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电图:“零基础”到有序阅读

心电图、血气分析、胸片阅读是内科医生三大基本功。心电图是临床工作中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其操作技术与阅读技巧应为各科医生所掌握。然而,由于心电图术语繁多,又涉及复杂的心脏电生理知识,因此一直是医学学习的难点。本文力求从最基本的心电图的波段含义开始入手,由浅入深地讲解概念,熟悉各个导联的含义,再了解正常心电图、基础异常改变、疾病特有表现。从而使读者能够从“零基础”入门,看懂简单的心电图。最后列表总结各疾病的特点,并提出一种心电图阅读顺序。


1

各波段含义

(从P开始,依照字母顺序向后排,QRSTU)


1.P波:心房除极

【Ta波:心房复极,通常看不到,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


2.PR段(实为PQ段):心房复极、房室传导


3.QRS波群:心室除极

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不是说最高的波是R波),R波左边为Q波,右边为S波。出现两个向上的波则第二个记为R’。若无向上的波记为QS波

超过0.5mV(竖5小格)大写,低于0.5mV小写


4.ST段:心室早期缓慢复极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


5.T波:心室晚期快速复极


6.U波:产生机制未明


7.PR间期: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的过程


8.QT间期:心室除极至心室复极的过程

【“间期”包括了“波”和“段”】

【横小格为0.04s,横中格为0.2s,竖小格为0.1mV,竖中格为0.5mV】


2

导联


1.肢体导联:右臂(R)、左臂(L)、腿(F)组成了Ⅰ、Ⅱ、Ⅲ、aVR、aVL、aVF

(aVR反映右心室,其余左心室)

【aVF夹在Ⅱ、Ⅲ中间,因此图像介于Ⅱ、Ⅲ】


2.胸导联:“红黄绿棕黑紫”的顺序,组成V1~V6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平乳头)(右心室)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右心室)

V3:V2和V4的中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

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左心室)

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左心室)

V7:左腋后线与V4水平(后壁)

V8:左肩胛线与V4水平(后壁)

V9:左脊旁线与V4水平(后壁)

V3R~V6R:V3~V6的右侧对称处(用于小儿右心病变)


3

正常心电图


01

按波段

1.P波:

①方向:向量方向左、前、下,结合导联方向图,aVR向下,Ⅰ、Ⅱ、aVF、V4~6向上,其余均可。 V1可有双向P波,先右心房除极,再左心房除极

②时间:<0.12s(3小格)

③振幅:<0.3mV(3小格)


2.QRS波群:

①方向:Ⅰ、Ⅱ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其他肢体导联均可。V1、V2主波向下(R/S<1),V3、V4的R/S波振幅相等,V5、V6主波向上(R/S>1)。V1~6的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降低

②时间:0.06~0.10s(1.5~2.5小格)

③振幅:R波V1<1.0mV(2大格)、aVR<0.5mV(1大格),否则右心室肥大。R波V5<2.5mV(5大格)、aVF<2.0mV(4大格),否则左心室肥大。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在肢体导联不应都<0.5mV,胸导联不应都<0.8mV,否则为低电压


3.ST段:上抬(等电位线至ST上缘)、下移(等电位线至ST下缘)都不超过0.1mV(1小格),V1~V3上抬可稍高

【有些正常人某些导联J点抬高,紧跟高耸T波,称早期复极,如上图V2~4】


4.T波:

①方向:Ⅰ、Ⅱ、V4~6向上,aVR向下,其余均可。若V1向上,其余胸导联均应向上

②振幅:在胸导联可高达1.5mV(3大格)


5.U波:T波后0.04s(1小格)内出现的小振幅波(<1小格),方向与T波一致,V2、V3明显


6.PR间期:时间0.12s(3小格)~0.20s(5小格)


7.QT间期:时间0.32s(8小格)~0.44s(11小格),校正的QTc=QT/√RR


8.PP或RR间期:0.6s(3大格)~1.0s(5大格)


