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细化管理抓好三个环节

 作为学校管理者,他所实施每一条做法,背后必然有其理念支撑,近年来,我们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着重抓好了三个环节。

一,抓好观念引领环节。

学校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抓好观念的引导。如今,思想观念的正确性与否,几乎已经成为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学校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下,在学校的变革期,在如今社会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所有的新旧观念发生着激烈的冲撞和激荡。特别社会多元价值思想的强烈冲击,国外各种教育观的出现以及先进国家强势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我们绝大多数人思想产生了动摇甚至模糊起来,一些良莠并存的所谓理论加上“专家”、“学者”、“权威”的包装,再加之媒体的炒作,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迅捷,都会严重地干扰和影响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这一切如果校长不能及时迅速的作出反应,进行思想观念的引领,没有深刻敏锐的认识,没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很可能在这中间不是随波逐流,跟风走,就可能迷失方向,不知去向,而更多的可能是追求时髦,结果丧失了学校管理的根本,变得浮躁起来,在形式上丢圈子。

比如“以人为本”这一举世皆知、人人都会说上几句的理念,到底该怎么认识。在现实中我就踫到过。有一次我们提出改变学生到校买东西吃的坏习惯,有人就提出,这样不妥,我问,为什么不妥,他们说:“学生饿肚子怎么行,要以人为本嘛”。又有人见学生犯了错误不敢大胆管教,担心不是以人为本。这些看似时髦的理论,实际上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错误,已经干扰了学校的正常管理。后来我就及时向全校老师讲解我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命”又指物质生命与精神意志。我们既要关心人的物质生命,使他健康成长,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他提高精神境界,只有提高了精神境界才能超越物质生命的局限,而进入真正意义的生命高度,否则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我们让学生改变吃零食、乱吃东西的不良习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甚至必要的惩罚都是为了在学生精神层面上提高与升华。如果他们精神升华了,生命的价值和质量也就提升了,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通过这样的解释和阐述,老师终于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在工作中也知道为什么要管理和怎么管理了。

又比如在新课改中,大家都谈课堂上要互动、要平等,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由主宰变成指导,由于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师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讲课等等。我们认为这种片面的理解,会使教师丧失自己的功能,而从一个极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于是,我们讲了教改要由对学生的不平等走向平等,但这种平等是人格的平等,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心中要记住有三个方面是不平等的:一是师生之间的知识在质量上是不平等的,二是在教与学上,教要起主导作用,这之间也不是平等的,三是在教育上,教育的影响性,导向性,也使教育者占有特殊的位置和作用,这个位置和作用是不能丧失的,客观上也不是绝对平等的。因此,一味讲师生平等,而不理解其根本内容,就很有可能又走到另一端上去了。又比如,一开始讲减负问题,有人就理解为减负就是减时间、减作业。这种表面化的理解,也容易造成教育教学管理的片面性。因此,校长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力和理性的辨析能力实在太重要了,学校管理的头脑不应该仅仅长在报纸杂志上,也不该长在别人的肩膀上,更不是在专家的嘴巴上,而是长在自己身上。

前段时间,对所谓县中模式的讨论,我们就在全校专门作了“县中模式与素质教育”的报告,使大家分清了是非,明确了方向。我们就是这样经常地、及时地、敏锐地利用各种机会,抓紧抓好一切机遇对大家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引导,始终让正确的思想观念成为学校声音的主流,引领学校前进。

