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国枢--心脑血管病防治

  

     本文发表于《健康指南》2010年第10期4-7页

 

.                                心脑血管病防治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1.我国现有心脑血管病患者知多少?

    据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2009.9.11.公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07》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达2.3亿,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人民幣。报告披露,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脑卒中700万,心肌梗死200万,心衰420万,心脏猝死每年54万,为全球之最。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而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300万人,每10.5 秒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06-2015年10年间,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将给中国国民收入造成39 000亿人民幣的损失。若能对心脑血管病进行有效地一、二级预防可延长人类寿命10年。

    2.心脑血管病与哪些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医学家们往往将其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可以节省许多卫生资源。目前,主流医学公认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通常称有10大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腹型肥胖、吸烟酗酒、工作及精神过分紧张、不运动、膳食失衡、缺少蔬果、年龄、家族遗传等。

    据研究,10个心肌梗死患者中,其中就有9人存在着2~3个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上心脑血管病10大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和遗传两个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以外,其余8个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加以控制和改善的。这些危险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达90%以上,其科学性及准确性是很高的。若能及早地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强有力地干预,80%急性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

据研究显示,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三项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呈几何倍数增加。

    具备其中1项危险因素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比无任何危险因素者高3倍;

    具备2项危险因素者,发生心血管病危险上升为6倍;

    具备3项危险因素者,发生心血管病危险上升至11倍。

    说明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的损害有相互叠加和协同的作用。对危险因素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可怕的是我国现实社会中的成年人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就说吸烟吧,据统计,我国现有烟民3.5亿,占了全球烟民的1/3,而我国人口却只占世界人口的不到1/4。我国的烟民素质很低,吸烟不知廻避的道理,堂而皇之,在家庭、办公室、会议室、候车、候机大厅、剧院、教室,吸烟者无处不在,这又造成我国被动吸烟受害者达5.4亿。据研究,癌症(肺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有40%~60%的患者与吸烟和被动吸烟密切相关。吸烟可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内膜,加速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烟中的尼古丁还可直接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所以,发达国家对控烟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和惩罚条例,买卖香烟也受到严格限制。就此一项,对国民的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极大,很值得我国政府和国民虚心学习借鉴。

    3.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树立信心,更新理念。不要一谈到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就吓出一身冷汗来,谈虎色变。其实,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心脑血管病防治是有办法的。现代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病是可防可治的。但同时指出,心脑血管病是慢性病,它与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精神心理状态、遗传和衰老密切相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与这类疾病做斗争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需要自己多学习掌握一些自我保健、治病、养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生活细节点滴做起,要有恆心,有毅力。在有经验、有责任心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身体、疾病、医疗状况和经济、家庭、社会、环境条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措施,即可远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过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

    美国近30年通过防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结构、多运动、心理平衡、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等8项措施综合治理,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75%,冠心病死亡率下降60% 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6年,达77.2岁。

    下面就几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防治相关的新理念略加阐述

    (1)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最主要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已成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控制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是扼制我国心脑血管病猖獗流行的重大战略措施。现有循证证据表明,积极有效地抗高血压治疗,可使脑卒中危险降低40%,冠心病危险降低20%以上。降压本身既是提供早期和长期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最重要和有效的措施。降压才是硬道理!

    对一般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应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在140/85mmHg以下,对于高危或极高危(并有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应采取更严格.更积极的降压措施,即使血压<140/90亦应接受药物治疗,降压目标需要求< 130/80mmHg。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须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若并有一侧颈动脉狭窄>70%者,收缩压应当控制在130150mmHg范围;并有双侧颈动脉狭窄>70%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50170mmHg为宜。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有2亿,还在不断增长。对付这祥一个流行度很强的流行病,必须政府领导、专家参与、全民动员,将防线前移、下移。

    前移至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才能有效地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

    下移至社区及青中年,循证研究表明,社区危险因素如吸烟及被动吸烟既是轻微改善,也能对健康终点产生重大影响。

    平稳降压是指缓慢降压,24小时均维持在达标或安全范围之内,减少血压波动起伏,选择谷峰比大于60%的长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控释(拜心同)或缓释(尼福达)制剂,

    重视抑制“晨峰”现象 有报道40%心肌梗死和29%猝死发生在凌晨。此时段脑卒中比其他时段高34倍。因此,凌晨起床前须检测血压并严格控制达标(< 140/90mmHg)至关重要。

    重视非药物治疗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当用至2~3种以上降压药,且剂量己达到一定水平,仍不能稳定降压,就不能只在降压药上下功夫,打转转了,否则,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此时,就需要改变一下思路,先找一找有无其他导致高血压的病因,如肾脏病、肾动脉狹窄、内分泌疾病、药物影响如激素类等。若有上述因素,就应针对病因治疗。同时须加强非药物治疗措施的管理力度,如严格低盐饮食、适当运动、减肥、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等。这些非药物措施对于平稳降压有时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是药物不能替代的。

    (2) 高脂血症 

    北京市2002年18个区县调查表明,近15年来,35-44岁人群胆固醇增长了40mg(上升24%),而心肌梗死和猝死增长154%,胆固醇每上升10%,心肌梗死和死亡上升60%,这就是1〓6的证据!我国高血脂患者约有1.6 亿人,知晓率不足1/3,控制率不足1/4,冠心病患者调脂达标率不足1/5,社区老年人具有调脂适应证接受调脂治疗率低于10%,这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高脂血症最新理念认为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等危症,换句话说,就是说当你患上了高脂血症时,既是你没有任何症状,也等于患上了冠心病。因此,提醒人们要重视高脂血症防治。