02

按导联

Ⅰ:都为正向

Ⅱ:都为正向,各波振幅大于Ⅰ、aVF

aVR:都为反向

V1:QRS主波向下,R波V1~V6递增;可有双向P波;T波若正向,V2~V6的T波皆应正向

V2:QRS主波向下,T波可能高

V3: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T波可能高,U波明显

V4:R波与S波振幅大致相等,P波、T波正向

V5:都为正向

V6:都为正向


4

基础改变

(时间延长主要为传导阻滞,振幅增大主要为器质性肥大)


1.P波:

①方向:逆行P波:aVR向上,Ⅱ、Ⅲ、aVF向上,表明异位起搏

②时间:>0.12s(3小格),左心房肥大、房内传导阻滞

③振幅:>0.3mV(3小格),右心房肥大


2.QRS波群:

①时间:>0.12s(3小格),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差异传导、室性起搏)

②振幅:

R波V1>1.0mV(2大格)、aVR>0.5mV(1大格),右心室肥大

R波V5>2.5mV(5大格)、aVF>2.0mV(4大格),左心室肥大

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在肢体导联都<0.5mV,胸导联都<0.8mV,为低电压

③病理性Q波:时间>0.04s(1小格),振幅>1/4 R波,表明心肌梗死及其他

④电轴:目测法看Ⅰ、Ⅲ导联,尖对尖(Ⅰ下Ⅲ上)电轴右偏,背对背(Ⅰ上Ⅲ下)电轴左偏

电轴偏向包括有如下含义:

心室肥大:左室肥大电轴左偏,右室肥大电轴右偏

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左偏,左后分支阻滞电轴右偏

心室肌坏死硬化:电轴偏向正常心肌(病变心肌的反方向)


⑤钟向转位:V3、V4 R/S波振幅相等,V1~V6的R/S逐渐增大

当V1、V2 R/S波振幅相等,为逆钟向转位,左室肥大(都变成左室的图形)

当V5、V6 R/S波振幅相等,为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大(都变成右室的图形)


3.ST段:

ST段压低,为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及低血钾、洋地黄、预激综合征等

ST段抬高且弓背向上,为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室壁瘤

ST段抬高且弓背向下,为急性心包炎


4.T波:

①方向:T波倒置:Ⅰ、Ⅱ、V4~6的T波向下,<0.5mV(1大格),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深倒置:0.5mV~1.0mV(2大格)

T波巨大倒置:>1.0mV(2大格),肥厚型心肌病、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

②振幅:T波低平:<1/10 R波,心肌缺血

T波高尖:高血钾、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急性心梗进展期


5.U波:出现在非V2、V3导联,低血钾


6.PR间期:

PR间期延长:>0.20s(1大格),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缩短:<0.12s(3小格)预激综合征、房室交界性心律


7.QT间期:

QT间期延长:男>0.45s(11格),女>0.46s(11格半),长QT综合征,及心肌缺血损害、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低血钾等

QT间期缩短:<0.39s(10格),短QT综合征,高血钙、洋地黄效应等


5

心电图诊断疾病及临床意义


1.心房肥大:

①右心房肥大:先心病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肺心病

②左心房肥大:二尖瓣狭窄等

③双心房肥大: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


2.心室肥大:

①右心室肥大:肺心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②左心室肥大: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

③双心室肥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疾病、扩张性心肌病、室间隔缺损


3.心肌缺血:

①心脏病:冠心病、冠脉夹层、冠脉炎、心肌桥等

②非心脏病:贫血、缺氧、甲亢、嗜铬细胞瘤

【心内膜下心肌比心外膜下心肌易缺血,左心室比右心室易缺血】


4.心肌梗死:

①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完全堵塞,ST段抬高

②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部分堵塞,ST段不抬高,肌钙蛋白升高

③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部分堵塞,ST段不抬高,肌钙蛋白不升高

【冠脉血栓堵塞后20分钟开始不可逆损伤,左心室壁内1/3;3~6小时透壁性梗死】


5.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6.药物效应:洋地黄效应、洋地黄中毒


7.起搏器


8.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性不齐、病窦综合征

②期前收缩(早搏):房早、室早、交界早

③室上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

④室速

⑤扑动与颤动:房扑、房颤、室扑、室颤

⑥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莫氏Ⅰ型/文氏、莫氏Ⅱ型)、三度

⑦室内传导阻滞:右束支、左束支、多分支

⑧预激综合征

⑨逸搏、逸搏心律


6

简明疾病表现

(只挑选最特异表现)