二、抓好生活教育环节。

我们认为,不要把素质教育看得很神秘,认为有多么的深奥,其实,素质教育是最现实的教育,是客观现实中处处都能够碰得到的教育,是最普通不过的教育,也并不是今天才发明的。人作为社会的人,要立身处世,人作为独特的个体,他除了有物质要求,还有精神需求,正因为如此,所以,人要具备完美的素质,否则,人就不能承担起社会中应有责任,就不能幸福愉快地生活下去,成为幸福的人。而这些素质,是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又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生活就是现实,也就是现实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性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概括起来说,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素质教育在现实中处处存在。(二)素质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只要有利人成长的教育,有利于人幸福生活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三)素质教育是最普通不过的做人教育,并不神密,更不高深。(四)素质教育不需要成为专门的一项教育,更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人的养成和磨炼,是随人而行,随行而成的。是“行知”教育,不是“知行”教育。(五)素质教育有重点,强调针对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对素质教育就不必感到茫然,现实的本质需要什么,我们就抓住什么,作为学校来说,就是要学校生活中抓好教育,即在学校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才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这不会错。

学校生活,一是指学生的吃、住、行、走、言谈举止等活动。二是指学习活动,主要是课堂。因此,在学生的吃、住、行、走及言谈举止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言谈文雅,举止文明。为此,我校从学生日常生活习惯抓起,做到“封住嘴(不乱吃、好吃)、管好球(不该活动时不去乱活动)、走好路(不横冲直撞)、说真话(不说假话,不掩饰错误,不狡辩,做到诚实可信)”。

更主要的是我们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我们提出了“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地学,勤奋地学,高效地学”。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充分地体现在新课程之中了,因此,我们认真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落实了,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

生活是通过时间体现的,只有让学生过好每一分每一秒钟,提高每一分每一秒的使用效率,才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落实了素质教育。现在有不少学生早晨到校不知道读书,浪费了时间,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提出了“一进校就读书”习惯的培养。有些孩子晚上回到家不努力作业,不好好复习,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结果花的时间很多,效果不好,我们把这段时间“管”起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完成学习任务,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中午要求学生要休息,补充体脑的能量,会休息才会学习。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要求学校要“重构时间”,让学生在“重构”的时间渡过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今年,我校对一月,一周,一天的时间进行了“重构”,让学生在这个“重构”的时间段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作业、如何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在班级,班级素质教育的工作搞好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工作也就搞好了。为了让同学们自觉地能动地把学习生活当成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加强了“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有如下六个方面:

1,班级有一个“学习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即三年(初、高中阶段)的奋斗目标;中期目标,即一个学年的目标;短期目标,即学期目标、月度目标、周目标等等。除了班级有目标外,各小组、个人也都有这方面的目标,目标形成做到切实可行,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去促进、引导、督促这一目标的达成。比如典型引路,定期检查,互相交流,自我检查,期中、期末总结,家长、同学、老师、班主任等方面的相互督促等等。对照目标不断的去矫正自己的行为,促进班级与个人的成长。

目标的制定不由班主任主包办代替,也不由几个人去炮制,班级目标、小组目标均发动学生,充分讨论,自己制订,班主任引导、补充,学生人人参与,然后制订措施,贯彻执行。学生个人目标,也是学生本人提出,老师建议,家长参考而形成,然后去贯彻执行。这样,班级、小组、个人都有了明确目标,并且天天去为目标奋斗,这就是“学习型班集体”形成的第一步。

2,班级有一整套完备的“学习型班集体”的班规班纪。目标实施,必须有纪律做保证,一个“学习型班集体”要保证能正常运转,就必须有游戏规则。因此,每个班级都根据班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班规班纪,保证了“学习型班集体”的有序运行。

班规班纪的制订也与制定目标一样,是建立在全体学生参与之上的。在班规班纪的基础上,同样制定了个人“自主自律”的规范和纪律。

3,班级有一支“学习型班集体”的骨干队伍。首先是班级干部队伍的形成,这是一支能独立运作,具有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队伍。除了这支队伍以外,周围还有一大批骨干,这样就形成一个主导性的良好群体,带动“学习型班集体”的发展,这对“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4,班级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班级在人与人之间有如下几对关系: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三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四是科任老师与班主任的关系。这四对关系都应该是和谐的、协调的、融洽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中,千万不能让个别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如果有个别学生被集体遗忘甚至抛弃了,或者有个别人不愿意进入这个集体,那么这个“学习型班集体”同样也就没有能形成好,至少它是残缺不全的。

