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
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

【2005-12-14  缪小霞  孟进军  阅读:3315次】


 

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

常州市第四中学    缪小霞  孟进军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在对话、合作中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其基本价值内涵。本文从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影响因素、策略进行的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对话  合作  班级文化

 

一、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培养学生的对话合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对话、合作能力就成为班主任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恰恰是培养学生对话、合作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

所谓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在对话、合作中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其基本价值内涵。

二、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而进行。为此,班级应努力加强以“对话合作、民主和谐、鼓励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班级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学生的对话合作意识、对话合作精神和对话合作技能,为学生实现合作学习和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而言,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有以下几点:

1、对话、合作成为班级全体成员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起码要求。

过去,对于学生的对话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们热衷于一些操作层面的内容,如合作学习小组人数的多寡、分组有哪些原则、班级人数较多怎么办等。很多教师仅仅把对话、合作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这类教师的教学管理以及班级管理中,对话、合作只是点缀和形式,对话、合作的态度和氛围并没有形成。但是,在基于对话—合作主流文化的班级中,对话、合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对话合作品质的培养、对话合作精神的养成,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对话合作。它意味着我们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对话—合作主流班级文化的建设,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意味着我们要求学生能以一种对话、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人、观察人,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希望学生在面临“合作”或“单干”的二者的情况中能更多地选择合作。

2、班级生活成为一种“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落脚点。班级生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组合的一种积极的学习共同体。班级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班级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化、沟通文化以及对话合作文化的创造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就是在对话、合作文化的环境中,通过人人参加、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形成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道德勇气,形成好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舆论导向,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合作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教育教师,师生合起来共同成长。

3、努力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是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在传统的班级生活中,由于师生关系一直陷入主客二元对立的泥沼之中,教师的中心权威获得过分的扩张,传授式和控制式的话语成为师生间特定的方式活动,只有极少的所谓的“好”学生,才会被纳入教师的视界与话语之中,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教师不乐于面对的,并一再成为班级生活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班级生活秩序是一种封闭的、单项的秩序,师生间的对立、机械式的控制观成为班级文化的主流,这样的班级文化肯定不是积极向上的。

在对话、合作成为主流文化的学习型班级中,学生被视为积极交往的语言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班级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向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威话语,被公平友好的对话取而代之,教师不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允许学生延缓对这一权威的不信任,师生之间是互惠式、合作式、双向对话互动的关系。共同探究心灵体验,成为师生达成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而且教师乐于倾听来自边缘地带的声音,因为那里有更为真实的故事,班级成为由一群平等参与者组成的对话协商的世界,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这种环境下,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三、影响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1、传统观念落后,应试教育仍然存在

传统教育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今天仍在教育生活中流行着。人民看重学富五车式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现代教育中应有的对“人”本身的关注。我们的教育仍把学生这一学习中的主体看作是被教育、被矫正的对象,将教师这一学习中的辅助者视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不可侵犯的“人”所应有的一切权利在班级中大多被削减或抹杀。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学校和教师,仍走应试教育的路子,以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为目的,认为“升学率就是好学校”,“平均分高的班级就是好班级”,“分数高就是好学生”,把高分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学生和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衡量学生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最终标准,一切围绕着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生活而无奈地旋转。学生也就无形中成了这种天翻地覆的学习生活中的一只小小陀螺,被外界众多的压力鞭打得无法停止转动。

2、班主任和家长的素质、观念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班主任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以及实施有着差别,很多时候未能正确处理新课程改革与中考特别是高考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受制于升学率(现在是重点中学录取率和本科进线率)的压力,加上自身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这就使得一些班主任关注的往往是成绩优秀的、有希望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差、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往往忽视,在教育方式上往往是简单、粗暴的。在这种情形下,班级学生的合力就很难形成。

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往往以其孩子的学习业成绩作为对班级管理好坏的评价标准,他们认为,一切所谓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很多家长对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很不关心,甚至,为了让自己孩子有尽可能多的学习时间,他们会以一个“莫须有”的原因请假。更有甚者,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教育孩子不要帮助别人,等等。这些都严重扼杀了学生参与交流、对话、合作的积极性,当然也不利于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

3、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意识

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意识:嫉妒心理、冷漠心态、功利主义倾向等,是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大敌。

1)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把别人的发展看作是对自己的挑战;把别人的关心看作是对自己的不怀好意,并由此感到不满、愤怒和对他人的怨恨。这种心理既难以与人沟通,又难以与人交往,是对话、合作的大敌。

2)冷漠的心态。冷漠是一种内隐性的消极心态,其主要特征为:自我孤立,自我封锁,自我压抑;怀疑一切,漠视一切,回避一切。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既不原因与人交往,也不愿意与人合作;既缺乏与人交往的积极性,更缺少与人对话、合作的基本技能。