1.心房肥大:

①右心房肥大:

P波高于0.25mV(2格半),看Ⅱ,称“肺型P波”(时间延长被左心房除极掩盖)

V1可出现双向P波

②左心房肥大:P波时间>0.12s(3小格),看Ⅱ,称“二尖瓣型P波”

③双心房肥大:时间振幅都>3小格,V1出现双向P波


2.心室肥大:

①右心室肥大: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V5、V6 R/S波振幅相等)

振幅R波V1>1.0mV(2大格)、aVR>0.5mV(1大格)

②左心室肥大:电轴左偏,逆钟向转位(V1、V2 R/S波振幅相等)

振幅R波V5>2.5mV(5大格)、aVF>2.0mV(4大格)

③双心室肥大:R波V1、V5振幅均增大


3.心肌缺血:

①稳定型心绞痛(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暂时性ST段压低

②变异性心绞痛(透壁性心肌缺血,由冠脉痉挛所致):暂时性ST段抬高,随后T波倒置


4.心肌梗死:

①基本改变:缺血→损伤→坏死

⑴缺血:先心内膜下心肌,对侧高尖T波

再心外膜下心肌(透壁性),本侧T波倒置

QT间期延长

⑵损伤:本侧ST段抬高

⑶坏死:本侧病理性Q波


②分期改变:进展期/超急性期(<6h)、急性期(6h~1周)

愈合期/近期/亚急性期(1周~1月)、陈旧期(>1月)

⑴进展期:T波高尖(缺血)→ST段斜形抬高(损伤),并与T波相连

⑵急性期:病理性Q波(坏死)、ST段抬高(损伤)、T波倒置(透壁性缺血)

⑶愈合期:病理性Q波不变,ST段抬高渐回落,T波倒置渐浅

⑷陈旧期:病理性Q波不变,ST段及T波正常,也可能T波低平或持续倒置


③定位:

④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压低

⑤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压低,超过12小时;可伴T波倒置;不出现病理性Q波


5.电解质紊乱:

①低血钾:

⑴U波增高,或TU融合、双峰,看V2、V3导联

⑵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

⑶QT-U间期延长

⑷严重低血钾可伴频发多源性室早、尖端扭转型室速


②高血钾:

⑴钾>5.5mmol/L,QT间期缩短,T波高尖

⑵钾>6.5mmol/L,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1大格),R/S变小,ST段压低

⑶钾>7.0mmol/L,P波增宽、振幅减小

⑷钾>8.5mmol/L,P波消失

⑸钾>10.0mmol/L,QRS波群缓慢、越来越大,甚至与T波融合为正弦波

⑹高血钾可引起窦缓、停搏、室颤等


6.药物效应:

①洋地黄效应:QT间期缩短,ST-T鱼钩样改变

②洋地黄中毒:二联律/三联律室早、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7.起搏器:具起搏信号,为短暂(<1小格)、与基线垂直的线状信号(钉样)


7

心律不齐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律:激动起于窦房结:aVR向下,Ⅰ、Ⅱ、aVF、V4~6向上

②窦速:窦性心律,PP/RR间期<0.6s(3大格,100次),罕有超过180次/min

③窦缓:窦性心律,PP/RR间期>1.0s(5大格,60次),罕有少于40次/min

④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相邻PP/RR间期差异>0.12s(3小格)

⑤窦性停搏:长时间无P波,长PP间期与正常窦性PP间期无整数倍数关系;可有逸搏

⑥病窦综合征:窦房结病变致其功能减退

⑴持续窦缓,PP/RR间期>1.2s(6大格)

⑵窦性停搏

⑶窦房阻滞

⑷慢快综合征:窦缓与室上速交替出现

⑸双结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窦房阻滞+房室阻滞


2.期前收缩

①房性早搏:

⑴提前出现P\'波,PR间期>0.12s(3小格)(房室交界处仍在不应期)

⑵QRS波群形态正常

⑶不完全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间距<正常两倍PP间期(房早的异位起搏处距窦房结近,可影响窦房结)

【若房早P\'波形态不一,联律间期不等,则激动来自不同处,称多源性房早,往往是房颤先兆】


②室性早搏:

