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分揭秘:高考文言文翻译之直译技巧
    文言句式的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必考点,因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修辞等方面,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点、难点。考生要过好文言文翻译关,除精读一定量的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外,还需要落实直译技巧,破解得分困局。

    一、落实直译技巧

    1.替换法

    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这是翻译的关键,因为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这种方法,适合有单音节词需要替换成双音节词的试题。翻译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要学会联想出它在文言文里常用义项的双音节词,如“爱”,文言文里就有“喜爱”“宠爱”“仁爱”“爱护”“怜悯”“吝惜”“爱惜”等义项,然后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意思进行替换。考生解题时,易犯的毛病:一是该换不换,造成文白夹杂;二是盲目替换,造成错解词义。

    【典题示例】

    例1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分析: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要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下列单音节词:用“发出”替换“出”;用“政令”替换“令”;用“更改”替换“改”;用“那么”替换“则”;用“百姓”替换“民”;用(走上)“正轨”替换“正”。

    译文: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能走上正轨。

    例2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2011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翻译时,需要替换的词语有:用“丢失”替换“亡”;用“手持”替换“持”;用“洞穴”替换“凿”;用“火把”替换“火”;用“照明”替换“照”;用“寻找”替换“求”;用“烧毁”替换“烧”。

    译文: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始皇陵的洞穴,牧羊人就手持火把照明寻找羊,失火烧毁了里面的藏椁。

    2.对译法

    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是落实“直译为主”原则的基本手段。“替换法”着眼于单个词的翻译,而“对译法”着眼于全句的翻译,适合于一般句式的翻译。考生采用这种方法的常见失误是漏掉个别需要“对译”的词语。

    【典题示例】

    例1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分析:句子的结构与汉现汉语基本相同,没有调整语序的要求,只要依次将下面的词语“对译”出来就可以。逮,及至,等到;奉,承受;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译文:到了圣明的晋朝,(自己)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

    例2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这个句子虽然比较长,但结构并不复杂,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基本没有差别。翻译时只需要依次对译下列词语:“臣”对“我”;“愿”对“希望”;
“抚”对“安抚”;“劳”对“劳累”;“隋”对“隋朝”;“监”对“教训”;
“察”对“省察”。

    译文:我希望安抚他们,不要让他们因为劳累产生怨恨。隋朝灭亡的教训不远,(您)不能不省察。

    3.添加法

    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这种方法适合文言文省略句的翻译,添加的内容因为原文字面没有体现,因此要求加上括号。考生容易按照前面讲的“对译法”来做,结果应该添加的词语没有添加,就会造成成分残缺、语脉不通。

    【典题示例】

    例1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分析:画线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草木”,也省略了介词宾语“之”,翻译时都应该添加出来。

    译文:碰到草木,(草木)都(被毒)枯死,(如果)拿(它的毒牙咬了人),没有谁抵挡得了它的。

    例2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分析:这是一个省略句,“不许”的主语是“皇帝”。“至”“乞”“许”“控守”分别替换成现代汉语词汇“到来”“请求”“答应”“防守”等。

    译文:何灌到来,请求入见,皇帝不答应,而命令他防守西部边角。

    4.抄录法

    文言文中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此法适用于含有专有名词句子的翻译,考生的失误在于将某些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人名、地名、年号、官名等又翻译出来,显得不伦不类。

    【典题示例】

    例1 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分析:句中的“治中”即上文提到的“陈治中”,“吕微之”是本文传主,都属于专有名词,没有必要翻译。注意下列问题即可:“策”译为“鞭打或骑着”;“蹇”译为“跛足或行走困难”;“布衣”译为“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译文: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微之先生吧?”

    例2 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2010年高考安徽卷)

    分析:“太祖”是庙号,“晋公”是封号,“晋阳”是地名,翻译时原样抄录就可以了。

    译文: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5.调整法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词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这种方法适合含有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的句子的翻译。考生易犯的错误是对特殊句式仍按照一般句式的翻译方法“对译”,造成语序不当、句法不规范等。

    【典题示例】

    例1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分析: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将“地”调整到“有余”之前,将“民”调整到“不足”之前。

    译文: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数方面还不够多。

    例2 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011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这是一个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句中的“弗之顾”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翻译时应该调整为“弗顾之”。还要替换下列词语,“褚币”替换为“纸币”;“易”替换为“交换,买”;“值”替换为“恰逢”;“站”替换为“站立”;“顾”替换为“理睬”。

    译文: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二、破解得分困局

    考生翻译时经常被句中的关键词所困扰,而这些关键词往往就是评卷时设定的得分点,如重点实词、文言句式等,大家要在明白全句大意的基础上,慎重处理。破解得分困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确认关键词的语境意义

    “得分点”的关键词,多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考生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翻译。

    (1)根据相关词语推断词义。确认某个词的意义,眼光不可只盯着这个词,而应当注意到与之相关的字、词,如相邻或并列结构中相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存在着相同、相反的关系,这是我们确认词义的一个很好的依据。

    【典题示例】

    例1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分析:文中重要的得分点是“起”字,它是一个多义词,常用的义项有:①起身,起立;②起用,任用;③兴起,发动;④修建,修造。采用哪种义项都不太准确,只有“兴起”比较接近一些,如果考生联系到句中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关键词语“衰”(衰退),就很容易理解其意思,即为“振起,振兴”。

    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根据相关语句确认词义。以句子为命题点的试题,要借助上下文中的相关句子,确认词义。

    例2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分析:“苦节”是一个得分点,也是翻译的难点,直接按“苦”的常用义项“苦难”翻译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参照下文的“一行边陲,三十年所”,就可见他为国家不畏艰辛的品格,应翻译为“苦守节操”或“坚守节操”。

    译文: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2.正确处理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涉及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典题示例】

    例1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分析:“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根据语境,是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窘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

    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例2 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分析:“何为”是一种介词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变换为现代汉语的顺序“为何”,译为“为什么”。

    译文: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翻译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第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
文言翻译题直译“六字真经”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6)
文言基础
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七年级)--齊齑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