成人了。有的变异却让我们哭笑不得,我们东亚黄种人的某个老祖先,在搞对象前,就出了点小状况,他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变种了,工作懒散,对乙醛没什么兴趣,基本上属于出工不出力的。

 

  估计这个老祖先除了这点毛病外,其他方面都很优秀,讨女孩子(也可能是男孩子,我们无法确定这祖先是老头还是老太)喜欢,子嗣很多,流毒甚广。总之一句话,根据统计,现在东亚黄种人当中,有50%体内含有这种变异的乙醛脱氢酶。笔者加上一句,这说明其实东亚各国家各民族,恐怕最初都是一家,血缘关系很近。以后愤青们不要恶骂日本人,骂韩国人,都是表兄弟表姐妹的,啥话不能好好说。

 

  这下就糟糕了,50%的人在喝酒后,体内就出现了大量的乙醛。就算不喝酒,吃点米饭馒头啥的,也会产生一些乙醛,还有乙醛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当然,也不是说乙醛就彻底分解不了,因为变种乙醛脱氢酶不干活,还有另外一种酶没闲着,人的肝脏里有一群氧化酶,代号P450 。这群氧化酶不是专门氧化乙醛的,但如果乙醛浓度太高,人体也就只好没牛抓着狗耕田了,让P450来顶顶。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P450不仅干活慢,而且时不常还去干点其他的工作。肝脏很忙,要不怎么说是人体化工厂呢。

 

  久而久之,东亚黄种人肝脏就很惨了,常年泡在乙醛中,那得肝癌得乙肝的几率可就大大增加了,要不怎说和玻璃一样脆弱呢。而白人就没事,所以天天豪饮,也不大当回事。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胃脏中,只是胃脏在乙醇代谢上是配角,所以不明显。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体内乙醛脱氢酶变异的兄弟姐妹们就不要喝酒了,肝脏已经在叫苦不迭,再添乱的话,真要罢工了。

 

  可能还有人说,你不识数吗?50%的人酶出了问题,怎么变成60%的人不能喝酒呢?其实不奇怪,因为据统计报告,东亚黄种人有10%是乙肝患者或者健康携带者,肝已经出了问题,就算体内合格的乙醛脱氢酶正常,也不要喝了。另外,还有酒精过敏者,还有高血压患者,还有肾病患者……说60%不算过分。这里面还没算胃病患者呢,不过说道胃病患者,那还要牵扯到乙醛的毒性。

 

  因为乙醛能破坏人体活性细胞,所以人体对这东西很排斥。尤其是胃部,乙醛浓度增加后,会有极为明显的反应。比如痉挛,甚至造成呕吐。以后大家看到喝醉了的兄弟哇哇狂吐,不要把责任全都归咎到乙醇上,还有乙醛在捣鬼呢。

 

  根据日本人的研究,说胃癌和饮酒关系也很密切。不过这种结论目前还没有得到最终证实。但是,喝酒对胃不好这是肯定的,不用科学报告,相信很多中国人都有亲身体会。

 

  还有中国的研究者称, 乙醛脱氢酶突变者如果饮酒,还能大幅提高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几率。不过中国一小撮专家的严谨性有些问题,所以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国际公认。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要问,您说怎么分辨乙醛脱氢酶突变者呢?很简单啊,看喝酒后症状就知道了,最显著的情况就是喝酒脸红,因为乙醛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很多喝酒的人一杯下肚,就跟龙虾一样,脸红脖子红,甚至胳膊胸脯都红了。中国人说,喝酒脸白的人走肝,脸红的人走肾,其实这没有科学依据,至少是不确切。

 

  喝酒脸红对于白种人来说,是很奇怪的现象,专门有个英语词汇叫“Asia flush”,就体现出白种人对此事的惊讶,以及腐朽的人种优越理论。

 

  顺便说上一句,说酒能活血,其实告诉你,不是乙醇能活血,是乙醛。至于喝酒后神经亢奋(这也是中国人认为酒活血功效的原因之一),那的确是乙醇的“功劳”,泡妞的时候“功劳”挺大,见到领导的时候,最好用意念去控制下,不要乱了规矩。

 

  另外,还有一类人,喝酒之后第二天胃很难受,不想吃东西,这多半也是乙醛脱氢酶突变者。因为如果他这种酶正常的话,乙醛是不会在体内残留那么长时间的。

 

  说这么多,估计大家在喝酒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寸,您要是身体有问题,就不要喝了。但是,我们也知道,很多中国人的习惯很坏,生意要在酒桌上谈,政策也要在酒桌上谈,没大事,谈谈感情也要在酒桌上。劝酒的花样还很多,总之,你要是不得癌症,人家心里就不舒坦。

 

  这样的社会风气当然是很坏的,坏到了极点。但对于某些产业来说,却很有利。一个不用说了,当然是酿酒业。还有一个,就是解酒业。什么喝果汁解酒(马悦凌就说过),什么喝葛根水解酒,什么香蕉解酒、橘子解酒,乱七八糟的很多。最近就连韩国人也坐不住了,搞了一个JBB20饮料,说能解酒。效果好不好不知道,反正银子赚的哗哗的。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这些说法到底对不对?