5,班级有良好的舆论导向。良好的舆论导向有利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更有利于“学习型班集体”的形成。比如对迟到早退,班级舆论是什么?是同情、是无所谓、是视而不见、还是批评帮助,这些都将对学生良好素质形成发生极大影响。再比如,班级对接受学校分配的任务,是支持拈轻怕重、讨价还价,还是支持勇挑重担,知难而上,也都与班级建设,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又如对学校的热爱,对班级威信的维护,对学习态度的评价等等都会形成一种舆论,只要有舆论就会有导向,不是正面的就是负面的。因此,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6,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是积极向上的,他对同学们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氛围实际上也是班级同学生活的环境,这里有物理环境,比如教室的板报、教室的布置、教室的卫生、教室的一切放置等等,都是班级物理环境的体现,人们正是从这些物理环境中感受到一种氛围,这一氛围是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及科任老师共同精心营造的,他充分体现“学习型班集体”的主题、精神风貌、班级文化等等。除物理环境以外,那就是班级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如何,他们对“学习型班集体”的目标、个人目标所表现出来的认识程度、热情程度、追求程度以及精神状态等等,都是一种氛围,氛围好了,“学习型班集体”也就会逐步形成了。

以上六个方面,是我校建设“学习型班集体”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做法,同时又是衡量“学习型班集体”的标准。今年,我们对全校“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进行了检查评估,让同学们自觉地能动地把班级生活变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促进了同学们良好素质的形成。

三,抓好教学管理环节

对一个人来说,素质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具有文化知识。如果没有文化知识,怎能算素质高呢。因此,素质教育对学校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提不高,其它再搞得好,学生就是考不好,就是考不取大学,这不能说明你的素质教育搞得好,也不能让人接受。谁也不能否认是不是提高了教学质量,是衡量一切改革和一切教育的根本标准。新课改是如此,素质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

说到底,抓素质教育抓不好教学,学生考不好,无法解释。素质教育是在教学环节中进行的,学生素质高低也是在教学环节中体现的,包括考试,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最能集中检验学生素质的高低。如知识水准、心理素质、品行素质等等。因此,抓好教学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笔者曾做过初略调查,发现教学环节中的显性与隐性浪费是十分惊人的。低效劳动时时存在,甚至无效劳动也随时可见。如果仅以课堂为剖析,全校平均每堂课的显性与隐性浪费至少在七分钟,这已经是放宽要求了,这就是说每天看似上了六节课,但实际教学效益却只有五节课,如果把教学环节中的显性与隐性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那么其效益就可想而知了,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学常规“六个做到”

备课做到:“三有、四备、六点、一反思”

上课做到:“四标、三学、三快、一体化”

作业做到:“四精、四必”

辅导做到:“四针对、五定、四限、四导”

考试做到:“四把关、重反馈”

讲评做到:“四分析、四比较、开四个会”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得明白一点,我们将针对我校课堂教学效率,提出的“四标、三学、三快、一体化”介绍如下:“

1、“四标”。所谓“四标”,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是要确定教与学的目标,做到目标具体明确。这里既有目标内容上的要求,也要有量的要求,这一做法简称“定标”。二是要围绕目标去做,要确定完成这个目标的方法、时间。也就是实施目标的问题,简称“施标”。三是要及时巩固目标,不要只顾教学,而不重视巩固教学效果。这就称之为“固标”。四是要验标,要及时检验目标完成的情况,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和补救。

2、“三学”。即“自学、研学、拓学”。要想让学生会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的环节中。

第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自学。不先自学就不要开课。而且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要提出明确目标。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长期坚持。做到学生不先学习、先思考、先提出问题,就不上课。要做到学生能查的自己查,能解决的自己先解决,防止“等、靠、要”和“偷懒”、“图方便”。“自学”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课堂上要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和巩固自学的效果,同时研讨教学重难点。

