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晓玲:小学数学的优化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的优化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邓晓玲    邮编:444324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课堂,同时致力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上,促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与当前社会经济相匹配的全能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们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方面还稍显生疏,需要通过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去优化教学设计,让核心素养的内容可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越来越趋近于高素质化,通俗来说,就是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大环境下,教育自然也要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做出改变,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而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这时候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在这时候就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精减数学内容,优化教学框架;结合生活情境,优化教学环节;联系社会实践,优化教学活动等来促成教学设计的优化,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助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一、开展数学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其存在大量的实践性内容,以此彰显了小学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如何贯彻实践性内容,让实践成为认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并懂得引导学生在课堂之中开展主动实践,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以此帮助小学生在和谐素养培养之中更好强化基础能力,学生能够在实践之中明确数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规律,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
       
比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加减乘除等运算类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如分析和计算家庭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支出、观察动物的睡眠习惯等活动。实践不仅是学习的目的,更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举办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运用生活情境,优化数学教学环节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还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时期,所以能否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感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大关键。尤其是在当前的双减政策之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限制,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时间,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2]。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将其与日常生活对应起来,从而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如此设计教学环节。其一,教师在教导学生认识千克、克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标有重量的物品带到课堂上,如2g的糖果和1kg的矿泉水等,然后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两者之间的重量区别,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千克、克的重量感知更加明晰。最后教师在借此为学生讲解千克、克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将千克和克的相关知识与日常生活对应起来,方便学生日后去运用这些知识。其二,教师在教导学生区分千克、克时,可以将电子秤带到教室,让学生亲自去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书本、纸张、椅子等,学生在称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了解到,一般重量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表示,可以更加精确,反之重量较重的物品,则常用千克来表示。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可以让千克、克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起来,而且学生通过实际去感知千克、克的重量后,再去理解其概念就会更加容易,同时这样的学习而来的知识,也不会只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从而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在创新与改革教学内容之中,使得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得以放置在重要位置,因此来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向,促进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之中激发自身学习主体意识,更好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使得学生能够在主体课堂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形成,因此从一个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一个主动学习状态,更好地发掘数学中存在的价值和乐趣。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课程平移与旋转时,要让学生自己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把图形平移的过程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度过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态演示了解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帮助学生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然后让学生把这样的简单图形沿一个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或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移动,这样学生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就有了更多的认识。

 四、结合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探索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探索,给予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的摸索中来建立合适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学习上的自信性,激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例如:首先,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数学知识探索,让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如单元的知识整合,让学生试着去做思维导图的构建,建立整体性的思维认知。以几何图形的知识梳理为例,让学生对三角形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探讨,这是一种共享式的学习方法,分享自己对于问题的思维认知,在学习他人长处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不足,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探索知识,提升思维上的创新性,也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点。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内容包含较为广泛,结合学生的成长来说,具体包括学生在学习上能力的建立、知识的掌握和多领域知识的迁移应用,以及对于个人成长发、展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核心培养的具体内容,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看,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性人才。教师要合理划分当前数学教学的结构,将对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进行逐渐的拔高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建立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并推动学生综合性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建立中,为个人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年友.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01)88.
       [2]
杨馥瑜, 黄晔. 路程,时间与速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J]. 时代教育:中旬, 2021(7)61-62.
      [3]
辛树生. 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 考试与评价, 2020(9)108.
       [4]
康忠林.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8)144-14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怎么培养?
教师数学核心素养小故事
核心素养落地:从“学会学习”开始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基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