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孔子十大糟粕思想〉一文

学习传统文化要以道德为根本依据,采取扬弃之法,既不可一味盲目盲从,也不可一棍子打死。孔子言人道,而不知天道,其学说不在两端,在中段以下。

原创: 理子先生 善融轮道德书院 6月10日

读到一篇有关孔子的文章,《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对孔子之德进行了严重的扭曲,虽然孔子的理论具有时效性,但不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看看他的原文:

原文:鲁迅先生说:“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近日,国学之风又起,害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孔子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

批:鲁迅看到的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儒法兵当政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下的社会,兵家的底层逻辑是: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兵家为政,兵者不祥之器,暴力无道,背道而行,不服从他的意志就会被暴力屈服,所以是吃人的。兵家只有通道、合道,尊道贵德,道德第一,道体德用,才能由兵通道,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否则就是”强梁者不得气死“、”不道早已“!成王败寇,鸟尽弓藏,自古兵家能得善终者不多矣。

法家的底层逻辑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背道妄为,不顺应天道和人性发展,而且是自以为是的为自己而为,是人性恶的思维逻辑。所以法家的一切思考出发点都源自于人性恶,他们认为人的德性为恶,所以就会表现出用一切方法、礼制、制度、法令等来约束人们的恶,人为妄为的制造密密麻麻的、条条框框的、层层枷锁和牢笼,来限制、阻碍人性的发展和事物的客观演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如同大禹之父子治水,想控制人性、人心,可比控制水流更加困难百倍啊!法制越完善,限制人性的枷锁就越牢固,是从外向内控制,无道德的人类用铁笼子困住胆熊,礼制就像是为了获取胆汁铁枷锁,胆汁会变成仇怨的毒药,摧毁那些强盗。人的意志力可以破除一切有形的枷锁,是从内向外打破,善生的本性会冲破一切牢笼,指引人们用善融的方法趋近于道德之国!人之初,性本恶,这与某些宗教的底层思维逻辑相同,人为人性是恶的,所以法家用礼制来控制人、人为妄为,而宗教用人为意志的”神“来控制人民,其实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幻想中的不死的独裁的君王,这种底层思维逻辑会使人被控制奴役、产生依赖等,失去独立自主的意识,迷失本性,导致一切的行为都跟着变形,因为德行是德性的体现,德性都坏掉了,还能指望坏程序呈现什么好风景?坏种子、坏根基又能长出什么好苗子呢?

儒家的底层逻辑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背道而行,不知道,不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不闻道,就不应该行,否则只会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只有”上士闻道“,闻道才能”勤而行之“。德行应该是合道的,合道为无为的,无为,就是顺道而行,人法天地之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为之就是背道而行,所以儒家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而儒家的”无以为“是德性,合于玄德之”生而不有“的,可是由于儒家不闻道,所以就不了解人性的发展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上善,上善是合道之善、上善如水之善),这个善是”善之所以为善,斯恶已“的伪善,人为之善,不是真的善。比如儒家的忠恕之道,忠:己所欲之,推己及人是为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恕。这忠恕都有问题,没有说客观依据,简单举例,你认为海鲜好吃,可有的人吃了会过敏,你非让别人吃,这算什么忠?你不喜欢吃,非不让别人吃,又算是什么恕?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不认识客观规律,不了解德性,如何忠恕?所以现代很多家长和古代的专制的君主一样,独裁自我,自以为是,认为这是好的,所以人为的自我的控制孩子,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和天赋优势,结果自己活在无常之中,让孩子也活在无常之中,只让孩子去背《道德经》,自己不去背诵理解,这样的家庭能和睦吗?”六亲不和,有孝慈“,到时候不是谈论孝慈的问题,而是朋友失败、成了楼跳跳、河跳跳,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道德家:人性无善无恶,善生而已,万物善融都是善生的体现。万物的发展规律就是常,就是玄玄如轮。“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是为尊道之善生,“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贵德之善融,善生为体,善融为用,玄德道性,玄德为体,玄同为用,道体德用,道德互玄,玄玄如轮,玄轮道常,自然而然,生生不息,周行不殆。详情关注善融轮 老子道德书院。

