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保姆”的变味看老年人的精神窘境

老年人找居家保姆,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往往随着市场经济下难免出现唯利是图的钻法律空子的利益追求者,加上老年男人本身就是非常容易沦陷群体,才让'陪床保姆”在那些经济条件还不错的老年男人身上,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01

因父亲找保姆陪床,儿子与87岁的老父水火难容

87岁的老张,拿着刀砍儿子的事,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因为也不是吓唬,说说气话,那个暴躁脾气的老张,还真是实实在在砍在了儿子的肩膀上,鲜血直流,好在毕竟也是因为年纪大没啥力气,才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老张和儿子吵架,之所以这么短兵相见,原因是保姆。说到保姆,老张的儿子倒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给父亲找,毕竟自己工作忙确实也没多少心思照顾老父亲,而且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个人能照应以下内心自然是很期待的。但是,老张儿子头疼的是,自己都给父亲找过三四个保姆了,但没有几天都被父亲赶走了,原来87岁的老张坦言自己想要那种可以陪床的,就是可以当老婆一起睡觉的稍微年纪轻点儿的保姆。

有这样的需求,保姆们见着这一个都土埋半截的人了,自然是走而了之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留下来的保姆,老头儿就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卡都给了她,但是每次发了工资她就出去花钱,没几天花完了再回来。后来这事被儿子发现了,十分惊愕好不留情面把保姆“退”了。

于是,恼羞成怒的老张完全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劈头盖脸就把儿子骂了一通,骂他不孝顺,两人遂起了争执然后便有了开头那一出“血战”。事后,老张对自己的下手太重有一丝愧疚,毕竟砍的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对另外再找个能够陪床的保姆的执念依旧很深。

02

变味的“保姆” 实则反映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不容忽视

“白天愿意干啥干啥,晚上陪聊陪睡,每月五百元”。

“白天帮做家务,陪聊天散步,晚上陪睡每月一千五百元”。

“洗衣服做饭包揽全部家务,晚上陪睡,白天闲暇时间陪着遛弯,每月二千五百元”……

一些七八十岁丧偶的男性老人,为了解决洗衣服做饭等家务问题、为了解决聊、遛、睡等感情问题,不少采取了雇“陪床保姆”的方式。 前不久看了一个新闻,正是说的以上相关的内容,记者暗访“陪床阿姨”中介市场,还真是话里有话。

曾在新闻被曝光的网站上“陪床阿姨”变相广告

一般跟中介表达,自己是单身,想找一个比普通保姆更能干一点,做的更多一点的保姆,很多中介便是心里有谱,不久后就会暗暗地安排见面。

陪床保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孤独和寂寞,但从最根本来说,这是一种违法行为的变相方式,这个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败坏 了社会风气,陪床保姆的雇佣关系其实说白了就是钱色交易。同时,如果没有充分的自律,也会导致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老年人为什么找陪床保姆呢,尤其是像张老头的儿子一样誓死抵抗,就是他更担心的是保姆居心不良,从而导致防不胜防。就像《都很好》的苏大强找的那个小保姆,也有处心积虑想上位的意思,目的当然是除了钱就是钱啊。

可生活,可能比电视剧还要现实。老年人对陪床保姆极为依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比较贫乏,找不到替代品,因此对求而不得的事务有深深的执念。

苏大强眼中的“蔡根花”宝贝

03

每个人都会老,关爱老年人“三个”需求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精神生活的匮乏成为侵害老年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成为老年人深感孤独和无力的精神缺口,他们看不到忙碌的子女,就只能从陪床阿姨身上找到一点精神慰藉。

之前小区的老李,是因为患了重病不得不找个保姆同屋睡(不同床),目的是半夜能多留意,怕半夜老头子走动万一有个闪失,也算有个照应。像这类似的陪床保姆,也是合情合理,只要不走失方向,为了利益再寻觅无原则的赚钱渠道。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的27%左右,约为4748万。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其中进行婚姻登记的不足一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隐婚”——不登记,却像夫妻一样生活,就产生了“陪床保姆”这个现象。

无所事事的老年男人

总归,老年人还是寂寞的,很多年纪大的人纯粹是为了找人说话。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是为了维持和恢复主观心态平衡,实现充实、满足和尊严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

我们改变不了变味儿的“陪床保姆服务”,但能做的,是给予身边的老人更多的爱和关心。比如,多回家看看老人,教会他们使用手机和微信,带他们出去旅游,鼓励他们参加社群活动……

除了要了解和把握老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并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之外,还有必要了解一下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依存需求

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前,生活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中,他们的交往、归属等需要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退休之后,唯有依赖家庭和子女,对外界的接触也相应减少,家庭就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这也导致老人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因此需要通过组织一些群体活动,多鼓励他们与老朋友接触等寻找回自信。

自尊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也是极度敏感的,尤其是一些年轻时位高权重的老人,也退休后年迈后的遭遇和对待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因此,对这类老人尤其要妥善处理他们的心理自尊的需求,打压是最不可取的行为。很赞同一句话:老年人最需要的精神供养就是“被需要”,被需要也是一种自尊的满足。

求助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健康状况的退步,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都逐步下降,这时候越来越需要别人的帮助与照顾。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老人生活的不易和困惑,扫除他们的不安感,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需要精准对接老人求助需求。比如到社区里打打牌、下下棋、跳跳广场舞,参加社区组织举办的活动等,既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又能有效缓解他们对儿女的相思之苦。

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变老的一天。时光荏苒,年龄并没有剥夺老人的意愿和尊严,有人说,老人其实就是小孩。所以,让我们理性对待老人的“陪床保姆”现象,进行科学的引导、人性化的措施落地,让老年人真正能在余生幸福安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天做饭,晚上陪睡:这个行业,揭开陪睡保姆的不堪真相...令人叹息
白天陪护,晚上陪睡,“陪床保姆”揭开老年人私生活的不齿真相
白天做饭,晚上陪睡:这一特殊行业,揭开千万老年人的不堪真相
白天做饭,晚上陪睡:这一行业暴露了一些老年人和保姆的微妙关系
揭陪睡保姆 明码标价月入万元
白天做家务,晚上陪睡觉,“陪床保姆”揭开老年人私生活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