    自20世纪90年代心血管医学界兴起一个学术高潮,称之为“他汀时代”或“他汀革命”,中心内容是他汀类药物不仅用于高脂血症调脂,而作为冠心病一、二级预防,即使血脂不高的冠心病“高危”、“极高危”人群,亦应即早使用他汀类药物,早用早受益,可使心血管事件降低20%,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最近,我国研制的中药制剂血脂康1.2克,含洛伐他汀10mg,相当西药单纯的洛伐他汀40mg的疗效,可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31%,总死亡率下降33%,肿瘤发生率下降36%,而副作用轻微。

    (3) 糖尿病 = 冠心病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北京市2005年调查,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6%。天津市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8.5%,全国平均为11%。比10年前增长1.5倍,是全球糖尿病增长最快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印度,高于美国。

    一项随访10年研究显示,糖尿病经强化治疗使血糖达标,与一般治疗组未达标比,强化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0%,脑卒中风险降低57%。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心肌梗死危险降低16%,微血管事件(肾衰、眼底病变)降低25%,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延寿5-7年。结论:糖尿病可防,可治,只要达标,预后良好

    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美国糖尿病学会2007年颁布的最新糖尿病指南强调,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若无禁忌证,应该服用阿司匹林75-162mg/日,进行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无病防病),可使心血管事件危险下降1/3,脑卒中危险下降1/4。

    2型糖尿病患者须即早调脂治疗

    英国一项研究纳入2 835例胆固醇水平不高(5.1- 6.2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阿托伐他汀10mg/d,观察2年,与安慰剂对照组比,心血管病事件风险显著降低37%,脑卒中发生风险显著降低48%,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7%,且以上结果不受患者血脂基线水平、性别或年龄的影响。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只注意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还应注意调脂、降压(<130/80mmHg)综合治疗。既使胆固醇不高(5.1-6.2mmol/L , 200-240mg/dl),亦应即早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据研究,糖尿病患者80%以上已合并心血管病,即应定为“极高危”人群,遵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要求,“极高危”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LDL- C) 应控制在 < 1.8mmol/L (70mg/dl )水平,胆固醇应 < 3.1mmol/L(120mg/dl),才能终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4) 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全国2004年居民营养调查,18岁以下超重率3.1%(农村) -16.7%(城市) 肥胖率2.1%(农村) - 9.6%(城市),成年人超重( B M I 23-25 )率22.8%,肥胖( B M I超过 25 kg/m2 )率7.1%。我国超重人数约有2亿,肥胖约有8000万。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制定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规定下述四项中具备任意3项者即可诊断“代谢综合征”。

    1.超重或肥胖 BMI ≥ 25kg/m2

    2.高血糖,空腹≥ 110mg/dl(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140mg/dl(7.8mmol/L)及/或确诊糖尿病。

    3.高血压≥140/90mmHg或已确诊高血压

    4.血脂紊乱 甘油三酯≥150mgdl(1.7mmol/L)及/或低密度脂蛋白 男≥ 35mg/dl(0.9mmnl/L),女 ≥39mg/dl(1mmol/L)

    代谢综合征是冠心病重要预测指标。5年内患冠心病比正常人群高5倍,且多数为多支病变,糖尿病发病比正常人群高24.5倍。肥胖可使乳腺癌、大肠癌、胆管癌、前列腺癌明显上升24%?60%。体重超过标准40%,早死危险上升2倍。如果40岁开始戒烟、降压、降脂、降糖达标,且持续治疗,比不干预者,多活16年。所以要早期干预,战略前移(亚健康、发病前期)、下移(社区、青少年)。

    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措施,必须做到“四降一增”

    降血压, 对于代谢综合征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优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芦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将血压降至≤ 125/75mmHg)。

    降血糖 优选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将空腹血糖降至≤ 6.1mmol/L,歺后≤ 7.8mmol/L)。

    调血脂 优选他汀类或血脂康,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至≤ 2.6 mmol/L (100mg/dl)、甘油三酯(TG) ≤ 1.7 mmol/L ,HDL-C男 ≥ 1.0,女 ≥ 1. 3 mmol/L)。

    降体重 减肥是防治代谢综合征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动物试验证实,食量减少30%,寿命延长30%。肥胖已被 WHO列为影响健康长寿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减肥步骤:逐步增加运动,每天减少300-500千卡热量摄入,每1-2周减少0.5-1kg,每6个月降体重10%。减肥过快,不利于健康,也不易长久保持。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文廸雅,太罗,4-8mg/日)或吡格列酮(瑞彤,15-30mg/日)可使糖耐量受损人群发生糖尿病风险降低62%。据研究,应用罗格列酮比安慰剂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脏事件明显增高(OR = 1.8)。对有冠心病、心衰、心肌梗死患高危患者慎用。

    总之,心脑血管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无防。对于心脑血管病必须早防、早治,对上述10大危险因素要早期干预、综合干预、彻底干预。从生活点滴做起,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重视健康体检,若出现异常信号,早诊、早治,必保您健康长寿。

    最后,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家们,经精心研究编制的一组健康号码,送给读者,希望大家喜欢!并要身体力行,争取达标。这组号码是将6个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需要控制的目标数字组成,即: 140(收缩压<140mmHg) 6(空腹血糖<6mmol/L)543(胆固醇低危<5mmol/L,高危<4极高危<3) 0(不要吸烟) 2527(腰围女<25市寸、男<27市寸,若为好算也可改为8090公分)。

    再重复一遍:140 6 543 0 8090您记往了吗? 并希望您能逐项“达标”,必将赢得长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心源性猝死,秘诀大公开
心脑血管病防治知识
ADA2015指南: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
如何正确诊断高血压病,有这篇就够了!
如何判断高血压是不是很严重?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