国学:要明白何为国学。

国学要明确定义,理清根脉枝叶,传统文化也要分清精华与糟粕。一切文化的根是道,炎黄子孙的根本信仰是道德。所以学国学必须寻根问祖,固本培元,了解历史,从远古时期,结绳记事,三皇五帝,学习文化必须学《道德经》,老子是世界公认的哲学之祖,是天下最大的文人,详见《老子天下第一》,陈述了老子为何是天下第一的原因。道德是老子,涵盖道德儒法兵术器,学会悟得道纪,再学其他,一通百通,然后才学习《周易大用》、《鬼谷子》、《论语》、《孙子兵法》等百家经典,辅助以通道之术、之器,结合当今时机案例法教学,知行合一。

国学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所以应该做到不满意包退款,如果你教育的学生退款了,证明你教的国学失败了,所以第一要把学费降下来,学历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学生学得起,教得懂,悟到道。第二,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国学,传道第一。第三,大道至简,去掉繁杂的形式主义,第四,重在道,其次术,让孩子学会亲近自然、独立思维、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培养孩子一生的知识结构,奠定孩子一生的道德基础。第五,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优势,兴趣,启发孩子的独立意识,人最重要的是活出真实的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为学日益,学习没有错,但要有主次、本末、道术之别,以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为道为中心点,兼容并蓄,交叉学科,更好的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成为独立的人生大宗师!第六,人人平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找到自己的优势,学习悟道的法门,独立不改,生活无尤,人生无咎,事业长久,这一切都归于做自己,人人都应该拥有独立的精彩的人生,女性地位的提高将是社会合道的标志。

思维:创新思维,所有的创新都是推陈出新,所以学习根本,不忘祖先是最基本的。学习国学不是脱离社会,而是不忘根本,知道根在哪,才能更好的善融于社会。

国学在前期没有取得学历的前提下,应该是重点培养孩子的道德文化,把文化断层补上来,国家应该立法,从十几门的课程里,突出国学的重要性,培养孩子道德意义的重要性,否则孩子只会术没有道,注定无法长久!

有资质的办学,都办成什么样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现在的老师传的道呢,全盘学历制的西教吗?反观教育的弊病,老师只是技师,传统文化的师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早已不存,老师不是技师,技师所传授的技艺都是有失效的,唯有帮助孩子悟道术之道的、建立孩子一生的知识架构的才是真正的老师!培养孩子的慧根和道德素质,打好一生的根基。

孩子上学,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已经过去,那时是包分配的年代,现在学历就是一张白纸。现在改变命运的是智慧,人只有拥有了智慧无论或贫或富、或权或民,内心都是平淡幸福的,追求见素抱朴、长生久视的境界。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幸福指数却下降了,因为生存成本提高了。人想饿死都不容易,可是却活不起,学费、看病、房子、生态食物、无污染水等等基本的民生都成了普通百姓的奢侈品!急功近利使任何言行都失去了道德,货币成为了衡量价值的标尺,是道德沦丧所致,孩子如同白纸,必须从小学以道德为根本,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生存系统,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找到衡量幸福的真正标尺,才可以不需要再谈幸福快乐,因为幸福自然、乐法自然!

学习道德文化和道德人格教育学的好处?

1.道德人格教育就是为人生装上道德软件系统,打下一生精神根基,本末有序,把握本质,掌握规律,成就非凡的、无尤的幸福人生!

2.道德人格软件系统,是家长的“上岗证”,人生的“通行证”!人生的一切行为,包括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成就等,都是人格的体现,人格的根本、核心是道德!道德是一切文化的根本!家教核心之核心,人生重中之重!

3.参加学院的公益课堂,填写《道德人格教育测试卷》,体验“家教大学之旅”!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发展趋势。“学时如农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长误子一时,子被误一生”,误一生,误几代!(家教关键时间节点:胎教、3、6、13、16岁之前),可以通过答卷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和孩子的道德人格!做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并合乎规律的进行适时地调整和培养,夯实根基!

理论+实践:做测试卷,导师全程指导,道纪《善融轮》,结合西方道德人格教育学,系统讲解。

道德不是人为之品德,德者得也序也,道之分、道之性也!包含道、德、儒、法、术、器、兵等,理论实践,系统全面,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弘道贵德,毕生奋斗!