 

  对中国人酒是穿肠毒药

 

  先说说解酒的思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中医的思维方式,一种是西医的思维方式,中医讲究归纳,讲究预防。所以中医的思路是提高肝(不限于肝脏,而是整个系统)的性能水平。比如说,打通经络,保肝护肝。

 

  有没有效果呢?当然是有的,肝好,对乙醛毒性的抵抗力就会强大一些。但是,这有个问题,因为没有量化,估计也量化不了,所以不可能告诉你,你的酒量到底有多大?换句话说,你的酒精耐受度到底是多少,这不是中医不努力,而是人体太复杂,生活也太多样。

 

  前面说了,生活中碰到乙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光是乙醇会转变成乙醛,而且后者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以前美国人认为这是非常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对白种人的确是很安全,可是这帮科学家们集体对黄种人忽略了。这里要大骂一下帝国主义霸权,不过骂完了却也没办法,谁让这门科学咱们不是很灵光呢。

 

  因此,归根结底,咱们提倡重视肝脏是对的,但并不能解决酒对于身体的损伤。至于说到中药和水果之类的东西解酒,那就有点搞笑了,你就说养肝护肝好了,不要说能解酒。肝脏再好,乙醛也要一点点的氧化是不是?更何况很多同胞基因就有缺陷,人都瘸了,非要送去跑马拉松,那不是故意害人吗?

 

  批判下号称韩国出的JBB20饮料,成分还是那些水果草药之类的,被厂商包装下,说是提高了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继续问一下,怎么提高的呢?答不上来。韩医是中医的一个分支,也是强调保健提高肌体活力,和西医的思路完全是不一样的,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方面,没有理论基础,所以就算加上了一个分子生物学的外衣,也没说服力。

 

  原来还有人提出一个四不像的理论,说天然食品中确有解酒的物质。是啥呢?酸性物质,我们就以醋为例,说乙酸能解酒。这种人既不属于中医,也不属于西医,基本上是酒厂买通的枪手。

 

  他们的理论听着有点道理,怎么说的呢?说是乙酸和乙醇在一起能够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一种天然(也有人工合成)的香料,比如说水果当中,梨里面就很多,当浓度小的时候,很香。酯类在日用化学工业上应用极为广泛,香水、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都在用。但问题是,乙酸和乙醇在人体内基本不能起反应,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双向可逆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合成的同时,也在分解。另外,这种反应需要两者浓度都达到一定水平,人体可不是化工炉,真要是有那么多的乙醇,您恐怕已经躺倒太平间里面了。再者,乙醇进入人体后,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变成了乙醛。

 

  笔者个人其实很希望这个理论成立,如果喝口酒再来点醋,说话就带水果的香气,那肯定牛死了,追我的小姑娘还不成群结队。稍微YY一下,大家谅解。

 

  所以千万不要信什么解酒的天然食物,它最大的功效顶多也就是日常调养。真要喝醉了,或许能帮助你减轻一些症状,缓和一下胃的痛苦。其他,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其实,中医对这方面也有批判,《黄帝内经》讽刺过这种做法,“譬犹渴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再说说西医,西医讲究分析,解酒思路很直接,你不是缺乏乙醛脱氢酶吗?好啊,给你灌点,顺便再加上点乙醇脱氢酶,一条龙服务,够周到的吧。可是,这个乙醛脱氢酶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里就要解释下,前面我们扯了半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不是笔者闲的没事,是埋下伏笔。食草动物的肝脏中存在很多乙醛脱氢酶,比如马,肝脏很大,一个顶好几个。而且乙醛脱氢酶很多,没办法,马吃的是草和杂粮,体内产生乙醇是很正常的,所以马必须有很多乙醛脱氢酶,要不它们也要得肝癌。

 

  经过提纯,解酒的灵丹妙药似乎就出来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进入人体?口服?不是很妥当,因为任何一种酶,其实都是蛋白质,吃进去了后,首先是要消化的,经过胃酸,还有生物活性的恐怕就不多了。就算还有不少,也不容易进入血液和肝脏。因为酶都是大分子。人为啥吃了蛋白质后,要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呢,就是大分子在通过细胞膜的时候很困难。

 

  口服不行,那怎么办?输液吧,直接给你灌到血管中去。所以医院要治疗酒精中毒的病人,肯定是二话不说,摁住就扎针。其实,异体蛋白对人体肯定是有影响的,会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当然酶的量很小,情况不严重)。古代妓女和老鸨多半都知道“三精成一毒”,其中道理就不说了,稍有有点那个。大家上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不过对于酒精中毒的人来说,就顾不了养生了。人都要死了,养哪门子生。这是西医的最厉害的地方,其实也是西医的悲哀。

 

  总之,不知大家是否能理解,这世界上目前是没有解酒口服灵丹妙药的。对于那些喝酒就脸红的黄种人兄弟姐妹来说,酒是穿肠毒药。

 

  特别声明:本人观点可能有不妥之处,希望板砖扔过来吧!哈哈......

 

 

 分享原文章来源:http://www.byb.cn/doc_1358-1.asp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喝浓茶解解酒”,这人肯定跟你有仇!
【过年喝酒备点小柴胡和柠檬】很多人都知道...
喝醉了,怎么才能快速解酒?牢记这两种方法,比解酒药都好用
喝酒脸红的人到底能不能喝酒?
酒的代谢过程 防止醉酒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谁能千杯不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