⑴提前出现QRS波,>0.12s(3小格)(室内传导较缓慢)

⑵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从异位起搏处开始复极)

⑶完全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间距=正常两倍PP间期(室性起搏不影响窦房结)

【若QRS波群形态不一,联律间期不等,则激动来自不同处,称多源性室早,易引发室速、室颤】


③交界性早搏: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

⑴提前出现QRS波群,形态正常

⑵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出现逆行P\'波,或与QRS波群重叠

⑶大多为完全代偿间歇


3.室上性心动过速:

①PP/RR间期0.24s(6小格,250次)~0.4s(2大格,150次),突发突止,绝对规则

②QRS波群正常

③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因心动过速致相对缺血)


4.室性心动过速:

①一系列室早(连续3次及以上),RR间期0.24s(6小格,250次)~0.6s(3大格),律齐或略不齐

②QRS波群宽大畸形,>0.12s(3小格),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

③房室分离: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窦房结慢于心室肌,且只能控制心房)

④心室夺获:正常QRS波群提早出现,且伴P波(窦性激动偶可避过心室不应期,引起正常QRS波群)

⑤室性融合波:QRS波群提早出现,且伴P波,形态介于正常与室性异位QRS波群(心室夺获时,室性异位激动同时激动了部分心肌)

【尖端扭转型室速:QT间期延长,QRS波群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多形性室速的一种)】


5.扑动与颤动

①心房扑动:

⑴扑动波(F波):连续大锯齿状,无等电位线,振幅间隔一致,Ⅱ、Ⅲ、aVF明显

⑵频率:0.17s(4小格,350次)~0.25s(6小格,240次)

⑶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心室率规则

⑷P波消失,QRS波群正常


②心房颤动:

⑴颤动博(F波):低振幅基线颤动,振幅间隔不断变化

⑵频率:0.10s(2格半,600次)~0.17s(4小格,350次)

⑶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⑷P波消失,QRS波群正常


③心室扑动:

⑴连续规则的大振幅波,不能区分QRS波群、ST段与T波

⑵频率:0.24s(6小格)~0.30s(1个半大格)


④心室颤动: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低小波,振幅越来越低


6.房室传导阻滞:

①一度阻滞:PR间期>0.20s(1大格);QRS波群正常且伴随在每个P波后

②二度Ⅰ型:

⑴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

⑵直到1个P波后脱漏QRS波群,PR间期缩短,之后逐渐延长

③二度Ⅱ型:

⑴PR间期恒定,可正常或延长

⑵数个P波后可出现一个QRS波群脱漏,形成3:2、4:3、5:4等比例阻滞

【Ⅰ型阻滞部位在房室结、希氏束,Ⅱ型阻滞部位在蒲肯野纤维】

④三度阻滞:

⑴完全性房室分离:P波与QRS波群互不相关

⑵心房率>心室率,PP间期相等

⑶QRS波群为逸搏心律,分交界性(较稳定)、室性(不稳定,<40次/min)


7.室内阻滞:

【正常状态先室间隔右向左除极,然后总体向左除极(左室比右室电量大)】

【根据QRS波群的时限是否>0.12s而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束支阻滞】

①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⑴QRS波群>0.12s(3小格),前面正常,后面宽大

⑵V1的QRS波群为rsR\'或M型

【先室间隔左向右除极,再向左除极左心室,最后经心室肌缓慢向右除极右心室】


②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⑴QRS波群>0.12s(3小格),开始即有改变

⑵V1导联的QRS波群为rS或QS型

⑶V5导联的QRS波群的R波粗钝或有切迹

【室间隔除极变为右向左,而后经心室肌缓慢向左除极左心室(右心室除极被左心室掩盖)】


8.预激综合征:

①预激波(δ波):旁路绕过房室结快速激动心室形成,与QRS波群融合使其粗钝增宽

②PR间期<0.12s(3小格)(心室被提前激动,即预激)

③QRS波群>0.12s(3小格)(与δ波融合产生)

④ST-T继发改变,如T波倒置

⑤A型:左房-左室预激,QRS波群主波在右胸导联V1、左胸导联V5均向上

B型:右房-右室预激,QRS波群主波在右胸导联V1向下、左胸导联V5向上

9.逸搏、逸搏心律:

