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20万元买“玻璃玉”手镯

东快讯(记者夏菁)昨日,记者从福建宝玉石协会了解到,近日,在广东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新玉—玻璃玉,还带有“玻璃玉”的鉴定证书,实际上就是玻璃,有些人误解为“玻璃种翡翠”,甚至花费20万元购买“玻璃玉”手镯,却仅值不到10元。

在所谓的鉴定证书上,记者看到“商称:玻璃玉手镯;放大检查:内部干净;备注:成因未定”,以及证书编号、检测人、审核人等内容。

对于“玻璃玉”的鉴定证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包德清也在微博上发布过和图片,称这样的鉴定证书是不负责任的。

该微博也引发众多专业人士的热议,国际青年珠宝鉴定师协会常务理事就表示,国标中没有“玻璃玉”的命名,商品名又是“玻璃玉”,证书写了成因不明,确实是逃避了监测的责任风险。

对此,省宝玉石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个别珠宝检测鉴定机构未依据国家《珠宝玉石名称》标准进行命名,“玻璃玉”其实就是玻璃,根本不是玉。上述那样的鉴定书确实会使一些人误解为“玻璃种翡翠”,让不少人上当受骗。其中,外地就有顾客花20万元买“玻璃玉”手镯,实际价值却10元不到。

福建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站站长表示,目前福州市场还未发现“玻璃玉”鉴定证书。

小贴士

如何鉴别玉器和玻璃仿制品

“玻璃制品,其材质内会有气泡,可通过观察其表面、内部是否有气泡的痕迹进行辨别。”业内表示,玻璃的导热性强,而像和田玉则热稳定性高,比较恒温,受外界温度影响时,本身温差变化不会太大,而玻璃则不同,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急冷急热。可以通过手触摸感受温差来辨别。同时,玻璃的比重低,密度低,相同体积下,将东西放在手心掂它的重量,会感觉其明显轻于其他玉石产品。

作者:夏菁

本文来源:东南快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石鉴定证书:凭证还是陷阱?
买玉不要“吃错药”
购买玉石迷信证书要吃亏
15万买到200年前翡翠手镯,真的国检证书竟能用火烧辨真假!
用这个方法,充水塑料管能“变”冰种翡翠?!
我买的和田玉鉴定证书是真的吗?和玉大叔聊证书复检二三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