道德是一切文化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信仰,祭祀天地之道,感恩亲师之德,循道体而德用也。老子被世界公认为道德文章天下第一,第一位哲学之祖,道德之祖,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被人民尊为“老子天下第一”。道德之本义就源于老子《道德经》!

原文:【一】、等级观念: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在孔子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无平等之可能。导致国人只知专制,不识民主,以为命由天定,其实人人生而平等。孔子的这种专制思想、等级观念逐渐渗透进国人的血液里,流淌至今,如附骨之蛆,剔之不去。

《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八佾》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里仁》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批:这里是曲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君臣父子有序,各守其位,到了董仲舒之儒变了味,所以孔子思想是被后世之腐儒曲解了。孝道本身有传道之意,在孟子之儒那也变了味,没道了。父母都不学道,也没道德,又如何让孩子学道、传道呢?

天道之善,不是人为之善,人为即伪,儒家提倡的有为之善,是不是合乎自然本性之善呢?是不是按照天道的运行规则呢?还是被后来封建主义统治者利用呢?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主义社会,证明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失败,道德沦丧,文化断层,人民追逐名利、机巧,出现所谓的极端孝子、贞洁牌坊、三纲五常、愚忠愚节等,都是统治者利用的宣传工具,缺啥提倡啥,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不是替人民行道,只是替统治者的意志行“道”。

道家将人道、政道等效法自然,而儒家是将政道效法人道,即效法家庭治理,这是很不科学的。家庭是一家人,是无私的,是交心的,每个人都是义务付出,无所谓制度,和合恒一;而国家治理,兹事体大,效法家庭,家庭又效法谁呢,如果以君比父,父亲更多的是无私的付出,而非高高在上,一个无道的父亲,值得孝顺吗?封建社会制度于是就被伪儒包装出现了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忠君爱“国”(君主之国、而非人民之国),这一系列乱象,使所谓的“伪儒”们绞尽脑汁、皓首穷经,以至于左右矛盾,难以自圆其说,都不敢提出来那句道德,即大道为公,人人平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为大道比之于家,孰本孰末啊,孰高孰低啊?一目了然矣!只有把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心上,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无私爱家人的人,才能使家庭和谐,才能道法自然,与天地同寿。

原文:【二】、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让民众按照统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却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愚民为何?一句话:便于统治!中国近现代的诸多落后,以及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十足,都是两千多年的专制思想和愚民教育合力作用的结果。对此,孔老夫子,恐怕难辞其咎。

《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批:知,在《道德经》中,有两个意识,亦是智,智巧伪诈,二是知道的知,孔子祖籍河南商丘,其父亲和祖上是宋人,父亲65岁和颜氏14岁野合(于礼不合)而生孔子,三岁丧父,五次拜访老子为师学道,所以这里应理解为智,使民心归朴,效法天道自由而为,順其本性而为,不要使民众开启智巧机心,“人多智巧,奇物滋起”,民心淳朴,善生自然,善融和谐,所以这句话是对孔子的曲解。

原文:【三】、简单的二元思维:孔子眼里,人只有两类,非君子即小人。如此简单的二元思维,导致国人在面对多元社会,多元问题时的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其实人性之复杂,根本就不是君子和小人所能涵盖的,当然,孔子认为一分为二足矣。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批:孔子的小人,不一定坏人,小人可能是指不能通过个人努力而晋升士贵族阶级的人民,周超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一般平民不可能通过努力而成为世袭的氏族。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需要有才也比男人有德,因为善生为德,合道之善生者,只有女子也,男人再有才也生不了人,没这功能。女子天生有德,后天作礼制主要就是为约束男人的。

儒家是人为的善恶,所以没有根本依据,君子离圣人还很远,正因为人为的善恶,才使儒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的解决社会问题,这是仁之德、人为之德的底层逻辑有缺陷,没有观照到根底处。观察人性是从两三岁观察的,法家、宗教是从七八岁观察的,那时候人性都已经被污染了,而道德家观照,是从赤子开始,观照天地规律,是从无开始的,所以境界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儒法家都调动了人性的欲望,迷失了人类的本性,而孔子本人宅心仁厚,只是为闻道而已。

