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中状元,有的很随机
2019-06-26 14:08:17
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发放,状元新鲜出炉。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学霸的传奇故事吧。
01
杜镐
宋朝初年官员杜镐曾经供职于南唐,年轻的杜镐前往南唐都城金陵应试。
有一天杜镐在酒店睡午觉,忽然一只老鼠从窗户跑了进来。
被老鼠吵醒的杜镐心情很不爽,起身驱赶老鼠,却见老鼠嘴里咬着一本书。
老鼠并不着急逃走,反而将书扔到了床边。
杜镐心中疑惑,上前拾起了书本,竟然是《孝经注疏》。
杜镐于是再无睡意,专心将此书反复阅读几遍。
等到考试的时候,杜镐打开试卷惊奇地发现,考试内容全部出自该书。
最终,杜镐高中状元。
《独醒杂志》记载:“杜镐在江南时,待试于有司。一日,旅邸方昼寝,忽有鼠衔文一卷,自门窦而入。镐寤而逐之,鼠不惊走,以书置之床前而去。取其书而观之,乃《孝经注疏》也。镐心异其事,遂取读数过。既入试,问题正出疏中。镐遂中选。”
皮皮:那年,很多人就输在了老鼠没来。
02
欧阳修与王拱辰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努力,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最终考取了第二名。
而且在考前出了一个小插曲。
天圣七年,受到大臣胥偃举荐,欧阳修得以进入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读。
当年,欧阳修参加了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并名列第一,分别获得监元和解元。
第二年,礼部省试中欧阳修再获第一,也就是省元。
得以“连中三元”,在宋朝科举史上是很少见的,可以说欧阳修对殿试非常期待,大家都认为欧阳修是夺冠大热门。
欧阳修认为自己是状元无疑,所以特意定制了一身新袍子,准备考取状元之后穿。
欧阳修有一个同学名叫王拱辰年仅19岁,也在殿试的行列,当天晚上调皮的拿起欧阳修的袍子,得意的对欧阳修说道:“我穿上状元的袍子了!”
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考取了状元,欧阳修仅仅位列十四名。
原来,主考官晏殊与欧阳修是同乡,认为欧阳修锋芒毕露,对今后仕途不利。
为了挫其锐气促其成才,所以特意将二人成绩对调。
不过,一中进士,大臣胥偃便将其选为女婿了。
皮皮:很多人成绩也被老乡对调,却没人选我做女婿!
03
苏轼
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一起来开封参加科举考试。
主考官是没有当上状元的欧阳修,副主考是另一个大文豪梅尧臣,两个人都对官场歌功颂德特别反感,喜欢清新飘逸的文章。
当年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豪迈奔放的风格很对欧阳修胃口,而且苏轼里面引用了一句话“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两个考官研究一晚上,也没有想到出自何典。
欧阳修对梅尧臣说道:“这种文章,只有我的弟子曾巩能写出来,我要是点为状元,大家会议论的。”
梅尧臣心领神会:“那就录取为第二名吧!”
事后,苏轼前来拜会两位考官,欧阳修一看“竟然”不是弟子曾巩。
欧阳修问苏轼语句出处,苏轼答复:“何必一定要知道出处呢?!”
对苏轼装逼行为,欧阳修非常仰慕,对梅尧臣说道:“我一定要让着他一头,让其出人头地。”
《宋史》记载:“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皮皮:老师,同学们严重质疑你们阅卷的公平合理性,不要自己没当上状元就故意设置障碍。
04
杨寘与王安石
王安石自幼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后来入京以文会友认识了曾巩,曾巩将其推荐给老师欧阳修。
刚刚上一个故事已经知道,欧阳修是文坛领袖,认同之后基本上内定了王安石为状元。
事情不凑巧,当年也有一个才子杨寘(音zhì),此前连中解元和会元,非常期待殿试夺取状元成为科举史上不可多得的连中三元。
杨寘的哥哥杨察是当朝宰相兼枢密使晏殊的女婿,从岳父那里得知高层已经内定王安石为状元。
杨寘得知之后心情郁闷跑到了酒馆喝了个烂醉如泥,在酒馆生气的大呼小叫:“不知道哪个小子夺了我的状元?!”