第二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研学。在研讨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要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和轰轰烈烈,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你一言我一语或是表述上的大概对,而是要讲究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以及表述的准确性,表达层次要清楚,要用专业术语,要准确不含糊,要讲究依据和原理,有时不妨让同学们写一写。看看语言表达准确性如何。现在课堂上为什么出现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也已经懂了,但一考就出错,实际上口头表达的东西到书面显现之间还有差距,而且有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书面练习和表达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研学”中要重视口头回答,更要重视书面表述。

第三个环节就是拓学,即拓展性学习。拓展性学习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关键在于打牢基础,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而不是做难题,搞无限拓展。从目前高考试题来看,分数的增长点,不是高分点和难点,而是“得分点”。

拓学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变成知识的线索。

拓学当然也包括拓宽知识面,拓展知识的深度,那是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的,即使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也是围绕核心知识或称主干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绝不是无线的风筝,任意飘飞。一句话,自学也好,研学也好,拓学也罢,都必须要有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

3、“三快”。就是要“快读、快思、快记”。这“三快”首先建立在“读、思、记”上,我认为“读、思、记”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完整的环节,不读当然谈不上思,只读不思,当然也没有收获,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和思是缺一不可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读不思、只读不思、思而不读”的现象太严重了,进了校几乎听不到读书声,更看不到默读的,更有人不知道或者说根本就不理解、不重视理科的阅读问题。课堂上老师也不重视学生的“读思训练”。这样是谈不上教学高效率的。在教学上不但要指导学生“读、思”,还要指导学生“会记”。现在“不读不思还加上不记”。有不少人甚至忘掉了要记忆这个环节。总认为不要死记硬背就是不要记不要背。其实反对“死记硬背”正是提倡“活记真背”,绝不是说“不记不背”了。如果“读了、思了,而不记住”等于零。因此要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还不仅仅要训练学生的“读、思、记”的能力,更要重视“快读、快思、快记”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也才能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和办事的果敢性。不妨做一个调查,有人早自习几十分钟,“读、思、记”的内容就很少。有的课堂上,本来五分钟能读完思考完的事,要拖到十分钟左右还完成不了,有的更不重视课堂上的快记。本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的记忆,非要拖到课后去背诵,去记忆。这些都是效率不高的严重表现。

4、“教学一体化”。

教学一体化首先解决了“为学而教”的思想。教学中“为教而教”的现象不在少数。一种很典型的“思想”,就是反正我教过了,我讲过了,我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他完成的只是讲的任务,而不是教学任务。一种典型的现象就是我教过了、讲过了,但是学生就是没有会,一检测不及格的一大片。这实际上就是“为教而教”的突出表现。

还一种潜在的表现就是有人认为“高考难,我不讲难些、讲深些,能行吗?”但他不问问自己:你讲得难、讲得深,学生不能接受,又有什么用呢?讲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学,只有学生学懂了,学会了,学通了,才能谈到学生会考能考和考好的问题。因此,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围绕学进行的,教是帮助学提高的。

教学一体化。还解决了一个只教不巩固,只教不指导学的问题,教案就是学案,学生知道怎么学了,老师必须考虑我这个教案学生要做到学生能看懂、能看会,能通过看教案而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教案展示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如何学的过程。老师教过了,学生也就真正的学过了,巩固了。解决了多年来“教、学”脱离的现象和难题。

教学一体化,要求老师精心备课,精心选题,解决了教师“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的问题。防止和杜绝了备课不认真,乱做题、乱用资料的现象,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做法之一。当然不等于做了教学案一体化,就提高了效率,只有教与学同步优化了,教学一体化才能真正发挥应用的效应。

作者:王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师大教科院教育管理硕士生论文评阅、答辩委员,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级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课改中的角色与作用
素质教育形势下的班级管理
江西省寻乌中学 2007年高三年级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的几个步骤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