很多人对于十年文化变动理解有误,儒家禁锢人的思想,领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年轻时就不喜欢儒学,更怕思想不能解放,革命成果被人为颠覆,而至于思想倒退,后来也证明领袖的担心有多严重,从树立雷锋到树立资本,从德到利,就严重偏离了初心,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是思想却回到了扭曲孔子的腐儒时代,这是真正的思想倒退,而不是发展,只有思想指导实践,无指导有,价值观指导行为,德行是德性的体现,一切行为都是德的体现,所以领袖的初心是使民心归朴,只是由兵通道、还是由政通道,目标长远还是方针导向,又如何演化为“党内无争,帝王思想”,观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善生,都是要全面考究的。

原文:【四】、孔子只重阐述,不提倡原创,结果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只能将古人的思想陈陈相因,多是些训诂、考据、索隐之学,而新思想的诞生几无可能。此便为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再无思想大家之根源所在。另外,一个不重视原创的民族只会出现像现在这样的结果:抄袭严重,盗版猖獗。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

批:不可断章取义。述而不作,恰恰是尊重原作,只是孔子一味的拾人牙慧,遭到了老子的批评,孔孔子曾经怀揣12本仁义之著,拜访老子,求老子引荐,将其所著之书送于周天子之守藏室。老子说,礼扰乱了人的本性,守藏室内关于此类的书籍太多,想清理出去都来不及,又怎能再收呢?何况古人的尸骨都腐烂了,你还抱着他们的学说不放,你又怎知你的学说就是他们的本义呢?

对待古人的书,一定要认真学习,并加以转化,不可人云亦云,儒法兵等所谓的诸子百家都在解决社会观问题,而老子是唯一一位关注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的思想家,其理论有理有据、可宗可事,不像其他诸子都是在现象界层面研究问题,不观照事物的本质,都是研究形式之术,本末无序,如何解决根本问题呢?两千多年的发展,印证了老子思想的伟大,儒法兵等思想的失败,领袖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共同体,和谐等都是最好的证明。小国寡民就是最佳的理想社会。

原文:【五】、迷信古人:孔子的目标永远向后,只恨不能回到周初,为周公洗足,替武王捶背。导致的结果是,人人迷信古人,而古人迷信更古的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怀旧,不思进取,只知慨叹人心不古,其实古人之心未必如今。

《论语·述而》子曰:“信而好古。”

批:人心不古,确实是事实,当时社会与母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自然德性都没法比,由以前的德被礼、法、兵取代,所以孔子呼吁的是周礼,或尧舜禹时代,而道家更尊崇母系社会,女人是有德的,母性善生、慈善。

原文:【六】、歧视女性:孔子轻贱女性,视女子为小人,导致的结果是数千年的重男轻女,造孽无数。

《论语·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批:与道家尊重母性不同,那时代男女大防,以免乱伦失礼,所以孔子对待女性、平民的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而并非讨伐人类的趋利性。

原文:【七】、狭隘的民族主义:孔子心中那“正统嫡传”的文化道德优越感,逐渐演变成国人心目中“天朝上国”之莫名其妙的观念,至明清而愈演愈烈,举国上下,不知天外有天,遂有清末之辱。细细揣度,人类之战争,半数以上起于民族主义,一战、二战之德国日耳曼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皆因自以为优而彼等劣,遂起贪心,致生灵涂炭。现今,国内经济略有好转,民族主义叫嚣又起,望国人慎之再慎,引以为戒。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批:文明落后地区就算有了君王,还是不如有文明礼乐的地方。道德不是人为之善恶的品德,是合道之善生和谐的共生生态。爱国主义的前提是和谐善生的共同体,善生不是狭义的存在主义,而是尊道贵德的善生生态,所以爱国主义是具有伟大意义的,使我们团结起来抵抗外来侵略,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侵略他国,我们是以道德为根本信仰的道德主义,热爱和平,致力和谐,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孔子这里强调的是文化的重要性,领袖提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永存的基础,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而道德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信仰,道德之本义就源自于老子《道德经》。系统全面的学习领悟道德思想,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基本义务。

原文:【八】、孔子提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这般,社会责任感,从何谈起?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批: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会每一社会责任感?人各有长,在其位,就有相应的权责利,有优势,有专业的话语权,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术业有专攻,不可以越俎代庖。

