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散文


 



  
第一节  清初散文




  
顾炎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位文不事藻饰,纯朴自然。黄宗羲之文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摹拟,重视文章内容。




   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均学唐宋,乃桐城派先驱。



魏禧文以见识议论见长,而以有用于世为目的。叙述文每遇遗民杰士可歌可泣之重要题材,就俞加慷慨激昂,描摹淋漓尽致;但又低回往复,顿宕纡徐,兼有欧苏之长。惟慕于速成,诱于势利,且多谀墓酬应之作,往往流于庸滥。但其论文长于议论,论锋凌厉,有一定见解。




   侯方域
为文早年流于华藻,功力不深。后学韩欧,惨淡经营,较有成就。其文以才气见长,然学力有限,深厚蕴藉则不足。其文注重形象刻画,细致动人。《李姬传》、《马伶传》之描写人物;《答田中丞》、《与阮光禄书》之指斥权贵;《与吴骏公书》、《与方密之书》之抒写怀抱,皆为可读之作。传记具有小说特点。




   汪琬文受正统儒家学说影响,议论陈腐。




王猷定《李一足传》、《汤琵琶传》、《义虎传》
,都是绝妙的传奇性散文,近于小说。




 




   第二节  清中叶散文




  
侯、魏诸人虽在散文写作上效法唐宋,初步转变了当时文风,但没有形成一个文学运动。康乾以后,政权日固,复古明道之说得到了发展的机会,桐城派便应运而生。桐城派倡程朱之道学,主八家之文体,形成其系统的文学理论和影响深远的文学派别。其与清王朝相始终,它适应了当时的学术思潮,方苞时宋学盛行,义法之义即宋道学。刘、姚时,朴学又盛行,因此桐城倡考据又得了学者的支持。




  
桐城义法由方苞提出,刘大櫆加以推衍,姚姬传最后完善,以成体系。也是我国最早成理论体系的散文理论。但三人所言义法实有不同,方重在理,刘重在文,姚二者兼之。方趋于唐宋,刘出于诸子。方、姚重在义理,而刘将义理、书卷、经济作为写文材料。




  
桐城派先期人物有戴名世、方苞等。戴文文辞明清简洁,笔墨生动,实为桐城派之祖。但因其牵涉到文字狱,时人未敢言。方苞自称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主张道统与文统结合。




刘大魁是该派中承上启下的人物
,虽在义法方面没有建树,但有特色。



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
正式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即真善美三者合一。



姚氏授学四十年,开始在扬州梅花书院,终于钟山书院。门下有四大弟子。




桐城支流:阳湖派主张为文须阐明圣人之道
,在作文方法上,主张摹仿,不限一家,一家之中也应取其长而避其短。湘乡派以为桐城文太单薄,而应厚重典雅。




 



第三节 
骈文




  
骈文自刘宋时兴起,盛于六朝,唐宋时,有李商隐之四六、陆贽之奏议、宋时之赋,都是好骈文,但呈衰落之势,至清中兴。



早期作家有陈维崧,中期有胡天游、洪亮吉、汪中三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专题复习】——清朝
文学常识学习笔记:性灵派、桐城派诗歌散文
清中期的骈文与散文(桐城派古文的流变)[转]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清代最大散文流派
姚鼐
重要总集、别集介绍(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