【连续3个及以上的低位起搏点控制的心搏为逸搏心律,少于3个为逸搏,是高位起搏点停搏的代偿】

【与早搏形态类似,但逸搏延后出现,早搏提前出现】


①房性逸搏、逸搏心律:

⑴P\'R间期>0.12s(3小格),各导联P\'波方向与起搏位置有关

⑵频率:1.0s(5大格,60次)~1.2s(6大格,50次)

⑶QRS波群正常


②交界性逸搏、逸搏心律:

⑴P\'R间期<0.12s(3小格)或RP\'间期<0.20s(1大格),P\'波也可能隐藏于QRS波群

⑵频率:1.5s(7大格半,40次)~3.0s(15大格,20次),基本规律出现

⑶QRS波群正常


③室性逸搏、逸搏心律:

⑴宽大畸形QRS波群, 0.12s(3小格)~0.16s(4小格)(室内传导较缓慢)

⑵频率:1.0s(5大格,60次)~1.5s(7大格半,40次),规律出现

⑶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从异位起搏处开始复极)

【若频率>40次/min,称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8

疾病表现总结


9

心电图阅读顺序


1.电轴(Ⅰ、Ⅲ)与钟向转位(V1V2、V3V4、V5V6)

电轴左偏:看R波振幅高(V5、aVF)、逆钟向转位→左室肥厚

电轴右偏:看R波振幅高(V1、aVR)、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厚


2.P波(Ⅱ)

振幅高→右心房肥厚

时间长→左心房肥厚

振幅高+时间长→双心房肥厚


3.心率(PP间期、RR间期)

快:窦速、室上速、室速、房扑、房颤、室扑、室颤

慢:窦缓、病窦、逸搏心律

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早搏

窦速:窦性心率,100~150次/min,PP间期2大格~3大格

室上速:绝对规则,150~250次/min,RR间期6小格~2大格

房扑:P波2:1或4:1下传,240~350次/min,PP间期4小格~6小格

房颤:心室率不齐,350~600次/min,PP间期2小格半~4小格

室速:QRS波群宽大畸形

室扑、室颤:很容易区分

窦缓:窦性心律,40~60次/min,PP间期5大格~7大格半

病窦综合征:是否有慢快综合征、双结病变

房性逸搏:PR间期>0.12s(3小格),50~60次/min,PP间期5大格~6大格,QRS波群正常

交界性逸搏:PR间期<0.12s(3小格),20~40次/min,RR间期7大格半~15大格,QRS波群正常

室性逸搏:QRS波群宽大畸形

窦性心律不齐:相邻PP/RR间期差异>0.12s(3小格)

房早:PR间期>0.12s(3小格),不完全代偿间歇

交界早:PR间期<0.12s(3小格),完全代偿间歇

室早:QRS波群宽大畸形


4.PR间期

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缩短:预激综合征

一度房室阻滞:P波都能下传

二度Ⅰ型阻滞:PR间期逐渐延长→脱漏→逐渐延长

二度Ⅱ型阻滞:PR间期恒定→脱漏→恒定

三度房室阻滞:P波都不能下传,房室分离

预激A型:心率正常,QRS波群宽大畸形,主波V1上、V5上

预激B型:心率正常,QRS波群宽大畸形,主波V1下、V5上


5.QRS波群

宽大畸形:室性(室早、室速、室扑、室性逸搏心律)、心梗、高血钾、预激综合征

病理性Q波: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下一步定位诊断

波群形态(V1、V5):束支阻滞

低电压

【高血钾:特异性较差】

左束支阻滞:V1 QS型、V5 R波粗钝或切迹,时间长(>3小格)

右束支阻滞:V1 rsR\'或M型,时间长(>3小格)


6.ST段与T波

仅ST段压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不易鉴别,需动态观察及其他检查】

ST段抬高:变异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7.其他

U波(V2、V3):低血钾(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

鱼钩样:洋地黄效应(QT间期缩短)

钉样:起搏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yu-心电图基本知识和大纲13种波形的解读有感(附图)
怎么看心电图
巧读心电图
心电图的基本操作和识别精要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见心电图分析
【诊断学总结】心电图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