原文:【九】、孔子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骨子里看不起劳动人民,视农民、菜农、手工业者为小人。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有相,拘泥。'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儒家的“言必信,行必果”,后代儒家争议很大,令这些腐儒费解不已。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因为没有道德统领,所以没有根基和方向,才会如此晕乎。

公门之中好修行。大人者,可以服务更多的人。大人者,氏族子弟,小人者,平民。

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种菜的学问,孔子说自己不如农民。孔子说,樊迟真是平民或普通人呀!胸无大志的意思。领导者做到礼制仁厚,老百姓哪有不敬、不服、不真心的?四面八方的老百姓会背着小孩子争相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论语中借隐士之口,曾经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教授的是大人学,就是治国安邦之学,所以孔子不懂农事并无不可,术业有专攻,不在其位,自然很谦诚的说我不如农民,孔子也教小人学,比如丧葬礼仪,就是教平民子弟丧葬之礼,这才是被后世诟病的关键,为了收到学费,让这些子弟能有活路,把葬礼搞复杂了,厚葬死不起,三礼活不起,是对物力的浪费和人性的扭曲。

原文:【十】、孔子为人虚伪,言行不一,在卫国见南子,惹众弟子不悦一事,将其说一套,行一套的嘴脸暴露无疑。

《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批:孔子拒绝了弥子瑕,弥子瑕也是卫国的大夫。这个人是个小人,传说他跟南子也有染,他深得卫灵公的宠信。当时弥子瑕想要召孔子来做他的家臣,这个时候孔子拒绝了,就说了一个「有命」。有命就是我们能不能够在此施展抱负,那自有天命。因为有这个因素,所以子路看了既然有命,当时你拒绝了弥子瑕,为什么你这次又要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主要是这个因素。

弥子瑕是小人,南子跟卫灵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跟弥子瑕不同。如果孔子为他服务,只是为他这一家服务;如果是为南子所重用了,那还能够为卫国服务,所以孔子取其大。因此,对于弥子瑕他就拒绝,但是对南子他就去见。还有一点,南子还是敬重人才,对于孔子再怎么说都是有几分恭敬,而且她说不定还有用孔子帮助卫灵公的意思,所以因为这个缘故,孔子还是最后决定见南子。当然到最后这个计划是失败了,卫灵公最后没有真正用孔子,所以夫子离开卫国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小人跟女人是最难相处的」。小人是指弥子瑕,女人就是指南子。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一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确实推行礼治在当时春秋乱世很难。虽然难,但是孔子这个志向始终没有。

孔子见南子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有这个机会能够让南子改邪归正,她要改邪归正了,这对卫国是有一个很大的促进。因为她是一个很特殊的人,她比弥子瑕还强,弥子瑕的地位、作用那只是暂时。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到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慈悲、仁慈,和孔子的勇气、果敢,智仁勇三大德,就在这一幕「子见南子」当中给我们表演出来。(参考网络)

孔子思想具有时效性,如果道是个圆的话, 孔子思想在离起点很近又靠近中间的这一段,所以才会被后人争论。这与道德家如轮如圆的系统思想是无法比的,孔子作为老子的流水弟子,他的伟大之处是在教育上做出的贡献。

有人问:善生第一,当遇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

我以前写过:处事求大体,治心厚德风。

临义莫计利,论人无成败!处于人的本能:善生,自然是要帮助的,但善生不仅仅是存在的活着,而是合道共生,所以要明确,第一老人还能站起来吗?不能站起来,你不懂医学知识的话,最好求援,他的家人或120。如果你懂医术,那就应该会妥善处置。真是自己无意撞的,要承担责任。不是自己撞的,自然问心无愧。从当今社会道德尚未完全建立,应该学会保护自己,观察摄影头或录下来,沈腾先生的小品做法就值得借鉴。关键还是那个法官的处置问题,引来争议,即使依法而治,在无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道德绑架而定罪。道德不是人为的狭义的品德,是顺道而行,后来的负面影响之大更证明了品德绑架的不足与虚伪!所以应该从根本上学习道德文化,从小学推广道德经,从家教就应该开始普及《道德经》家教!

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教案1
《韩非与法治》| 还原一个真实的韩非
《国学溯源》自序
国学与现代管理智慧(下)
上善若水
浅谈老子与孔子的教育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