话说殿试完毕,考官将前几名的试卷报送宋仁宗:第一名王安石,第二王珪,第三名韩绛,第四名杨寘。
宋仁宗有意无意地翻看试卷,看到王安石试卷里一句话:“孺子其朋。”
这是周公教育成王的话,当时王安石年方二十,宋仁宗已经三十多岁了,用语可谓不合适。
宋仁宗非常厌恶,于是商量调换名次。
由于王珪和韩绛已经在朝为官,算是“复读生”,于是宋仁宗钦定:杨寘做状元。
不过,当年杨寘因母亲病逝,悲伤过度就挂了;
后来王安石活到了七十多岁,还干上了宰相。
皮皮:这剧情翻转,不到最后真的不知道结果。
05
状元驸马郑颢
郑颢于842年状元及第,入为弘文馆校书郎,授右拾遗。
郑颢进京赶考前已经与卢家姑娘有婚约,只待发榜之后便成亲。
当时唐宣宗正在为女儿万寿公主寻找驸马,白居易堂弟、同平章事(宰相)白敏中见郑颢一表人才,便向皇帝推荐为驸马人选。
当时,郑颢已经准备车马前往楚州迎亲,白敏中书信一封将其骗回。
随后,唐宣宗为郑颢何万寿公主举行了盛大婚礼,并册封郑颢为驸马都尉。
郑颢便成了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
不过郑颢和万寿公主婚姻并不幸福,为此郑颢深深记恨宰相白敏中,经常在唐宣宗面前告白敏中的状。
后来郑颢很有野心,郑颢的父亲给郑颢写信说道:“你今年已经主宰户部,看来我今年必死无疑;听说你还想当宰相,你当宰相那天我就死给你看。”
郑颢幡然悔悟,便辞职退让,最终在动荡的晚唐,全家安然无恙。
皮皮:中状元当驸马这事,戏里面常有,但是历史上真不多。
06
第一公孙弘
公孙弘比较冤,那个年代第一名还不叫状元。
汉武帝建元元年第一次选拔“贤良方正”,公孙弘考取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大牛董仲舒(大牛是真会吹牛,被汉武帝崇拜的五体投地。)。
公孙弘被封为博士,出使匈奴回来之后,汉武帝很不满意,便主动辞官回家读书了。
十年后汉武帝亲政,第二次选拔“贤良方正”公孙弘再次参加,此时大牛董仲舒没有参加考试。
考官认为公孙弘答题一般,于是列为下等。
但是汉武帝看后非常满意,钦点公孙弘为第一。
此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了,汉武帝便再次将其封为博士,第二年便任命为丞相,还封为平津侯。
公孙弘不仅成绩第一,也开创了多个第一,其中便开创了以丞相的官位封侯的先例。
《史记》记载:“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皮皮:复读生也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07
状元历史第一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唐高祖时候的孙伏伽。
唯一的状元皇帝:西夏李遵顼。
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唐朝郭子仪。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太平天国的傅善祥。
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清光绪三十年状元刘春霖(第二年慈禧太后便废止科举考试。)
历史上最老的状元:唐代的尹枢(70多岁),顺便提一句:清朝嘉庆时期的王严80多岁,没有殿试就死了
(皮皮:努力多活几天,没准能打破记录。)
从商的状元:清代的张謇
状元中的状元:文天祥,民族气节让人钦佩。
(皮皮:下次说一下填志愿。)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京赶考:为什么古人抢着考状元,真的可以事业爱情双丰收?
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一场考试诞生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一文读懂北宋文人关系网,恩怨情仇出文章!
史上最牛科举:曾巩并非状元,苏轼进士及第
宋朝极简史,那个伟大的宋词朋友圈
王安石身居宰相,苏轼暗中不服,王安石连出3联,让苏轼自愧不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