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时代的龙纹,有什么区别?
龙,虽然不是
现实存在的动物
但可谓中国人
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概括龙的特点为: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南宋 陈容《九龙图》(局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比较通俗、形象的描述
则见于南宋《尔雅翼》: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
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用常见的动物做比喻
让人拼凑出龙的相貌

从这种神奇动物变化而来的
龙 纹
也成为了文物上常见的纹饰

山西大同明代九龙壁(局部)

新石器时期除了
红山文化的玉猪龙、C形玉龙
山西陶寺文化遗址中
出土的一件陶盘
上面也绘有龙的图案

龙纹陶盘,1980年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似蛇般的龙纹
身体盘曲,满布黑红鳞片
和陶盘的形状颜色融为一体

有学者大胆推测
正是从这一件陶盘开始
龙纹开始演变发展

夏商周时期的龙纹
抽象、神秘而威严
作为权力的象征
游走在青铜器、玉器上

珍贵的材质加不明觉厉的纹饰
使人们对统治阶级充满崇拜

商代龙形觥,1959年山西省石楼县出土,山西博物院藏。器物不仅身上有龙纹,造型也与龙很相近

这一时期的龙纹
开始有了多种多样的形态:
龙身卷曲的蟠龙
蜿蜒游动的夔龙
躯干纠缠的交龙……

西周玉夔龙纹璜,1978年西安市长安县铜网厂出土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龙纹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
开始具有吉祥的寓意
成为帛画中
人类的升仙座驾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朝的龙纹
粗犷奔放,自由飞翔
与汉代人的品质不谋而合

西汉龙纹瓦当,咸阳博物馆藏

魏晋南北朝
政权林立、局势动荡
龙纹数量也相应减少
形态瘦弱,显得疲惫不堪
直到隋唐才恢复元气

唐代的龙纹
身体健壮,神气十足
在器物上极具动感
是大唐盛世的最好写照

唐代龙纹金饰片,1970年陕西省乾县临平公社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宋代是个文气的朝代
龙纹也相应变得纤秀
细长的身后拖着尾巴
四肢上长有羽毛
龙爪趾三、四、五数量不等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

元代对龙纹的使用有严格规定
双角五爪的龙纹为宫廷内部专用
民间只允许装饰三爪龙、四爪龙

元青花云龙纹盖盒,2002年河北沧州南皮县出土,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

明清时期的龙纹
越发和皇帝在位期间的国力
以及皇帝本人的魄力联系起来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
大明国力蒸蒸日上
龙纹也相应地威风凛凛
明宣德青花龙纹天球瓶,故宫博物院藏

嘉靖帝热爱炼丹
不喜欢处理政事
嘉靖时期的龙纹
便一副呆萌神态
迷茫地瞪着大眼睛
总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种龙看起来像戴了一副圆眼镜
因此也有人昵称它为“眼镜龙”

(龙:是在说我???)

嘉靖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
他统治时候的龙
不是强壮,而是虚胖
眉眼之间透露出一股
“好讨厌啊不想上班了”的烦闷
一个王朝就这样走向覆灭

明崇祯五彩龙凤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清朝的龙纹,有一个传说:
宫廷器物、织绣上龙纹的脸
都是参照当朝皇帝的长相绘制!
不信,比较一下?

康熙帝VS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

雍正帝VS清雍正龙穿花纹撇口尊

乾隆帝VS清乾隆蓝色缂丝云龙纹单朝袍

而现代人如果看到
谁衣服上画着一条龙
或者有一条龙文身
想必会条件反射双手抱拳
连声道“社会社会”

龙纹威风了这么多年
居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若是令龙本尊听见
想必是要郁闷喽


惯例的随堂小测试来啦~
以下龙纹分别属于哪个朝代呢?
评论区留言等你哟!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纹识别指南,从龙纹看各朝代的精气神
从龙的形象看懂明代“龙纹瓷器”真假!
中外各大博物馆藏梅瓶欣赏,精品!
至尊典范——宣德青花龙纹大赏(高清大图)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钵
明代器物欣赏——博物馆器物(图文并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