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黎伟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多元思维品质的培养

此文发《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7.3.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多元思维品质的培养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黎伟     邮编:445300

   摘要: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思维能力、思维类型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各种能力的核心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应当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也就成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思维的目的,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教学、提问、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各种能力的核心部分,而高中阶段也是中学生思维能力迅速上升,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和同学,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而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内容很多,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创设思维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观察时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是不可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做实验必须手脑并用,不假思索的机械操作将无法提高实验水平;自学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一定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对其它能力的发展水平起着制约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独立性很强,只能加以引导。要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不仅要能思考,还要会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各学科考查的重点,而且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体会一门课或一本书的思想精华有时可受益终身。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而思想的有效性是长存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的目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活力,提高思维的效率。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所讲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经过思考得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手中现有的一点点东西而已,而是在学习一种方法,一种可能会经常用到的思维方法。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1、鼓励学生多思考,敢质疑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质疑,教育学生不要迷信教师、教科书等“权威”,尊重真理与尊重教师并不矛盾,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些时候,由于学生知识的欠缺,能某些问题的理解可能不透彻,因而产生一些疑问,此时若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以点拨,让学生自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会让学生掌握的更牢固,思维也更开阔。

    2、鼓劲学生勤学好问

    要让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对于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应请教老师或同学,养成不懂即问的好习惯。越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经请教弄懂后,对开拓自己的思路作用越大。好问不等于逢疑必问,有些问题通过深入思考或查找资料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这一类问题也向别人请教,反而会滋长自身思维的惰性。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应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1)通过课堂教学而巧妙的设问培养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只会死呆地接受,不能科学地思考问题,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创造条件,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例如生物教学过程中会引入很多的实例来解释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可以讲完理论知认后,举出几个例子,不说明是用哪些知识去解决。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或者直接让学生接受几个例子,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样长期有目的地训练,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思考、推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2)通过新颖灵活的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有它的广阔、灵活、敏捷性,同时又有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通过灵活的习题,探索解题技巧,逐渐提高分析和应变能力。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3)通过生物实验活跃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生物实验以其丰富的生物对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细致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无疑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引入生物实验,努力改进、增补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1、加强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决定因素。教会学生正确的分析和综合方法,能使学生能有效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将思维事物予以分解或与思维有关的各个部分作为整体来思考,可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讲授“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分析:

   (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

   (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

   (3)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产物的情况。

    通过上述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加强培养学生比较的思维习惯

    比较是把握思维事物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而认识思维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的思维活动。学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比较方法,就可以从逻辑的层次上认识思维事物的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或认识同类思维事物间的关键特征,从而为其思维活动的深化开辟道路。

    高中生物中很多概念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动物的调节和内环境,免疫等,都可以让学生列表进行异同点比较。在比较中,相近的知识可找到相异之处,相对的知识可寻求相同之处。学生若能经常不断地对照比较,就能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所以说:“比较是人类最宝贵的智力宝藏。”

    3、加强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是思维形成的中间环节。教会学生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能使他们通过事物的关键特征去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和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或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具体想象思维,形成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启迪、诱导学生对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概括上升到本质的整体认识。如在“生殖的种类”教学中,教师可想逐一呈现学生已学过的有关生物生殖方式的挂图或投影片,然后让学生对不同生殖类型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抽出主要特征,最后进行归类。这样便可以抓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这两种生殖的本质特征:即在通常情况下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

    4、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思维活动通常产生于问题情景之中,发现问题是思维的向导,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契机。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烈,学习深入细致的主要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可读性较强,容易让学生初涉教材时就感到易懂,没问题,特别是前一、二章部分的内容。其实学生并非真的没有问题,而是没有认真钻研课本,没有深入思考。如“光合作用”这一节知识内容,在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学习后,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实质,但若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生物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时,却很少有学生能比较完整的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意义进行综合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像这样在学生无疑处提问,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既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从而实现思维深化。

    5、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生学会基本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常规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常规,不按人们习惯形成的套路去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由此可以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进行逆向思维,可以突破旧框框,克服保守性和片面性,使局面豁然开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镰刀型贫血症病因”之前,首先提问:治疗该病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学生若只单纯从贫血因素、红细胞变形、营养缺乏等方面去探究,将一无所获。在教师由现象到本质、由蛋白质到RNA再到DNA进行了逆向推导,讲了镰刀型细胞的成因所在,学生猛然醒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改变它的遗传物质。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远不止这些,许多方面还有待我们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多方探索。教师应因势利导,善于运用上述思维方法来阐述教学内容,经常启发、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具用受用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修真,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004。

2、高中生物学探究性课题的设计原则,2004。

3、李谷媛,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2005。

4、吴湘芳,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5、《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课堂才是真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交流(50篇) - 三四年级教研室 - 教研天地 - 人教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输入标题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初探·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学习)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