3)功利主义倾向。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如今有些中学生也很讲“实际”,他们崇尚“功利”和实用,一切行为皆以“功利”和“使用”为准则。表现为:在交往上,讲究相互交换的“平面交际”;在合作上,讲究自我利益的“优先保障”;在交友上,讲究能为我“两肋插刀”。这些消极的对话交往观和合作观,既不利于学生正常的对话、交往和合作,又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笔者曾中途接过一个班级,当时,通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该班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优等生不屑于和“后进生”为伍,他们认为,不停地接受学业低下的同伴的讨教,使自己失去了迎接挑战或加深发展的机会,他们“各扫自家门前雪”,只顾埋头读书,极少关心班级事务;另一方面,“后进生”也耻于(或羞于)向优等生寻找帮助,他们觉得和学业成绩突出的同伴在一起没有舒适感,他们甚至担心这会使自己丧失尊严,当然更不必说他们会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寻求帮助了,长期以往,这类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而且,他们还经常违反班纪校规。

针对上述问题,我首先把“内阁制”引进班级管理中来。在做了一些说服工作的基础上,我按照好、中、差把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成员民主选出组长,班主任老师毫不干涉。组长平时负责本组的常规管理,“执政”时就是班长。组长负责组阁,也就是说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班长、学习委员、保管委员、宣传委员等(之前,民主制定了班长和各班委的职责)。各小组轮流“执政”,负责班级的常规管理,任期为一个星期。

其次,由学生和教师组成评估组,每月都进行评估打分,选出最佳小组和优秀个人,进步最大小组和进步最大学生,每学期末模仿“歌曲颁奖晚会”,进行各项学期最佳颁奖,当然也制定了相关的奖励制度。最后,我和科任老师一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语文阅读欣赏以及美术、音乐、舞蹈、电脑等合作学习小组。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班学生自发组织了班级周报编委会,每周二出版一期周报,现以发行了15期了。

这样,各小组成员都期盼自己小组能脱颖而出,他们发现只凭个人单干是不能实现小组目标的。他们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他们只有相互交流、协同努力、精诚合作、竭尽全力才能实现小组目标。一学期下来,班级已初步树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对话、合作理念,班级的对话、合作学习的文化氛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建立学生反馈制度和家校联系制度

“学生反馈”包括所有可利用的信息,如学生对班级管理方式的反应;对班级所发事件的反应;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等等。主要通过学生周记、班主任信箱、不定期的调查问卷、QQ聊天、电子邮件通信等方式与学生集体以及与学生个体进行对话、合作,这有利于及时了解班级状况和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充当学生与科任教师对话、沟通的桥梁;有时候还有利于充当学生与家长对话、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话、合作的技能。

我们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有必要对一些具有落后观念的家长进行沟通,因此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是必须的。进行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有:每天的家校联系本;电话约访或联系;开家长会;家访等。通过家校联系,可以让家长清楚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可以让家长了解班级的各项事务和活动开展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可以倾听家长的心声;更为主要的是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等等。总之,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以便让家长满意,让家长支持自己的工作。

3、积极开展多主题的班队活动

人的对话、合作行为通常是在交往活动中进行的,交往是对话合作的最基本前提,只有在交往活动中学生才能克服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意识如嫉妒心理、冷漠心态、功利主义等,才能产生对话、合作情感,获得对话、合作体验,养成对话、合作习惯,从而愿意与人对话、与人合作。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多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对话、合作的机会,并指导学生在活动交往中进行相互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基于此,我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例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等班级文化活动;“四中周围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调查”、“环保从我做起——运河常州戚墅堰段周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爱心援助、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总之,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对话、合作观念的教育和对话、合作技能的培养;充分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成长。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我班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已初步建成。例如,我班在知道今年10月13——14召开校秋季运动会后,班长迅速召开班委会确定了班级运动会的目标以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协调人;体育委员在协商、研究的基础上拿出了运动员名单;然后卫生委员就制定了临时值日表,把运动员的值日任务划到其他非运动员头上;体育委员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运动员训练;班委和团支部组织了拉拉队、后勤服务小组、新闻小组等等,总之,从组织、发动、训练、后勤服务到运动会奖励制度的建立都是由全班学生通力合作完成的,在这次运动会上,我班获得了年级第一和精神文明奖。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利己利人”的对话合作性的学习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识到只有在集体其他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开展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精神生命和灵魂,进行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相信,只要我们树立真正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采取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措施,就能把基于对话—合作理念的班级文化建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洲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实施方案
南京三校:以精细化之软实力 创自主教育硬品牌
以“正心教育”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分享】学用《道德经》,让教学有了方向
百年名校蕴博雅 特色文化绽芬芳
班主任要智慧地引领班级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